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和法治的关系(精选5篇)

关键词:合同信用;工商行政管理;合同监督管理;职责;法理

正文

一、合同监管工作的法理基础

1.“契约自由原则”的变迁,开创了合同监管工作的发展空间

“契约自由原则”(FreedomofContract)即“合同自由原则”,是指当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决定是否订立合同,决定合同的内容以及合同的形式等。此原则与所有权绝对原则、过失责任原则共同构成了近代社会中商品自由交换的基本保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过分地强调尊重个人意志,会造成垄断行业对社会的支配。出现了拥有资源优势、信息优势、技术优势的一方,利用合同对弱势的另一方予以侵害的现象。合同参与方的平等地位,“合同自由原则”这一赖以建立的基础,已从根本上受到动摇,因此,对于契约自由原则的反省和批判也日益强烈,运用公平正义这一基本法律价值观对合同行为进行限制,显得势在必行。

《合同法》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负责监督处理。”工商部门利用自身监管地位的超然性,开展合同行政指导和监督查处合同违法行为,避免一方自由的滥用而对他方自由的践踏。这一职责正是消除自由的绝对性,使平等、公正与自由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整个社会的合同行为在诚实守信的原则下运行。

2.“契约信守精神”的传承,奠定了合同监管工作的理论基础

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载负着历史文化的成语,都在传递着中国古代仁人君子坚守着的一个信念“守信”。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守信”的意义:人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在现代社会,人一出生,各种各样的规则就会对他产生效力。我们的社会之所以需要这么多的规则,原因就在于规则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为社会提供良好秩序的同时,还在总体上降低了治理社会的成本。规则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规则的强制作用,但也不能仅依赖强制作用。理想的状态是,每位公民都养成一种很强的规则意识,让依照规则办事成为一种习惯。这就是契约精神。

中国古人的君子之风,法国思想家的启蒙之声,“穿越”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种“守信”精神在履行合同监管职责的工商人身上得以传承。一方面是针对自己而言,要求自己严守职责、公正执法、倾心服务,是为律己;另一方面是针对服务对象而言,要求他们“守合同重信用”,是为律人。

(1)用“合同文本工程”夯实合同履约的基础。

合同示范文本,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单独制定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联合制定,经过长期实践、反复调研、评审、正式规定后再予以公布,具有合法性、公平性和完整性,是从交易的源头上规范合同行为,有着较高的社会效益。目前,除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合同示范文本以外,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情况,从“政府关心的难点问题,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通过制定和宣传推广各类合同示范文本,解决老百姓消费领域的难题,行业涉及房地产转让、旅游、装潢、物业管理等,从而有利地保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用“守合同重信用”活动打造合同诚信的表率。

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中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依据企业合同履约的客观记录,经过严格评价、对合同履约信用程度达到规定标准的企业,向全社会予以公示,是弘扬企业诚信守约行为,促进全社会良好信用观念的形成,推动社会信用机制建立的一项重要措施。全国“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已开展20多年,在企业界形成了浓厚的氛围,“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社会公信力和市场含金量越来越高,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守合同重信用”活动为平台,改进工作方式,激励企业信守合同,诚实履约,做诚实守信的表率。

二、合同监管工作的法理价值分析

1.监管工作长效化,实现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

公平和正义是法律的精神和灵魂,是执法者应当始终奉行的核心价值观。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在订立和履行合同配置资源的同时,市场的盲目性、无序性也相伴而生,具体表现为:合同欺诈等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霸王条款”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层出不穷;因当事人合同责任意识缺失导致的恶意违约行为屡见不鲜。因此,迫切需要强化合同监督管理。工商部门在推广合同示范文本、调解合同争议的同时,依法严厉查处合同违法行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

合同监管工作秉承公平正义的理念,以求权利义务相统一以及合同双方的利益平衡,并最终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公平与社会正义。

2.监管方式多样化,实现刚柔并济的监管价值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高监管执法效能、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推进自身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过去的30年,工商行政执法过多地采取了刚性手段,为改变群众心中“不是收费就是处罚”的形象,各级工商部门适时提出了“创新工作方式、服务经济发展”的理念,以动产抵押、订单农业、企业信用管理为重点,坚持依法行政、普法宣传、指导帮扶多管齐下。

