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过了45岁,卖菜都不要你了······-乌有之乡

政府把民生工程招标给一些民营公司运行,结果他们一手拿着政府的补贴,一手还在老百姓身上大肆敛财。比如这次胜利菜场的改造,目标是建成不亚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菜篮子,不仅环境如商场,实行标准化管理,改变以往人们对于菜市场脏乱不堪的印象,这看起来是好事,但尚未入驻就一堆奇葩决定,到最后商户和老百姓真的能受益吗

我们的社会中到处隐藏着歧视,富人歧视穷人,好看的歧视不好看的,学历高的歧视学历低的,位高权重者歧视底层群众,现在年轻的又开始歧视中年人了。这种被歧视的痛感几乎遍布了每个人,可怕的是,很多人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开始认同,不优秀不强大不努力就活该被歧视。

作者|晚睡

转载编辑|Ripple

后台编辑|童话

小时候老师会问我们有什么理想,科学家、老师、解放军稳居理想榜前三名,剩下的就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了。

我的回答一般是当作家、记者,但其实我内心真实的想法是当一个售货员,每天收钱,日进斗金,多爽啊。

财迷而又无知的我全然忽视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我卖的可能不是我自己的东西,另外一个商品也是花钱买来的,这里面有一个成本的问题。

长大了我也很喜欢卖货,我有个舅舅家是开小卖店的,每到寒暑假我都会欢呼雀跃地去他家帮手,接待顾客、算账收款,每张毛票都理得整整齐齐的,有些皱巴的还喷上水,压在玻璃板下面,直到彻底服帖再扎成一捆捆。

鉴于我如此有热情,以至于后来我一去,被强迫上岗的表哥就立马消失,留我一个人干得津津有味。

理想的火焰很难扑灭,前几天我还说如果老了没事干,我就去摆摊卖货,顺眼的就便宜点,不顺眼的就贵点,爱买不买,不买拉倒,想想就刺激。

结果还没想几天,我就被人刺激了。

昨天看新闻,武汉一菜市场升级改造,《入驻须知》上明晃晃地写着,要求入驻的女摊贩不能超过45岁,男摊贩不能超过50岁。

看完我都懵了,女45岁、男50岁,还没有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却被菜市场拒之门外,想做个小商小贩都不成了。

我想起治矫达人尔冬升在《演员请就位2》中提醒陈宥维,“你年纪大回去当偶像也不行了,没人看你了”,很扎心有没有,但我们普通人不做偶像,只想卖菜凭什么不行啊

网友也都懵了,清醒过来是各种刻薄的调侃。

没要求英语八级就不错了。知足吧。

以后会不会要求必须本科毕业才能卖菜呀

我们家这的市场就没有几个45岁以下的摊主。

已经过了45的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恶意,女人过了45,不仅被直男癌们看成是失去了女性魅力的中性动物,还被剥夺了谋生赚钱的权利。

一个人选择去做小商小贩不就是因为没有学历、年龄、性别、长相等等限制吗别说45、50正当年富力强,只要人家愿意,人家卖菜卖到一百岁要你管

你不就是一个菜市场吗你又不是世界500强招聘,还要规定学历年龄,在国外这种带有明显不当歧视的公司,能被人告到当裤子。

记者采访菜市场的工作人员,询问对“45岁、50岁的限制是否违法”,工作人员的回答依旧傲慢且无知,“违反哪条国法不觉得有风险吗(摊贩)每天搬上搬下,你得考虑身体强度啊。”

好像还挺体贴,“你看你年龄大了,干不动了,还是回家歇着吧”,谁不知道回家歇着好,可人家一家老小你来养吗

人到中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病也病不起、死都死不起”的顶梁柱阶段,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每一个被你们撵回家的人,背后都有一个濒临绝路的家庭

还有,四五十岁经商有什么风险这家吉庆街胜利街菜市场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很多早期入驻的人都超过了六七十岁,最小的基本都过了50岁,人家都干得好好的,扛不动可以雇力工,只要是能赚钱的买卖,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一位卖鸡蛋的大爷表示,今年77岁了,从39岁就在这里卖鸡蛋,卖了快40年,这一升级改造,把自己的饭碗给升没了。

