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变动

物权的变动也是由一定民事法律事实引起的,物权变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类:

1、是法律行为,即依当事人的意思使物权变动;

4、是公法上的原因,如征收、没收等。

在这四类原因中,法律行为是物权变动的最重要、最常见的原因。

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主要包括:

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主要包括:

1、基于事实行为:是指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

2、基于法律规定:是指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

3、基于公法行为:是指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

其中,非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虽不以登记为要件,但获得权利的主体再处分该物权时,仍应当依法办理登记。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

物权法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律,是调整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物权法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国家的基本财产法。

THE END
1.《民法典》解读231:因事实行为导致的物权变动如用钢筋、水泥、砖瓦、木石建造房屋;用木料、板材制作家具;用布料、针线缝制衣服;将建好的房屋爆破拆除;将制作好的家具烧毁;将缝制好的衣物抛弃等,这些行为不以人的意思表示作为生效的要素或者必要条件,但是由于法律的规定,会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基于事实行为引发的物权变动有别于基于自然事件产生的物权变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5428307335201265&wfr=spider&for=pc
2.「侵权行为法」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有哪些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有登记生效和登记对抗。登记生效: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等等。登记对抗: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等等。 什么是内部交易行为 内部交易行为是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https://www.dongao.com/wdzt/zckjs_qqxwf_3685643/
3.第三章物权变动关于民法典第三章物权变动思维导图,包含物权变动概述、基于法律行为物权变动区分原则、基于法律行为物权变动规则等。 亿图脑图MindMaster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板资源,一个各类脑图创意思维绘制,整理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 用思维导图来表述第三章物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1458988
4.无效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与善意第三人保护曹乐维律师虚假表示的当事人均不得以该民事法律行为的无效对抗善意第三人的规定,主要借鉴自日本民法典。通谋虚伪意思表示无效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之规则在日本法等物权变动实行意思主义的法制中是贯彻表见法理的主要制度之一。通谋虚伪意思表示是指尽管表面上有意思表示的存在,但从表示中推断出来的意思与当事人的真意不符,表示人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60406.html
5.2020年法考客观题每日一练答案民法(3.26)《物权法》第六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本题中,张某基于对判决书的信赖支付了价款,并入住了该房屋,但是未办理登记,因而不发生物权变动。C项错误,不当选。 《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https://m.xj.offcn.com/html/2020/03/96634.html
6.试论物权的变动1、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 民法上的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是主体意愿的表现。权利主体出于个人之意愿,使人与物之关系发生变动,这是基于法律行为之物权变动本质所在。 依法律行为之物权变动,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因此以法律行为为原因之物权变动成为现代各国物权立法政策与立法技术的重要课题。一般而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6/01/id/1937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