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0后到00后: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的代际差异与社会影响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当代青年的婚恋观念正经历显著变化。面对社会的催婚压力、经济考量与择偶标准等多重挑战,年轻一代在婚恋路上难免遭遇困惑与犹豫。近日,由社交平台SoulApp联合上海大学社会学青年研究团队共同发布的《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及趋势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揭示了当前阶段青年群体婚恋观念现状、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及其对婚恋行为的影响。

报告于今年3月在Soul平台内发起问卷调研,回收有效问卷3490份,基于此,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代际人群的婚恋观念及行为作了深入探究。报告揭示了2024年青年群体婚恋观念的新动向,比如00后一代更为独立自主的婚恋观:他们不再将婚姻视为完成他人期盼的任务,而是将其视为提升自我价值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报告同时也展示了社交媒体在助力年轻人寻找爱情、步入婚姻殿堂方面的积极作用。作为年轻用户聚集地,Soul记录了年轻人多元的婚恋态度与行为,成为表达自我、寻找共鸣的平台。结合Soul用户多样化的婚恋表达,报告发现一些新趋势。例如,当代年轻人对婚姻抱有期待,部分渴望早婚;选择“晚婚”的群体,是坚持高标准择偶;基于兴趣的“轻相亲”模式渐趋流行,年轻人婚恋活动更频繁在线上社交平台进行。

不同世代的婚恋变化:00后出乎意料地更想“早婚”

在探讨不同代际的婚恋观念时,报告发现每一代人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观念也在不断演变。

不同代际人群在成长环境中形成了差异化的婚恋观念。85后、90后和95后,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对他们而言,婚姻不仅是个人生活的里程碑,更是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志。尽管他们认识到婚姻是人生的重要部分,但对于结婚的具体时机,他们更倾向于根据个人情况和综合因素来决定。

调研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人选择结婚的前五项原因包括了寻求“陪伴”和建立“家庭”,“提升自我,共同实现人生理想”,追求与真爱的“法律上的关系”,以及满足“父母期待”。在这些原因中,“陪伴”普遍被认为是婚恋中最核心的目的。

报告显示,90后和00后的女性尤为重视“提升自我,共同实现人生理想”这一婚姻价值,而00后男性则更看重与真爱建立法律关系的重要性。

婚姻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群体来说意义各不相同。对于80后而言,婚姻不仅关乎个人,也承载着家庭乃至宗族的期望和责任。成家立业、传宗接代,这些传统观念曾是婚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对年轻一代的意义正在转变。00后成长于信息时代,他们拥有更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权。他们对婚姻持有积极态度,希望婚姻能够围绕个人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调研数据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00后——特别是00后男性,更倾向于“早婚”。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24岁是结婚的最佳时期,甚至有一部分人期望在大学毕业后立即步入婚姻的殿堂。

性别差异在婚姻观念上也表现得尤为明显。男性在面对“是否结婚”和“婚姻意义”等重大议题时,往往更为保守,这与他们在传统角色中的强势地位有关。而女性在这些问题上更注重个人感受,她们渴望打破传统束缚,追求自我实现。随着经济独立和社会地位的提升,部分女性开始重新审视婚姻的必要性,她们对婚姻虽有期待,但态度更加审慎。

综合来看,不同代际人群在婚姻意愿、适婚年龄、择偶标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个体意识的觉醒,报告揭示了一个更加多元和包容的婚恋观念正在形成,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新世代年轻人婚恋观:婚姻也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

众所周知,新世代年轻人对婚恋的态度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他们将婚姻视为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在当今社会,年轻人对于婚姻和生育的谨慎态度已不是新鲜话题,工作压力和经济负担是经常被提及的影响因素。

报告指出,父母、朋友、教育背景、社交媒体和时事新闻是塑造不同世代婚姻观念的五大主要因素。尽管父母对年轻人的婚姻观念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力正逐渐减弱。从80后到00后,我们见证了代际间在婚姻价值观和择偶标准上的分歧,年轻一代越来越倾向于追求平等的相处方式和缩小择偶标准上的分歧。

报告还显示,年轻人尤其是00后,更倾向于从自我价值实现的角度看待婚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与父辈在婚姻观念上存在差异,婚姻不仅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00后成长于物质充裕、信息丰富的环境,这让他们形成了独立自主的个性。他们渴望打破传统束缚,追求自己理想中的婚恋生活。随着“大女主”现象的流行,00后女性的婚恋观正变得更加独立和理性,她们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事业发展,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婚恋模式。