管理人员在回应记者时,还强行辩解年龄限制是因为做售货员很辛苦,再加上场地一租就是10年,工作10后45岁的女性和50岁的男性就到了退休年龄了,而且对希望进驻的原经营户会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真是玩的一手好文字游戏,因为10后你就到了退休年龄,所以这10年你也别干了。再说适当放宽是多少,谁来掌握这个尺度。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的寿命都变长了,就算真退休也不能回到家里混吃等死,也应该回归社会、适当从事劳动。

看钟南山老人,80多岁了小身板堪比年轻人,领奖章时走路一阵风,还能带团队搞科研,治病救人、奉献价值。

怎么当科学家没有年龄限制,卖菜的却有

如果说这是某家私营企业雇服务员,要求年方二十貌美如花,只要你出得起工资,只要有人愿意去,那是你们之间的私人契约,无所谓。

现在是什么情况,这个菜市场是武汉市政府农改超3.0项目,计划将原有的菜场升级为集合餐饮和生鲜超市功能的吉庆街中央市集,不仅原有的经营户会入驻这里,还要新招一批用户入驻。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市政府挂牌的民生工程,政府通过招投标等方式把这个项目交给社会公司去改造并管理。

政府对这种民生项目是负有监管权的,不能交出去任他们胡来,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而经过认真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三家公司奇葩的何止是年龄,各种管理规定中还有狠的呢。

比如他们打着“统一管理、统一结算、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的旗号,要求入驻人员必须接受付费两周的封闭式培训,合格了才能上岗,商户们好好地还要格外掏一笔培训费。

还有,所有产品都得以“田间地头”的价格入场,按市场统一规定的批发价和零售价出售,所有单品价格要低于武汉市同类菜价3%,强行压低价格。

除此之外,要接受卖场合伙人机制,需缴纳保证金、合伙人金、销售提点、设备使用和收银系统使用费、工装费、电子商务后台使用费等一大堆花样翻新的费用,加重了摊主的负担。

最最要命的是第五条,“不允许脱离卖场使用自有平台和自己的渠道在线上线下卖货”,这句话说得很隐晦,说白一点就是不允许你有自己的销售渠道,比如之前商户可以有定点的饭店、酒店、企业食堂等客户,现在都不允许了,而这原本是很多商户最重要的销售途径。

升级改造后的菜市场一定会驱逐一批原有的小商户,让那些资金雄厚有能力做自有品牌、压抑菜价的商户进场。

企业搞出种种幺蛾子,已经脱离了服务民生的范畴,完全是为自己敛财。

他们只关心看起来好看不好看,将来给政府汇报有没有吹嘘的资本,自己能不能赚钱,却完全没有顾及到老百姓的生活和需要。

我见过很多这种菜市场改造,没改造之前生机勃勃,虽然环境杂乱点,可是商品新鲜,价格便宜,摊主与顾客之间像朋友一样熟悉,“今天的虾新鲜你不来一斤吗你妈不是爱吃”“芦笋今天有新货,上次你嫌有点老……”

逛一圈就像回家一样,挑挑拣拣、嘻嘻哈哈就把菜买全了。菜市场是最有烟火气的地方,我到哪里都爱逛菜市场,那里藏着最本真最朴素的生活。

改造后进了整齐划一的市场,看起来环境改善了,装潢摆设都高大上了,但实际上管理费提高了,乱七八糟的费用一大堆,成本高商品价格也会高,卖不动开始滞销,越不新鲜大家越不来,搞到最后死气沉沉,跑了一大半摊主。

现在很多小区附近的菜市场都拒绝改造,一升级就死成了他们最害怕的魔咒。

比如这次胜利菜场的改造,目标是建成不亚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菜篮子,不仅环境如商场,实行标准化管理,改变以往人们对于菜市场脏乱不堪的印象,这看起来是好事,但尚未入驻就一堆奇葩决定,到最后商户和老百姓真的能受益吗