推进“订单农业”,服务“三农”发展;拓展服务平台,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注重培育引导,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等柔性合同监管新方式,有效地弥补了刚性执法的盲点,最终达到市场秩序诚信稳定的监管目标。

3.执法办案专业化,实现和谐安定的社会价值

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每年众多的合同纠纷已经给仲裁和诉讼机制带来了巨大压力,高昂的诉讼成本、困难重重的举证程序,普通消费者的合同纠纷甚至无法得到解决,从而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工商合同监管部门积极探索运用行政手段指导和介入民事法律关系的长效机制,完善监管,制度治本。制定合同示范文本正是发挥行政力量的灵活性与主动性,从合同关系的源头进行治理。通过规范、正义、公平的条款降低出现合同纠纷的机率,进而降低整个社会合同管理的成本,促使合同运行环境更加和谐。

在合同争议进入诉讼或者仲裁程序之前,合同双方当事人自愿的情况下,工商部门依据《合同争议行政调解办法》组织开展合同争议行政调解工作,对合同争议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制定《合同争议调解书》,经合同争议双方签订生效。需要履行权利与义务的,工商部门将监督签订双方履行约定,使由合同争议引发的矛盾及时化解,从而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

三、以法理为视觉,探索合同监管工作的路径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各个国家都面临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在经济转型和改革方面仍面临挑战。工商部门作为主管市场监督管理的行政执法机关,急需要在执法中以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统一和谐作为价值追求的目标。当代中国又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东方大国,法制现代化的任务十分艰巨。这就需要一个充分行使公共职能的强大国家的存在,需要依靠一个现代的、理性的、法制化的政治架构来推动法制的转型,需要各级行政机关自觉地担负起正确引导法律发展走向的时代责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工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伯华同志审时度势提出了“五个更加”,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更加自觉服务经济发展”是根本任务,“更加高效加强市场监管”是职能所在,“更加有为强化消费维权”是民生所系,“更加努力推进依法行政”是必然要求,“更加严格锻炼干部队伍”是基本保证。“五个更加”的灵魂是服务,要义是发展,它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为民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效能意识和协调意识,延伸职能不犹豫,挖掘潜力不懈怠,拓展服务不停步,不断提高服务的效能、服务的层次和服务的水平。

1.增强服务意识,,更加自觉服务经济发展

在工作中牢记“服务”宗旨,摆正位置,增强服务意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把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作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重要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始终牢记我们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无论是监管还是执法,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保护人民的利益,更加自觉地运用工商监管执法权力为人民做事、谋利,使人民切身感受到工商人的存在、工商人的价值。

以人为本、真情为民,把提升服务质量与维权维稳促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一是提升服务层次,由热情服务向效率服务转变,及时预见预测在服务经济发展中可能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重提高服务工作的超前性,提前介入研究,及早应对。二是提升服务方式,由现场服务向网上服务转变。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与社会公众交流和互动,全面提高办事效率。三是提升服务举措,由政策优惠向机制创新转变。在工作中倡导简化环节、提高效率,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确保成效。

2.增强责任意识,更加高效加强市场监管

增强责任意识,就要“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职”。在实际工作中,就要努力做到:明确职责之所在,守土有责,胸中有数,尽心竭力把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完成好。把责任意识贯穿于监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促进工商职能有效发挥,树立红盾队伍崭新的风貌。

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把加强工商责任与强化市场监管有机结合。坚持站在主动服务、解难帮困、利民惠企的角度,始终着眼“群众得实惠”这一根本目标,全力做好助企融资、合同帮农、红盾护农、整治合同违法行为等合同监管服务工作。牢固树立执法是手段、规范是目的的理念,在严格执法中更加注重抓治本、抓规范、抓信用建设。努力为企业、群众解烦事难事,办实事好事,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果,赢得广大经营者与消费者的信赖与支持。

3.增强创新意识,更加有为强化消费维权

首先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监管理念。要调解好心态,把自己从狭隘的思想笼子里解放出来,不能死守老一套,沉迷在过去的“经验主义”格局中。把上级部署与本地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次是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主动作为。公开监管执法的内容、依据、程序、标准和服务承诺,对违反承诺规定的严肃处理。不能仅满足于会议部署和一般号召,要注重实效,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快想、快干、快出成效。

