专注绿色低碳技术,瑞科美“掘金”动力电池回收千亿市场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走向市场,让“纸变钱”,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是武汉新能源研究院的核心使命。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产业高速发展,动力电池装机量也随之激增。据预测,到2026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达到762GWh。另外根据动力电池5-8年的平均寿命预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也即将进入大规模退役期。面对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千亿市场,不少企业“跑步”进场,位于武汉光谷“马蹄莲”的武汉瑞科美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也是其中之一。

瑞科美是一家从事新能源储能技术关键材料与系统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入孵企业中,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而创立的代表企业之一。公司致力于解决动力电池应用的两大问题:电池退役环境污染和关键资源短缺难题,为新能源电池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助力突破能源革命的“马六甲海峡”。

勇攀技术“珠峰”,专注低碳环保变“黑”为“绿”

一辆新能源汽车,有多少块电池?根据汽车的型号、电池容量以及电芯等参数的不同,每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由几百或几千块单体电池,按照不同的串联和并联方式组合而成。

这就好比用同等大小的“积木”拼接成一座“桥梁”,可稳定服役5到8年。当服役期满,“桥梁”的可靠性、安全性有所折扣,而部分“积木”却状态不一,有的磨损严重,有的犹如新的一般,如何才能将资源利用最大化?

“当时已经有一些行业巨头在做了,主要以‘火法’和‘湿法’为主。我们作为一家创业公司的话,必须得创新,所以选择了‘物理法’,别人做不了,我们把它做出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市场上有一条生存之道。”瑞科美市场总监张衡提到。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教授曹元成创立瑞科美公司,并入孵武汉新能源研究院,专注于固态电池及材料的研究。经过1年多的埋头钻研,技术超前的固态电池研发出来了!然而,由于关键材料被国外“卡脖子”,电池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市场始终难以突破。2019年,已“烧”掉近千万元研发经费的团队决定,切换赛道,砍掉固态电池业务版块,专注于锂电材料循环领域。

如何才能收集到附着在电极片上的磷酸铁锂材料,相比于“火法”的猛火强攻,“湿法”的化学萃取,“物理法”就像是经验老道的师傅,用精巧的技法刮取“墙上的腻子”。前两种技术路径虽然成熟,但是高耗能、高排放,尤其是湿法采用大量化学试剂,污染较大。

相比之下,物理法污染小、碳排放低、成本低,但研发难度极大,是回收领域的技术“珠峰”。当时,许多行业巨头涉足,但并未形成工程化应用。

“如何把‘腻子’刮下来,又不伤到任何‘墙体’,这个抽象到瑞科美物理法直接再生工艺中,就涉及到粉体剥离、粉体归集、杂质控制等诸多工艺程序,市场上常规的装备是很难做到的。最后还要让这些材料‘起死回生’恢复性能,这些都是公司的核心技术所在。目前,公司拥有60余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占比约20%。”瑞科美总经理方婷介绍,公司通过创新的技术研发和工艺技术改进,解决了失效磷酸铁锂直接再生的成套技术与装备等世界性难题。

经测算,瑞科美回收技术可有效降低碳排放超过90%,回收成本降低40%,综合资源利用率超过98%。

2021年11月,瑞科美率先在广东佛山建成投产全球首条独立知识产权的废旧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物理法再生利用规模化产线,并于2022年10月,成功实现产值破亿元。目前,公司已累计处理并实现数千吨废旧锂电池的循环再生利用。

完善梯次利用,打通电池回收产业链

早期,动力电池主要以三元锂电池(以镍钴锰酸锂或镍钴铝酸锂为正极材料)为主,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逐步起量赶超。然而,锂、钴、镍等贵金属,中国资源有限,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我国锂矿资源稀缺,70%仍依赖进口。

2022年,电池级碳酸锂一度飙升到了60万每吨,今年回落至20万元每吨。目前,动力电池的成本占到整个纯电汽车的40%左右,由此可见,对动力电池进行回收利用,把“黑色最后一公里”变成全寿命周期绿色化,极为重要。

走到物理法再生利用,是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的最后一步,在此之前,还需将它“吃干榨尽”。“假设一个电池组里有200个电芯,检测之后发现,可能当中只有20%是彻底报废的,只能进行再生利用。而其他的是可以进行梯次降级使用,例如可降级为性能需求次一级的家庭储能电池、小动力电池使用。”瑞科美市场总监张衡。现有产线“吃不饱”为何还要大力扩产能?动力电池回收联盟预计,2023年退役动力电池将达60万吨,2028年后动力电池退役将进入巨量时代,届时退役动力电池将达到数百万吨每年,未来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巨大。瑞科美相信,不远的将来,公司必将乘风而起、蓬勃发展。

