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编辑)工勤技能考试职业道德试题册

工勤技能考试职业道德试题册一、判断题1、道德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社会存在形态。

(√)3、从本质上说,道德是由一定的政治关系决定的,受政治立场制约。

(√)6、道德观念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

(√)11、道德的认识功能,立足于解决一个“知”的问题。

(√)12、道德的调节功能,立足于解决一个“用”的问题。

(√)15、公民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重要方面。

(√)16、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应该把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结合起来。

(√)17、在新形势下,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在为人民服务中,包含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18、“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姑慈妇听、长惠幼顺”等等,都是新时代的家庭伦理要求。

(√)24、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集体主义原则。

1、关于道德,准确的说法是(C)。

(A)道德就是做好人好事(B)做事符合他人利益就是有道德(C)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D)道德因人、因时而异,没有确定的标准2、与法律相比,道德(B)。

(A)在法律健全完善的社会,不需要道德(B)由于道德不具备法律那样的强制性,所以道德的社会功用不如法律(C)在人类历史上,道德与法律同时产生(D)在一定条件下,道德与法律能够相互作用、相互转化4、关于职业道德,正确的说法是(C).(A)职业道德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但无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B)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无助于降低生产成本(C)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员工职业技能,增强企业竞争力(D)职业道德只是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但无助于提高企业信誉和形象5、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A)。

(A)集体主义(B)人道主义(C)功利主义(D)合理利己主义6、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C)。

(A)诚实守信(B)办事公道(C)为人民服务(D)艰苦奋斗7、《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国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是(B)。

(A)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服务人民、促进发展(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C)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进和谐(D)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开拓创新8、关于道德评价,正确的说法是(D)。

(A)每个人都能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但不能做自我道德评价(B)道德评价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判断,没有客观依据和标准(C)领导的道德评价具有权威性(D)对一种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关键看其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1、下列反映职业道德具体功能的选项是(ABC)。

(A)整合功能(B)导向功能(C)规范功能(D)协调功能2、职业道德的特征包括(ABC)。

(A)道德就是做好人好事(B)做事符合他人利益就是有道德(C)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D)道德因人、因时而异,没有确定的标准2、与法律相比,道德(B)。

(A)在法律健全完善的社会,不需要道德(B)由于道德不具备法律那样的强制性,所以道德的社会功用不如法律(C)在人类历史上,道德与法律同时产生(D)在一定条件下,道德与法律能够相互作用、相互转化4、关于职业道德,正确的说法是(C)。

(A)职业道德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但无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B)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无助于降低生产成本(C)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员工职业技能,增强企业竞争力(D)职业道德只是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但无助于提高企业信誉和形象5、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A)。

(A)集体主义(B)人道主义(C)功利主义(D)合理利己主义6、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C).(A)诚实守信(B)办事公道(C)为人民服务(D)艰苦奋斗7、《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国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是(B)。

(A)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服务人民、促进发展(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C)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进和谐(D)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开拓创新8、关于道德评价,正确的说法是(D).(A)每个人都能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但不能做自我道德评价(B)道德评价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判断,没有客观依据和标准(C)领导的道德评价具有权威性(D)对一种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关键看其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1、下列反映职业道德具体功能的选项是(ABC).(A)整合功能(B)导向功能(C)规范功能(D)协调功能2、职业道德的特征包括(ABC)。

A、团结协作B、诚实守信C、勤劳节俭D、爱岗敬业1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C)为重点。

(√)9、道德在所有社会中都具有阶级性。

(√)12、道德的调节功能,立足于解决一个“用”的问题。

(√)44、职业的本质,是人的角色专业化和社会职能个体化的有机统一。

(√)79、理想可以根据内容分为政治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

2023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职业道德》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A.集体主义B.人道主义C.功利主义D.合理利己主义2.【单选题】《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国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是()。

A.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服务人民、促进发展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C.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进和谐D.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开拓创新3.【多选题】公民对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间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

A.申请人民检察院强制执行B.申请人民法院的同级人民政府强制执行C.依法强制执行D.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4.【判断题】居民委员会属于国家机关。

()5.6.【判断题】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一律应当公开进行。

7.【多选题】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权。

A.A.陈述B.申辩C.提出意见D.建议E..知情8.【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诉讼参加人()。

A.原告和被告B.第三人C.诉讼代理人D.证人9.【判断题】行政机关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

10.【单选题】关于道德评价,正确的说法是()。

A.每个人都能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但不能做自我道德评价B.道德评价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判断,没有客观依据和标准C.领导的道德评价具有权威性D.对一种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关键看其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11.【判断题】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可以在国家机关中担任非领导职务。

