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父母的底层教育理念就有问题,就注定很难教育好孩子教育方法

上一章更多是专栏简介,这一章可以说是我们《底层教育认知》专栏的正式第一章。在这一章,我将首先带大家来认识自己的底层教育理念问题。

别看我们父母都在教育孩子,也可能觉得自己很懂教育,但是大多数父母都没有认识或者思考过自己的底层教育理念。

我问一下大家:大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是都采用了指出孩子问题,然后批评否定孩子的教育方法?

就比如说,看到孩子沉迷手机,我们父母就会批评指责孩子沉迷手机;看到孩子写作业走神,我们就批评指责孩子的走神……是不是我们总是在指出孩子问题,然后不断的批评否定他们?

是不是这样?

那为什么大家总是喜欢批评否定指责孩子呢?

其实就是因为大家有一个固定的教育理念,而这个教育理念,就使得父母自然而然的采用了批评否定指责孩子的教育方法。

大多数父母的常用教育理念

我们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运用了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呢?就是一种否定式教育理念。

这种教育理念是我根据大家的教育表现,提出并命名的,可以说是我创建的一个概念。

那什么是否定式教育理念呢?

就是我们父母不信任孩子,认为孩子是有问题的,并且他们还不能够自我认识并自我改正,那为了达到让孩子变优秀的目的,我们父母就需要指出孩子的问题,并控制他们改正。

这就是我们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遵循的否定式教育理念,你可以反思一下,你在教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就遵循的这样一种教育理念?

可以说大多数父母都是采用了这样的一个教育理念,而也是这样的教育理念,就使得我们自然而然的采用了批评否定的教育方式。

因为在我们看来孩子是有问题的,并且他们还不能自我认知、自我改正,那当然就需要我们父母指出来,并且批评否定他们,控制他们改正了,不然孩子怎么改正问题呢?

底层的教育理念,就决定了我们会采用这样的教育方法。

那我为什么说这个教育理念有问题,就注定父母教育不好孩子呢?答案很简单,因为父母的这种否定式教育就注定无法赢得孩子的配合。

我们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须要赢得孩子的配合,因为任何孩子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依靠孩子来执行,那如果孩子不配合,问题怎么解决?

就拿手机问题来说吧,你需要让孩子放下手机,是不是需要孩子去执行?如果孩子不配合,你说什么他都不听,那手机问题怎么解决?

而否定式教育就注定了它是无法赢得孩子的配合的,因为否定式教育理念的本质是否定,而谁喜欢被别人否定呢?

人人都喜欢被别人肯定表扬,没有人喜欢被别人批评否定的,所以当父母批评否定孩子的时候,就天然的注定了孩子就不愿意配合。

父母批评否定孩子的那些话,孩子都不愿意听,他又怎么可能听话的去配合你呢?而孩子不配合,问题又怎么解决呢?

所以当父母用否定式教育理念去教育孩子的时候,就注定无法赢得孩子的配合,也就注定无法教育好孩子。

其实这一点我不用多说,大家应该有很深的体会,孩子为什么总叛逆?你为什么感觉教育孩子很困难?不就是因为你无法赢得孩子的配合吗?如果孩子配合了,你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你还会觉的教育很难吗?

而父母无法赢得孩子配合的根源在于父母的底层教育理念,而不是父母表面的那些批评否定的语言行为。

不配合的根源在于理念

我相信很多父母,特别是重视教育的父母,也都意识到了孩子不配合的问题。

于是很多父母肯定就去买了很多教育书籍,报了很多训练营,学了很多所谓的可以解决孩子问题的教育方法、沟通技巧,想要改变自己,赢得孩子的配合,并最终解决孩子的问题。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你花钱学了很多教育方法、沟通技巧,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却用不出来,还是只会像原来那样批评否定孩子。

是不是这样?为什么?

根源就在于你父母的底层教育理念没有变,还是在采用否定式教育的理念。

不信你可以反思一下,你学那些方法技巧,仅仅是外在的方法技巧,并没有触及根本的底层教育理念问题。

是不是没有?

他们更多的就是教你一些外在的具体操作方法技巧,就比如说你如何跟孩子沟通、如何解决孩子的手机问题、厌学问题等等,就根本没有涉及底层理念问题。

但是大家要认识到一个问题,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技巧,是建立在你的底层教育理念基础上的。

THE END
1.“80后”“90后”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调查研究的方向发展;"80后"家长与"90后"家长的教育观念各有长处,也各有短板;"80后"家长与"90后"家长的教育观念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时代背景的反映,同时也受制于家长个人层面的因素;"80后"家长与"90后"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如超前教育、过度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难以将科学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育行为等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YGN202140003.htm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篇以行动践行美德   于虽然对当时的场景,田瑞说的轻描淡写。但看到落水女孩,他没有半点犹豫,奋不顾身的舍己救人。即使明知不会游泳,也要竭尽所能。这瞬间的动作,源于他内心的品质。他用行动向我们证实了90后的人性光辉,彰显了见义勇为精神,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我们看到了身边熠熠生辉的正能量。 https://www.gsau.edu.cn/info/1278/6818.htm
3.我们的孩子该如何被呵护为了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与学校做好配合,陈孝花老师采取了家长课程的形式,对家长做好辅导。课程从家长教育理念转变、亲子沟通技巧等方面入手,通过角色扮演、心理训练等方式,让家长和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和感悟,进而明白自己在生活中担任的角色,彼此理解,共同成长。 http://www.jyb.cn/rmtzgjyb/202306/t20230627_2111060897.html
4.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精选十篇)“90后”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 现实中法律意识淡薄, 漠不关心时事和经济文化运行规律, 忽视了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就业环境的动态, 缺乏长远的人生规划, 自身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 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着重指出: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nt9v03.html
5.教育好家长才能搞好家庭教育这一届家长,挺难。 以80后、90后为育儿主力军的家长正面临着不同以往的家庭教育困境,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焦虑。《2019中国父母孩子成长焦虑白皮书》显示,91.5%的父母对孩子成长各方面的问题感到焦虑。超过六成的父母每天花费超过两个小时的时间在与孩子相关的事情上。 https://m.gmw.cn/2021-08/31/content_1302523825.htm
6.大调研,我们在行动我们在调研中遇到的大多数家长,都对父母课堂表现出浓厚兴趣,他们愿意学习运用更切近现实的理念、更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引导式教育。 集美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巨东红指出,父母应学会与孩子共情,善于捕捉并感知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状态,以同理心引导孩子表达感情或意见。当他们有负面情绪时,也不要https://www.zjds.org.cn/jzjd/41238.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