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率再创新低年轻人不结婚是因为“穷”吗?

结婚率再创新低年轻人不结婚是因为“穷”吗?

及时楼市资讯,就上楼盘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我跟男朋友分手了,因为他要求我毕业一年之内就要跟他结婚,但我不想结婚”。北京某高校学生刘梦今年23岁,明年就要研究生毕业,跟男朋友在一起5年,她很爱她的男朋友。但对于毕业一年之内就结婚,她表示无法接受。

和刘梦有相似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2018年结婚率仅为7.2‰,这个数字创下了近10年来新低。从不同省份的差异来看,经济越发达地区的结婚率越低,2018年全国结婚率最低的上海只有4.4‰,浙江5.9‰为倒数第二,广东、北京、天津等地的结婚率也偏低。

从2015年人口小普查数据可以看出,20-24岁的“90后”(1990-1994年)女性的未婚比例为75%;25-29岁的“85后”(1985-1989年)女性的未婚比例仍高达27%,而她们的母亲辈们“60后”在她们25-29岁时的未婚比例还不到5%。

在对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工作、不同受教育背景的未婚年轻人采访后发现,对于“结婚”这件事情,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想法。“我喜欢他/她,但我现在不想结婚”“我没有信心去维持一段稳定的婚姻关系”“我还年轻,有比婚姻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去做”“结婚要买房、买车,我现在还没有钱,先脱贫、再脱单”……无论何种原因,都显示出,结婚生子不再着急,甚至都不是人生的必然选项。“早婚早育、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传统婚育观念已经成为历史。个人主义的婚育观正在取代旧有的家族主义婚育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说。

不结婚是因为“穷”吗?

在采访中,许多年轻人表示,不结婚是因为“穷”。一个“穷”字带着一种戏谑,但其背后却蕴含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因素。

张帅是一名公务员,已经工作3年的他表示,还没有考虑结婚的问题。“我室友的爸爸前几天专门来北京陪他看房子,说要给他买房子,让他谈恋爱结婚。我知道现在结婚对方都要看你的物质条件,比如有没有房、有没有车,但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有房才能谈恋爱结婚呢?”张帅的困惑其实也是大多数人的困惑,虽然不明白婚姻为何一定要与房子、车子捆绑在一起。“大家都这么认为,就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了。”张帅说。

“当今社会对婚姻的幸福绑架进了太多的物质条件,比如车、房、彩礼,加之一些情感自媒体不断提高择偶标准,致使当代年轻人没有能力去实现自己对婚姻的内在期待。”著名心理观察员、某高校心理学教师周若愚表示。

另一方面,对于许多“单身”来说,害怕“婚后复贫”、“失去自由”,是其选择不进入婚姻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采访中,不少女性表示不结婚的原因是女性独立了,没有必要依附于婚姻和男性而生存。李佳是一位媒体工作者,刚过完30岁生日的她在朋友圈写到“正式加入30岁相互扶持俱乐部,感恩一切爱和美好”。

单身的李佳有着稳定的收入,平时上班、健身、读书,年假独自出去旅游,她似乎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与她一样,许多女性过着品质较高的单身生活,身边朋友的经历让她们担心婚后自己的生活水平会下降:“我自己一个人过得挺好的,为什么要找一个人一起吃苦呢”“我特别害怕婚姻会让我变成一个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这种观点在受访者中不绝于耳。

对于这一现象,周若愚解释道,人类本性是趋利避害的,结婚的好处在于可以得到一个家庭,得到伴侣的支持和照顾,得到对方的经济支持,以及生儿育女的权利。“这些得到的东西在社会化进程中其实是逐渐减少的,结婚所付出的却开始大于其所带来的:丧失个人边界、极高的养育后代成本等。”

婚姻与事业如何兼得?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有过一段对婚姻的描述:婚姻像被围困的城堡,“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出去”。这一段话经常出现在已婚人士的口中。

过去,人们常感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在婚姻中,婆媳关系、孩子教育、生活开销等家庭琐事会冲淡浪漫的爱情,让双方陷入柴米油盐的琐碎当中。而在当今社会,与婚姻中的琐事相比,年轻人更担心的是婚姻与自身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

