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序言,我对此书有了初步的了解。紧接着我又随着恩格斯游历于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正是在此中,我看到了家庭、私有制的出现、发展和变更。再然后我就见到了国家是如何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兴起的,此时人类已经历了两次大分工,一次是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另一次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两次社会大分工使人类步入了文明的门槛,并随着氏族制度的衰落,国家的产生迎来兴盛发展的春天。我认为“眼见为虚,思想为实”才是对的,但这并不表明我就是唯心的,恰恰相反,我是一名忠实的理性的唯物主义者。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为表象所迷惑,而看不清事物背后的真实本质,最终是误导了别人,也欺骗了自己。思想不同,深邃的思想让我变得理性而不盲从,从容而不急功近利,恰如某句话所说的:“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思想,引领我们走向真实的世界。
在这本书中的我侧重于国家的起源的部分看的,最喜欢的也是这一部分的论述。感觉很精彩的部分,在此做一下摘录,恩格斯在书中说: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必然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现在我们正在以迅速的步伐走向这样的生产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这些阶级的存在不仅不再必要,而且成了生产的真正障碍。阶级不可避免地要消灭,正如它们从前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样。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的消失。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器陈列在一起。
这一段说了关于国家存在的必要性,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并不是一直需要存在的。恩格斯说的这一段话感觉很大气磅礴,虽然是论述性语言,但感觉其中的对自己思想的坚持。让我也了解到国家不是一直存在,它伴随着社会制度的转变而消亡,再生。这本书分别考察了国家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兴起的三种主要形式。分别是雅典、罗马、德意志。这三个有利的证据充分证明了氏族的衰落与国家的兴起。
此外,我还想到一点,如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必然会消失,那么必将会有更好的制度来取代国家。那个未知的制度会是什么呢我想到了欧盟,几个国家的结合体,政治经济一体化,独立发行货币,具有国家的特征,却又要优于国家,世界会不会朝着那样的方向发展呢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世界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消亡与再生往复循环,我们终究是短暂的存在,但也推动着历史的齿轮不断的滚动,运转。世界会一步步走向更高级的形态,一种社会形态生成,伴随它相适应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合适的国家的形式也会形成。最终将达成马克思思想中的理想共产主义,阶级矛盾弱化,人类走向更加和谐的世界。
【选择理由】
【典型观点】在本书中,恩格斯以唯物史观阐释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由于各阶级的冲突导致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旧社会被炸毁,被组成国家的新社会所取代;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
同时,恩格斯研究了史前各文化阶段与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着重论述了人类史前各阶段文化的特征、早期的婚姻和从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几种家庭形式,指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和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他还根据大量史料,阐述了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原始社会解体的过程和私有制、阶级的产生,揭示了国家的起源、阶级本质及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指出国家和阶级、私有制一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是凌驾于社会之上而且日益与社会脱离的特殊公共权力,其作用是协调各阶级的矛盾。国家随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阶级的消亡而消亡。而这些内容组合在一起,最终科学地阐明了家庭、私有制、阶级的起源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共有九章,主要讲述了家庭发展史、氏族制度和私有制、国家的起源三大部分。恩格斯通过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研究,不仅着重讲了原始社会,还对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发表了深刻的见解,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指出了无限美好的光辉前景。
极大地启发意义。
