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此处仅推荐古诗文120篇(段),其余部分(也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
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外现当代童话等;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古今寓言等;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一、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二、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三、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四、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五、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名著导读
初中文学名著导读(八)《鲁滨逊漂流记》分类:名著导读
内容精要
英国青年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怀着云游四海的高远志向,告别家人,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岛上。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圣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不息的劳动,他盖起了房子,收获谷物,驯养山羊,用兽皮制作衣物。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他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
一直到第28个年头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这时他父母双亡,鲁滨逊收回他巴西庄园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赠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
时代背景
本书成书于1719年左右,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约1660—1731)受一个名叫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的海上历险经历启发而写成的。书中主人公鲁滨逊在流落荒岛以后所体现出来的进取精神以及挑战自然的信心与勇气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推崇,而笛福也因本书的成功而被喻为“英国小说之父”。
笛福本人的生活经历相当丰富,年轻时在多种行业中谋过职,混迹于复杂的英国政坛,甚至为政客们充当秘密情报员。年近花甲时,他提笔创作《鲁滨逊飘流记》,获得极大的成功,并因此奠定英国小说鼻祖的地位。《鲁滨逊飘流记》是笛福文学作品中最有影响的一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到20世纪初,己出版译本或模仿本至少达700种之多。
作者生平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被誉为“英国与欧洲的小说之父”,他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等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笛福生于伦敦一个商人家庭,到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已是一个体面的商人,他从事过内衣业、烟酒贸易,还开过砖瓦厂。经历过破产。他在从事商业的同时从事政治活动,代表当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版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并因此被捕,后来靠疏通关系才得以出狱。此后他继续办报纸刊物,写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时文,又几次被捕,都是因为言论关系。笛福到了晚年才开始创作他的那些长篇小说,写《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他已是59岁了,此前他也许从未想过当个文学家。
经典片段
于是我就像一个没有头脑的傻瓜一样进行起造船的工作。我对于这个计划非常满意,再也不去研究一下它是否可以实行。其实我并不是没想到过下水的困难,不过我对于自己的怀疑总是用这种愚蠢的答案挡回去:“让我先把它做成了再说;做成之后,我敢保一定可以想出个什么办法来解决它。”
这是一个最荒谬的办法;但是我心里已经着了迷,便不顾一切地去进行工作。我砍倒了一棵杉树。我相信连所罗门造耶路撒冷的圣殿时也没有用过这样大的木料。在靠近树根,它的直径是五尺一寸,在二十二尺的末端,它的直径是四尺十一寸,然后慢慢细下去,分成一些枝子。我费了无数的劳力,才把这棵树砍倒,我花了二十二天的工夫去砍它的根部。又花了十四天的工夫,使用了大小斧子和一言难尽的劳力,才把它的树枝和它那四面张开的巨大树顶砍了下来、然后,我又花了一个月的工夫把它刮得略具规模,成为船底的形状,使它可以船底朝下浮在水里。又花了将近三个月的工夫把它的内部挖空,把它做得完全像一只小船。我做这一步的时候,并不用火去烧,只用槌子和凿子把它一点一点地凿空,一直把它造成一个很体面的独木舟,其大可以容纳二十六个人,因此可以把我和所有的东西装进去,我完成这个工程之后,对它非常满意……
妙语佳句
◎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拿来使用之外,没有别的好处。
◎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一个人在明白事理以后,就会觉得,被上帝从罪恶中救出来,比被上帝从患难中救出来,幸福更大。
十八世纪初,在英格兰的大街小巷,人们到处议论着一个传奇的人物,讲述着一个离奇的故事:1704年,水手塞尔科克登上了一艘海盗船去寻找宝物,没想到,中途与船长发生了争吵,结果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随身只带了一点武器与一本《圣经》。弹药用完之后,他只好靠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觅食,过着茹毛饮血般的原始生活,后来,他居然跑得比一般的猎狗还快。就这样,他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下来,直到四年以后,航海的人们发现了他……
