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二).pdf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1.【单项选择题】董老师认为,只有成绩优秀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这一认识忽

视了学生()。

A.发展的独立性

B.发展的主体性

C.发展的全面性

D.发展的主动性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学校教育应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要求老师不

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因此,唯分数论、唯成绩论均不符合素质教

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C项正确。A、B、D项:与题干不

符,排除。故本题选C。

2.【单项选择题】数学课上,李老师正津津有味地讲解例题,小雨站起来兴奋

地说:“老师,我想了一个更简便的方法!“李老师眼一瞪,说:“就你聪

明!赶紧坐好,认真听课!”下列关于李老师做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B.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C.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D.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为重点。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

的动手操作能力。题干中李老师的做法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

良好师生关系,不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无关。C项正确。

A项,题干中的老师对于学生提出新的解题方法不加以理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题干中老师瞪一眼并且严厉对待学生,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与题

干不符,排除。

D项,题干中老师并未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不利于学生发挥在课堂上的主体作

用。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3.【单项选择题】针对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唐老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

论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设计了矫正方案并实施,取得了良好效

果。唐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

A.行动研究

B.校本教研

C.专业引领

D.进修培训

正确答案:A

收起

知识点解析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专业发展途径。行动研究是教师为了解决教学中出现

的问题,或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行动方案,而进行的有目的的调查和实验研

究。题干中教师针对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设计方案进行研究改进,体现了

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中的行动研究。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不符,排

除。故本题选A。

4.【单项选择题】李老师在交流经验时说:”尽管我课前已经准备好了教学设

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灵活地调整了教学策略。”李老师的做法表明教

师的专业实践具有()。

A.阶段性

B.情境性

C.长期性

D.发展性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境性体现在专业

发展必须与教学实践、教育情境相联系。需要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识别,对

能够做什么及需要怎么做等问题的判断,皆受制于特定的情境。题干中李老师

课前准备了教学设计,但依然能够根据课堂上的动态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教学策

略,体现了情境性。B项正确。

A、C、D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

5.【单项选择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

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依法享有()。

A.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B.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C.公平的受教育条件

D.平等的受教育条件

参考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题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

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故选B

项。

6.【单项选择题】某小学规定,没有完成暑假作业的学生,一律不准到校上

课。该校的做法()。

A.合法,学校有自主管理权

B.合法,学校有惩罚学生的权利

C.不合法,学校侵犯了学生的休息权

D.不合法,学生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限制公民

的受教育权。题干中,某小学因为没有完成暑假作业而不学生上课,是不合法

的,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A、B两项,题干中,教师的行为不合法,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身心健康权是人身权的最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

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未成年人享有休息娱乐权,有权享有休息和闲

活动和艺术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7.【单项选择题】小学生孙某经常与同学打架,班主任以此为由再也不让他参

加学校、班级的各种文体活动。该班主任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班级管理

B.正确,有利于警示学生

C.不正确,教师不得歧视学生

D.不正确,教师应征得家长同意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年修

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年修订)第三十一条规

定,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当加强管理教育,不得歧视;对拒不

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学校可以根据情况予以处分或者采取相应的管理教育措

施。题干中,小学生孙某经常打架,属于不良行为,老师不允许他参加班级活

动是在歧视孙某,C项正确。A、B、D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8.【单项选择题】为保障学生安全,某校要求所有学生购买学校统一采购的带

有定位功能的智能手环。该校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统一管理

B.正确,有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信息

C.不正确,购买智能手环应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D.不正确,是否购买智能手环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参考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

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

益。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本)》第三十八条

第一款规定:学校、幼儿园不得安排未成年人参加商业性活动,不得向未成年

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推销或者要求其购买指定的商品和服务。题干中,

学校要求学生购买学校统一采购的带有定位功能的智能手环,这一行为违反了

9.【单项选择题】教师王某向学校提出辞职,当天便离开学校,所任课程教学

受到影响。王某的做法()。

A.正确,教师有辞职的权利

B.正确,教师有教学的自由

C.不正确,教师在聘期内不能辞职

D.不正确,辞职应提前向学校申请

参考解析:※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八条教师第(二)项规定,教师应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

