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记“杨氏益智养生功”创始人杨志文新闻透视《环球游报》环球游报

“七十打打麻将,八十晒晒太阳”这是一句俗语,也是许多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但一个少年立志,中年办学的大理人,在别人晒太阳的时候,成功研炼出了“杨氏益智养生功”,造福社会。他就是杨志文,一个不服老,不服输的人。

“扬程励志八十秋,志在鸿图展精优,文风真萃修真善,教育武略范是求,授九桃李满天下,八面来风荫子修,十分送爱健康事,颂歌不敬献稠酒。”第一次见杨志文,他正拿着他的人生写真集“壮志建影”和周边的人讲述他的人生经历。他说,这是他八十大寿时,著名书画艺术家张地君为他撰写的藏头诗。

此时,记者才知道杨志文已经八十岁高龄。但看他满面红光,神清气爽的样子,与众人热烈交谈的模样,哪像八十高龄的耄耋老人,更像六十岁告老还乡时进入人生第二春的样子。

杨志文,1938年生,出生于大理白族家庭。小学毕业后,没有继续求学,15岁随父亲一起参加大理营建委工会的工作,一边做宣传委员一边和父亲扛起家庭的重担。

1957年,已经19岁的杨志文进入补习班,通过刻苦学习,以高分考入大理一中上初中。初中毕业后经学校领导推荐,报送到“云南公安部二团”做文化教员,这一做就是六年,直到1966年转业,从事教育工作。

不安于现状的杨志文筹办“昆明工读学校”,为挽救失足青少年奋斗十余年,并取得一定成绩。在这个岗位上,他一直做到退休。

退休后,杨志文加入了“云南传统文化研究会”“昆明摄影家协会”“云南中外摄影艺术家交流会”,拍摄作品一千多幅。

步入老年后,杨志文研炼了“杨氏益智养生功”,创建了“云南三源养生研究会”并担任会长。希望能为行走在中老年养生之路上的人们同修同进、发挥余热。“我的人生信条是:立德行善养生”杨志文说,这么多年他也是这么做的。

当记者问起他为什么要研炼“杨氏益智养生功”的时候,他说:“我虽然不服老,还是老了,既然我能通过我的方式延年益寿,我也想通过我的方式让走在养生道路上的人们有一个可行方式,让大家都和我一样,享受人生第二春”。

“养生是一个大课题,现在的养生馆到处都看得到,但是我的养生和他们不一样,养生先养心,心情好了身体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我的养生是属于养气一类,本套功法是运用动作与内气、意念相结合,与天、地、人合一的理念,放松身心,从而达到调和气血,调节阴阳,百脉畅通,增强元气,正气旺盛的效果。经常练习能达到身清气爽,延年益寿的功效。”杨志文说。

记者问起创立“杨氏益智养生功”的过程时,杨志文说:“我在以前就有养生意识,只是没有为此付出过太多的精力。我系统的学习养生,是在28年前参加张林医生的“中国科学气功”的培训班。进行系统学习后,我又根据静养心,动养身的理论,在中华养生功法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潜心学习,体验和修炼、总结创新后,得出我自己的养生功法。现在我还是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神矍铄,精力充沛。”

杨志文说,十三岁时,他因为家庭困难辍学在家;十五六岁时,就开始上班和父亲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工作时,他还教一些老师傅念书写字。虽然只是小学毕业生,他已经在知识里寻找到了乐趣,这为他后来重新进入学校打下了基石。

回忆当时补习班的情景,杨志文说:“那时候全班大约有十五六人的样子,到现在只有一个老伙伴还有联系,更多的人已经失去了联系”。

补习班,是杨志文重新走向梦想的一个铺垫,如果那时候没有做出这个决定,或许现在不是这个样子。“我记得,那年我们总共有三百多人一起参加考试,最终考上初中的只有六个人,我们班有两人考上。我的语文考了96分,数学考了100分,不是我比别人聪明,只是因为我知道知识能改变我的家庭情况,能改变命运,我更加努力,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毕业后我进入了大理一中,在学校里任宣传部部长,后任学生会主席,中学毕业后,经学校领导推荐,保送到“云南公安部二团”任文化教员”。

“在部队里,我长期从事宣传工作,逐渐喜欢上了摄影这个行业,这个爱好我保持了六十年。这为我的养生打下了良好基础,长期从事摄影工作,动脑,动手,动脚,做自己爱好的事,心情愉悦,这也是我长寿的秘诀。”他说。

杨志文在“昆明工读学校”上付出了十年心血,1998年退休省委老领导——高治国副书记专门为他题词“因疗病树甘辛苦,为育良才愿任劳”。

那时候杨志文的人生格言是:“人生的宗旨是对人类事业的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人生的品格是为人作风正派,处事公道。人生的价值是在人们的心中有为有位”。他回忆说:“那时候的昆明时常下大雪,有一天早上,天降大雪,所有的交通工具都不能出行。平时我都是骑自行车上班,但是那天,连公交车都没有,为了那些孩子,我步行十五公里到学校”。