()12.【多选题】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一样,行政诉讼也规定了许多具体的原则,以下是《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有:()A.法实行合议B.公开审判C.两审终审D.回避制度13.【多选题】按照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种类:()A.视听资料B.勘验笔录、现场笔录C.当事人的陈述D.电子数据14.【判断题】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可以出庭应诉,也可以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1、关于道德,准确得说法就是(C)。

(A)道德就就是做好人好事(B)做事符合她人利益就就是有道德(C)道德就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得特殊行为规范(D)道德因人、因时而异,没有确定得标准2、与法律相比,道德(B)。

(A)在法律健全完善得社会,不需要道德(B)由于道德不具备法律那样得强制性,所以道德得社会功用不如法律(C)在人类历史上,道德与法律同时产生(D)在一定条件下,道德与法律能够相互作用、相互转化4、关于职业道德,正确得说法就是(C)。

(A)职业道德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但无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B)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无助于降低生产成本(C)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员工职业技能,增强企业竞争力(D)职业道德只就是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但无助于提高企业信誉与形象5、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得原则就是(A)。

(A)集体主义(B)人道主义(C)功利主义(D)合理利己主义6、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得核心就是(C)。

(A)诚实守信(B)办事公道(C)为人民服务(D)艰苦奋斗7、《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国职业道德建设规范就是(B)。

(A)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服务人民、促进发展(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C)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就是、与时俱进、促进与谐(D)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开拓创新8、关于道德评价,正确得说法就是(D)。

(A)每个人都能对她人进行道德评价,但不能做自我道德评价(B)道德评价就是一种纯粹得主观判断,没有客观依据与标准(C)领导得道德评价具有权威性(D)对一种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关键瞧其就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1、下列反映职业道德具体功能得选项就是(ABC)。

(A)整合功能(B)导向功能(C)规范功能(D)协调功能2、职业道德得特征包括(ABC)。

(A)道德就是做好人好事(B)做事符合他人利益就是有道德(C)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D)道德因人、因时而异,没有确定的标准2、与法律相比,道德(B)。

(A)在法律健全完善的社会,不需要道德(B)由于道德不具备法律那样的强制性,所以道德的社会功用不如法律(C)在人类历史上,道德与法律同时产生(D)在一定条件下,道德与法律能够相互作用、相互转化4、关于职业道德,正确的说法是(C)。

(A)职业道德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但无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B)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无助于降低生产成本(C)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员工职业技能,增强企业竞争力(D)职业道德只是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但无助于提高企业信誉和形象5、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A)。

(A)集体主义(B)人道主义(C)功利主义(D)合理利己主义6、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C)。

(A)诚实守信(B)办事公道(C)为人民服务(D)艰苦奋斗7、《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国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是(B)。

(A)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服务人民、促进发展(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C)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进和谐(D)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开拓创新8、关于道德评价,正确的说法是(D)。

(A)每个人都能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但不能做自我道德评价(B)道德评价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判断,没有客观依据和标准(C)领导的道德评价具有权威性(D)对一种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关键看其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1、下列反映职业道德具体功能的选项是(ABC)。

(A)整合功能(B)导向功能(C)规范功能(D)协调功能2、职业道德的特征包括(ABC)。

工勤技能考试职业道德试题册一、判断题1、道德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社会存形态。

√3、从本质上说道德是由一定的政治关系决定的受政治立场制约。

√6、道德观念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

√11、道德的认识功能立足于解决一个“知”的问题。

√12、道德的调节功能立足于解决一个“用”的问题。

√15、公民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重要方面。

√16、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应该把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结合起来。

√17、在新形势下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在为人民服务中包含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18、“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姑慈妇听、长惠幼顺”等等都是新时代的家庭伦理要求。

√24、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集体主义原则。

工勤技能考试职业道德试题册职业道德试题册单项选择题1、道德源自于(C)的需要。

A、动物的需要B、植物的需要C、人类自身的需要D、个人的需要2、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D)A、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天”或“神”的意志或启示C、人性本善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3、“不可偷盗”不是(A)的道德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4、下列不属于遵守道德需要处理的关系是(D)A、个人与他人的关系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C、人与自然的关系D、动物和植物的关系5、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A)的表现形式A、利益关系B、心理关系C、意识关系D、存在关系6、关于道德,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D)A、道德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B、道德和法律一样可以制约一切损害他人的行为C、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D、在法律无法干涉的领域,道德却能发挥作用7、奴隶主认为买卖奴隶道德,奴隶认为反对虐待是道德的,这说明道德(B)A、具有不稳定性B、具有阶级性C、具有历史继承性D、具有相通性8、“尊老爱幼”各个国家都提倡,这说明道德具有(D)A受经济关系制约性B具有阶级性C具有历史继承性D具有相通性9、(C)是道德的基础,也是道德的归宿和目的。

