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生育观念的影响——以重庆市高校为例TheInfluenceofFamilyBackgroundonCollegeStudents’FertilityConcepts—TakingChongqingCollegesandUniversitiesasanExample

收稿日期:2023年11月1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5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3日

摘要

关键词

家庭背景,生育观念,重庆高校,大学生

TheInfluenceofFamilyBackgroundonCollegeStudents’FertilityConcepts

—TakingChongqingCollegesandUniversitiesasanExample

XueWei,AimingRan,YiHan

SchoolofPublicAdministration,ChongqingUniversity,Chongqing

Received:Nov.1st,2023;accepted:Dec.5th,2023;published:Dec.13th,2023

ABSTRACT

Keywords:FamilyBackground,FertilityConcepts,ChongqingCollegesandUniversities,CollegeStudents

Thisworkislicensedunderthe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InternationalLicense(CCBY4.0).

1.引言

近几年我国的生育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动,我国根据国情制定的生育政策,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到现在倡导合理的人口结构,鼓励生育的国家政策,作为生育主体的女性受到生育政策变化的巨大影响[1]。此外,由于国家教育部门招生政策的改变,高校扩招的同时,近年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迅速扩大[2],在校大学生思想独立,正处于或者即将处于婚育的黄金年龄段,其生育观念将对我国将来的生育行为和出生人口质量产生显著影响[3]。现有学者对大学生生育观念影响因素的研究[4]从经济、社会、文化、家庭及个人等多方面影响做了分析[5]。其中,又将家庭结构、父母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成员关系作为主要方向进行分析,可见,家庭背景作为个人价值形成及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也将对大学生的生育观念产生重要影响。

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已跻身为新一线城市,2021年GDP总量全国排名第五,具有优越的区域优势和经济发展基础[6]。此外,据重庆统计局2022年4月最新数据表明,2010年~2021年,重庆常住人口持续波动下降,有2010年的59.81%下降到2021年的3.5%,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7],育龄妇女人数递减,生育意愿下降,人口出生率为6.49‰,老龄化率(65岁及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7.8%,比2020年提高0.7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6个百分点,人口与经济社会呈现出不协调发展的倾向,对重庆市人口的研究存在必要性。此外,重庆市作为西南腹地唯一直辖市,拥有多所著名高校和就业机会,是高学历大学生的聚集地,易于开展对大学生生育观念的调查。因此,本文选择以重庆市高校为例,探索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生育观念的影响,以期能够对重庆市人口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参考思路。

2.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2.1.关于生育观念概念的研究

2.2.关于家庭背景对生育观念的影响的研究

2.3.关于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生育观念的影响的研究

2.4.研究假设

Figure1.Hypotheticalmodel

2.4.1.关于家庭结构的假设

家庭结构虽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又是实际存在的,它对家庭成员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有重要影响,表现在生育方面就是对家庭成员的生育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本文对家庭结构这一因素产生的影响采用家庭人口数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两个指标进行衡量,并提出假设:

2.4.2.关于家庭环境的假设

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包含有软环境、硬环境、内环境和外环境四部分。结合家庭环境的内容,我们选择家庭人均年收入、父母感情、父母年龄、父母受教育水平四个因素来衡量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生育观念的影响。首先,当家庭收入水平较好时,子女对生育成本的担忧更少,会更倾向于生育。其次,当父母恩爱时,子女的家庭幸福感更强,并相信自己也会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生育。再次,当父母年龄较小时,他们帮助子女抚养孩子的精力会更充沛,进而使得子女更倾向于选择生育。此外,当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较高时,父母的教养方式更合适,可以使子女和子女的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表现在生育方面即子女更乐意选择生育。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2.4.3.关于家庭观念的假设

已有研究表明,父母的生育观念会对子女的生育观念产生影响,但具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尚未有定论,考虑到父母生育观念对子女生育观念的影响表现,本文选择父母是否会帮助抚养子女和父母期望子女生育孩子的数量两个指标来衡量父母观念对子女生育观念的影响。当父母愿意帮助抚养子女时,一定程度上会减轻大学生生育孩子的养育负担,他们会更倾向于选择生育。此外,父母希望子女生育孩子的数量一定程度上也会被纳入到大学生生育选择的考虑之中,受父母期待的影响,大学生会更倾向于选择生育。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3.数据、变量与方法

3.2.变量测量

3.2.1.被解释变量

重庆市大学生生育观。自编的重庆市大学生生育观测量问卷,本问卷共有四个维度:生育意愿、生育动机、生育偏好、生育质量,包括是否有生育意愿、生育目的、意向生育年龄、希望生育数量等内容,共8个题项,其中将没有生育意愿的样本数据分离出来单独进行分析。在分类变量中,将选择是的标记为1、选择否的标记为0;在单选的题目中,将选项按照顺序进行标记,如第一个选项标记为0、第二个选项标记为1、第三个选项标记为2,以此类推;将没有具体要求等无意义选项标记为离散缺失值;多个选项的题目中,被选择的题项标记为1,没有被选择题项的则标记为0,如在一个多选题中两个选项标记为1则表示该选项被选择,其余选项标记为0表示未被选择。