“虽然这一辈子我走的路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但是关键的几个岔路口,我都没有走错。如今,我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是雄心壮志还在。为众多走在养生道路上的人们,我研炼出杨氏益智养生功,让大家都长寿健康。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THE END
1.###石老道养生馆加盟双重保障,开启您的养生事业新篇章在这个追求健康与品质生活的时代,养生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成为众多创业者眼中的蓝海市场。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索【石老道养生馆加盟】这一黄金机遇,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以双重保障为您铺设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 一、品牌力量,铸就成功基石 【石老道养生馆加盟】,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名称,它是https://jiameng.baidu.com/content/detail?id=686850627431&from=search
2.安徽养生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养生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全球Zui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亳州,安徽省亳州市南部新区工业区现代中药产业创业基地,于2010年12月24日在亳州成立。公司资金充裕,注册资本1,000万元,在董林带领下,养生道生物已经为客户提供了14年优质的服务,公司主要提供中药材购销;中药材种植;农副产品购销,期待与您合作,携手共进 https://www.11467.com/bozhou/co/11300.htm
3.企业首页安徽养生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中药饮片,精制中药饮片代加工,产品山药粉、破壁灵芝孢子粉、粉葛粉正在招商https://c141957.yaozs.com/
4.老中医养生道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老中医养生道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夏季过多的耗损需要在秋季及时补充,在加上立秋过后气温逐渐降低,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出现倦怠、乏力等。根据中医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进补十分合适。对于秋季如何进补?下面我们就来几个窍门: 1、服用灵芝 灵芝含有抗癌效力的多糖体,还含有丰富的锗元素,能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3803/
5.道家先驱与养生论——彭祖考彭祖在谈到养生与四时的关系时说:“养寿之道,但莫伤之而已。夫冬温夏凉,不失四时之和,所以适身也。”(《神仙传》) 守静,也是彭祖养生要道。《神仙传》中说:“少好恬静,以养生治身为事。”“静”是道家养生功的基础,《老子》中对“静”的论述十几次,其中有最精彩的描述:“致虚极,守静笃。”这就是道http://www.taoist.org.cn/getDjzsById.do?id=1420
6.当代广西网郑板桥家书中的养生之道 资料图 清朝康雍乾时代,百姓的平均寿命不到40岁。但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郑板桥却历经三代皇帝,享年73岁,算是那个时期的高寿之人。郑板桥做县令时,曾写了一封家书,把自己的养生之道和盘托出,希望儿子终身行之,并把养生要素归纳为五点:一、黎明即起,吃白粥一碗,不用粥菜;二、饭后散步https://wap.ddgx.cn/show/455.html
7.经络按摩养生馆养生服务对象大多数都是上班族,而且,这一部分的需求可是很大的,因为长时间保证一个姿势之后,容易换一些慢性的职业病,比如肩颈不好、腰椎不好等等。 二、养生道足疗按摩 其实养生和足疗是没有区别的,足疗也属于养生里面的一种方法,养生其中就分两大类养法,有食物美生、穴位刺激养生,而足疗就是穴位刺激大类的一种https://www.lnky.net/zhongyiyangsheng/jingluo/30679.html
8.养生之道孙思邈四少养生秘诀除了治病救人,孙思邈还非常重视养生,提出了“善养性”、“治未病”、“消未患”等养生法,自己也收获101岁的高寿。他在《孙思邈方书》中说过一句话:“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依次四少,神仙诀了。”寥寥数字,道出了最简单易行的养生道理,适合我们学习。 https://bbs.oneplus.com/thread/268078
9.中医保健养生之基础36解答养生之道.pdf中医保健养生之基础36解答-养生之道.pdf 69页VIP内容提供方:微传科技 大小:14.56 MB 字数:约5.53万字 发布时间:2024-08-07发布于河北 浏览人气:4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中医保健养生之基础36解答-养生之道.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806/5014310044011304.shtm
10.养生之道中医养生文化素材养生之道中医养生文化图片素材下载觅知网为您找到212个原创养生之道中医养生文化素材图片,包括养生之道中医养生文化图片,养生之道中医养生文化素材,养生之道中医养生文化海报,养生之道中医养生文化背景,养生之道中医养生文化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养生之https://www.51miz.com/so-sucai/3899636.html
11.《黄帝内经》道家,养生康寿之道要生而康寿,必遵《黄帝内经》“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之道。 大道二:养生康寿必养神 ,神藏于心。 《黄帝内经》曰“心藏神”,“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之得失,决定人之生亡。 《黄帝内经》曰“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也”,“愿闻人之死生,何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655201272332379
12.30句传统文化名言,养身养心养生!01.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嘉业堂丛书》) 解读:指养生应该首先从合理饮食开始,“药补不如食补”,吃对食物比仙丹灵药更有用。 02.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理虚元鉴·心肾论》) 解读:中医认为,精足、气盈、神全是养生延年益寿之根本。固本生精,精生而化气,气生而化神,神全而身健。 http://sxlgj.gov.cn/lifeHealth/lifeHealthDetails.html?dataId=a2ba575c-86ea-49df-94f4-f5e538849395
13.胡博士说中医三道贵州菜,隐藏着这些养生要诀南方plus酸汤鱼的制作原料主要有鱼肉、酸汤、山仓子等香料。略带酸味、幽香沁人、鲜嫩爽口开胃,是贵州“黔系”菜肴的代表作之一。这道菜通常先自制酸汤,之后将活鱼去掉内脏,入酸汤煮制。 酸汤最佳制法是以米汤自然发酵为汤底,配以木姜子、腌制西红柿酱、糟辣椒等多种作料熬煮而成。有益菌群的集成发酵产生丰富的营养成分,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7/08/c2399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