李建新表示,当今社会,婚育的机会成本大增,年轻人若选择婚育,意味着要放弃可能的求学深造或职业升迁机会。

“虽然这些理想在别人看来都很幼稚、不切实际,但我觉得我还年轻,我应该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一把,如果到了35岁的时候我并没有实现它们,那我也不会后悔,我会更加心甘情愿回归到家庭当中。”刘梦很是坚定。

很多人都认为,婚姻与事业是难以并行的,为了婚姻需要放弃一些事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业上必然就会忽视婚姻和家庭,这二者之间似乎是不可调和的。

但并不是所有人这么认为,刘梦的朋友小张就认为,婚姻与事业并不冲突。小张虽然还是一名学生,但对于未来她有着自己看法,“婚姻和事业对我来说是两条平行线,两个独立的空间,结不结婚我只会考虑我是否爱我的伴侣,而职业的选择我也会遵从我自己的意愿。”对于她来说,从恋爱到婚姻,是顺其自然的,并不会使得双方的生活状态发生很大的改变。

对事业是不是会产生大的影响,成为了不少人考虑婚姻问题的重要方面。“许多女性在结婚后,会被问到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说得好像必须为了家庭从而牺牲自己的事业。”周若愚说。

婚姻不仅是个人的事

李建新表示,对于父母辈来讲,结婚生孩子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但对于当今新生代来说,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一个要权衡选择的问题。

有的人不愿意很早踏入婚姻的殿堂,希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先立业,再成家。

但有的人却是希望先成家、再立业。选择与爱人长相厮守,共同经营起家庭,让彼此变得更好。

小刘是一名大学教师,今年28岁,但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组建家庭、养育子女、努力工作,都是我们对于社会的责任,虽然我和丈夫都会为彼此做一些让步和牺牲,但本质上还是希望双方都能够更好,共同进步的。”小刘说。

“正确的婚姻观念在当代教育中是缺位的,而偏激的‘性别优先’思想又在各种地方泛滥,导致年轻人恐婚,再加上一个人可以过得很好,才导致大家没有建立家庭的欲望。”在周若愚看来,这是不正常的现象。

把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以及它可能产生的后果放眼到整个社会,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晚结婚、不结婚,对社会来说是一件不容乐观的事情。

李建新列举了一组数据:2018年与2017年相比,一方面,出生人数减少了200万,0-15岁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也将持续下降;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70万人,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59万人,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27万人,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