立足职能,开拓创新,把创新监管机制与强化消费维权有机结合。适应市场经济秩序不断完善、不断健全、不断规范运作的新形势,努力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法治化上下功夫,做到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监管。一是不断拓宽监管领域,坚持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监管并重、低端市场与高端市场监管并重,不断拓展对新兴行业、新兴领域、新型业态、新型市场的监管;二是将突击式、运动式的监管向长效、规范的监管转变,将事中监管、事后处理向事前规范指导、预警防范转变,探索建立依法、科学、高效的长效监管机制,做好保护消费权益、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升级消费结构等工作,努力把消费过程中的矛盾解决好,为社会和谐奠定重要基础。

4.增强效能意识,更加努力推进依法行政

市场经济的发育与成熟,效能政府与法治政府的提倡,一方面要求工商部门改变以往那种单一的以强制为特征的行为方式,而更多地采用非权力性行政,借助柔性管理的方法,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另一方面要求工商部门努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完善法治工商建设。工商部门作为政府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监管的行政执法部门,努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完善法治工商建设,是职责要求所在。更加努力推进依法行政,就是要转变执法理念,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创新执法方式,提高执法科技手段,强化执法监督。更加努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完善法治工商建设,要加快完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执法监督,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创新执法机制。

求真务实、精益求精,把高效行政与建设法治工商相结合。各业务部门分步推进,在严格依法履职尽责中落实法治工商建设长效机制。一是法制部门积极协调,对法治工商建设加强指导,进一步修改完善行政执法评议标准,扎实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和清理工作;建立诉讼与行政调解对接机制,提高行政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效率,确保履行职责不越位、不缺位。二是大力提高行政执法透明度,推进阳光执法、和谐执法,通过上网络、上媒体、上墙面、上手册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公示执法权职的清单目录和办事流程。做到案情公开、调查过程公开、处罚结果公开,并通过案后逐一回访,实现行政执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

5.增强协调意识,更加严格锻炼工商队伍

一方面,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较为复杂,涉及面比较广泛,经常会因为各职能交叉部门的多头管理,给工商监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这就需要协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增强本行政系统的适应力、创新力,形成多部门联动执法、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协调内部纵横向的关系,以增强本行政系统的协作力、整合力。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形成整体的“合力”,为开展各项工作扫清障碍,以提高工作效率。

立足岗位,学以致用,把工商主体工作与建设工商队伍有机结合。广大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就需要认真学习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规范》的理解,真正把《规范》的基本要求转化为自觉行为,切实增强服务科学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推动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进而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推动“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的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

参考文献:

[1]瞿常奇,陈勇.构建合同文本体系,促进企业信用建设[N].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8,(9).

[2]高玉兰.合同示范文本的法律认识[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3]孙云龙.加强合同监督管理应注意五个转变[N].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0,(9).

[4]金国坤.行政权限争议的法制化解决途径探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2).

[5]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68.

方法:通过统计数据方法系统阐述不同行业、工种和年龄尘肺病的发病数量。

结果:采煤工患尘肺的病例最高,工龄为21-30年的患者数量最多,达到了总病例的一半以上。

结论:尘肺病与职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与职业的类型、工种有关,还与职业工龄有关,另外还与企业的性质、规模有关。

关键词:尘肺病职业防治

1内容与方法

1.1内容:尘肺病与职业因素关系、尘肺病和企业规模关系、尘肺病和工龄关系研究。

1.2方法:通过统计图表分析的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概述。尘肺病是由于劳动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导致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早期症状为巨唾细胞肺泡炎,到了晚期则形成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尘肺病目前是全球范围内数量最多的一类职业病,尘肺病人占职业病病人数量的70%。硅肺是尘肺病中最普遍的一种,也是最严重的一种。我国患该种疾病的人数是世界上最多的。

