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美感悟美

梁衡以“宏大叙事”惊动文坛,擅长写“大事、大情、大理”。我读过他的《大无大有周恩来》《觅渡,觅渡,渡何处?》这样黄钟大吕般的经典篇章,也读过他的《晋祠》《壶口瀑布》这样情景交融的传世美文,今读他的《天边物语》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稀、奇、美、趣是作家梁衡为这个集子选文定的四字标准。梁衡说:“稀、奇、美、趣,内容要稀缺、新奇,能产生美感和趣味。”“稀而不奇不惊人;奇而不美反成怪;美而无趣无人爱。”

梁衡的意境之美有三层:形境之美、情境之美、理境之美。梁衡的趣味之美有两层:情趣之美、理趣之美。形境之美娱人耳目,情境之美动人心怀,理境之美助人思辨。理解梁衡的意境三美、情趣两美,是理解《天边物语》一书宗旨的关键和密钥。

形境之美在《天边物语》中比比皆是。“聊借画图怡倦眼”,那是《路边的钉头果》。

情境之美在《天边物语》中也是屡见不鲜。《秋色醉,旅人不须归》,“秋天之好看,是因为大自然整整沉淀了一年的色彩和情感”。

理境之美在《天边物语》中更为动人,它可以引起读者的感悟和思考。《一条大河消失了,一棵树却还在》,“树比河流更久长,因为它是一个活着的生命,在不停地采日月之精华,吐故纳新,暗记流年。”言简意赅,说明生命在于运动。

情趣之美首推梁衡的《遇见一只石老虎》,作家与这个萌呆可爱的石老虎合影,回到儿时的天真。

理趣之美集中表现在《一树成桥》,“有的树倒下了,却还活着。它宁愿俯下身子,为人民做一座桥。当春风吹过的时候,桥畔是青青的野草。”作家赞颂的是忘我的奉献精神。

梁衡在大自然和人世间发现美,因为作家“行万里路”。《天边物语》书不厚,字不多,但它是作家走南闯北,东征西游,走了多少路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结晶。作家感受贵州乌蒙“十万亩紫花如海”的情境写成《高山韭菜坪》的佳作;目睹江西横峰“立为一棵树,倒是一座桥”的奇景赋就《一树成桥》的美文;惊艳江西婺源“红叶铺满路”的唯美景观诞生《秋色醉,游人不须归》的唯美华章……一路行,一路文,收获满满,美不胜收。

梁衡在大自然和人世间发现美,因为作家眼光敏锐、视野开阔,常怀报国之志、赤子之心。

梁衡曾到江苏淮安周恩来少年读书处见到总理手植腊梅一株,“现已逾百年,枝叶满院,高比屋肩”。今腊梅犹存,而哲人其萎,作家感慨:“噫,大道无形,大德无声。其大智、大勇、大德、大才、大貌,齐化作这株一品古梅遗爱在人间。”“呜呼,人去梅开,总理归来。叶落归根,香飘江淮。民族之魂,国之一脉。大无大有,周公恩来。”作家向总理表达了多么真挚、深厚的感情!

《觅渡,觅渡,渡何处?》是梁衡被广为转载,并入选中学课本的一篇名作。“‘觅渡’二字成了概括秋白悲剧人生的文学意象,又是一种诚实人格与探索精神的象征。”

为了寻找与瞿秋白革命生涯有关的早在清嘉庆年间常州就有的觅渡桥,梁衡来到常州,找到秋白的母校——觅渡桥小学,找到桥下秋白的故居瞿家祠堂。当年,秋白就是踏过这座桥走上革命道路的。“念天地之悠悠,感时代之变迁”,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始终是梁衡心中割舍不下的念想。

梁衡来到晋、陕、蒙交界处一座山名高寒岭的地方,发现岭上有一棵柏树,树冠的剪影极像一幅中国版图。“我信万事有缘,凡自然之物形有所异者,必是上天情有所寄、理有所寓。果然这棵柏树见证了千年来中国版图的演化。”

梁衡挖掘史料了解到,“宋王朝建立后这里是对夏、辽作战的前线,而后方供应基地却在河东,即现在的太原。朝野争论要不要撤掉这几个孤悬前沿的据点,皇上便派范仲淹、欧阳修前来调查。范、欧力主不撤,从此巩固了边防。”康熙年间,长城外的准噶尔蒙古时常南下侵城掠地,为此康熙亲率大军出征,“这一战彻底消灭了其首领噶尔丹,奠定了现在中国的版图。”

梁衡说:“我将这些挖掘出来的史料写成《中华版图柏》一文发表在《人民日报》,当地立即抓住时机,建了一个‘高寒岭人文森林公园’,以‘中华版图柏’为主题,建了一座‘范欧亭’,立了康熙大铜像,山上又遍植牡丹,现已向游人开放。这棵翠柏矗立在山巅,不但形似中华版图,更又一遍一遍地向人们讲述着中国版图形成的故事。”

