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征地拆迁”敲诈勒索案件的几点思考,征地拆迁中的欺诈行为如何处置有哪些内容:今日在线拆迁法征收法律咨询

一起“征地拆迁”敲诈勒索案件的几点思考,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建设取得飞速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需要进行征地和拆迁。但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常常出现各方矛盾,时而引发信访举报事件,土地权利人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建设取得飞速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需要进行征地和拆迁。但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常常出现各方矛盾,时而引发信访举报事件,土地权利人的“维权”甚至可能涉嫌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等。本文就“征地拆迁”敲诈勒索案件的特征,以及办理该类案件的分析思路提出浅见。

一、“征地拆迁”敲诈勒索案件的特征

(一)多以真实的民事权利纠纷为基础

征地拆迁,顾名思义,就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化为国有土地,并依法给予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的法律行为。

(二)多以信访或上访举报为手段

面对进行征拆工作的地方政府,如果被征拆者的权利受损,要想实现征拆补偿款的落实,在与政府沟通不成时,信访或上访举报或许是他们唯一能做的。

二、“征地拆迁”敲诈勒索案件分析思路

该类案件仍应紧扣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进行分析。

敲诈勒索罪,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实施暴力或威胁、非暴力要挟手段,利用被害人的恐惧心理,强行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须同时符合以下特征:(1)采用暴力或威胁、非暴力要挟手段;(2)威胁、要挟的内容足以引起被害人的恐惧心理,且被害人因此处分(转移占有)财物;(3)具有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针对“以真实的民事权利纠纷为基础,以信访或上访举报为手段”的“征地拆迁”敲诈勒索案件,笔者就该罪名的上述三个特征逐一讨论:

(一)行为人是否以非法手段勒索财物?

信访是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行为人信访、上访系基于真实的民事权利纠纷,实际目的是想解决政府征拆不合理的问题,无可非议。有信访行为并不必然意味着有敲诈勒索行为,是否以非法手段勒索财物,关键要看信访行为与政府给予补偿是否有必然的直接的联系。如果政府给予补偿系政府提出或授意其他人员提出,且主动将信访行为与“索赔”捆绑在一起,要求协商解决信访一事,那么行为人最终获得的补偿可以说是在政府主导之下协商的结果,行为人并未以非法手段勒索财物。

(二)行为人是否使“被害人”在产生恐惧心理下交付财物?

敲诈勒索的所谓“被害人”有时也不仅仅指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还可能指向与政府有拆迁等项目合作的公司及其负责人。若公司负责人代替政府垫付补偿款给行为人,大多系为通过帮政府忙而获取其他利益,并非由于行为人信访给其造成恐惧心理。

(三)行为人主观上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区分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辨析罪与非罪的重要方法,往往需要借助案件客观事实来探究行为人的内心真意。

笔者曾经在天津市办理过一起“征地拆迁”敲诈勒索案,该案一审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判处行为人有期徒刑十二年,二审法院以部分事实不清为由,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在这起案件中,笔者直抓本案核心,就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笔者认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关键要看行为人获得补偿是否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围绕正当性和合理性,再对整个案件进行抽丝剥茧化的分析处理。

1.看征拆行为是否违法,对行为人的合法权益是否产生实质、重大影响

征收土地应当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依法履行批准、备案、公告等法定程序。征地批文、征收公告系征收程序的必经环节。未经合法程序,无法切实保障被征地人的知情权、异议权,征收方违法征地将直接影响被征收人能否获得合理的补偿。

如果在没有任何法定的征地批文和征收公告的情况下,对土地进行征收,房屋进行拆除,系违法征地行为。土地乃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面对政府如此重大的违法行为,完全可以预见行为人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实施信访、上访行为,可以说,政府违法征地系行为人信访、上访最根本的原因。行为人最终获得政府补偿,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

2.看行为人通过信访维权是否合法有据,信访理由是否合情合理

通过分析行为人的信访记录,可以看到行为人的信访理由和政府答复。

一方面,看信访理由是否是根据事实情况,提出自己的合理诉求。我国《宪法》赋予公民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如果行为人系正当行使自己的权利,就不应认定其有非法占有目的。

3.看行为人获得的补偿是否明显不属于其可占有

最高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参考》第509号案例中写到:“认定夏某理等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关键是考察其所取得的10万元补偿款是否明显不属于夏某理可以占有。结合案情,夏某理等人作为拆迁户,难以认定其向开发商索赔补偿费的行为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行为人获得的补偿有可能数额较大或者巨大,但是认定其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不能“唯数额论”,最根本的还是要结合其他条件予以综合判断。

三、小结

在“征地拆迁”敲诈勒索案件中,似乎一旦“获取补偿款”和“信访”牵扯在一起,信访人(行为人)就会陷入刑事犯罪风险中。其实,动辄对信访人的行为以犯罪化处理,不利于实现信访工作的目的,不利于保护信访人的正当信访权利,也难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只有对于那些确实严重的行为,不以犯罪处理不足以维持信访秩序的,才应予以犯罪处理。