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题干中,教师王

某提出辞职后当天离开学校,所任课程都受到了影响,没有履行好教师的义

务,做法不正确。D项正确。A、B、C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D°

10.【单项选择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未成年人

的社会保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吸烟、饮酒

B.学校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D.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年修订)第六十一条第一条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题

干中不得招用未满十八周岁的说法不符合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题干要求选

不正确的,所以D项正确。A、B、C: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D。

11.【单项选择题】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一小学生小红跟祖父母一起生活,

他在放学自行回家途中将同学打伤。应对该事件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A.小红

B.小红祖父母

C.小红父母

D.学校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第二十八条规定,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

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题干中小学生小红打伤同伴,应由其监护人小红父母承担

主要赔偿责任。C项正确。A、B、D: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12.【单项选择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的任期是()。

A.6年

B.5年

C.4年

D.3年

参考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故选B项。

13.【单项选择题】有几位家长的教育理念有些偏颇,甚至与吴老师的相悖,

影响了教育效果。吴老师感到很无奈,但考虑到学生的发展,吴老师还是花大

A.家校矛盾具有非对抗性

B.家校协作关系具有选择性

C.家校地位具有非对等性

D.家校根本利益具有相异性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非对抗性矛盾是指不需要通过外部冲

突的形式去解决的矛盾。家校之间的非对抗性矛盾,是对立双方根本利益一致

力与家长沟通去形成教育合力,体现了家庭学校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A项

正确。B、C、D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14.【单项选择题】某小学一(3)班的宁宁数学运算经常出错,于是段老师经

常和宁宁一起做“摆小棒”的数学游戏,以提高他的运算能力。下列选项与该

案例所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相符合的是0。

A.“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B.“知其行矣,而后能遂其形也;知其物矣,然后能别其情也。”

C.“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

D.“教人有秩而不可蹦等。”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知其行矣,而后能遂其形也;知其

物矣,然后能别其情也”含义是了解他的行为,才能完善他的形象,了解他的

东西,才能根据情况区别对待。强调教师教学要因材施教。《教师职业道德规

范》中,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

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题干中,段老师为提高宁宁的运算能力,

和他一起做“摆小棒”的数学游戏,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体现了教书育人的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题干中教师根据宁宁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教育,体现了

因材施教。B项正确。

A项,“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含义

是教育应该懂得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用适当的方法来进行;与其追求统一,

不如发展个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含义是使他们说的和做的放在一起,就像符

节一样的符合,没有一句话不实行的。强调的是言行一致和言行中的功利效

果。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人有秩而不可蹬等”含义是教学有序,不可職等,要循序渐进。与题

干不符。排除。

15.【单项选择题】赵老师在班里开展系列创新实践活动,将同学们的作品在

教室陈列,并作为学生评优的重要参考。下列对赵老师的做法评价不正确的是

Oo

A.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教育重点

B.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C.不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D.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

年修订)中“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题干中赵老师开展系列创新活动,

将学生的作品陈列在教室并作为学生评优的重要参考,说明赵老师注重学生的

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行素质教育,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

唯一标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本题要求选不正确的,因此A项当选。B

项: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题干中,赵

老师开设创新实践活动,体现了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说法正确,与题

干不符,排除。C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其基本内

容有六条,其中,教书育人指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

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题干中,赵老师以学生的创新实践

活动作品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参考,没有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说

法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题干中,赵老师的做法注重对学生进行素

质教育。说法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16.【单项选择题】某中学在配备班主任时做出了下列规定,其中不正确的是

()0

B.要求初次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必须参加岗前培训

C.将班主任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其聘任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D.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向班主任倾斜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五条规

定,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担任1个班级的

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A。

17.【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常见医学检测技术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B超检查利用了超声波能产生回声的原理

B.CT检查利用了y射线所具有的超强穿透性

C.核磁共振检查利用了原子核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共振的原理

D.X光检查利用了X射线穿过不同组织后衰减程度不同的特性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CT成像基本原理是用X线束对人体检查部位一

