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例当事人主张法律关系性质与法院认定不一致的判断程序和裁判方式

当事人所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与法院认定不一致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19]19号)第五十三条,法院将争议的法律关系性质作为焦点问题进行审理,赋予当事人就此进行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后,可依据法院认定的法律关系性质并结合当事人的辩论意见,在原告诉讼请求的范围内作出实体判决,从而实现程序保障与纠纷一次性解决的双重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二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三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三十四条。

案件索引

一审: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1)京0116民初305号(2021年3月20日)

二审: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21)京03民终8445号(2021年5月21日)

基本案情

李某诉称:李某与孙某原系夫妻关系,离婚后李某居住在杨宋庄X号,孙某居住在Y号;双方系东、西院邻居关系,李某居西,孙某居东。两家院落南侧系东、西走向的一条走道。2004年村统一硬化铺设了水泥砖,该通道是李某出行的必经之路。此道路西侧仅2米左右,东侧3米。近几年,孙某私自拆除了硬化的水泥砖,并在道路上建造了棚子、安装了门框和门,导致李某及家人无法正常通行,更妨碍了李某家从西向东的正常排水。后村委会多次劝说无效,现李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孙某立即拆除李某必经走道上建造的棚子、门和门框,并且将水泥砖铺设的走道恢复原状,不得妨碍李某及家人的正常通行,不得影响李某家从西向东的正常排水。

孙某辩称:不同意李某的诉讼请求。李某所说东西向走道并非官道,1986年孙某翻盖房屋后,东、西两院一直由东院内的东门出行。2004年南房建成后才形成了两院南侧的走道。2006年孙某将东侧Y号院落翻盖后在两院之间修建了截断墙,墙上开门以供通行。2016年,李某与孙某离婚后,孙某便将截断墙的门堵死,李某无法从孙某家院中通行,于是李某走其院落的南门经南侧走道往东出行。现在走道与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所载明的信息相对应,请法院驳回李某的诉讼请求。

法院经审理查明:李某与孙某原系夫妻关系,2016年4月经怀柔区人民法院调解离婚,李某分得怀柔区杨宋镇杨宋庄村X号院(简称X号院)内的房屋及浮财,孙某分得怀柔区杨宋镇杨宋庄村Y号院(简称Y号院)内房屋及浮财。Y号院与X号院东西相邻,Y号院在东,X号院在西。在Y号院及X号院南侧有一走道。自离婚后至今,李某一直由自家东南侧的院门经南侧走道出入。2017年孙某在两院南侧走道东端安装防盗门和门框,在门框下方修建了水泥坡面,并在Y号院对应走道段建造彩钢棚,双方由此发生诉争。

一审审理中,经现场勘察查明:Y号院、X号院南侧走道西端南北宽1.45米,东段南北宽3.25米,走道东段安装了防盗门以及门框,防盗门高2米,宽2.86米,门框下建有水泥坡面,Y号院所对应走道段搭建了彩钢棚。X号院西侧有一小门,院外有一南北向步行道宽约1.5米,西门与步行道距离为6.5米,西门与步行道中间架有钢丝网,步行道西侧为池塘。

一审审理中,李某向一审法院提交了杨宋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于2017年3月12日作出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其上载明:“李某与孙某经调解,自愿达成如下协议:一、孙某于自己门前让出一米多的地方以供李某方便出行且孙某现在暂时不能装门;二、孙某给孙某1家做水槽,地面不动,以便让孙某2和李某的水能流出来;三、何时拆迁有通知了,才能装门。当事人:孙某、孙某1、孙某2、李某。”人民调解协议书落款处盖有杨宋庄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

二审审理中,二审法院将杨宋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于2017年3月12日作出的人民调解协议书(以下简称调解协议)作为焦点问题,组织双方进行了审理。双方均认可调解协议上的签字系本人所签,李某称调解协议是双方一起在村调解人民委员会的主持下写的,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双方明确约定孙某暂时不能装门,何时拆迁有通知了,才能装门。孙某称当时签字的时候,没有看内容就直接签了字。孙某没有把调解协议当回事,也没有要求撤销过该调解协议。目前村里也没有通知拆迁。

裁判结果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于2021年3月20日作出(2021)京0116民初305号民事判决:一、孙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将其安装在怀柔区杨宋镇杨宋庄村Y、X号院南侧走道东段的防盗门、门框及门框下的水泥坡面清除、恢复原状;二、驳回李某的其他诉讼请求;三、驳回孙某的反诉请求。

宣判后,孙某不服提起上诉。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于2021年5月21日作出(2021)京03民终8445号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本案二审的争议焦点在于孙某安装在怀柔区杨宋镇杨宋庄村Y、X号院南侧走道东段的门、门框及门框下的水泥坡面对李某出行是否构成妨害;李某是否有权要求孙某将门、门框及门框下的水泥坡面清除、恢复原状。