1711年,塞尔科克回到了伦敦,并在报刊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成了闻名一时的人物。他没想到的是,这段传奇般的冒险经历激发了一个作家的灵感,不久,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就发表了,这部小说被后人尊奉为十八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进而成为文学史中的传世之作。那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便是丹尼尔·笛福——人称“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那部经典之作便是脍炙人口的《鲁滨逊漂流记》。
阅读指导
读罢《鲁滨孙飘流记》,读者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真实具体、亲切自然,巨大的吸引力让人不忍释手。这主要是因为笛福采用了“我”来叙述和回忆,给读者讲故事,并且经常取证于鲁滨孙的日记,将人物细微的思想活动刻画得纤毫毕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字句也是使小说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笛福把年轻时在报社工作时练就的写实文风成功地引入这部小说,因此,作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鲁滨孙飘流记》的显著特点就是对事物一五一十地描摹。面对准确、细致的特征描写和形象刻画,读者很难分辨其中的真假,作品语言自然流畅,文字通俗易懂,整部作品似乎在向读者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两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部作品还保持着巨大的魅力。
《鲁滨逊飘流记》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主人公惊险、新奇、真实的个人经历,但是其深层的吸引力却是普遍存在的人类的孤独感在读者心中产生的共鸣。其实每个身处闹市的人又何尝没有孤独的感受,而流落荒岛的鲁滨孙正是我们每个人的知音,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让每个人都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读者又有什么理由不喜爱这本书呢
18世纪初期,资本主义正处在自由竞争的上升阶段,正因为有这样的时代背景,才孕育出了“鲁滨孙”这个前无古人的资产阶级正面形象,它具有相当典型的代表性: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白手起家地开创自己的事业。这些都让人们,特别是满脑子充满希望和梦想的青年人,不由自主地喜爱上他。
《鲁滨逊飘流记》引起许多作家竞相模仿,同时代的英国作家斯威夫特著名的《格列佛游记》就受了它的影响。卢梭在《爱弥儿》中曾将它作为爱弥儿J5岁时的必读书:此书不仅深受青少年的喜爱,许多思想家也常常从中汲取养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多次引用鲁滨孙的故事来分析资产阶级的本性。《鲁滨逊飘流记》的确是一部雅俗共赏的文学名著。
一、内容简介:
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二、刘备教育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三、对联一副:三顾茅庐,刘玄德礼贤下士;
六出祁山,诸葛亮赤胆忠心。
四、关云长-----《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对联一副:千里走单骑,侠肝义胆;
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五、诸葛亮-----火烧新野;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
对联两副:
A、神机妙算七擒孟获,亮节孤忠六出祁山
B、一片丹心《出师表》,万斛深情《诫子书》
赞美诸葛亮的诗句:
A、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B、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六、三国歇后语: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七、三国成语:
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作奸犯科、刮目相待、吴下阿蒙、妄自菲薄、指日可待、初出茅庐、危急存亡之秋
八、两个小问题:
A、《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
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B、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
《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这部小说最闪光的思想在于:它将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给予充分肯定,并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即上至皇帝和高俅这样的大臣,下至大小官吏的横行霸道、昏庸无能,致使民不聊生,尖锐的阶级矛盾逐渐加深。对一、二十个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是这部小说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
二、《水浒》人物性格特征:
A、宋江: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有军事、组织才能;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
B、鲁智深:正直无畏、见义勇为的豪侠。
C、林冲: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凶狠泼辣。
D、武松:力量、勇敢和正义的象征。勇士的典型,复仇的代表,刚正的义士。
