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网

佛山市顺德区人口发展规划(2022—2035年)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优化人口发展战略”。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为准确把握顺德区人口发展趋势性特征,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与资源环境和谐共进,实现人口长期均衡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广东省人口发展规划(2017—2030年)》《佛山市人口发展规划(2018—2030年)》《佛山市顺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顺德区实际,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旨在阐明规划期内全区人口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战略导向和重点任务,是指导未来一段时期全区人口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人口发展政策、实施人口治理、全面做好人口发展工作的重要依据,并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宏观决策提供支撑。

第一章规划背景

长期以来,较高的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和较低的人口抚养比为顺德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当前,顺德区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显著变化,在全力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之际,准确把握人口变化的趋势性特征,深刻认识这些变化对全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对谋划好人口长期均衡高质量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人口现状

近年来,顺德区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人口服务管理,人口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在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等方面,全区人口发展发生新变化,呈现新特征。一、人口总量呈现持续上升态势常住人口规模持续扩大但增速逐渐减弱。根据顺德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下称“七人普”)公报等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区常住人口总量323.56万人,占佛山全市常住人口比重为33.99%,比2010年下降0.23个百分点。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称“六人普”)相比,顺德区增加767389人,增长31.17%,增速排全市第二位(南海区41.66%),低于全市(32.03%)增速0.86个百分点。2020年常住人口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23,同比下降0.19。(见表1-1)

表1-12011—2022年顺德区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有关数据

年份

常住总人口(万人)

户籍总人口(万人)

户籍出生率(‰)

户籍自然增长率(‰)

城镇化率(%)

2011

261.24

123.83

10.98

5.50

97.46

2012

274.41

124.79

12.82

5.61

2013

283.19

125.94

11.31

5.86

97.48

2014

291.88

127.10

11.01

5.87

97.49

2015

296.06

128.49

13.64

7.65

97.74

2016

299.01

132.13

14.50

9.20

2017

307.38

139.27

24.47

18.59

97.77

2018

317.21

145.26

18.39

13.03

97.83

2019

321.54

151.65

14.40

9.81

97.92

2020

323.56

155.49

8.80

98.61

2021

326.94

158.91

11.40

6.60

2022

321.44

162.43

10.90

5.60

98.62

图1-12012—2020年顺德区常住人口增长数及增长趋势

单位:万人

户籍人口平稳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户籍制度改革、顺德北部片区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吸引了一批外地人口,但全区户籍人口数远低于常住人口数。2020年,户籍人口155.49万人,比2015年增加27万人,其中机械增长人口比重为76.48%,户籍人口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2,同比下降0.26。2015年以来,户籍人口出生率除2017年最高达到24.47‰,其他年份均保持在14.4‰—18.4‰之间,均高于2015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前的13.64‰,说明2016年实施的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取得积极效果(见图1-2)。但近年来,户籍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明显下降。2022年,户籍出生率返回2011年的水平,户籍自然增长率返回2012年的水平。

图1-22015—2020年顺德区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有关数据图

图1-32010和2020年顺德区常住人口各年龄段人口比重

单位:%

表1-22010、2020年各镇(街道)人口分布情况

单位:人、%

地区

人口数

比重

2020年

2010年

增幅

全区

3229090

100.00

大良街道

517952

16.04

16.40

-0.36

容桂街道

573581

17.76

18.24

-0.48

伦教街道

233180

7.22

7.49

-0.27

勒流街道

294185

9.11

10.24

-1.13

陈村镇

205414

6.36

0.86

北滘镇

377354

11.69

10.97

0.72

乐从镇

359186

11.12

10.54

0.58

龙江镇

309993

9.60

9.00

0.60

杏坛镇

194876

6.04

0.17

均安镇

163369

5.06

5.75

-0.69

第二节问题与挑战

第三节发展机遇与形势

从人口发展态势看,顺德未来人口发展将呈现以下特征:一是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人口增长预测结果显示,2022—2035年,顺德区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规模都将呈现持续低速增长态势。到2035年,常住人口将增加22.65万人(下限19.53万人,上限25.99万人),达到344.09万人(下限340.97万人,上限347.43万人);户籍人口将增加24.68万人(下限21.58万人,上限28.08万人),达到187.11万人(下限184.01万人,上限189.03万人)。户籍人口增长率将大于常住人口增长率。(见表1-3、表1-4)。