THE END
1.觅渡(修订版)梁衡著.pdf全文免费是为序。 2004年2月12日 大情大理 觅渡,觅渡,渡何 处? 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纪念 馆我已经去过三次。从第一次看到那 个黑旧的房舍,我就想写篇文章。但 是六个年头过去了,还是没有写出。 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深 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 又放不下笔。去年我第三次访秋白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307/7011144134002012.shtm
2.第三届丰子恺散文奖颁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丰子恺的散文以真率自然、含蓄隽永的文风感动了无数读者。届丰子恺散文奖10日在大师的家乡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颁奖,多部佳作榜上有名。著名作家梁衡以《常州城里觅渡缘》获得丰子恺散文奖特别奖。https://m.gmw.cn/2021-04/12/content_1302225302.htm
3.完成17—20题。(16分)觅渡,觅渡,渡何处?梁衡①常州城里那座不(16分)觅渡,觅渡,渡何处?梁衡①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纪念馆我已经去过三次。从第一次看到那个黑旧的房舍,我就想写篇文章。但是六个年头过去了,还是没有写出。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又放不下笔。②我第一次到纪念馆是一九九0年。纪念馆本是一间瞿家的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29233404304236834&fr=search
4.重阳常州城里觅渡缘 好诗只须要一首 文章为美而写(《天边物语》后记)——关于《天边物语》的审美絮语 我们捧起了100个太阳 在一次新书发布会上的讲话 西北文学的使命——接受首届“西北文学奖”答谢辞 文章的三层、五诀 展开全部 载入中 下载豆瓣阅读 App https://read.douban.com/ebook/458452170
5.梁衡2019年12月9日,梁衡的《方志敏最后的七个月》获第1届方志敏文学奖散文类大奖。 2021年1月,梁衡的散文 《常州城里觅渡缘》获得第三届丰子恺散文奖特别奖。 2023年4月13日,梁衡的《风沙行》获得2022年人民文学奖散文奖。 词条图册 参考资料 1、无转发: https://www.cnprose.net/newsinfo/5938167.html
6.觅渡觅渡免费阅读免费小说全文作者梁衡作品觅渡,觅渡,渡何处? 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纪念馆我已经去过三次。从第一次看到那个黑旧的房舍,我就想写篇文章。但是六个年头过去了,还是没有写出。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又放不下笔。去年我第三次访瞿秋白故居时正值他牺牲60周年,地方上和北京都在筹备关https://www.qimao.com/shuku/1801740/
7.这本书专为美而写读梁衡《天边物语》——中国青年网梁衡的《觅渡,觅渡,渡何处?》一文,曾广为转载,并入选中学课本,2005年6月秋白就义70周年时又被刻在碑上立于纪念馆院中。梁衡来到常州,找到秋白的母校——觅渡桥小学,找到清嘉庆年间就有的觅渡桥,找到桥下的瞿家祠堂亦是秋白的故居,秋白当年就是踏过这座桥走上革命道路的。“念天地之悠悠,感时代之变迁”,中国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book.youth.cn/zx/202203/t20220303_13495408.htm
8.读书随笔勿平勿巧求美求思——读梁衡《觅渡》散文集有感山水与文化自古有着不解之缘。山水孕育文化,文化滋润山水。山水因文化而灵动,文化因山水而厚重。山水游记是梁衡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年的记者生涯让他能够和自然山水亲密接触,涓涓文字里流淌出山水之美,如临其境,让人心向之往之,即使不能亲身前往,亦能饱尝神游之福。足不出户,思之千里万里,不出国门,亦能周游http://www.dlymgz.cn/newsdisplay.do?id=4231
9.梁衡他写瞿秋白的《觅渡,觅渡,渡何处》,在他所有的散文里,可能是最深的一篇了,但是收到的读者来信中,从平民百姓到高级教授,都有。有一个搞煤炭的老乡到梁衡这里,拿了一本书回去看,再见到梁衡时,第一句话就是说到瞿秋白。“一个有思想深度和美学价值的文章,在不同的读者层次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触动,即使一下https://www.meipian.cn/38r0mdy8
10.瞿秋白与瞿秋白纪念馆2 觅渡,觅渡,渡何处 梁衡 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的纪念馆我已经去过三次。从第一次看到那个黑旧的房舍,我就想写篇文章。但是六个年头过去了,还是没有写出。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又放不下笔。去年我第三次访秋白故居时正值他牺牲六十周年,地方上和北京都http://www.she-zhang.com/news_show.aspx?id=3676
11.翟秋白作品梁衡简介当代作家梁衡的一篇纪念瞿秋白的文章,梁衡先生曾三临常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觅渡。当代作家梁衡的一篇纪念瞿秋白的文章。 梁衡先生曾三临常州拜谒秋白纪念馆。并于1996年挥就写下了《觅渡。觅渡。渡何处》这篇文章。 书名,觅渡。作者,梁衡。ISBN,9787300053752。页数,346。https://www.360docs.net/doc/ff6640771.html
12.梁衡:觅渡觅渡梁衡先生是著名的散文家,有很多名篇入选了中学和大学的语文课本。七年前梁衡出版了散文集《觅渡》,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至今广受好评。本书是《觅渡》的长级版,收录了梁衡先生最具代表性的散文、评论与写作体会。全书分为“伟人如山”“青史如镜”“山川如我”“人生之美”“域外之风”“为文之道”六个https://h5.youzan.com/v2/goods/3ey01o6me71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