E、李逵:淳朴、粗鲁,富有反抗性和同情心,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游民的典型。
三、人物对应情节:
A、武松(行者):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单臂擒方腊。
B、李逵(黑旋风):
C、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
大闹野猪林。
D、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
E、宋江(及时雨):怒杀阎婆惜;
四、对联两副:
A、智取生辰纲,吴用足智多谋;
拳打镇关西,提辖嫉恶如仇。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西游记》(吴承恩,明朝)
《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迢遥的西方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将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形象化为妖魔鬼怪所设置的八十一难,以动物幻化的有情的精怪生动地表现了无情的山川的险阻,并以降妖服怪歌赞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小说是人战胜自然的凯歌。
二、小说特点: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超凡,夸张神奇,变形荒诞。
三、人物特征:
孙悟空:机智多变、神通广大、英勇无畏。
猪八戒:贪吃贪玩,立场不坚定,又会耍点小花招。
沙和尚:忠厚老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唐僧:不畏困苦、立志取上真经、但不免又有些不明事理。
四、部分情节:1.孙悟空打闹天宫;2.孙行者三调芭蕉扇;3.四个国家:车迟国,比丘国,乌鸡国,女儿国。
《红楼梦》(曹雪芹,清朝)
小说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从中表现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渐趋崩溃的社会真实内幕,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个性解放和人权平等的要求以及初步的民主主义精神。《红楼梦》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自然、逼真地叙述和描写了丰富的现实社会生活,塑造了一大批典型人物。
二、人物及特征:
贾宝玉----多情而又富有叛逆精神
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视功名权贵,又孤芳自赏、多愁善感
薛宝钗----贤淑善良又巧于迎合
王熙凤----精明强干,泼辣狠毒,富有心机,八面玲珑
三、推荐理由:参照内容简介部分。
A、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
B、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她常生“寄人篱下”的伤感。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这一点。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她为落花叹息。她把宝玉引为知己,同看《西厢记》,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宝玉身上。她深爱着宝玉,但又感到很难如愿。于是,她因想争取自己的位置但又多次失败而顾影自怜,暗泣于无人之处。她的内心世界似难捉摸,但也常常将其显露于外。若宝玉“得罪”了她,她便生气,泪水涟涟,甚至为他而生病。表面上这样,其实内心仍是挂念着他,借口去看他。宝玉一病,她为之而伤心,为之而哭泣。但由于封建礼教道德的约束,她不得表白,不得自已,最终在宝钗出阁之日郁郁而死,没能了却自己的心愿。曹雪芹深爱他笔下的林黛玉,爱她的一切,爱她的笑和泪,爱她的喜与悲。正是由于这种刻骨的爱,才使他将黛玉对宝玉的一段痴情演绎得美丽异常,刻画得入木三分,为世人塑造了一个“心较比干多一窍”、反封建礼教的光彩照人的形象。
C、刘姥姥----出身乡村的刘姥姥来到了贾家,凤姐导演了
一幕闹剧,在贾母那里吃饭的时候,丫鬟只捡了一个鸽子蛋放在刘姥姥那里,刘姥姥不知羞耻地说:“老牛,老牛,食量大如牛”,此时老刘那种直爽,快直的农民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然后刘姥姥又说:鸡蛋俊,小巧”,说明她见识肤浅,只知道吃。到后来鸽子蛋滚到地上,刘姥姥赶紧去拣,其农家那种艰辛勤俭穷酸的形象跃然纸上,与高贵阔气的贾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封建官僚与穷苦百姓差距之大,讽刺了当时的封建社会。最后,她与众姑娘对联,用的都是粗俗的言语,可见她文化甚少,引得大家一阵大笑。总之,刘姥姥这种封建、贫穷、可笑的形象通过作者的笔墨,全部体现出来
第一部分名著导读一、《爱的教育》
二、《繁星》《春水》
1、作者:冰心2、体裁:诗歌(“小诗”)3、成因:受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成。4、内容:(1)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2)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3)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5、艺术特色: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三、《伊索寓言》
1、文学价值:《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两千多年来以独特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2、内容提要:内容十分丰富,影射社会现实;批评为富不仁;表现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要尊重自然规律,讽刺好逸恶劳等。3、艺术特色:篇幅短小,寓意深刻;采用拟人化手法,形象鲜明。4、精彩点击:《龟兔赛跑》《狼来了》《农夫和蛇》《赫剌克勒斯和财神》《蚊子和狮子》《鼹鼠》等。5、流传谚语:“狼来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