2.2尘肺病与职业因素的关系。

2.2.1尘肺病与职业类型的关系。根据国家标准GB/T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所报告的28个行业中,其中有尘肺病例的行业高达21个。煤炭开和洗选的病例最多[3],达到总病例的72.99%,位居第二的是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具体病例统计数据如下(%):制造业0.3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8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9.88,卫生、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7.14,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0.61,其他采矿业0.41,农、林、木、渔业0.5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72.99,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0.59,金属制造业0.14,建筑业0.30,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制造0.25,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1.3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27,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00,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0.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34,非金属矿采选业0.5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0.39,地质勘查业0.14,其他0.78。

此外,根据我所统计,645名尘肺患者中,掘进工的数量最多,达289例,采煤工数量仅次于掘进工,达到了157例。[3-7]

2.2.3尘肺病与工龄。根据在所统计的645例尘肺病患者中,工龄为21-30年的患者数量最多,达到了总病例的一半以上,11-20年工龄的患者达到了将近30%。由此,工龄越长,换尘肺病的概率就越大,表明尘肺发病是一个慢性的过程,需要10-25年的累积才能发病。[8]

3讨论

尘肺病不仅与职业的类型、工种有关,还与职业工龄有关,另外还与企业的性质、规模有关。提出几点建议:

(2)开展相应的卫生保健工作。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发现问题要及时治疗。另外要开展员工的健康普及工作,让长期接触粉尘的工人积极做好相应的自我防护工作。

(3)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政策和法规的完善,能对防治工作不力的企业起到督促作用。

参考文献

[1]聂云峰.2006-2010年湖南省尘肺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D].中南大学,2012

[2]马琳.泰安市煤矿公认尘肺病现状及其防治对策[D].泰山医学院,2012

[3]杨韶华.浅谈煤矿尘肺病的预防和治理[J].河北煤炭,2011

[4]何风生,王世俊,任引津.中华职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5]周永智.836例煤工尘肺死亡状况调查分析[J].职业医学,2007

[6]徐艳龙,陈葆春,胡琼.安徽尘肺病患者减寿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

【关键词】氨氯地平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冠心病;高血压;临床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9.093

当前,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逐渐增多,长期的高血压会伴有血脂异常,可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并加速冠心病进展,导致心血管事件甚至猝死[1]。在临床中,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需要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以控制血压、改善血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够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治疗当中,能够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基于这一情况,本次研究特选取本院于2012年9月~2014年9月所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其他患者在今后的治疗中提供些许参考和建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于2012年9月~2014年9月所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47岁,平均年龄(64.13±8.15)岁,病程2~20年,平均病程(9.21±8.57)年,排除有药物过敏史、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合并心肺功能损害或肾功能衰竭等重大疾病患者。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30mg硝苯地平缓释片,1次/d,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综上所述,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血脂,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1]漆军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河北医学,2012,11(6):835-837.

[2]刘希德,刘佳.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当代医学,2012,20(26):144-145.

【关键词】退行性膝关节炎;电针灸;针灸减肥

【摘要】目的探讨常用电针灸配合针灸减肥治疗对退行性膝关节炎复发率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且有体形肥胖的患者按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膝眼、梁丘、膝髌周部位和阿是穴予以电针灸治疗,试验组在电针灸治疗上述穴位的基础上加支沟、内关、水分、天枢、带脉、腹结、四满、关元。这些为针灸减肥常用穴。结果试验组治疗1年后复发率为10%,而对照组治疗1年后总复发率为30%,差异具有显著性(χ2=8.53,p<0.05),而在总有效率上两组均为100%,差异无显著性(χ2=0.08,p>0.05)。结论电针灸配合针灸减肥治疗能显著降低退行性膝关节炎复发率,值得推荐。

[keywords]retrogressiongonarthritis;electroacupuncture;the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losesweight

退行性膝关节炎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肥大性膝关节炎,老年性膝关节炎,由于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和积累性关节磨损而造成的,其病理机制是关节老化[1],以中老年女性发病多见[2]。临床运用常规取穴治疗该病多能取得较好疗效,但大部分都好反复发作。笔者尝试针灸减肥和常规取穴联合,治疗该病,对减少复发有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2治疗方法

1.2.1仪器设备常州英迪电子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脉冲针灸治疗仪。汉医牌一次性针灸针。