此外,影响年轻人恐婚和晚婚的因素也在向个人成长方面转移,例如对事业或学业的影响。这表明,年轻人在婚恋选择上越来越重视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尽管婚恋观念在不同世代中存在差异,但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已成为新世代年轻人共同的婚恋态度。

社交媒体积极影响,Soul助力近10万对情侣走向婚姻殿堂

毋容置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对年轻人的婚恋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报告指出,社交媒体和同龄人在当代年轻人婚恋观念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社交媒体,年轻人得以获取多元信息、交流思想,塑造了个性化且多元化的婚恋价值观。同时,同龄人的婚委生活案例和观念也深刻地影响着年轻人的选择。

调研数据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面对恐婚情绪,相当一部分00后和95后选择在社交平台上寻求倾诉和支持。这表明,社交媒体不仅是年轻人释放婚恋压力的渠道,更是他们获得理解和支持的重要资源。

社交媒体还对晚婚、恐婚群体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如“轻相亲”等创新社交模式的发展。这种模式让年轻人在轻松的环境中增进了解,促进了情感的自然发展。数据显示,大多数00后更倾向于基于兴趣爱好的“轻相亲”,而Soul等社交平台已成为他们结识新朋友、寻找真爱的有效途径。

自2017年上线以来,Soul不仅作为年轻人交友的高效平台,还引领了“线上社交,线下奔现”的婚恋新趋势。据悉,Soul已成功促成近10万对情侣步入婚姻的殿堂,这一数字充分证明了社交媒体在婚恋领域的积极作用。

尽管外界可能存在“年轻人不结婚,不谈恋爱”的误解,但调研报告显示,青年群体对婚恋抱有期待,他们希望与理想的另一半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婚恋观念也在不断演进,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找解决方案。

原新浪新闻副总编、资深媒体人王薇认为,通过年轻人喜爱使用的社交平台来研究当代年轻人的婚恋观念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模型。当前的年轻人(Z世代)是全球化和数字化的一代,占世界人口的25%,在中国约占19%。了解这一群体的需求对于政府、教育机构、用工企业和家庭至关重要。

“当代年轻人是充分社交媒体化和数字化的一代,如果要了解他们就要到他们喜欢参与喜欢出现喜欢互动的地方去。哪里有年轻人,哪里就有充分的研究数据。”王薇表示,通过研究年青人的婚恋观点,可以深挖群体以兴趣为导向的圈层文化,这会为年青人带来更多社会存在感,归属感,也会激发各种新型社交形式的兴起。

撰写本次报告的课题组认为,在社会观念变化的过程中,不同思潮的摩擦与碰撞会带来新的烦恼和问题,也会产生新的解决方法。这个过程中,年轻人也在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兴趣社交、线上社交、轻相亲、“线上网恋、线下奔现”……《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及趋势调查报告》的发布,旨在为年轻人在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提升自我认知和情感处理能力等方面提供积极的贡献和指导。