1、作者:高尔基(苏联)2、体裁:长篇小说。《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是《在人间》和《我的大学》。3、内容:小说讲述阿廖沙(作者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表现了俄罗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4、人物形象:(1)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2)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3)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5、文学价值:小说的基调是严肃,低沉的。读起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五、《鲁滨孙漂流记》
1、作者:笛福(英国)2、体裁:长篇小说3、内容: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不甘平庸,一心向往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历尽艰险。有一次,风暴将船打翻,鲁滨孙只身漂流到一座荒岛上。在荒岛上种地,驯羊,还搭救一个野人,为他取名“星期五”。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4、人物性格:鲁滨孙敢于冒险;敢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5、人物的社会意义:鲁滨孙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韧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在西方,“鲁滨孙”已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6、艺术特色:小说有着非凡的想像力和艺术表现力,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显得亲切、真实,情节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六、《昆虫记》
1、作者:法布尔(法国)2、异译名:《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3、卷数:十卷4、内容:介绍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使人们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5、艺术价值:《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昆虫在作者的笔下,都赋予了人的性格。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七、《朝花夕拾》
八、《骆驼祥子》
1、作者:老舍2、体裁:长篇小说3、故事梗概:祥子来自农村,如同骆驼一样健壮,坚忍。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拉洋车,原本想凭借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但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最终以惨败告终。4、人物性格:祥子:起初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后来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刘四:残忍霸道虎妞:大胆泼辣、有些变态5、主题:小说无情地批判了那个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6、艺术特色:运用肖像描写、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小说洋溢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九、《钢铁是怎样炼成
1、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2、体裁:长篇小说3、内容:小说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塑造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保尔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的大熔炉里,保尔经受住考验,即使在双目失明下,仍然不向命运屈服,毅然拿起笔,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最终践行了自己为理想而献身的诺言。4、艺术特色: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5、保尔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十、《西游记》
十一、《海底两万里》
1、作者:凡尔纳(法国)2、体裁:科学幻想小说3、内容:《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科幻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第三部是《神秘岛》),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尼摩是一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后被阿龙纳斯发现。4、艺术特色:(1)构思巧妙,情节惊险。(2)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5、资料链接:凡尔纳被称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十二、《名人传》
1、作者:罗曼罗兰2、体裁:传记3、内容: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4、价值:自古以来,传记几乎都是记载名人的丰功伟绩,而《名人传》却使我们看到了三位名人和常人一样有他们的痛苦、挣扎和矛盾。它告诉我们人生是艰苦的,生活是充满了贫困、忧虑、孤独和辛劳,人们却彼此隔膜,不懂得互相安慰。《名人传》就是要把伟大的心灵献给苦难的人们,使他们得到安慰和鼓舞。5、主题:三位伟人的经历和成就验证了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道理。6、资料链接:⑴贝多芬,德国音乐家,著名作品有:《英雄交响乐》、《命运交响乐》、《欢乐颂》等。⑵米开朗琪罗,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著名作品有:《大卫》、《创世纪》等。⑶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著名作品有:《复活》、《安娜卡列宁娜》、《战争与和平》等。