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

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

处理。B项表述为“射线”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B项正确。A、C、D项:都

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

18.【单项选择题】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它是集

成电路和光电器件的主要材料。下列选项中,属于半导体的是()。

A.铜

B.硅

C.石墨

D.塑料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学常识。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

之间的材料。错、硅、硒、碑化线及许多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等物体,它

们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所以叫做半导体。B项正确。A项:铜

是导体,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石墨是导体,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

塑料是绝缘体材料,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

19.【单项选择题】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主张以法治国,强调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下列历史人物,不属于法家的是()。

A.韩非

B.李斯

C.苏秦

D.李悝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思想。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

“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法家的

代表人物大多是战国时期各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其主要代表人

物有:战国初期的李悝、吴起,中期的商鞅、慎到、申不害,末期的韩非、李

斯。C项,苏秦是战国时期纵横家、外交家、谋略家,而非法家的代表人物。与

题干相符,当选。A、B、D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20.【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历史文件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土地法令》一一俄国十月革命

B.《独立宣言》一一法国大革命

C.《人权宣言》一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权利法案》一一美国南北战争

参考解析:《独立宣言》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的文件,《人权宣言》是法

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颁布

的文献。故本题选A。B项,1776年7月4日,由资产阶级民主派杰斐逊起草

的《独立宣言》正式发布,正式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C项,

《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1789年8月,制宪议会

通过了《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并在1689年颁布文献《权利法案》

以法律形式对王权进行明确制约,确立了议会君主立宪制。故本题选A。

21.【单项选择题】“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

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这副挽联哀悼的现代作家是()。

A.鲁迅

B.郭沫若

C.老舍

D.沈从文

参考解析:1936年10月,鲁迅先生逝世后,当时曾任《晨报》副刊编辑的孙伏

园撰写了一副挽联;此联用鲁迅先生所著书名及所主编之刊名缀为一联。联中

包含许多先生著作的书名,表达了对鲁迅先生不幸逝世的悲哀和痛苦追忆。故

本题选A。B、C、D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A。

22.【单项选择题】哥特式是一种盛行于欧洲中世纪的建筑风格。下列对其特

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交叉肋顶、高扶壁和飞拱

B.有窗花格以及彩绘玻璃隔屏

C.整体造型高耸、削瘦且带尖

D.外形厚重、敦实、色彩强烈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建筑艺术。哥特式其特点包括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

拱,其代表建筑有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而

罗马式其特点是线条简单、明快,造型厚重,敦实,其代表建筑有意大利比萨

大教堂。D项正确。A、B、C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23.【单项选择题】右边这幅画的作者,自号“梅花屋主”,以画墨梅闻名,

这位画家是()。

A.阎立本

B.王冕

C.文徵明

D.石涛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美术。王冕,字元章,号竹斋、煮石山农,号食中

翁,梅花屋主等。以画墨梅闻名。代表作品《墨梅图》。B项正确。

A项,阎立本,唐朝时期政治家、宰相、画家。号“丹青宰相”。代表作品《步

辇图》。

C项,文徵明,名璧,字徵明,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明代画家、书法家、文

学家、诗人。代表作品《昭君图》。

D项,石涛,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别号石涛,大涤子等。代表作品《石涛罗汉百

开册页》。

故本题选B。

A.《西京赋》张衡

B.《甘泉赋》扬雄

C.《三都赋》左思

D.《长门赋》司马相如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洛阳纸贵”原义是晋代左思《三都赋》

写成之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因此都涨价了,后比喻著作广泛流传,

风行一时;在句子中可充当宾语、定语、补语;多含褒义。c项正确。

A项,《西京赋》为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作,与《东京赋》合称《二京

赋》。《西京赋》描述了长安的繁华,讽刺了社会的奢靡风气,有一定的文学

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B项,《甘泉赋》是汉代文学家扬雄创作的一篇赋,是汉代宫殿赋的代表作之