THE END
1.当代青年婚育困境的多维审视年轻人自身也应树立正确的婚育观念,理性看待经济压力和个人发展,积极寻找合适的伴侣,勇敢地承担起婚姻和生育的责任。同时,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为经营幸福美满的婚姻和家庭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当代青年的婚育困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https://www.jianshu.com/p/7702dcd57140
2.中国民俗学四川诗品资源共享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重点、难点:系统讲解民俗的概念(从传统内涵到现当代学者对它的定义),重点介绍民俗的几大特征、类型和应用价值。 第一节 民俗内涵 一、民俗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传统意义上的 “民俗”“风俗”内涵 我国古言之“民俗”“民风”,几乎都是治国之需要,其眼光所注意的不外奢俭、劳逸、贞淫、忠孝、廉节、http://lm.cdjcc.edu.cn/zgms/contents/2579.html
3.当代农村青年婚育价值观现状及建议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对于当前少数民族婚育观,相当普遍的情况还是由家庭做主,导致当代农村青年普遍呈现出抵触心理。对于当前中西方文化交融,年轻人更愿意追求浪漫的爱情。 3.婚姻态度的变化 对于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观念,当代农村青年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题提出的一些建议:今代农村青年应当树立正确的https://www.gwy10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87169
4.光明网评论员:生育政策影响大学生婚育观念在下一阶段,婚育结果的变化趋势将取决于公共政策在多大程度上能缓解个体在婚育成本与个体发展上的压力。 这一观点是基于当代年轻人的首次生育意愿进行分析的,而当前舆论关注更多的是生育政策是否优化倾斜至多孩家庭。随着三孩政策的施行,各地方政府都在不断推出利好政策,来支持属地居民积极响应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而施行https://m.yunnan.cn/system/2022/07/01/032166561.shtml
5.关于当代年轻人婚育观念与相关伦理问题的问卷家里人看法(中国传统观念,父母亲戚催着要孩子) 工作因素(特殊工作/危险工作等等)) 单纯喜欢/讨厌小孩 性取向因素(我是LGBT群体) 其他 *8. 如果打算要小孩,您有可能采取的方式有?【多选题】 自然生育(包括刨腹产) 人工授精 借精生子 借卵生子 领养 https://www.wjx.cn/vj/QAEMGVz.aspx
6.生育的细节④当代年轻人真的不愿婚育了吗?研究试图回应社会中对于年轻人不婚不育的探讨,并分析年轻人在婚育行为与观念上基于社会经济地位的分化。 “80后”、“90后”结婚年龄不断推迟,大龄未婚或非自愿 该研究试图了解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2018,CFPS 2018)的数据,CFPS收集了有关受访者的婚姻和https://m.thepaper.cn/rss_newsDetail_15497160
7.初婚人数连续八年下降,结婚率创新低,梁建章等提七大建议鼓励婚育城市高房价、农村天价彩礼等结婚成本增加,进一步抑制当代青年的结婚意愿。房子是结婚的首要条件,当前,我国部分大城市的房价早已超出普通工薪阶层的经济承受能力,许多年轻人由于买不起房,只能选择推迟结婚。在部分农村地区,天价彩礼导致很多年轻男青年结不起婚。此外,社会竞争,就业压力和婚姻观念的变化,也挤压了人们对婚姻https://m.tmtpost.com/6058047.html
8.春节假期,被花式催婚逼疯的年轻人这些年,随着经济发展和婚育观念的转变,我国年轻人平均结婚年龄逐渐推迟,结婚率不断下滑,离婚率却在升高,这也导致单身群体日渐庞大。 由于受教育年限长和生活压力大等原因,很多人读完大学或硕士、博士,再进入社会工作几年就将近30岁了,结婚年龄越来越晚。 https://36kr.com/p/dp1604978012785161
9.大学生婚姻观论文(精选9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有关爱情与两性关系的书籍、电视、电影等铺天盖地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尤其是随着网络的普及,良荞不齐的内容更是让年轻人眼花缭乱。而网络作为迅速传播信息的新媒介,在让大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受到了西方诸如“性自由、性解放、试婚”等不良思潮的影响,歪曲了大学生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up3p9vm.html
10.现在不仅女性结婚意愿低,男性的结婚意愿也来自耿向顺为什么呢?一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婚、育已经不是必需品了;二是因为婚、育的成本增加,婚育不但可能不会提升生活质量,反而可能会拉低生活质量;再一方面是因为难以遇到值得相守一生的人。婚姻制度和当代年轻人的婚姻观念变化。从古代到现代,两个人结婚的最基础动因,并不是因为相爱,而是为了组成家庭(团体),而https://weibo.com/5539703320/M3tryn3S8
11.女性研究大学生结婚意愿高于预期,但为何走向“个体式婚姻”但李婷一再强调,研究没有做严格的因果推断,《报告》还没有严格证明大学生APP的使用习惯会影响其婚育观。 这部分研究想呈现的是,在不讨论因果的前提下,年轻人的婚育观念在互联网上的确出现了显著的圈层分化。https://www.hnwomen.org.cn/2022/05/25/245925.html
12.广州市婚育家庭观念调查研究报告——顶端新闻摘要: 2023 年课题组在广州市开展婚育家庭观念调查 , 结果显示 , 第一 , 受访者恋爱交友较理性 , 超过 3/4 的人有一次及以上的恋爱经历 ; 择偶 最主要考虑对方的条件 , 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健康 、人品 、收入 。第二 , 高度 认同婚姻的积极意义 , 接近七成的人认为婚姻可以 “ 互相促进 、共同成 长”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415182ED47B04C77B462963E99C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