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建筑:以“权利人”身份一败涂地,换“占有人”身份转败为胜房产资讯

深圳农民房、厂房、私宅多为历史遗留违法建筑诉求相同:身份不同,案由不同,法律依据不同,结果大不同。——切勿走错路!

▌原创:张茂荣信荣团队首席律师、房地产争议解决专家

▌主攻:房地产、小产权房纠纷,涉房家事,城市更新等

历史违建、新增违建、城中村、农民房、厂房、自建房、绿本房、法拍房、回迁房、安居房、集资房、保障房、福利房、微利房、军产房.....买卖纠纷、租赁纠纷、拆迁纠纷、析产纠纷(离婚、分家)、继承纠纷、侵权纠纷、执行纠纷......

基本案情:

涉案房屋为违法建筑,土地权人为夏某,并由其报建,2000年12月因故被翟某侵占。

夏某向法院起诉,要求翟某返还房屋,并支付占有使用费。

案经一审、二审、再审、申请检察院监督、另案一审裁定、二审裁定、一审判决、二审判决、再审裁定,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胜诉。

从2000年被侵占,到2019年6月再审结案,历时十九年,只因当初起诉身份和选择的法律依据错误!

以“权利人”身份起诉:一审、二审、再审、申请抗诉,一败涂地!

2012年06月,夏某以涉案房屋产权人身份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翟某返还诉争房屋,支付房屋占有使用费。2012年11月,一审法院裁定:驳回原告夏某的起诉。理由为:

涉案房屋未提交合法建设手续,权属问题无法明确,原、被告均认为自己系产权人,故本案应为物权确认纠纷(该案由是败诉的核心原因,夏某应提出异议)。夏某主张的排除妨害纠纷,应以明确的权属性质为前提。而本案争议房产没有办理所有权手续之前系违章建筑。就违章建筑的物权确认纠纷,不属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案范围。

2013年3月,二审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理由为:

一审法院以争议房屋没有办理所有权手续前系违章建筑,不属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作出裁定驳回起诉并无不当。

2013年10月,再审法院裁定:驳回夏某的再审申请。理由为:

该案争议的房屋属违章建筑,因此产生的权属纠纷不属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案范围。

2014年9月3日,检察院《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书》,认为:该案争议的房屋属违章建筑,由此产生的权属纠纷不属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案范围,故一审裁定驳回夏某的起诉,二审裁定维持并无不当。决定:不支持夏某的监督申请。

“违法建筑”买家“占有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侵占者:返还!

以“占有人”身份起诉:峰回路转,转败为胜!

2016年5月20日,夏某以涉案房屋占有人身份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翟某返还诉争房屋,支付房屋占有使用费。2017年11月27日,一审法院裁定:驳回起诉。理由为重复起诉:根据《民事诉讼法》百二十四条第五项“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的规定,原告夏某再次向本院提起本诉讼不当。

2018年1月24日,二审法院裁定:撤销一审裁定,指令一审法院审理。理由为:

依照《物权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对妨害占有的行为,占有人有权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损害的,占有人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本案中,夏某基于占有保护的规定有权提起排除妨害诉讼,一审裁定适用法律错误。

一审法院判决:驳回夏某的全部诉讼请求。理由为:

违法建筑的占有、使用、权受法律保护

二审法院判决:撤销一审判决,改判翟某返还夏某涉案房屋并支付夏某占有使用费。理由为:

由于翟某的无权占有行为,致使夏某对其财产无法行使权利,其请求翟某承担房屋占有使用费的理由成立。

2018年10月18日,判决:撤销一审民事判决,翟某自本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返还夏某涉案房屋,向夏某支付房屋占有使用费179905元。

再审法院裁定:驳回翟某的再审申请。

2019年6月3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9)鄂民申1599号裁定认为:

虽然《物权法》第二百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但因翟某的无权占有涉案房屋的行为一直处于持续状态,且被申请人对占有物排除妨害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并未消失,原审法院判决申请人返还涉案的房屋并支付房屋占有期间的使用费,并无不当。

绿本房:集体所有,乡村用地,买卖合同均为有效

信荣说:诉求相同,身份不同,案由不同,法律依据不同,结果不同

1、返还原物请求权差异:《物权法》第34条和第245条都规定了义务人返还原物的义务,但两者的适用条件、案由完全不同:第34条是权利人的起诉依据,保护的是权利人的物权(本权保护),对应案由是“物权保护纠纷”下的“返还原物纠纷”(笔者认为本案最初界定为物权确认纠纷不妥),而第245条是占有人的起诉依据,保护的是占有人对物的占有状态(占有保护),对应案由是“占有保护纠纷”下的“占有物返还纠纷”;

2、请求权主体方面举证责任方面,以权利人身份,依据《物权法》第34条起诉,必须证明自己是权利人,而以占有人身份,依据《物权法》第245条起诉,只需要证明自己是占有人即可(当占有人为权利人时,发生请求权竞合,占有保护与本权保护同时成立,占有侵害同时构成权利侵害,当事人可择一行使);