其次,虽然孙某安装门及门框并在门框下修建水泥坡面的行为,未对李某出行造成根本性妨害,但因其该行为系未遵守双方签订的调解协议约定,构成了违约。故一审法院据此判决孙某拆除防盗门、门框及门框下水泥坡面清除、恢复原状并无不当,二审法院予以维持。对于孙某相应的上诉请求,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二审法院不予支持。

案例注解

本案一审案由系排除妨害纠纷,与一般排除妨害纠纷案件不同的是,本案纠纷发生前双方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对孙某是否可以在门前道路安装涉诉铁门进行了明确约定。一审中,李某以排除妨害纠纷起诉,二审审理中发现李某诉请的法律关系与法院审查后认定的不一致,根据《新民事证据规定》第五十三条之规定,二审法院将双方签订的人民调解协议即合同法律关系作为焦点问题,组织双方充分发表了意见。在此基础上,二审法院将本案案由调整为合同纠纷。下面,笔者从人民调解协议之性质、当事人主张法律关系性质与法院认定不一致之处理、法院释明法律关系性质后的裁判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论述。

一、人民调解协议之性质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根据该司法解释之规定,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具有四个法律特征:一是合同为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二是合同由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所订立,订立合同的主体在法律上平等,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三是合同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和宗旨;四是合同关系具有相对性,合同关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事实上,人民调解协议的当事人是纠纷双方,他们是平等的民事主体;纠纷双方在达成调解协议之前是平等的协商的,不会受到任何外力的强迫;他们参与调解的目的是确定一定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人民调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纠纷双方在调解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反复要求和反要求,直至最终承诺缔约的过程。因此,人民调解协议具有合同的一般法律特征。

综上,不论是根据司法解释之规定,抑或通过合同的一般性法律特征进行分析,人民调解协议皆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应当受合同法调整和保护。故在人民调解协议真实有效的情况下,当事人应当按照人民调解协议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人民调解协议义务或者履行人民调解协议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二、当事人主张法律关系性质与法院认定不一致之处理

基于不告不理和诉审一致的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围绕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不得超出,亦不得遗漏。审判实践中,部分当事人囿于自身法律知识的不足,或者基于诉讼策略的考量,经常出现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与法院经审查认定的结果不一致的情形。如本案中,当事人以物权保护法律关系进行主张,二审法院审查认为基础法律关系是合同关系,一方在门前道路安装门系违反了人民调解协议之约定,构成违约。此时,法院应当如何处理?是否应当释明?以何种方式释明?

如前所述,《新民事证据规定》第五十三条对《民事证据》第三十五的修订,从形式上看是处理方式的改变,但究其实质体现了该条核心立法目的之变迁,即从法官应当释明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从而促进纠纷的一次性解决,转变为法官应对其认定的法律关系性质进行释明,并将该法律关系性质作为焦点问题进行审理,给予双方当事人充分辩论、发表意见的机会,增强当事人对裁判结果的接纳度,实现对当事人的程序保障。

三、法院释明法律关系性质后的裁判

诉审不一致时,法院将法律关系性质纳为争议焦点进行审理后,而法院如何进行裁判,由于《新民事证据》第五十三条未予明确规范,实践中存在三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方式法院以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性质与法院认定的不一致为由裁定驳回起诉;第二种方式是法院以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不能成立,无法产生当事人所主张的法律效果,从而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第三种方式是依法院认定的法律关系性质作出实体判决。不同处理方式体现了法官不同的解释方法与裁判理念,反映出我国民事诉讼司法实践对诉审不一致情形缺乏统一的审判思路。

此外,2020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决定》的通知,根据该通知第五部分第二项“关于个案案由的变更”,“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经审理发现当事人起诉的法律关系与实际诉争的法律关系不一致的,人民法院结案时应当根据法庭查明的当事人之间实际存在的法律关系的

性质,相应变更个案案由。”

具体到本案,李某以排除妨害纠纷为案由提起本案诉讼,要求孙某拆除其门前道路建造的门、门框及门框下的水泥坡面,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因双方就其诉求在人民调解协议进行了明确约定,故双方争议的法律关系性质应为合同法律关系,二审法院根据《新民事证据》第五十三条之规定,向双方释明本案的法律关系性质应该合同法律关系,并将该人民调解协议作为焦点问题,组织双方充分发表了意见。在李某不变更本案法律关系性质和案由的前提下,二审法院是将本案发回重审还是根据法院认定的法律关系性质作出实体判决?笔者认为第二种方式更为妥当。如果采取发回重审的方式,该案一审法院重新审理后,当事人难免会再次上诉,不仅增添了当事人的诉累,而且不利于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相反,因二审法院已将合同法律关系性质作为焦点审理,充分保障了当事人举证质证和法庭辩论的权利,在原告诉讼请求无明显变化,只是法律关系性质认定有误的前提下,二审法院根据认定的合同法律关系性质,将本案案由调整为合同纠纷,并作出实体判决,在程序正当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双方纠纷的实质性解决。

