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财产权的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1.是《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明确规定的寻衅滋事行为中的第三项,即“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这一行为直接针对公私财物的权益进行侵害,属于典型的侵犯财产权行为。
2.侵害财产权的侵权行为通常还包括盗窃、抢劫、诈骗、侵占等,这些行为均直接导致了财产权人的财产损失。
找法网提醒,当财产权被侵害时,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行政赔偿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对于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情形,应当返还财产。
2.若因查封、扣押、冻结财产而造成财产损坏或灭失的,应解除相应措施,并依据规定赔偿损失。
3.对于应当返还但已损坏的财产,能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的则按损害程度给付赔偿金。
4.若财产已灭失,则应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5.若财产已被拍卖或变卖,应给付所得价款,若价款低于财产价值,则需额外支付赔偿金。
6.对于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等情形,应赔偿停产停业期间的必要费用。
7.对于返还的罚款、罚金等,应支付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8.对于其他损害财产权的情形,则按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1.对于构成犯罪的侵害行为,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前文所述的寻衅滋事罪中涉及侵害财产权的行为。
3.受害人可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赔偿,或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在处理过程中,应注重证据的收集与保存,确保法律适用的准确性与公正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