“讲到他们的家庭,当他们还住在老式长屋(包含几个家庭的共产制家户经济)中的时候??那里总是由某一个克兰〈氏族〉占统治地位,因此妇女是从别的克兰(氏族)中招来丈夫的??通常是女方在家中支配一切;贮藏品是公有的;但是,倒霉的是那种过于怠情或过于笨拙因而下能给公共贮藏品增加一分的不幸的丈夫或情人。不管他在家里有多少子女或占有多少财产,仍然要随时听候命令,收拾行李,准备滚蛋。对于这个命令;他不可有反抗的企图;他无法在这栋房子里住下去,他非回到自己的克兰〈氏族〉去不可;或者像他们通常所做的那样,到别的克兰内重新结婚。妇女在克兰〈氏族〉里,乃至一般在任何地方,都有很大的势力。有时,她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撤换酋长,把他贬为普通的战士。”
虽然恩格斯在这里对女权主义的合理性作出了重要的阐述,同时指出了妇女解放的道路,但是,其将个人符号化为政治性和阶级性没有情感的动物的做法有失偏颇。在《起源》一书中,论述女性自由权力的丧失基于家庭中经济地位的下降,同时他也说道:“在一切历史上主动的阶级中间,即在一切统治阶级中间,婚姻的缔结,仍然是一种由父母安排的,权衡利害的事情。”在这里就包含了两重的信息:第一,婚姻受阶级的制约,第二,婚姻在更大意义上是为谋求物质利益而非精神幸福的手段。恩格斯将人物质化和政治化,他用财富和阶级的双重夹板将人——严格地讲,是除无产阶级之外的所有其他一切阶级中的人——挤兑成毫无感情的经济和政治动物。这种观点,把问题简单化了,经济解放固然是妇女解放的条件,但经济问题解决了,妇女解放也不一定能实现。马克思义的女权主义指出了经济落后是妇女受压迫的一个原因,其缺点在于夸大了阶级,经济的作用。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关于妇女压迫的观点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大多数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都把它作为理论起点。但同时必须承认,本书毕竟不是专门论述马克思女权主义的著作,恩格斯也没有就妇女解放问题进行十分严谨的研究考察,因此本书的部分理论的论述有待商榷和发展。当代女权主义者指出其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没从人类自身的再生产的角度去分析妇女解放;二是忽略了性别分工的起源问题。这也是其历史局限性之所在,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其进行吸收,以探索妇女解放的道路。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曾经理想化的描写、和承诺给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的国家将解散军队,将以全民武装工人赤卫队取代替常备军”以实现梦寐以求的巴黎公社原则。
为了保卫和建设红色的工农兵苏维埃政权不受敌对势力的侵害,及后来为反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的需要,毫无疑问苏联依然需要建立强大的军队、警察、监狱及一切旧式的国家机器!因此列宁为无产阶级所设计国家制度也只能是空中楼阁的空想。从世界上许多的自称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身上看到了他们都拥有王权特徵的影子,也看到了社会主义国家都有拥有比选票国家更庞大的官僚队伍,他们大多都不由选举产生,都有不会被撤换的终身制腐败官员!!!从这些不被选举、不会被撤换的终身制官员中我们看到他们看得见的阳光收入甚至也比普通工人高上十倍、百倍。他们的工资收入比议会制国家的官僚与工人比是更高的。
从这些不被选举、不会被撤换的终身制官员中我们看到他们比议会制国家的政府官员有更能说大话、套话、有更能作秀、更虚伪、更腐败的一面。可以说在我国当年的毛泽东主席也早已经感受到了,革命队伍内部所产生的官僚主义腐败现象的所产生危害性。同时我们看到了并且也欢迎庞大的前苏联确实因此而轰然的倒下。列宁又强调道:政治上的改造(指普选制),必须与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的措施联系起来,才会显示出全部的意义。总而言之,列宁给社会主义定下了两大标尺,即工农民主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革命学说,并驳斥机会主义、社会沙文主义和无政府主义。那么这后三个主义究竟是指什么呢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应该追求什么、反对什么,列宁在这篇《国家与革命》中,阐述得相当清楚了。但为什么后来的社会主义却偏离了巴黎公社的正确方向呢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毫无例外地随时可罢免的公职人员,无产阶级镇压资产阶级.....
读完列宁《国家与革命》一文,若是得到了这么一个体会:“要国家不要革命”,定让人嗤之以鼻,怎能得到这么一个反动的“体会”呢列宁的观点是用革命消灭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国家这种阶级斗争的产物自行消亡。然而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家理论家们,你就是请他们读一百遍《国家与革命》,他们也会得到相同的结果,要国家不要革命,因而正以十百警惕,随时准备加强镇压发生美国等西方国家内的人民抗争运动。现实依然在证明列宁在92前写的这本书中的论断:“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
无产阶级专政不也是国家吗你不也是曾经宣布誓死保卫无产阶级专政吗
对!令人遗憾得很,现在的国家还是无产阶级专政吗正因为怀念无产阶级专政,才急切地希望你们千万不要无条件地保这个党,保这个国。
这个党,这个国不是毛主席亲手缔造的吗难道你对于它没有一点感情吗
正是对这个党这个国有感情至深!目前已经被打入社会底层的工人阶级对毛主席亲手缔造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比任何人都有感情,所以,他们保卫这个党,保卫这个国的心情比任何人都强烈,因此要砸碎它的心情也比任何人都强烈。我们只是要砸碎正严严实实地包裹在党和国家身上的那一层石膏外壳,这层石膏外壳正在使党窒息,使国萎缩。而且如果我们不去打碎它,资产阶级将来也一定要打碎它,将这个党和国家连同包裹在它们外面那层石膏外壳一起打碎,资产阶级绝对不容许这个伪装资本主义的共产党国家长期存在下去!除非又一个历史奇迹再现出来。