十三、《水浒》
⑴塑造人物形象一百零八将⑵全书一百二十回⑶对联:“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相貌语言,南北东西各有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
⑷电视剧:电视连续剧《水浒》的主题歌《好汉歌》由刘欢演唱。⑸国外译本: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用英文翻译《水浒》时就定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⑹人物绰号举例:宋江——及时雨李逵——黑旋风武松——行者林冲——豹子头鲁智深——花和尚扈三娘——一丈青吴用——智多星杨志——青面兽
十四、《格列佛游记》
1、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英)2、体裁:长篇小说3、内容:讲述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慧驷国等地的经历。4、精彩情节点击:⑴小人国:万物仅有正常尺度的1/12;人高不过15厘米;格列佛在那里有如一座大山;他吃一顿饭要吃好几车食物。⑵大人国,居民身高18米;麦子有十多米高;格列佛成了小小的“宠物”。5、思想内涵:⑴写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与“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⑵讲述利里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英法之战的连年征战。⑶在大人国,格列佛曾向国王介绍英国的历史、制度、现状,却引来质问。⑷描述飞岛国等五岛,表达对现代科技的怀疑,严词痛斥殖民统治。⑸在慧驷国,展示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它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无情嘲弄着“人类”社会。6、主题:小说包含了某些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但是在尖刻与悲观的态度背后,却藏着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十五、《简爱》
1、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英)2、体裁:长篇小说3、内容: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简爱是孤女,身份低微,成年后到桑菲尔德贵族家园当家庭教师。她相貌平平,却以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东家罗切斯特的尊敬和爱恋,不料举行婚礼时节外生枝,使她不得不面对更多的磨难和考验。4、人物形象:简爱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她追求超越个人幸福的至高境界,常常在宣泄感情后严厉自省,不断调整思想,校正人生航向,使自己日渐成熟起来。5、艺术特色:⑴自传体的叙事语气,使小说洋溢着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⑵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⑶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⑷巧妙设计的悬念。
十六、《三国演义》
1、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2、体裁: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3、内容《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诸侯之间纷争的战事,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兴衰的历史。4、精彩情节点击: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品布、煮酒论英雄、过五关斩六将、官渡之战、三顾茅庐、舌战群儒、火烧赤壁、蒋干中计、刘备相亲、三气周瑜、割须弃袍、单刀赴会、败走麦城、七擒孟获、斩马谡等。5、人物形象举例:⑴诸葛亮:他足智多谋,爱民惜才,谦虚谨慎,为后人所景仰。但过分夸大,使之成为半仙半人的超人形象。⑵关羽:他是一位能敌万人的虎将,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勇猛有余,智谋不足。⑶曹操:其人性格复杂,爱惜人才,生活节俭,但心狠手辣,心眼特小,猜忌、忌妒心强。⑷刘备:一个仁慈善良,怀抱大志的人。他知人善任,尊重别人,礼贤下士,是明君的象征。⑸张飞:他是一个勇猛无畏的人,他大义,对刘备忠心耿耿,性格很躁。6、艺术特色:⑴史料处理非常恰当,“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使得小说虚实结合。⑵人物形象鲜明。⑶语言别具一格,全书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十七、培根随笔
十八、泰戈尔诗歌
1、泰戈尔简介:印度文学巨匠,一九一三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部诗集,十几部中长篇小说,九十多部短篇小说,二十余种戏剧,以及两千多首歌曲和大量的绘画作品,印度的国歌《人民的意志》就出自他的手笔。2、诗集简介:⑴《吉檀迦利》,是泰戈尔的代表作。①思想内容:抒发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②艺术特色:以形象化的手法表现诗人宗教哲学思想。⑵《新月集》一部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散文诗。①思想内容:描绘童真童趣,刻画母子亲情。②艺术特色:语言朴素,格调明快,是世界文学中的珍品。⑶《飞鸟集》,一部寓于哲理的格言诗集。①特点:每首诗都不长,短的仅一、二行,长的不过三、四行。②艺术特色:简洁明快,发人深省。⑷《采果集》内容:记述诗人追求和探索人生真谛的心路历程。艺术特点:生动有趣。⑸《园丁集》一部“关于爱情和人生”的英文抒情散文诗集。艺术手法:用象征手法表现恋爱情绪,含蓄而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