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不同家教观的背后成因——来自对浙江省宁波市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调研报告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举行亲子共读活动。资料图片

从四个维度了解家长的家教观

本次调研在宁波市6个区共随机抽取144所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涵盖城市公办学校、农村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学生家长作为样本,有效样本为83994个。本调研所称“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对儿童教育的看法,主要包含发展观、儿童观、教育观、成才观四个维度,了解家长对儿童如何发展、遵循何种发展规律、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对于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基本观念以及对于何为人才、如何培养子女成为人才的认知等。

我们从以上四个维度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按1—5分赋值,分值越高代表家长的教育观念越科学,分值越低则代表观念越落后。调查显示,宁波市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整体较为合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总体来看,四个维度中家长的教育观得分最高,平均分值为4.547,具体表现为大部分家长会尽己所能提供孩子上学的机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会注意方式方法等,体现了家长尊重孩子的受教育权,并且能根据儿童发展特点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发展观得分最低,平均分值为4.147。有5.1%的家长不认为孩子应该根据不同的标准和各自的特点来发展,有7.2%的家长认为孩子各阶段的发展之间没有联系。这说明部分家长不了解不同孩子之间具有差异性,即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以及孩子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儿童观的平均分值为4.384,成才观的平均分值为4.278。

一是母亲的家庭教育观念水平明显高于父亲。样本分析显示,家长的发展观、儿童观、教育观、成才观的得分均与家长的性别存在显著关联。具体表现在母亲在这四个维度上的均值水平都要显著高于父亲,说明宁波市家庭中母亲的家庭教育观念水平高于父亲,母亲的教育观念更加科学化。这种情况也可能与当前很多家庭中父亲缺位孩子养育有关系。

二是“80后”“90后”家长家庭教育观念优于“70后”及更年长的家长。调查还发现,家长教育观念水平的高低与父母年龄有关。具体表现为,在发展观、教育观和成才观三个维度上,“80后”家长的得分均值最高,说明“80后”家长在这三个维度上的观念更先进、更现代化。在儿童观方面,“90后”家长的得分均值最高,其次是“80后”家长,再其次是“70后”家长,这说明“90后”家长的儿童观相对更科学。

三是学前教育阶段孩子的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最优。数据分析表明,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水平与孩子就读的阶段有关系。孩子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家长在四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最高。孩子就读于初中的家长在发展观、儿童观、教育观和成才观上的得分最低。原因可能为:一是学前阶段孩子的家长大多是“90后”,他们的教育观念相对更科学;二是学前阶段孩子还没有太大的升学压力。

有针对性地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

此次调研给我们开展家庭教育研究和实践带来很多启示,比如要结合时代特征看待我国家庭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要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特点和环境来进行分析和提供服务等。为进一步优化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家长、学校、社区、政府各方也需要共同努力,针对不同情况的家长,提供相应的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

一是家长要自觉学习,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形成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只有提高家庭教育责任意识,看到家庭家教家风对孩子成长的深刻影响,才会自觉、主动地学习,只有努力掌握丰富先进的家庭教育知识,形成科学的育人观,并有效运用到实践中,才能更好地遵循儿童发展规律,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父亲要意识到父职的意义和重要性,更多地参与孩子的养育和成长,和母亲一起同心协力为孩子创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

二是学校要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水平,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育人观念。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教师的全员培训,提升教师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水平和指导能力、家校沟通能力等。教育行政部门应大力支持家长学校的建设,统筹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数字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主阵地的作用。

(作者林志标、叶柯单位系宁波开放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童星单位系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本文系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宁波数字家庭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研究”[2022YZD018]研究成果)

THE END
1.“80后”“90后”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调查研究的方向发展;"80后"家长与"90后"家长的教育观念各有长处,也各有短板;"80后"家长与"90后"家长的教育观念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时代背景的反映,同时也受制于家长个人层面的因素;"80后"家长与"90后"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如超前教育、过度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难以将科学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育行为等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YGN202140003.htm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篇以行动践行美德   于虽然对当时的场景,田瑞说的轻描淡写。但看到落水女孩,他没有半点犹豫,奋不顾身的舍己救人。即使明知不会游泳,也要竭尽所能。这瞬间的动作,源于他内心的品质。他用行动向我们证实了90后的人性光辉,彰显了见义勇为精神,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我们看到了身边熠熠生辉的正能量。 https://www.gsau.edu.cn/info/1278/6818.htm
3.我们的孩子该如何被呵护为了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与学校做好配合,陈孝花老师采取了家长课程的形式,对家长做好辅导。课程从家长教育理念转变、亲子沟通技巧等方面入手,通过角色扮演、心理训练等方式,让家长和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和感悟,进而明白自己在生活中担任的角色,彼此理解,共同成长。 http://www.jyb.cn/rmtzgjyb/202306/t20230627_2111060897.html
4.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精选十篇)“90后”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 现实中法律意识淡薄, 漠不关心时事和经济文化运行规律, 忽视了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就业环境的动态, 缺乏长远的人生规划, 自身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 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着重指出: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nt9v03.html
5.教育好家长才能搞好家庭教育这一届家长,挺难。 以80后、90后为育儿主力军的家长正面临着不同以往的家庭教育困境,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焦虑。《2019中国父母孩子成长焦虑白皮书》显示,91.5%的父母对孩子成长各方面的问题感到焦虑。超过六成的父母每天花费超过两个小时的时间在与孩子相关的事情上。 https://m.gmw.cn/2021-08/31/content_1302523825.htm
6.大调研,我们在行动我们在调研中遇到的大多数家长,都对父母课堂表现出浓厚兴趣,他们愿意学习运用更切近现实的理念、更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引导式教育。 集美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巨东红指出,父母应学会与孩子共情,善于捕捉并感知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状态,以同理心引导孩子表达感情或意见。当他们有负面情绪时,也不要https://www.zjds.org.cn/jzjd/41238.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