虽然我们说现在的党和国家被包裹着一层伪社会主义外壳,但是党和国家当权者不承认,于是将我们“逼上梁山”,只得将这个伪层包裹的国家笼统称之为“国家”,只好用列宁的观点分析这个国家,它该不该打倒值不值得保
一、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文中引用了《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然而我们的国家是这样吗它不是不具备这种条件,而是恰恰相反,它将本来已经十分充足条件全部抛去,这们的“国家”该不该打倒
二、列宁说:“在民主共和国内,‘财富是间接地但也是更可靠地运用它的权力的’,它所采用的第一个方法是‘直接收买官吏’(美国),第二个方法是‘政府和交易所结成联盟(法国和美国)(小括号为列宁引用恩格斯的话——本文作者注)(《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119页)钱权交易已经成为“改革”后的社交主流,资本已经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还有什么理由说明现在的国家没有堕落成资产阶级民主共各国这样的国家值得保乎保得住乎
三、列宁说:“把整个国民经济组织得像邮政一样,做到在武装的无产阶级的监督和领导下使技术人员、监工和会计,如同所有公职人员一样,都领取不超过“工人工资”的薪金,这就是我们最近的目标。这样的国家,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的国家,才是我们所需要的。这样才能取消议会制而保留代表机构,这样才能使劳动阶级的这些机构免除资产阶级的糟蹋。”(《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154-155页1)列宁要求的这种国家不是空话,曾经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现实,国家公务员都不超过工人的工资,劳动阶级不可能受到官僚政府的糟蹋。然而在如今的国家里,这一切都成为过去,变成权贵们的笑话,变为劳动者的抽泣。请问,如何动员劳动人民自觉地来保卫这个国家
否定无条件保党保国理由不只这几条,但是已经充分说明:保党保国,首先是要治党治国。现在仍然有人想证明,苏联的垮台原因不是由于修正主义,主要是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颠覆。倘若此人不是无知,便是企图继续蒙骗中共,好让中共领导人继续昏昏然茫茫然地步苏共的后尘。不顾原则急急忙忙保党保国的同志们,切不可中了帝国主义分子的圈套。这是铁一般硬的规律,水一般清的事实,社会主义如果总是停留在“初级阶段”三十几年了毫无进步,甚至继续后撤,无疑是死路一条,不管是任何人有天大的本事,那也是保不了救不了的。如果仍然是不顾所以空叫保救,我们就得认真考虑这位保救勇士是否别有用心了
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当它背离了无产阶级立场,基本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如果想继续存在下去,则必然与资产阶级划清界线,而不是与西方帝国主义搞统一战线,搞什么战略伙伴关系那样的笑话。党国的领袖们不要以为他们比马克思、列宁、毛主席都聪明,应该冷静想想列宁的话。
列宁说:“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之点是阶级斗争。人们时常这样说,这样写。但这是不正确的。根据这个不正确的看法,往往会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机会主义的歪曲,把马克思主义篡改为资产阶级可以接受的东西。因为阶级斗争学说不是由马克思而是由资产阶级在马克思以前创立的,一般说来是资产阶级可以接受的。谁要是仅仅承认阶级斗争,那他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还可以不超出资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政治的范围。把马克思主义局限于阶级斗争学说,就是阉割马克思主义,歪曲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变为资产阶级可以接受的东西。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同平庸的小资产者(以及大资产者)之间的最深刻的区别就在这里。必须用这块试金石来检验是否真正理解和承认马克思主义。”(《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138页)然而列宁对我党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我党如今不仅不能提无产阶级专政,连阶级斗争也不敢提了,因为它显然是有悖于我党当前的大政方针——“和谐”。
请看列宁入木三分的话:“小资产阶级民主派,这些用阶级妥协的幻想来代替阶级斗争的假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改造也想入非非,他们不是把改造想象为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而是想象为少数和平地服从那已经理解到本身任务的多数。这种小资产阶级空想同认为国家是超阶级的观点有密切的联系,它在实践中导致出卖劳动阶级的利益,法国1848年革命和1871年革命的历史就表明了这一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法、意和其他国家的“社会党人”参加资产阶级内阁的经验也表明了这一点。(《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130页)
显然列宁这段演说有片面之处,他应该加上一句:“20世纪未到21世纪初的中国改革开放,更为严重地表明了这一点。”
列宁继续说:“现在占统治地位的机会主义却把工人的党教育成为一群脱离群众而代表工资优厚的工人的人物,只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苟且偷安”,为了一碗红豆汤而出卖自己的长子权,也就是放弃那领导人民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作用。”(《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1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