可能只有他们的钱包日益充实。

政府把民生工程招标给一些民营公司运行,结果他们一手拿着政府的补贴,一手还在老百姓身上大肆敛财,当然监管部门也不无辜,这里面的猫腻我都懒得说,说多了容易封号。

目前武汉市的官方监管部门回应,负责胜利生鲜市场运营改造任务的是龙骧网(武汉)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中市集(武汉)商业集团有限公司、青桥进出口(湖北)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入住须知》也是企业自行制定和张贴,与政府无关。

区市场监管局已约谈三家企业,要求企业不得违规设置不合理条件,并责令企业立即改正。

我都不需要细看,就知道官方回应一定是这样的,一曝光必约谈,不曝光,啥都看不见。

我们的社会中到处隐藏着歧视,富人歧视穷人,好看的歧视不好看的,学历高的歧视学历低的,位高权重者歧视底层群众,现在年轻的又开始歧视中年人了。

这种被歧视的痛感几乎遍布了每个人,可怕的是,很多人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开始认同,不优秀不强大不努力就活该被歧视。

在一个崇尚强权的社会里,弱者的生存空间被无限积压,弱者们只能互相倾轧,但结果是社会环境更加恶化。

套用那句著名的话,

当他们开始歧视穷人的时候,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有钱;当他们开始歧视不好看的人的时候,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丑;当他们歧视学历低的人的时候,我保持沉默,因为我学历高;当他们开始歧视中年的时候,我终于感到痛了,但已经没有人为我说话。

反对一切不公平,哪怕这种反对微不足道,那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或许能够撬动起沉重的强权铁板。