四、结语

民事诉讼制度的现代化既是一个历史性课题,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任务。如何通过改革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是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当事人所“诉”与法院所“审”之间的一致,是民事司法的常态,也是民事程序法与实体法的规范性要求。为了避免诉审不一致导致的反复起诉、重复审判带来的司法资源的浪费,需要尽可能将法律观点释明义务具体化和明确化,引导当事人在诉讼中提出“适法”的诉讼请求,从而尽可能实质性地解决纠纷,减少当事人的上诉与再审。

THE END
1.民事纠纷案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民事纠纷案例 ,大家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相信一定会帮到你们的。当然,有关于民事纠纷案例及分析建议您咨询相关律师,以便得到更准确的法律意见。律师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法律依据! 网络名誉权纠纷案例5个 网络名誉权纠纷案例篇1: 案例一:徐大雯与宋祖德、刘信达侵害名誉权民https://www.fljg.com/news/692120.html
2.民事诉讼法律案例股权纠纷引发的民事诉讼案例 一起股权纠纷案件引出对486万股权出资款来源的怀疑,这笔资金是否属于“期权受贿款”,涉嫌刑事犯罪的民事案件又该如何适用法律?近期在海南审理的一起案件引发多重争议。 事情起源于2011年的一起诉讼,海*省琼海市世纪华宇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王*中向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https://mip.66law.cn/topic2010/msssflal/
3.股权纠纷是民事还是刑事案件纠纷吗?专家导读 股权纠纷是民事案件纠纷。因为如果说是涉及到股权转让方面的纠纷的话,主要就是因为公司的股东之间在进行转让股权或者是公司和其他的人员转让股权过程当中发生的一系列纠纷,如果需要采取诉讼或其他方式解决。 股权纠纷是民事还是刑事案件纠纷吗? 一、股权纠纷是民事还是刑事案件纠纷吗? 股权纠纷是民事案件纠纷。https://mip.64365.com/zs/1452271.aspx
4.民事诉讼的案例?民事诉讼模拟法庭案例5.指导案例23号:孙银山诉南京欧尚超市有限公司江宁店买卖合同纠纷案 裁判要点: 消费者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要求销售者或者生产者依照食品安全法规定支付价款十倍赔偿金或者依照法律规定的其他赔偿标准赔偿的,不论其购买时是否明知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人民法院都应予支持。 https://www.51zlaw.com/flzs/97128.html
5.案例分析题请同学们参考课程教材第6章关于不同类型民事纠纷的案例分析题 请同学们参考课程教材第6章关于不同类型民事纠纷的法律咨询案例,结合材料二的法律规范对材料一的案件资料进行分析,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材料一(案情简介): 李某(妻)、刘某(夫)夫妇育有 详情介绍 请同学们参考课程教材第6章关于不同类型民事纠纷的法律咨询案例,结合材料二的法律规范对材料一的案件资料进http://m.yunpengjiaoyu.com/h-pd-28822.html
6.中国审判案例要览(2013年民事审判案例卷)本书由国家审判机关和学术研究机构共同推出,既保证客观案例的典型性,又体现了时代特色,反映了我国审判案例的情况,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全书由全国各地法院选送2012年审结的民事类案例,并由国家法官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专家遴选出有代表性的案例,全面反映了2012年中国民事审判的全貌。 图书目录 一、物权类纠纷 1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65129
7.民事参考案例2024-11-17 18:12(2023年)李某某诉李某抚养费纠纷案-对已就读大学的成年子女支付抚养费的诉讼请求,一般不予支持 2024-11-11 18:18(2024年)人民法院打击通过虚假诉讼逃废债典型民事案例 2024-11-06 07:46(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七起民生领域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2024-11-06 07:43(2024年)重庆市某盛电线https://www.055110.com/fl/3/index.html
8.全国十大民事案件律师所国内擅长打民事纠纷官司的律所民事诉讼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纠纷,多数都是属于民事纠纷,民事纠纷若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不仅会损害当事人合法的民事权益,而且可能波及第三者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民事诉讼具有调解民事纠纷功能,可以缩短诉讼周期,降低诉讼成本。您知道擅长解决民事纠纷的律师事务所有哪些吗?本文根据系统算法统计推荐的结果整理了全国十大民事案件律师所https://www.maigoo.com/top/423525.html
9.民事诉讼法案例研习教材教辅读者对象:本书适合法学本科学生作为教材使用,同时也适合法学自学者、法律实务工作者使用。 字数:407千字 图书状态:上架 定价:35.00元 图书详情 本书将民事诉讼法各部分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案例分析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阐述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当事人、主管与管辖、证据与证明、诉讼保障制度、一审http://www.cuplpress.com/index.php?m=book&a=detail&id=8411
10.《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物权纠纷案由的理解与适用物权纠纷案由是《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新增加的第一级案由,位列《规定》的第三部分,共规定了6个第二级案由,35个第三级案由,36个第四级案由,分别占《规定》总案由数的20%、9.6%、13.8%,尤见其重要性。物权纠纷案由的确立以《物权法》为基础,对《物权法》中所反映的民事法律关系作了全面梳理https://www.lawtime.cn/article/lll101790760101795854oo27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