刑事案件关乎人的自由,甚至是生命。刑辩律师应讲究“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既要观案件全貌,又能进行抽丝剥茧化的细节分析,目光在事实和法律之间来回穿梭,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田帅律师: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刑事二部副主任,只做刑事案件。办理全国各地刑事案件,取得了众多法院判决无罪、二审改判和发回重审、缓刑、检察院不起诉、不予批准逮捕、直接取保候审等案例。

叶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正大中心17-25层。

法律分析:

对征地拆迁中的欺诈行为的处罚:

1、以欺骗手段取得拆迁许可证的,吊销许可证,并处罚款;

2、如果构成诈骗罪,且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3、如果诈骗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

4、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征地拆迁中的欺诈行为处置

拆迁许可证是进行城市房屋拆迁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城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对申请人的行政许可。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因此,诈骗公司财物达到50万,符合诈骗罪情节特别严重的构成要件,应给予犯罪嫌疑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以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THE END
1.人民法院案例库诈骗罪案件案例汇总(二)上述客观行为足以反映出王某杰意图通过人民法院的公权力,冻结、扣划上述款项,从而骗取孙某荣垫资款用于偿还其个人债务,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法律特征。原审判决认定上诉人王某杰犯诈骗罪的定罪和量刑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应当予以维持。https://www.mingdalawyer.com/show-list-896.html
2.a省“招聘转培训涉嫌诈骗”“第一案(2)电话邀约,确实存在“话术”,但话术并不能直接等同于诈骗,话术在销售行业是普遍存在的。且J某供述,该话术是总公司提供,雷某供述,“话术”是从南京校区引进,华东大区每个校区都有“话术”,王某某电脑提取的常州校区孟某某电销话术分享也能证明(卷五P26)。且电话邀约时,咨询师均明确说明是培训,实训生(卷五P161http://www.jytlawyer.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05&id=1074
3.特大诈骗系列案中,公司员工如何争取无罪不起诉?笔者所带领的智豪律师事务所作为重庆一家专业从事刑事案件代理的律师团队,曾办理过不少的诈骗犯罪案件,更是为不少的诈骗犯罪中公司中层及底层人员进行刑事辩护工作,运用“不可罚的中立帮助行为”这一辩护观点,收获了不少的取保候审、不起诉、缓刑的成功案例,现笔者根据张智勇律师团队亲身经办的成功经验和检索,对诈骗犯罪http://www.cqzhihaolaw.com/a/xingshipanli/20220626/65075.html
4.企业高管刑事风险防控(1)犯罪预防:接受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种社团法人的聘请,提供法律咨询、企业高管刑事风险防控培训、出具风险评估报告、草拟风险防控方案及协助客户建立刑事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等。 (2)侦查阶段:接受委托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涉嫌罪名和案件情况,提供法律意见,申请取保候审,代理申诉和控告; https://njeca.org.cn/4/10253
5.法律案例风险(精选6篇)法律案例风险(精选6篇) 篇1:法律案例风险 浅谈技术入股优势和相关法律问题 2010054040015 李旭 【内容提要】 技术入股是指技术持有人(或者技术出资人)以技术成果作为无形资产作价出资公司的行为。技术成果入股后,技术出资方取得股东地位,相应的技术成果财产权转归公司享有。将技术成果价值化有利于提高技术出资人的入股积极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619p34e.html
6.法律咨询公司欺骗,欺诈,没有履行义务黑猫投诉投诉编号: 17375673756 投诉对象: 广东明义法务咨询有限公司 投诉问题: 不予退款,欺诈 投诉要求: 退款 涉诉金额: 2900元 投诉进度:待分配商家2.未经授权,本平台案例禁止任何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3.黑猫投诉处理投诉不收取任何费用,凡以黑猫投诉名义收费的均为冒充、欺骗行为,请及时报警并与https://sx.tousu.sina.com.cn/complaint/view/17375673756/?sld=0f865ff460f00ca3a998098f04838a6b
7.最新刑法全文诈骗案例分析法律分析:有价证券诈骗罪构成既遂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关于最新刑法全文诈骗案例分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本文根据法律问答整合汇编以供参考,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如果您还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我们也欢迎您到专业律师事务所进行在线咨询。https://www.fljg.com/xingfa/678338.html
8.16种集资诈骗案6篇(全文)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构成集资诈骗罪,上诉人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一审判决定性有误。 二、一审判决认定上诉人非法集资838万余元、个人领取业务费61万余元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一审判决认定上诉人个人吸收集资款76万余元,又将阜阳亿源公司七部集资款收入761万余元一https://www.99xueshu.com/w/filepffqz7l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