表1-32022—2035年顺德区常住人口数量预测

单位:人

均值

下限

上限

3214400

2023

3236518

3236100

3242516

2024

3258679

3248869

3260668

2025

3280908

3268886

3296769

2026

3302326

3287869

3315256

2027

3324643

3311618

3337672

2028

3348672

3320609

3358869

2029

3364268

3341216

3381712

2030

3378638

3365432

3402636

2031

3392966

3378682

3431986

2032

3416632

3396682

3442165

2033

3428576

3408685

3461566

2034

3433565

3418879

3469697

2035

3440878

3409676

3474349

表1-42022—2035年顺德区户籍人口数量预测

1624297

1658343

1638348

1666365

1683686

1664668

1696652

1709382

1689635

1723369

1733568

1706366

1751567

1754261

1737271

1776365

1770308

1749291

1792624

1783678

1765676

1803635

1806926

1786819

1827116

1823676

1801688

1846261

1838589

1816569

1856332

1851763

1832526

1872726

1862008

1840109

1890271

1871136

1846216

1905209

第二章主要思路与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人口负增长背景下“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要积极响应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科学把握人口发展的重大趋势性特征,以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为主线,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及趋势,进一步强化人口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以人口结构优化为主线,以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为主旨,以人口有序流动为依托,综合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持续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持续创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总量势能、结构红利和素质资本叠加优势,为顺德区全力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全面提升顺德的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和贡献度,提供坚实人口基础和持久动力。

第二节基本原则

第三节发展目标

引导人口适度增长,以有序流动、科学分布、结构优化、均衡发展为导向,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加速转变。到2025年,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建成,人才红利机制建设成效明显,人口规模持续扩大,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口分布和流动更加合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走在全市前列。到2035年,人口均衡发展态势全面形成,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全面提升。人口总量适度增长。实施积极的人口生育政策,适度提高生育水平,不断增强人口吸附能力,有效提升外来人口集聚能力。到2025年,常住人口总量达到328.09万人,2030年达到337.86万人,2035年达到344.09万人。户籍人口2025年达到170.94万人,2030年达到180.69万人,2035年达到187.11万人。从总的发展趋势看,未来十五年顺德区各镇(街道)的人口发展也是处于缓慢增长阶段。(见表2-1、表2-2)

表2-12020—2035年顺德区人口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25年

2030年

2035年

人口数量

常住人口

万人

322.91

328.09

337.86

344.09

户籍人口

170.94

180.69

187.11

人口结构

出生人口性别比(户籍)

100

111.80

109.80

108.50

107.00

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

75.09

72.12

68.68

64.64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6.87

8.16

10.94

15.55

人口质量

平均预期寿命

82.35

83.45

84.35

85.10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10.40

11.60

12.50

人口分布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98.80

98.90

99.00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98.77

98.95

99.05

表2-22020—2035年顺德区各镇(街道)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发展指标

2020年(七普)

51.80

52.62

54.17

55.03

28.37

30.56

31.89

32.42

57.36

58.09

59.70

60.57

25.84

27.89

28.96

29.96

23.32

23.66

24.29

24.58

10.53

11.96

12.79

13.11

29.42

29.92

30.70

31.13

13.00

14.58

15.79

16.43

20.54

20.71

21.86

22.26

10.62

11.67

12.52

13.20

37.74

38.38

39.41

40.38

16.64

18.56

19.58

20.10

35.92

36.50

37.57

38.49

14.35

15.76

16.46

17.20

31.00

31.50

32.62

33.33

11.86

12.98

13.82

14.45

19.49

19.93

20.51

21.04

14.43

15.85

16.78

17.52

16.34

17.03

17.28

9.85

11.13

12.10

12.72

第三章建立健全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尊重婚育社会价值,大力倡导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共担婚育、文明婚育,完善规划、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支持政策,加快建设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切实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健全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健全服务管理制度,大力提升生育支持服务水平。