3.2.2.解释变量

家庭背景。自编的家庭背景测量问卷;综合研究家庭背景影响的文献,本文选择使用多个指标衡量学生家庭背景,共设置三个维度:家庭结构、家庭环境、父母观念,包括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人口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感情状况、父母年龄、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共8个题项。

3.2.3.控制变量

依据前述文献回顾中的研究框架,本研究中将可能影响大学生生育观念的其他因素,按照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学历等几个方面的指标进行测量。

3.3.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首先通过问卷星线上平台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内容设计主要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家庭背景和生育观念三个部分。同时设置每个IP地址只可作答一次,以保证所收集问卷的质量。人口学信息、描述性统计分析(平均数、标准差、百分比)旨在描述调查对象的背景信息,信度检验旨在保证问卷的有效性,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等旨在了解调查对象在不同题项上的选择差异。

4.实证分析

4.1.人口学信息统计分析

Table1.Demographicinformation

4.2.描述性统计分析

Table2.Descriptivestatisticalanalysis(Familybackground)

Table3.Descriptivestatisticalanalysis(Fertilityideas)

4.3.1.是否独生子女与生育意愿

Table4.Whetheronlychildornotandfertilityintentioncrosstabs

4.3.2.家庭背景与生育意愿

Table5.Tableofcorrelationanalysisbetweenfamilybackgroundandfertilityintention

4.3.3.家庭背景与生育动机

Table6.Correlationanalysisoffamilybackgroundandreproductivemotivation

4.3.4.家庭背景与生育数量

Table7.Tableofcorrelationanalysisbetweenfamilybackgroundandnumberofbirths

4.3.5.家庭背景与生育质量

Table8.Correlationanalysistableoffamilybackgroundandfertilityquality

4.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由于数据变量类型均为分类变量,且线性回归无法处理非连续数据,故本研究在对变量进行处理时,采用logistic回归,具体模型如下:

Figure2.Forestmapoffertilityintentions

5.总结与启示

5.1.总结

5.2.启示

当代大学生的生育意愿更加自主、理性;现行生育政策具有可行性,但根据“三孩政策”的推进情况,政策调整的效应并不明显,青年群体生育意愿较低、人口出生率仍呈现出下降趋势,我国人口结构的平衡与优化需要多措并举。现阶段,仅依靠政策调整无法有效实现刺激人口增长、优化人口结构的目的,需要在政策之外建立新的人口均衡发展机制,如国家出台生育补贴措施,降低生育成本与养育孩子的经济负担,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居家工作机会,以平衡家庭与职业的矛盾以及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开发“社区育儿共同体”机制等,优化人口结构在我国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THE END
1.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降调查报告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期间,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中国青年网络、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并实施了“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本次调查为全面评估新时期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SRH)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改进我国青年政策与健康福祉提供了资料支持。 https://m.haodf.com/neirong/wenzhang/9388634355.html
2.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5篇)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和法规。然而,当代大学生遵纪守法状况并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考试作弊更是屡见不鲜。在我们关于考试舞弊的调查中,竟有93.2%的同学认为舞弊不足为怪,能够泰然处之。在20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调查https://www.jy135.com/shehuishijian/781624.html
3.风笑天1.《社会研究方法》(第六版),(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2.《应用社会学导论》(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 3.《生育政策调整中的生育意愿研究》(独著),科学出版社,(2021) 4.《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六版)(独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1) http://www.zgxy.gxnu.edu.cn/2022/1009/c6105a248423/page.htm
4.2022年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参考课题(通用9篇)他们都是在自己平凡的工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十年如一日,最终不也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3.社会公平感与纳税行为的关系调查研究 4.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学生们在一周时间里利用课余时间记录了比较完整和准确的实验数据,再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形成了一些科学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sjjocfr.html
5.心理诊疗室:那些隐藏在热点事件背后的心理动因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敏曾在写《中国女性反家庭暴力报告》的时候,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给家暴妇女支持小组打电话求助的女性,遭受家庭暴力事件最短的是3年,最长的是40年。 而根据加拿大的研究,当一个遭受家暴的女人终于决定报警时,她此前遭受暴力的次数,竟然平均达到35次! https://story.hao.360.cn/topic/LNrZQkrnNHC7Qw
6.东北三省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2020年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总和生育率只有1.28,2022年全国人 口已进入负增长时代。生育水平低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年轻人,尤其是育龄妇女的 生育意愿低;因此,提高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促进人口适度增长已成为全社会必 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东北三 省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及其影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306/7201005154006046.shtm
7.光明网评论员:生育政策影响大学生婚育观念光明网评论员:今天(7月1日),有媒体援引了学术期刊《妇女研究论丛》2022年第3期所刊发文章的观点称,从2021年中国大学生婚育观调查(最终获得9775份有效问卷)来看,虽然大学生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还是温和而渐进的,短时间内还无法动摇婚姻与生育的制度性基础。在下一阶段,婚育结果的变化趋势将取决于公共政策https://m.yunnan.cn/system/2022/07/01/0321665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