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考试专业知识: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三)社区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和创新

学校社会工作运用和创新社区工作方法要坚持“一个理念”和“两个兼顾”。“一个理念”是指坚持“家校社”联动的理念;“两个兼顾”是指兼顾校园社区及校外社区,也就是说运用社区工作方法让学生服务既可以“走出去”,也可以“请进来”,兼顾社区为学生服务及学生服务社区,即链接社区资源为学生提供福利服务的同时,为学生创造服务社区、贡献社区的机会,以体验价值感。下面以社会工作多维架构介人预防校园欺凌,来阐述社区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1.初级介入:面向全员,营造友善环境(“家校社”联动)

(1)友善校园环境营造。学校社会工作者联合学校的服务人员,综合出台服务方案,通过文化展示、课程执行、竞赛活动等内化“关怀生命-友爱互助”的理念,践行“关怀生命-友爱互助”的行为。通过多方协调友善校园环境营造的可持续性,并建立监督机制。

(3)友善家庭营造。通过家长互助组织进行家庭总动员,协助开展家庭文化创建活动,如通过家庭会议等互动协商,指导家庭进行关爱家庭建设。

2.二级介入:面对高关怀人群,避免复发、消除可能性

(1)二级介入的服务对象:高风险、高关怀人群,即曾经有过欺凌经验和被欺凌经验的学生。

(2)二级介入的介入策略:一是开设主题小组,例如,设计欺凌风险与被欺凌风险学生的平行小组;二是对特殊组员进行个案辅导;三是跟进家庭辅导,帮助学生调整认知,培养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发展亲社会行为。

3.三级介入:欺凌事件发生后,针对欺凌者、被欺凌者、情境中人的介入

(1)服务被欺凌者危机介入

紧急介入:社会工作者及时评估被欺凌者的伤害程度,协助其及时医治,同时联系家人等提供保护性和支持性服务。

·服务内容:个案辅导、家庭辅导、团体辅导。

参服务策略:自信训练、自我训练、角色互换、明星体验等。

(3)服务情境中人。协助者和附和者都是社会工作介入的目标系统,即需要改变的人,通过“反欺凌主题班会”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对所有情境中的人进行教育的介入。

(4)服务特殊情境的人——老师。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老师置于学生的权力架构之上,有强大的甚至是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二是老师即便不在事发现场,也不是的局外人。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个案会谈技巧,促进老师自我觉察、自我调整、自我改变、自我成长。(责任编辑:李明)

THE END
1.“妈妈,我被同学打了”,聪明的妈妈的做法比“打回去”更管用父母所以通常会第一时间让孩子打回去,甚至有些家长自己带着孩子找到欺凌者,为孩子造势让孩子打回去。 这样的做法,很容易激发更深一层次的矛盾,比如会遭到对方家长的报复、会导致霸凌者心理异常而被起诉、会因为下手重而导致不必要的经济赔偿、孩子会遭到对方长期的“惦记”等等。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507A3H055616ZD.html
2.不做校园欺凌事件的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事件中,除了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以外,还有一类被卷入欺凌事件的群体,即旁观者,他们目睹了欺凌事件的发生,这个群体人数众多,他们对欺凌的态度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欺凌事件的走向和发展。 芬兰著名校园欺凌研究专家Salmivalli根据旁观者行为特点将其分为:欺凌助推者、煽风点火者、局外者和保护者。欺凌助推者http://sf.qdu.edu.cn/sbpc/info/1027/1100.htm
3.校园欺凌事件中“让旁观者不再旁观”之策略从参与欺凌事件的对象角色来看,校园欺凌事件的主体主要包括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旁观者往往被认为是那些在现场目睹欺凌事件的经过但没有直接“参与”事件的人。在欺凌事件中,教师通常关注更多的是欺凌者和被欺凌者,而忽略旁观者。事实上,旁观者作为欺凌事件中一种重要的隐性力量,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倾向会影响欺凌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310/t20231025_2111107978_wap.html
4.远离校园欺凌教案(通用17篇)班级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设计一个比较合理的校园防暴系统。 远离校园欺凌教案(通用17篇)2 校园暴力事件,从来都不曾淡出过视野,每个成年人在学校的经历中,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受,有些是被欺凌者,也有欺凌者,更多的是旁观者,一部《少年的你》,以极其细腻的手法描述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在带给观众感观刺激的同时,也https://mip.wenshubang.com/jiaoan/2546935.html
5.杜绝校园欺凌手抄报内容旁观者既不是欺凌者,也不是被欺凌者。他们不是校园欺凌事件的参与者,但目睹或听闻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在校园欺凌行为中处于旁观的位置。 在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时,旁观者可能采取三种行为:“作为”、“不作为”、对欺凌行为起哄。“作为”是指及时为受欺凌者提供支持、帮助和保护;“不作为”是指拒绝为受欺凌者提供https://mip.ruiwen.com/wenxue/banbao/298917.html
6.校园欺凌事件中,对受害者的界定,是一个需要审慎打量的命题。显见C.校园欺凌事件中,其实没有真正的旁观者 D.学生时期的经历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校园欺凌的根源”文段并未提及,属无中生有,答案锁定A选项。B项和C项对应文段“然而容易被忽视的是,受害者还包括那些施暴者以及看起https://v.huatu.com/gktk/RKQO.html
7.关于校园霸凌,你应该知道的事!(1)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2)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3)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 (4)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 别忘了 还有法律在保护着“你” 部分与校园欺凌有关的法律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NzMyODU0Mg==&mid=2247535245&idx=2&sn=4cf2ba587f59e877a12e996185012144&chksm=ebb16d3ee29007b651bf6cacacdd3761e229b82c4a89454ffd9fdba454283ca9a70d4971a74f&scene=27
8.幼儿防欺凌教案(通用17篇)幼儿防欺凌教案(通用1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防欺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防欺凌教案 1 目标: 1.正确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 https://mip.jy135.com/jiaoan/926047.html
9.父母在防治校园欺凌中做好这样的5个角色当父母发现孩子有这些反常表现时,就需要提高警惕,通过聊天等形式向孩子了解情况,并及时向教师了解情况、进行沟通。 四、父母应当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在一个欺凌事件中,无论孩子是欺凌者、被欺凌者还是旁观者,父母都需要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信息。 1.孩子未遭受欺凌。https://www.meipian.cn/3jq0n6fg
10.校园欺凌专题教育材料(精选8篇)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并不时有校园学生暴力案件的报道,其中还有一些性质相当恶劣的案件。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欺凌不但对“受害者”造成伤害,而且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为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42n8ybc.html
11.《legalhigh2013SP》:校园欺凌受害者缘何成“孤岛”(胜者即是葛峰(新浪微博:@frankcj)近年来,国内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有研究显示,由于未成年人的思维和人格教育还不成熟,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受害者多是那些身处校园,却如同海中“孤岛”一样的孩子。这些受欺凌者一开始可能仅仅是因为体型与其他孩子不同、性格比较内向、或是家庭背景欠佳等原因,被同学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21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