第一节积极优化生育政策

第二节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

第三节构建生育友好社会环境

专栏1积极创建国家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

第四章提升全生命周期人口质量

专栏2全面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控

全面加强优生优育宣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适龄婚育,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推动婚检、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致畸危险因素和家族遗传病史筛查。宣传施行计划怀孕前3个月至怀孕后3个月增补叶酸。探索设立孕妇学校,宣传孕产育知识,提升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及医疗保健活动参与配合水平。孕13周前为孕妇建档并首次产检,孕期至少产检5次,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加强孕末期胎儿监护,落实住院分娩。建立多学科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急救小组、产儿科协作及会诊转诊等机制,保障母婴安全。落实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等母婴传播和地中海贫血综合防控措施。对早产儿实行专案管理和袋鼠式护理。为0—6岁儿童免费建立保健手册,提供健康检查,包括新生儿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建立健全新生儿出生缺陷及儿童致残性疾病筛查、诊断、干预一体化工作机制,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实现残疾儿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大力倡导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适时合理添加辅食。

高度重视生育力保护。加强生育力保护、保存,优生优育等概念知识的宣传推广,提高全社会生殖健康素养和优生优育知识水平。倡导鼓励适龄婚育、科学规划生育和自然分娩,有效阻断乙肝与性传播性疾病等的母婴传播。对有再生育要求的高龄夫妇,提供一体化、高品质生育力保护和优生优育服务。加强对育龄妇女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谨慎婚前婚外性行为,讲究性卫生,掌握科学避孕和紧急避孕知识,减少意外怀孕和流产伤害,降低性病感染率等。及时发现和正规治疗妇科疾病,及早干预遗传和代谢性疾病,实施适龄女性HPV疫苗免费接种。加强对男性生殖健康教育,倡导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避免久坐等健康生活方式。重视男童性别意识培养和担当意识、责任感养成,从源头上减少性别倒错和性心理障碍发生。加速发展生殖、冷冻等医学学科,为癌症康复患者、不孕不育等群体健康生育提供技术支撑。乳腺癌、卵巢癌等恶性疾病治疗前进行生育风险评估,探索治疗后针对性生育力恢复。

第二节提升全人口健康素养

第三节提升全人口综合素质

第四节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

第五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使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老龄事业和产业有效协同,健康支撑体系更加健全,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稳步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

第一节大力推动健康老龄化

专栏3打造顺德适老化转型升级工程

第二节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第三节丰富养老服务新业态与新模式

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丰富养老服务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逐步形成以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为导向,养老服务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健身等其他行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积极开发老年人旅游业,探索旅居养老新方式。以做大做强养老服务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结合顺德本地优势,促进“养老+”业态加速发展,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需求。积极推动“互联网+养老服务”。积极采取“互联网+”的科技手段,推进养老机构资源数字化及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同时重点推动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工作。加快完善社区老人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养老服务信息数据库,优化养老服务的供需对接。鼓励“物业+养老”服务模式。支持物业服务企业承担养老服务。对于养老资源相对贫乏的社区,充分利用会所、老年活动中心、员工餐厅等硬件设施,增加社区养老服务内容,探索“物业+养老”的落地模式。

第六章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高水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中心城区和中小城镇社区人口协调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交流,促进人口分布与顺德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适应,引导人口有序流动,推进产城人融合互动发展,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谐共生。

第一节推动城镇人口合理有序集聚

第二节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第三节推动区域人才交流协同发展

第七章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面对家庭不断出现的新变化、新形式、新趋势和新要求,顺德区将不断优化完善家庭服务政策体系,提升家庭服务水平,扩大家庭服务供给力度,增强家庭自我发展能力,构建新时代婚育文化,促进家庭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节增强家庭服务能力

第二节提升家庭发展能力

第三节建设新型家庭文化

专栏4实施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工程

一、婚前辅导。开发婚前辅导课程,提供婚前心理评估或心理辅导、婚姻心理调适建议和婚前法律咨询等服务,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二、婚姻家庭关系辅导。开展婚姻质量及家庭关系评估、婚姻家庭冲突调适、情感危机处置和亲子关系指导等内容。对经过评估,可以继续维系婚姻家庭关系的当事人,辅导帮助其正确理性面对婚姻家庭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掌握经营婚姻、化解婚姻危机的技巧。三、离婚调适辅导。提供离婚原因分析、心理调适、再婚评估和法律咨询等服务,减少离婚对孩子及家庭成员的伤害,更好地适应离婚后的生活。