3、违法建筑的返还原物请求权只能以占有人身份,而不能以权利人身份主张。因没有“准生证”,不被法律所认可,根据法院规定,权属争议不属于法院受案范围,以权利人身份申请物权保护必然被裁定驳回起诉,而以占有人身份起诉,因只涉及占有,不涉及权属,属于法院受案范围,且无需考虑占有的原因行为;

5、占有保护存在一年的除斥期间,即原占有人必须在原物被侵占后一年内行使权利,则权利消灭(现占有人取得占有保护请求权),原占有人不得再行请求返还,故提醒当事人务必及时行使权利(《物权法》没有规定行使权利的具体方式和途径,实践中不限于起诉占有保护途径,本案起诉时已过12年,笔者认为已过期);

6、《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规定了424个案由,部分表述类似,如本案的返还原物纠纷和占有物返还纠纷,又如“排除妨害纠纷”和“占有排除妨害纠纷”、“消除危险纠纷”和“占有消除危险纠纷”...,选择何种案由,引用那条法律规定、以何种理由起诉,结果大相径庭,是对当事人及代理律师的巨大考验(如本案夏某一开始就主张占有物返还请求权,则官司不会如此旷日持久);

军产房: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第34条【返还原物请求权——本权保护】: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第245条【占有物返还请求权——占有保护】: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对妨害占有的行为,占有人有权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损害的,占有人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

THE END
1.2026年山东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物权的概念和类型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物权的概念和类型”。 一、物权的概念。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http://www.sdgwy.org/html/ggjczs/fl/202412/51_85842.html
2.最高院对于物权侵权责任规定是什么?最高院对于物权侵权责任规定是需要承担赔偿损失等相关的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无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造成https://mip.64365.com/zs/1518619.aspx
3.民法典详解:民事权益保护与合同法实践1、我国《民法典》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犯。 ( ) 2、依据《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 ) 3、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自父母的婚姻关系发生变化时终止。 ( ) 4、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1827475
4.法律物权(精选十篇)”第4条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样就从下位法中明确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民营经济的平等主体地位, 为民营经济获得公平竞争的环境提供了最直接的法律依据。 物权法对民营经济法律改进的影响不止于此。物权法的实施开启了下位法、具体法保护民营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xflzx1m.html
5.最高人民法院典型行政案件裁判观点汇编100则袁裕来律师这是为了防止单独诉请撤销程序行为而拖延行政程序的进行,同时也符合法律保护利益的观点,即程序违法只有在影响实体决定的情况下才予以救济。此外,也是为了防止出现针对程序行为和针对实体决定同时进行诉讼的危险。但在有些情况下,一个单纯的程序行为也会有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构成侵犯的可能,在特定案件中也不https://yuanyulai.blog.caixin.com/archives/252131
6.《夫妻一方擅自出租共有房屋,另一方能否要求确认合同无效,返还法律依据:《物权法》 第九十七条 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观点七,甲为房屋所有权人,基于所有权可向丙主张物权返还请求权。 https://lawyers.66law.cn/s220910d150d55_i491030.aspx
7.不可量物侵害与业主容忍义务的限度其三,因不动产的利用导致因光、通风、眺望等消极侵害引发的相邻不动产权利人之间的纠纷日益增多,而我国《物权法》第89条对此规定又过于笼统,法律对侵犯居民采光权的判断标准又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受害人维权难,并且,消极侵害和不可量物侵害相同,受害方在一定范围内都负有容忍义务,将消极侵害作为不可量物侵害的一种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2380
8.房随地走,地随房走的法律规定律师普法地随房走的土地使用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导读:地随房走的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就是我国的《物权法》,《民法典物权编》当中规定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进行转让、抵押的同时,该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也就是在土地建筑物抵押的时候,附属设施和土地使用权肯定都是一并的。https://www.110ask.com/tuwen/14207693457903644606.html
9.论海上货物运输中的无单放货4)无法律上的原因:无单提货人在无正本提单即占有正本提单持有人有权占有支配的货物,是缺乏法律依据的。 提单持有人此时亦产生了不当得利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效力的竞合。但是与违约和侵权之诉,权利人可选择行使不同,关于二者竞合的效力问题,民法理论上有两种学说,一是物权效力优先权,认为应优先适用物权请求权,以不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4180728_5813.html
10.株洲市区“禁摩禁电”缺乏法律依据,也违背民意百姓呼声株洲市人民政府于4月16日召开了市区“禁摩禁电”听证会,在听证会上,多数意见反对在市区禁摩禁电。事后,湖南省摩托车商会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在株洲市区“禁摩禁电”缺乏法律依据,也违民意,应该“改禁为管”,多管齐下,共同打造株洲交通新秩序。 https://people.rednet.cn/wap/PeopleShow.asp?ID=798598
11.《每日学典》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首页 ? 视频 ? 正文 《每日学典》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 任何人不得侵犯来源:法治融屏编辑部 作者: 编辑:新媒体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法制与新闻版权所有 PC版 Copyright www.lawnews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29608号-3http://www.lawnewscn.com/wap/content/2024-05/15/content_8996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