1.2.2取穴患者取平卧位,取内、外膝眼,梁丘,膝髌周部位和阿是穴。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支沟、内关、水分、天枢、带脉、腹结、四满、关元。这些为针灸减肥常用穴。

1.2.3操作方法(1)两组均以针刺得气后接电针,以引起肌肉节律性收缩为度,波形为连续波,频率4~6hz,留针40min。(2)结束后,试验组再于针刺针灸减肥穴得气后每次选4穴接电针,以引起肌肉节律收缩为度。节律频率同上,留针30min。

1.3疗程及统计学方法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照组治疗结束,开始随访。试验组在2个疗程后停止常规穴治疗,再做30天的针灸减肥。后记录体重,开始随访。两组均随访1年。后将两组进行效果评价。

1.4统计学处理数据的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疗效观察

2.1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经治疗后自觉疼痛症状消失,膝盖功能恢复正常,可以参加一般工作;显效:自觉疼痛症状基本消失,膝盖活动功能稍限制,或走路有轻度疼痛或不痛;好转:自觉疼痛症状明显好转,但膝部活动功能有障碍,行走时有些疼痛或跛行;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2.2治疗结果见表1。表1两组治疗结果比较例(%)

试验组经针灸减肥后体重下降0.5~4kg,平均2kg。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疗效上愈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8,p>0.05),在复发率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53,p<0.05)。

退行性膝关节炎与膝关节炎的机械关系密切,膝关节的疼痛多发于肥胖的中老年女性,由于超负荷等因素反复持久地刺激而引起膝关节的关节软骨面和相邻软组织的慢性积累性损伤,现在针灸在治疗该病上已颇有成效,但其复发率高,反反复复,给病人不断地带来痛苦和麻烦。虽然很多病人认识到因为肥胖大大增加了复发的几率,但由于膝关节炎的病人不能负重的锻炼,让其用运动来减肥似乎不太可能,而药物减肥也不合适,减肥药物副作用大,患者也不愿意接受,针灸减肥,最佳年龄段是20~40岁,故笔者采用电针增强刺激,延长疗程,同样取得满意的效果,减轻了病人的体重,减少了膝关节的负荷,膝关节的关节软骨面受到保护,相邻软骨组也减缓了损伤,提高了耐受力,降低了复发率。同时针灸减肥在饮食上没有苛刻要求,安全、可靠,病人也愿意接受,是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值得推荐的方法。

【参考文献】

一、规范健全程序

(1)建立规范指纹采录程序。

我们的身份证是所有公民都拥有的,所以对于一些特殊的情况我们的指纹采集规范要有特殊的注明,针对手指因过度劳动、季节性脱皮、伤口等产生的指纹不全问题,我们的指纹采集规范要有特殊的注明,可以是换指采集或者要求办证单位对于此类指纹残缺的情况作出标识,当然最好是采集完整正常的指纹,对于短期(1~2星期)可以愈合的伤口或脱皮等,可以要求群众延期办理,而对于无法愈合的,应先采取换指采集,后采取手动标识残缺的措施。

(2)统一,健全指纹录入设备的装备标准。

(3)加强监管,对民警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认识。

在采集指纹办理身份证的过程中,办证民警是至关重要的,当设备出现问题时,民警的良好态度与从容淡定可以消除群众的焦虑与不满。而且,指纹信息涉及公民隐私权,保密性很高,操作民警会接触到大量的指纹信息,所以经办民警的一个疏忽或者操作不当,很可能造成公民指纹信息的遗失、泄露,造成公民与社会共同的损失。所以对于经办民警进行正规的培训,提高其对于指纹信息的保护意识。

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的居民身份证指纹信息工作规定,这使得身份证指纹信息采集,管理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解释与标准,很容易造成混乱,所以我们应该尽快制定一部《居民身份证指纹信息工作规定》这部规定的内容可以借鉴公安部于2007年印发的《公安机关指纹信息工作规定》。

新的居民身份证法将指纹信息录入到公民的基本个人信息系统中,规定其他机关、单位对于公民信息负有严格的保密义务,同时也加强了法律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障力度,为人口管理制度改革迈出了第一步,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通过实施新法公安机关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更加丰富,特别是指纹信息的录入,为日常治安管理和刑事司法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公安机关可以凭借在管理过程中或者现场上发现的一枚指印与身份证上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确定工作对象的身份情况,继而开展后续工作。但与此同时,将指纹信息录入身份证中,带来的更多的是人们的思考。仔细想来,其中确实存在许多值得我们商榷的地方。