一。此赋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详细地描述了汉成帝郊祀甘泉泰畤的全部过

程,把天子郊祀的盛况铺张得恍若遨游仙境,并颂扬刘氏王朝地久天长,同时

贯穿着讽谏之意。

D项,《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昭明文选》,据其序言,这是汉

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受汉武帝失宠皇后陈阿娇的百金重托而作的一篇骚体赋。

故本题选C。

25.【单项选择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能够在越来越小的长度上

利用、控制或改造物质。下列长度单位中,最小的是()0

A.纳米

B.毫米

C.微米

D.厘米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长度的计量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从小到大排列为:纳

米、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等等。其中,目前最小的长度单位为

纳米,简写(符号)为:nmo有时在原子物理学中称为毫微米。1纳米相当于

10亿分之一米。A项正确。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故排

除。

26.【单项选择题】在Excel中,如果B2单元格的内容为数值15,B3单元

格的内容为数值10(如下图),则B4单元格中公式“=$B2+B3*2”的值为

A.5

B.25

C.35

D.40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Excel的应用。题干所述公式涉及求乘积以及求和的计

算。在Excel中,如果B2单元格的内容为数值15,B3单元格的内容为数值

10,则根据B4单元格中公式列出的算式是“15+10*2",结果是35。故选C

应选择的设置是()0

A.排练计时

B.打包操作

C.切换效果选项

D.设置放映方式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PowerPoint基础知识。通过对幻灯片进行排练计时操作

28.【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与“蔬菜一一圆白菜”的逻辑关系一致的是

A.“大豆”和“农作物”

B.“菠菜”和“绿叶菜”

C.“香蕉”和“美人蕉”

D.“水果”和“青苹果”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类比推理。题干中,“蔬菜”和“圆白菜”是包含关系。

“蔬菜”包括“圆白菜”,9项“水果”和“青苹果”也是包含关系。D项正

确。A项,“大豆”和“农作物”是包含于的关系。“大豆”包含于“农作

物”。B项,“菠菜”和“绿叶菜”是包含于的关系,“菠菜”包含于“绿叶

菜”。C项,“香蕉”和“美人蕉”两种不同的植物,属于全异关系,不存在

包含关系。

29.【单项选择题】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游戏,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

能力。按照“5=72”“4=18”“3=6”“2=()”“1=3”的规律,下列选项

中,应填入“()”中的是()。

A.2

B.3

C.4

D.5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数字推理。法一:观察数列,分析数字可知:“=”前的

数,依次减一,“=”后的数分别除以4、3、2、1即可得到下一个数,即72个

4=18;184-3=6,6+2=3;3+1=3。B项正确。法二:题干中,5=72、4=18、

3=6、2=()、1=3得到如下规律:5=72=4X18,4=18=3X6,根据规律3=6=2义

3,带入验证,2=3=1X3。前一组数列的后一项等于后一组的两项数字相乘,因

此,“2=3”0B项正确。故本题选B。

30.【材料分析题】材料:

次课上,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小胜提了一个好的问题,我就把一张精美的卡片送

给了他。对于小胜提出的问题,比较内向的文文看了我一眼,我从她眼神中看

到了期待和犹豫,我便叫她回答问题。由于过度紧张,文文说话结结巴巴,我

鼓励她:“没关系,老师知道你会了,只是因为紧张而想不起来。”文文感激

地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文文和小胜都发生了变化,文文更自信了,小胜听课更认真了,小

胜妈妈跟我说:“自从您奖给小胜卡片后,小胜学习努力多了。”经了解,小

胜得了卡片后非常开心,回家后对妈妈说“老师说我善问,所以把最漂亮的卡

片送给了我。”现在卡片还贴在小胜的床头,他说那是“特殊的礼物”。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14分)

请查看答案解析后对本题进行判断:答对了答错了

参考解析;材料中的教师践行了素质教育观,值得我们学习。

展,而不只是某一方面的发展。材料中,“我”鼓励性格内向的文文起来回答

问题,文文比以前更自信了,鼓励平时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小胜善于提问,小胜

听课比以前更认真了,说明“我”做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每位学生都是千差万别的,有自己独特