第八章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本规划由区政府组织实施,各部门要强化规划实施综合保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实施机制,强化要素支撑,注重监测评估,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人口发展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建立健全促进全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领导机制,明确主体责任,加强责任考核。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和落实方案,做好衔接协调,不断完善人口发展政策体系,保证规划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第二节健全实施机制

建立健全促进人口发展工作协调和推进机制,完善生育支持、人才引育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为规划实施提供必要的配套支持。充分发挥群团和社会组织在生育支持、老年照护、健康促进、家庭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强化对未来人口变动的研究和预测分析。推动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加强人口基础信息采集、统计和共享工作,实现人口基础信息的互联互通、动态更新和综合集成,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人口信息服务。加强正面引导,深入开展人口区情、人口规划和人口政策的宣传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引导形成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尊老敬老等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三节强化要素支撑

完善促进人口全面发展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优化公共财政投入和支出结构,切实落实对人口生育、养老托育、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完善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投入体系,引导企业、家庭、个人等加大对人力资本、养老、托育的投入力度,健全良性循环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强人口发展工作队伍建设,强化人口发展服务、管理、信息等方面的队伍建设,合理配置基层人口工作力量,加强人口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培训,将婴幼儿照护、老年护理服务等急需且紧缺领域人才纳入培训规划,努力建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基层人口发展服务力量。

第四节注重监测评估

建立健全可量化考核的人口发展指标体系和人口动态监测评估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典型经验和成效及时进行总结。组织对人口中长期规划执行情况、重大政策的动态跟踪监测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执行情况对规划进行适时修订调整,确保规划任务落到实处、各项目标顺利实现,促进全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THE END
1.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降调查报告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期间,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中国青年网络、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并实施了“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本次调查为全面评估新时期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SRH)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改进我国青年政策与健康福祉提供了资料支持。 https://m.haodf.com/neirong/wenzhang/9388634355.html
2.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5篇)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和法规。然而,当代大学生遵纪守法状况并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考试作弊更是屡见不鲜。在我们关于考试舞弊的调查中,竟有93.2%的同学认为舞弊不足为怪,能够泰然处之。在20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调查https://www.jy135.com/shehuishijian/781624.html
3.风笑天1.《社会研究方法》(第六版),(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2.《应用社会学导论》(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 3.《生育政策调整中的生育意愿研究》(独著),科学出版社,(2021) 4.《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六版)(独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1) http://www.zgxy.gxnu.edu.cn/2022/1009/c6105a248423/page.htm
4.2022年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参考课题(通用9篇)他们都是在自己平凡的工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十年如一日,最终不也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3.社会公平感与纳税行为的关系调查研究 4.大学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学生们在一周时间里利用课余时间记录了比较完整和准确的实验数据,再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形成了一些科学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sjjocfr.html
5.心理诊疗室:那些隐藏在热点事件背后的心理动因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敏曾在写《中国女性反家庭暴力报告》的时候,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给家暴妇女支持小组打电话求助的女性,遭受家庭暴力事件最短的是3年,最长的是40年。 而根据加拿大的研究,当一个遭受家暴的女人终于决定报警时,她此前遭受暴力的次数,竟然平均达到35次! https://story.hao.360.cn/topic/LNrZQkrnNHC7Qw
6.东北三省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2020年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总和生育率只有1.28,2022年全国人 口已进入负增长时代。生育水平低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年轻人,尤其是育龄妇女的 生育意愿低;因此,提高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促进人口适度增长已成为全社会必 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东北三 省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及其影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306/7201005154006046.shtm
7.光明网评论员:生育政策影响大学生婚育观念光明网评论员:今天(7月1日),有媒体援引了学术期刊《妇女研究论丛》2022年第3期所刊发文章的观点称,从2021年中国大学生婚育观调查(最终获得9775份有效问卷)来看,虽然大学生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还是温和而渐进的,短时间内还无法动摇婚姻与生育的制度性基础。在下一阶段,婚育结果的变化趋势将取决于公共政策https://m.yunnan.cn/system/2022/07/01/0321665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