正如挪威戏剧家易卜生说过,“每个人对于他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

THE END
1.市集为什么看着都很眼熟?网友疑惑:进入复制粘贴的“跑量”阶段?!编者按:上海的夜经济为整座城市带来的蓬勃与繁荣,市集这种古老的商业形式被认为是兼具“时尚感”和“烟火气”的存在,但当每搞一个活动必搭配一个市集的当下,让市民有更佳的赶集体验、让摊主有更好的摆摊收获、让集市经济能更良性地发展,市集也要做出特色成为关键。新闻晨报·周到推出“难寻的特色市集”系列报道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4360845280388012&wfr=spider&for=pc
2.摊主见卖菜大爷吃烤焦的饼,暖心送上一块猪头肉,并把大爷的菜全部买摊主见卖菜大爷吃烤焦的饼,暖心送上一块猪头肉,并把大爷的菜全部买下来2024-11-25 10:03:48 新知速报 上海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新知速报 2953粉丝 天下大事小事,你想看的我都有 00:17 高校当众销毁香烟,学校:禁止学生在宿舍https://www.163.com/v/video/VZGTBLSQT.html
3.69位摊主,与你荒年有庆丰年庆2024市集摊主一览丰年庆2024,我们收到了90多份摊主报名,在经过多轮的电话联系、线下走访后,今年最终有69位摊主参与丰年庆市集。 他们包括来自两广以及全国的生态小农,广东本地小农,传统、健康方式制作食品的摊主,环保材料制作的日用品和百货,推广健康、环保生活理念的社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M0NTEyMQ==&mid=2652075928&idx=3&sn=bfbc57190d2f66c96fcf4fe8c2de2971&chksm=bd3cb5968a4b3c805d19a7e3a39f304ee0e588852a14654ac9f4c584bcd6390db1665822079f&scene=27
4.食品摊贩的定义是什么?食品摊贩的定义是什么? 问:食品摊贩的定义是什么? 答:是指商品交易市场或者固定店铺以外,在划定或者临时指定区域内摆摊设点,销售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或者现场制售食品的经营者。https://www.zhuhai.gov.cn/cgzfj/gkmlpt/content/3/3685/mpost_3685920.html
5.除了插画也有卖文创饰品和食物,一般都是摊主自己做的,在国庆去了好多集市这个是31间的插画集市,到12号都可以去逛,集市上有好多优秀的插画师,小卡片啥的都超可爱,买了个海报,打算卧室里贴着,感觉元气满满的样子哈哈哈。集市有室内和室外两部分,除了插画也有卖文创、饰品和食物,一般都是摊主自己做的,在31幢逛完后,也可以去52幢看看插画展,那边还有一个很有质http://www.yohomars.com/yohomars/TblFreshInfoRest/freshInfoDetail/456295?app_version=3.4.0
6.2024年1月食品行业舆情盘点食品安全动态标法舆情动态官方通报;“农妇卖150份粉蒸肉判赔5万”案有了新进展;多家乳企回应“袋装奶包装南北差异”;“预制菜国标报送稿已经出炉”引关注;知名阿胶品牌广告违法被罚11万;“欺诈宰客”事件频发;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引关注;“盒马线上订单加收1元包装费”引关注;王海称知名直播间带货西梅汁检出泻药 各方回应;“车厘子价格跳水http://info.foodmate.net/news/show-175030.html
7.大马热心摊主不忍隔壁新摊贩生意无人问津!好意帮对方宣传,呼吁据悉成功吸引了许多来自不同地区的顾客,其中还包括了当地顾客,同时还有来自雪兰莪、霹雳或槟城的顾客慕名前来~ 他对民众们的支持表示很感动,准备了 800 份的香蕉薄饼也在短短的 4 小时就卖光! 图片来源:TikTok / @apitzaidi_ 此视频目前累计了超过 700 万次的点击率!许多网民被这名摊主的举动所感动,认为他没http://www.moretify.com/2022/11/%E5%A4%A7%E9%A9%AC%E7%83%AD%E5%BF%83%E6%91%8A%E4%B8%BB%E4%B8%8D%E5%BF%8D%E9%9A%94%E5%A3%81%E6%96%B0%E6%91%8A%E8%B4%A9%E7%94%9F%E6%84%8F%E6%97%A0%E4%BA%BA%E9%97%AE%E6%B4%A5%EF%BC%81/
8.石器时代食物现在还有卖?长得像鸡头还有个美丽传说中工民生石器时代食物现在还有卖?长得像鸡头还有个美丽传说 8日,家住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纱帽街的毛先生,在当地薇湖路菜市场买菜时,看到一摊主正在卖一种长得像鸡头的植物果实,果实上面还粘着小浮萍。摊主说,这种果实可以吃。毛先生问:“这究竟是什么植物的果实呢?”https://www.workercn.cn/32851/201808/09/180809220107568.shtml
9.西安两早点摊主给油条添加泡打粉被判刑还得在媒体上道歉早点摊主[摘要]华商报10日A05版报道了两个早点摊主在油条的面粉里添加泡打粉,铝残留量分别达到标准的10倍和6倍多两起案件于8月9日开庭。昨日,莲湖区法院对这两起案件宣判,两个摊主分别获刑并支付惩罚性赔偿金。 华商报10日A05版报道了两个早点摊主在油条的面粉里添加泡打粉,铝残留量分别达到标准的10倍和6倍多两起案https://news.hsw.cn/system/2018/0811/1013791.shtml
10.一斤卖到45元,西安人喜爱的这种菜价格回落依然贵,你尝鲜了吗?4日早晨,在西安市城南的一个早市上,多个摊位都摆着香椿。深红色的香椿被用皮筋扎成小捆儿,放在菜摊上售卖。一位摊主说,她的香椿是云南那边的,售价是40元一斤,一小捆的价格大概是十几元。另外一位摊主介绍,他家的香椿是四川的,价格略便宜,35元一斤。 https://m.gmw.cn/2021-03/04/content_1302148178.htm
11.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有多糟糕?前菜:谁给了三鹿往奶粉里放三聚氰胺的胆子??www.zhihu.com/question/35688621/answer/2560896275?utm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544571/answers/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