的想法,教育中要尊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材料中,“我”针对性格特点

不一样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做到了因材施教,促进了学生个性

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努力贯彻素质教育观的要求,向材料中的

“我”学习。

31.【材料分析题】材料:

三年级时,晓良随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生活不太适应。到了新学校以后,虽

然很刻苦,但学习还是跟不上。晓良十分苦恼,自信心也不足。对此,沈老师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他。课上,有意识地多给晓良回

答问题的机会,课下,安排成绩好的学生和晓良“结对子”。沈老师还利用课

常努力,相信他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为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沈老师还设立了“进步T台秀”“学习积分银行”

等,学生进步就会有相应奖励,晓良信心增强,成绩也有了提高。

一天,晓良的爸爸从工地赶到学校,沈老师一边让座倒水一边跟他详细交流晓

良的情况对晓良的学习生活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晓良的爸爸很感激。

参考解析:材料中老师的行为是合理的,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

生、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1)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维护学生权

益。材料中,沈老师为了帮助晓良适应城市生活,跟上学习,想了一些办法,

比如课上多提问晓良,课下安排成绩好的同学与晓良“结对子”等等,做到了

关爱学生。

(2)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

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沈老师没有因为晓良成绩不理想而忽略

他,而是鼓励他,相信他是可以进步的,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做到了教书育

人。

(3)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勤恳敬业,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认真,不得敷衍塞

责。材料中,沈老师采取了各种办法鼓励学生你追我赶,互帮互学,对工作勤

勤恳恳,认真负责,做到了爱岗敬业。

(4)为人师表,要求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尊重同事,尊重家长,廉洁奉

公。材料中,沈老师给晓良的爸爸让座,倒水的细节,体现了对晓良爸爸的尊

重,给晓良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做到了为人师表。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严格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向材料中沈老师

的行为学习。

32.【材料分析题】材料:

体育之所以能成为体育,体育比赛之所以吸引人,是需要若干前提条件的,其

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平竞争(fairplay)o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体育比赛

