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追问:基层司法观察笔记》于2020年12月出版,这本书探讨了政法干警辞职的原因、对清廉的态度、命案必破的正义追寻、网络时代的法治学习,以及青年人要不要进入体制等议题。
我不仅写了自己的亲历、体验和观察,而且把自己不断自省追问的东西都借着写作倾诉出来,我想用体验式的视角与内省式的追问,提供认识、理解法治的独特路径。如果这种记录能让大家增加一点对基层司法的了解,那将是我最大的荣幸,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出书过程中最难忘的事,当属在自己反复纠结和忐忑中,请著名法学家朱苏力教授为书作序。当我完成初稿后,就想请朱老师写序,但始终没有付诸行动,因为朱老师亲自带的博士大都不敢请他写序,何况是我。
这当然不是因为朱老师脾气不好,尤其喜欢他骨子里透出的童真和极为质朴的单纯,让人敬重,可爱可亲。
2018年我在北京培训,去北京大学看朱老师,他邀我去家里喝茶,他的家跟他本人一样简朴。下楼送我时,朱老师直接跑去为我叫出租车。忘不了他跑去叫车的背影,那时候他已经63岁了。
2020年5月11日,我发了一条朋友圈:“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最打动我的镜头,是片尾男主人公成功后几次强忍激动的泪水。他说‘我人生的这部分,这个小阶段,叫作幸福’。我从前没有指望过也会有这样的体验,但今天在回家的路上,我强忍了两回激动的泪水。”那天,正是我收到朱老师序言定稿的日子。
(整理:本报记者卢金增通讯员温邱娜)(赵耀彤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卢金增温邱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