不过,瑞科美的“野心”不止于此。瑞科美总经理方婷透露,目前,公司已投产物理法1.0工艺可将回收材料的性能恢复至新材料的95%,距离动力电池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我们物理法2.0工艺的材料参数会有很大提升,能量密度会更高,杂质含量会更低。目前中试的产品已在逐步送样了,预计今年会有所突破,这也就意味着退役的电池将来有望重新回到新能源汽车上,实现真正的循环发展。”

持续产能布局,修炼内功等“风”来

目前,瑞科美已建立起稳定的客户群体,包含排名TOP20动力电池厂、中小型储能电池厂,其中不乏著名电池生产企业。“去年退役的动力电池很少,现在很多企业都是靠处理电池厂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品(电池不良率5%-10%)来勉强维持业务。”瑞科美总经理方婷坦言,目前由于动力电池回收赛道“选手”众多,“僧多粥少”,佛山产线并未实现满产。

尽管如此,今年却是公司扩产能的关键年:公司在光谷将布局2条物理法直接再生工艺产线,预计将于今年三季度投产;此外,荆州瑞科美作为华中地区的集中处理中心,已规划600亩产业园拟分2期实现年处理10万吨退役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及锂电池材料一体化项目。该项目目前已经开工建设,一期预计2023年四季度投产,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

瑞科美成立于2018年,是国内首家锂电回收物理法再生利用规模化量产企业,公司通过创新的技术研发和工艺技术改进,解决了失效磷酸铁锂常温常压下实现性能恢复的世界性难题,并通过全套独立知识产权的工艺和装备,率先在国内实现物理法直接再生利用规模化量产,所得产品不仅性能稳定,批次一致性好,而且在节能环保、降低成本等方面相比传统工艺有着明显的优势。

瑞科美坚定研发创新的思路,不断改进技术和工艺,为推动新能源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企业智慧。

THE END
1.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结构废钢铁废玻璃回收量根据报告,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已经形成较为完整、层次分明的产业链结构,但产业整体竞争力有待加强。2023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轮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废电池(铅酸电池除外)十个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3.76亿吨,比2022年增长1.5%。其中,废钢铁依旧是回收量最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OGF4L10517BU0D.html
2.2024第一章 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概述 第一节 再生资源回收定义 第二节 再生资源回收主要商业模式 第三节 再生资源回收产业链分析 第二章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一、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二、经济发展主要问题 三、未来经济政策分析 https://txt.cir.cn/3766025.html
3.中国废品站揭秘不为人知的旧衣服回收产业链在广州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旧衣服回收产业链, 其中大部分旧衣服的归宿就是出口到非洲。 ---于是乎我骚动了--- 我突然对此产生了兴趣, 于是开始展开市场调研, 前期,我走访的城市有: 上海、太仓、杭州、温州等, 拜访了一些或大或小的旧衣服回收企业。 调研下来https://m.feipinzhan.com/news/show-9284.html
4.概念追踪曾毓群强调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链上下游纷纷入局哪些格林美(002340.SZ):电池回收领域龙头,围绕打造“电池回收—原料再造—材料再造—电池包再造—新能源汽车服务”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先后与180多家车企、电池企业签订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协议并展开合作。 厦门钨业(600549.SH):公司通过与汽车厂、电池厂等产业链上游企业签署协议建立废旧电池定向回收合作关系,构建https://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759662.html
5.“贴息贷款概念”下一个爆点会是它吗?资料显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产业链方面,我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结构,上游主要为居民及部分机构,中游主要为回收及处理企业,下游主要为二手市场以及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市场,其中中游回收与拆解处理环节较为重要。 华创证券表示,政策推动下,互联网平台正以“以旧换新”为切入点,逐渐深入参与回收环节;而6大家电龙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72934
6.畅通家电生产消费回收处理全链条发展“绿色产业链”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秘书长 于可利:现在的话呢,我们也看到更多的这样的一些这个销售平台,包括我们线上线下的销售平台,都在建设自己的这样一些体系,也是和我们的回收处理企业进行合作确保的话呢,我们的这些废旧的家电呢,进入到我们的正规企业进行处理。 将废旧电器处理发展成“绿色产业链”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26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