的价值才能得到完整的体现。公平竞争是体育运动的核心和底线。为了保证比

赛的公平,人们制定了一系列复杂而详尽的规则,使体育比赛成为社会中规则

最为完备的一种活动。然而,体育比赛的规则,不同于其他领域,它不仅要保

证比赛的顺利进行,更要使其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因此体育规则总是

留给运动员大量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否则,

比赛就了无生趣,成了工厂的生产线。体育的这种特点,大大突出了道德的重

要性。如果运动员不按照道德的标准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裁判员不以道德的

标准执法,就会造成体育的灾难。这就是为什么体育规则对场地、器械、运动

法,在各国的语源上都兼有“公平、正直、正义”等含义。因此,法与体育道

德在价值取向上相同,但其作用却有实质的区别。用法来维持的公平竞争,是

外在的、强制的。运动员由于害怕违法被罚而勉强遵守的,因而,人是被动

的、消极的,处于服从的地位。用道德来维持的公平竞争,运动员是发自内心

的、主动的,因此,闪耀着善的光辉。一个是我不得不公正竞争,另一个则是

我要公平竞争。一个考虑的是“能做什么与不能做什么”,而另一个考虑的则

是“应该做什么与不应该做什么”。前者在体育本身固有的“效益原则”指导

下常会将“不能做的事”偷偷地转化为“能做的事”;而后者则在能为“不能

之事”时,依然困守自己的道德原则。

在体育比赛中,没有法,比赛缺乏必要的客体规范性,无法进行;没有道德,

体育行为失去了主体的规范性,也无法进行。在传统的体育形态中,体育的

“法”主要针对是比赛本身,界定比赛时空,确定比赛用具、规定胜负标准,

提供一个公平的条件。至于这种条件下的比赛是否真正公平,则依据运动员和

裁判员的道德自律。于是,规则的他律和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自律,各司其职,

使比赛既有公平的舞台,又有公平的行为。然而,近数十年来,在商业或其他

THE END
1.儒家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法律中的爱民意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强调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性。儒家民本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建设法治国家的当下,其蕴含的传统智慧仍具有时代意义,值得深入挖掘探讨。http://zbyyfy.sdcourt.gov.cn/dyzy/372897/372830/31051331/index.html
2.高跟鞋的旋律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再次明确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奋力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良法善治的思想渊源或可追溯至西周,其后不断充实内涵,形成了丰富的制度资源和治理经验。挖掘并阐释传统中国良法善治的有益资源,需要回到历史的语境,重述中国古代对良法善治的阐发与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0391247784300326&wfr=spider&for=pc
3.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即不别亲疏,不殊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即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以下人物不属于法家的是:A.管仲B.子产C.李悝D.邓析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https://www.shuashuati.com/ti/9a1294ebba6c42f1a02509a30e42a040.html?fm=bd66d53fe96ee85447403d4b4e7937cadc
4.张师伟:黄老学派任道尊法无为的政治伦理思想法家主张的法及法治在黄老学派中得以有一定理论位置,就是因为法在人类社会的范围内,恰好就是人世间所不能不予以遵从的根基于道的客观规律,体现客观规律之道派生出了法,即所谓“道生法”,为民之“恒度”。人们以遵从规律之心守法,又以守法之行遵循规律。法家以唯意志论方法建构起来的“设之于官府”之法,在黄老https://zhfx.nwupl.edu.cn/hsdt/109755.htm
5.古希腊的法律思想体系斯多噶学派将“自然法”或“自然”作为他们哲学体系的中心。他们认为,自然法这种理性乃是法律与正义的基础。从自然法的普遍性出发,斯多噶学派将自然视为世界主义思想的根据,提出了人人平等,世界城邦与世界公民的主张。斯多噶学派思想活动的时期为古希腊的末期,对古希腊的法律思想并未产生太多影响,但是其思想对随后而来的https://www.douban.com/note/783572110/
6.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至战国末期 narutoholmes2022.12.10· 北京浏览1次分享举报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 ),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A、慎到的https://wenda.so.com/q/1679545352217921
7.法家学派政治思想中国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学派的政治思想。 英文名称 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Legalism 所属学科 政治学 中国战国时期,群雄争霸,百家争鸣,法家是重要的政治思想流派之一。“法家”一词,最早出现在司马谈《论六家要指》里:“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班固将法家列为“九流”之一,认为法家“专任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49058
8.法家法治思想(精选6篇)我国古代法家是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主张“变法”和“以法治国”的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李悝、慎到、商鞅、韩非、李斯等。“法治”是法家法律思想的核心。他们主张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制定为“法”,以“法”作为治国和统一天下的主要方法,即所谓“以法治国”[1]P147、“垂法而治”[2]P163。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sl449qf.html
9.百家争鸣时期各学派聚众讲学著书立说主张“以法治国”的是()A道家百家争鸣时期各学派聚众讲学著书立说主张“以法治国”的是()A道家B儒家C法家D的正确答案和题目解析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09/25687579.html
10.诸子百家教育思想6篇(全文)代表作品:《韩非子》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这一学派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1m1wcne.html
11.墨家的法治思想是什么?墨家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思想学派,他们的法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秩序和治理方式的思考上。 墨家主张以法治为基础,通过制定明确的法律规范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公平。他们认为,法律应该是公正、明确和普遍适用的,不分阶级和身份,以确保每个人都受到公正的对待。墨家的法治思想强调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603/12/46256692_1083315121.shtml
12.高中历史必修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由材料中“注重实践”“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和轻视商人与学者等信息可知,该学派否定贵族政治,主张法治,重农抑商,注重实践。结合所学,可知该学派应为法家,故D项正确。材料中对商人和学者的认识不符合战国儒家学派的观点,排除A项;战国时的道家抱有“逍遥”的人生态度,材料中对“贵族”的认识不符合该学派的观点https://www.liuxue86.com/a/3029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