首先,我们的法律法规在规定将指纹信息录入公民基本个人信息系统的同时,就在一定程度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出于社会管理秩序的考虑,公民才将自己的隐秘信息交予某些公共管理机构,但是这并不代表此类机构就可以随意获取公民的私密信息。

(1)尊重公民隐私权。

其次,公安机关应重视公民个人指纹的采集工作时需安排专门技术人员进行采集;提高指纹档案密保要求,非专业技术人员不得接触公民的指纹档案减少信息泄露的机会;采集工作结束之后,技术人员及时将指纹档案进行技术处理,将指纹特征转变成数字信息储存;将指纹档案与数字特征信息一一比对,避免错配;公民的指纹档案统一存档,除特殊情况,如重大刑事案件侦破的需要以外,公安机关任何部门或个人无权调用公民的指纹档案,只能查询指纹信息。

THE END
1.法律和法治的关系法律和法治的关系是一个深层次且复杂的法学议题,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以下是对这两者关系的具体阐述: 定义上的关系 : 法律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公布、施行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用以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法律通常体现为各种法律条文、法规和规章,具有明确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法治则是一种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970721832347658460.html
2.论法治思维与法律思维的关系论法治思维与法律思维的关系,法治思维,法律思维,法治思维与法律思维的关系,2013年5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https://wap.cnki.net/lunwen-1016133462.html
3.简述德治与法治的关系(精选6篇)法律与道德,历来是建立公序良俗、和谐稳定社会的两个保障[2]。德治与法治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但二者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它们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并驾齐驱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 3.1德治与法治的基础关系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8ha1l2t.html
4.论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几个重大关系【内容提要】在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应当要处理好法制变革与社会发展,法制传统与现代法治,法律本土化与国际化,法律制度与法律意识之间的矛盾关系。法制变革应当要与现代民主政治、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文化建设同步进行,应当吸收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吸纳他国法律文明的先进因素,在现代法律制度建构的同时,特别应重视现代法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4184554_6076.html
5.“法治”≠“法制”,不要搞错了,这个很重要!法制(Legal system)本意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法律制度”或者“法律和制度”的简称。 法治(rule of Law)表达的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度和过程。 2产生的时间先后不同 人类世界还没有产生宪法以及民主的时候,就存在“法制”。 “法治”则是晚近才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TYwNDg4Mw==&mid=2247507176&idx=1&sn=e48da4ec06c9b766ef204ce779f90c98&chksm=ea554f94dd22c682f0296cd6f44fc37a624b43205d36c8fcf2ad468bef518a682bf371519df0&scene=27
6.法治文化坚持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了法治的社会基础、阶级本质和内在结构的关系,必须把它们统一起来,才能准确完整地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 5.法律与其他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法治和政治的关系看。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法律是http://www.fzsx.gov.cn/qmsf/fcwh/37122.htm
7.浅析法律一般性与法治的关系浅析法律一般性与法治的关系 今年5月发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提出,“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http://e.mzyfz.org.cn/paper/1905/paper_51061_10634.html
8.德治与法制的关系7篇(全文)德治与法制 摘要:道德和法律的动态系统--德治和法治,作为调节人类社会的两个手段,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法治、德治作为上层建筑是要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同时法治、德治的结合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二者的组合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vuy5hfc.html
9.法治与德治的不同与关联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源于法与道德的关系”,但是,我们却不能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直接套用到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上。这是由于法治和德治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法治与德治的不同 首先,法治的规范方式与德治不同。法治规范人们行为的尺度是法律,而判断人们行为是合法还是违法的根据是人们的行为,而不是人们的内心。法律不http://www.sass.cn/109012/48000.aspx
10.正确认识党和法治的关系时政撷英理论频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党和法治的关系问题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这一核心问题包含着法治中国建设过程必须处理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关系等问题。 https://www.workercn.cn/251/201502/03/1502031008357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