上一篇:好消息!长沙又有12所新增中小学和5所公办幼儿园今秋开学

THE END
1.当代青年婚育困境的多维审视年轻人自身也应树立正确的婚育观念,理性看待经济压力和个人发展,积极寻找合适的伴侣,勇敢地承担起婚姻和生育的责任。同时,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为经营幸福美满的婚姻和家庭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当代青年的婚育困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https://www.jianshu.com/p/7702dcd57140
2.中国民俗学四川诗品资源共享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重点、难点:系统讲解民俗的概念(从传统内涵到现当代学者对它的定义),重点介绍民俗的几大特征、类型和应用价值。 第一节 民俗内涵 一、民俗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传统意义上的 “民俗”“风俗”内涵 我国古言之“民俗”“民风”,几乎都是治国之需要,其眼光所注意的不外奢俭、劳逸、贞淫、忠孝、廉节、http://lm.cdjcc.edu.cn/zgms/contents/2579.html
3.当代农村青年婚育价值观现状及建议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对于当前少数民族婚育观,相当普遍的情况还是由家庭做主,导致当代农村青年普遍呈现出抵触心理。对于当前中西方文化交融,年轻人更愿意追求浪漫的爱情。 3.婚姻态度的变化 对于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观念,当代农村青年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题提出的一些建议:今代农村青年应当树立正确的https://www.gwy10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87169
4.光明网评论员:生育政策影响大学生婚育观念在下一阶段,婚育结果的变化趋势将取决于公共政策在多大程度上能缓解个体在婚育成本与个体发展上的压力。 这一观点是基于当代年轻人的首次生育意愿进行分析的,而当前舆论关注更多的是生育政策是否优化倾斜至多孩家庭。随着三孩政策的施行,各地方政府都在不断推出利好政策,来支持属地居民积极响应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而施行https://m.yunnan.cn/system/2022/07/01/032166561.shtml
5.关于当代年轻人婚育观念与相关伦理问题的问卷家里人看法(中国传统观念,父母亲戚催着要孩子) 工作因素(特殊工作/危险工作等等)) 单纯喜欢/讨厌小孩 性取向因素(我是LGBT群体) 其他 *8. 如果打算要小孩,您有可能采取的方式有?【多选题】 自然生育(包括刨腹产) 人工授精 借精生子 借卵生子 领养 https://www.wjx.cn/vj/QAEMGVz.aspx
6.生育的细节④当代年轻人真的不愿婚育了吗?研究试图回应社会中对于年轻人不婚不育的探讨,并分析年轻人在婚育行为与观念上基于社会经济地位的分化。 “80后”、“90后”结婚年龄不断推迟,大龄未婚或非自愿 该研究试图了解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2018,CFPS 2018)的数据,CFPS收集了有关受访者的婚姻和https://m.thepaper.cn/rss_newsDetail_15497160
7.初婚人数连续八年下降,结婚率创新低,梁建章等提七大建议鼓励婚育城市高房价、农村天价彩礼等结婚成本增加,进一步抑制当代青年的结婚意愿。房子是结婚的首要条件,当前,我国部分大城市的房价早已超出普通工薪阶层的经济承受能力,许多年轻人由于买不起房,只能选择推迟结婚。在部分农村地区,天价彩礼导致很多年轻男青年结不起婚。此外,社会竞争,就业压力和婚姻观念的变化,也挤压了人们对婚姻https://m.tmtpost.com/6058047.html
8.春节假期,被花式催婚逼疯的年轻人这些年,随着经济发展和婚育观念的转变,我国年轻人平均结婚年龄逐渐推迟,结婚率不断下滑,离婚率却在升高,这也导致单身群体日渐庞大。 由于受教育年限长和生活压力大等原因,很多人读完大学或硕士、博士,再进入社会工作几年就将近30岁了,结婚年龄越来越晚。 https://36kr.com/p/dp1604978012785161
9.大学生婚姻观论文(精选9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有关爱情与两性关系的书籍、电视、电影等铺天盖地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尤其是随着网络的普及,良荞不齐的内容更是让年轻人眼花缭乱。而网络作为迅速传播信息的新媒介,在让大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受到了西方诸如“性自由、性解放、试婚”等不良思潮的影响,歪曲了大学生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up3p9vm.html
10.现在不仅女性结婚意愿低,男性的结婚意愿也来自耿向顺为什么呢?一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婚、育已经不是必需品了;二是因为婚、育的成本增加,婚育不但可能不会提升生活质量,反而可能会拉低生活质量;再一方面是因为难以遇到值得相守一生的人。婚姻制度和当代年轻人的婚姻观念变化。从古代到现代,两个人结婚的最基础动因,并不是因为相爱,而是为了组成家庭(团体),而https://weibo.com/5539703320/M3tryn3S8
11.女性研究大学生结婚意愿高于预期,但为何走向“个体式婚姻”但李婷一再强调,研究没有做严格的因果推断,《报告》还没有严格证明大学生APP的使用习惯会影响其婚育观。 这部分研究想呈现的是,在不讨论因果的前提下,年轻人的婚育观念在互联网上的确出现了显著的圈层分化。https://www.hnwomen.org.cn/2022/05/25/245925.html
12.广州市婚育家庭观念调查研究报告——顶端新闻摘要: 2023 年课题组在广州市开展婚育家庭观念调查 , 结果显示 , 第一 , 受访者恋爱交友较理性 , 超过 3/4 的人有一次及以上的恋爱经历 ; 择偶 最主要考虑对方的条件 , 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健康 、人品 、收入 。第二 , 高度 认同婚姻的积极意义 , 接近七成的人认为婚姻可以 “ 互相促进 、共同成 长”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415182ED47B04C77B462963E99C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