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校门口摆满了小吃摊,售卖的却是“三无”食品……
“从以往的脏乱不堪到如今的干净整洁。感谢检察机关和其他部门一起守护了孩子们的食品和交通安全!”近日,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检察院召开的校园周边摊贩整治公益诉讼检察听证会现场,听证员张庆锁为检察机关积极履职,推动全区校园周边专项监督的做法点赞。
而听证员口中的变化得益于相城区检察院对于校园周边开展的公益诉讼。这缘起于今年4月一位家长在苏州市某网络论坛发布的一则帖子。
“网格”联动
发现监督线索
“孩子在校门口的流动摊贩买零食吃,接连拉肚子3天都没好,有人管吗?”4月19日,某学校的一位家长在某网络论坛发出“求救”。
次日,相城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依托“检察官进网格”工作机制,在对全区网格信息平台中的大数据信息进行网络巡查时注意到了这则信息。
“每个孩子都应得到更健康更安全的守护。”家长的话字字恳切,检察官敏锐地意识到其中可能存在着公益诉讼线索,随即赶往该学校周边展开调查。
一番明察暗访后,检察官发现,竟然没有一家摊贩办理了摊贩登记卡和健康证,更没有防灰尘、蚊虫等设施。其中,个别摊贩出售的食品甚至都是“三无”产品,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学校是否注意到了周边乱象?趁着放学的当口儿,检察官询问了门口的值班教师。“我们找城管来管过很多次,赶走了,一转身又来了。你看那边,有的还带着煤气罐。”顺着教师所指的方向,检察官注意到,这些流动小摊大都摆在离学校100米以内的人行横道上,正值放学高峰,人车混杂、摩肩接踵。
4份检察建议
助力专项行动开展
初次调查结果让检察官们忧心忡忡。
“仅仅是这一所学校门口存在问题?”“不仅涉及食品安全问题,还包括占道经营带来的安全隐患。”……
次日,该院公益诉讼部门、未成年人检察部门联合召开专题会议,决定由点及面,将全区中小学校全部纳入监督范围,再次展开调查。自4月末至5月中旬,检察官们分批前往全区近20所中小学进行了拉网式的摸底排查。
无证摆摊、售卖“三无”食品、违法占道经营……调查结果显示,同样的问题在其他学校周边也不同程序存在,其中6所学校问题格外严重。检察官们全都一一记录,并现场拍照取证。
根据《江苏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规定,应当划定幼儿园、中小学周边食品摊贩经营禁止区域并向社会公布,食品摊贩实行备案管理。
这一行动也带动了全区开展校园周边食品专项督察工作。相城区检察院和辖区学校、教育局、城管等单位构成了多方联动系统,组织工作人员常态化对校园周边进行巡查,一旦发现苗头,学校就能立即通知行政机关着手监管。
公开听证
“堵疏结合”建立常态机制
本次整改效果如何?有无继续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为确保公平公正,6月29日,相城区检察院召开校园周边摊贩整治公益诉讼检察听证会。
听证会现场,检察官介绍了案件事实、案件证据情况、法律适用、提出的诉前检察建议理由和依据,以及各个行政机关整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