A、认识B、评价C、实践D、修养10、道德以“应当怎样”为尺度,来衡量和评价人们行为的现状,并力图使人们的行为现状符合于“应当”的尺度。

这指的是道德的(B)。

A、认识功能B、调节功能C、服务功能D、评价功能11、关于道德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A、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B、道德的内容在各个时代都是相同的C、良好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D、提升道德境界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反映了(D)A、邻里之间要互帮互助B、要养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C、夫妻之间要互相照顾、相互忠诚D、要在全社会弘扬尊老爱幼的美德13、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荣辱观D、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14、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C)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荣辱观15、被称为“中华民族之魂”的是(A)A、爱国主义B、马克思主义C、集体主义D、为人民服务16、下列行为不属于遵纪守法行为的是(B)A、严格遵守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B、简化作业程序C、工作自控能力强,工作责任心强D、服从公司管理,不迟到早退17、下列不属于职业道德规范的是(B)A、爱岗敬业B、爱国守法C、诚实守信D、服务群众18、下列关于家庭美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工勤技能考试职业道德试题册TYYGROUPsystemofficeroom【TYYUA16H-TYY-TYYYUA8Q8-工勤技能考试职业道德试题册一、判断题1、道德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社会存在形态。

34、道德已经形成是固定不变的。

5、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

6、道德观念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

7、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10、道德功能是指道德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功效及其意义。

11、道德的认识功能12、道德的调节功能、道德的服务功能日、公民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重要方面。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应该把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结合起来。

姑慈妇听、长惠幼顺”等等19、职业道德有助于个人事业成功20、在职业活动中提倡服务群众高的标准21、诚信、办事公道是针对个人职业而言的22、守信与诚实是并列关系23、慎独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24、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集体主义原则。

25、明礼被成为“中华民族之魂”26、守法的要求是要遵守宪法和法律27、诚信是在公共交往中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

28、敬业德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

29、犯罪分子危害社会30、由于父母没有尽到抚育子女的义务所以子女也有权31、网络道德是指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熟化。

、职业道德不会造成不同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人格差异。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37、职业义务就是从业人员对社会、对他人所承担的职业责任。

38、纪律和自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者是不可分的√39、职业良心是从业人员对职业责任40、职业荣誉室职业义务和职业良心的价值体现和价41、职业作风是从业人员在其职业424445、职业素养是指从业人员纯知识46从事某种工作、专门业务或完成特定47、职业意识指从业人员对职业的认识意向及对职业所持的主要观点。

48、职业意识主要受家庭和社会两4950、服务意识可以通过培养、教育和训“职神“成熟化”。

5257、“为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和服务人58、有偿服务也是为人民服务的表现。

(√)28、敬业,就是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与爱岗紧密联系在一起,是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

(√)29、犯罪分子危害社会,伤害他人,所以不应该给予他们以人道的待遇。

(√)32、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

(√)33、职业道德使特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职业化,又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

(√)34、职业道德不会造成不同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人格差异。

(√)36、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定的奋斗目标。

(√)37、职业义务就是从业人员对社会、对他人所承担的职业责任。

(√)38、纪律和自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是不可分的。

(√)39、职业良心是从业人员对职业责任的自觉意识。

(√)40、职业荣誉室职业义务和职业良心的价值体现和价值尺度。

(√)41、职业作风是从业人员在其职业实践和职业生活中所表现的不稳定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风范。

(√)43、职业是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

(√)47、职业意识指从业人员对职业的认识意向及对职业所持的主要观点。

(√)48、职业意识主要受家庭和社会两方面的影响,与个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无关。

(√)50、服务意识可以通过培养、教育和训练而得到。

(√)51、职业精神一方面是社会精神原则“职业化”,另一方面使个人精神“成熟化”。

(√)52、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史我们所有“立”的根本大业。

(√)53、职业技能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54、作为激励从业人员自立自强的内在精神因素,职业尊严与职业荣誉是一样的。

(√)59、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所以个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社会离不开个人。

(√)61、个人利益要无条件的服从集体利益。

(√)63、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65、勤业,就是勤奋学习专业,钻研自己的本职工作。

要做到勤业,一要勤奋,二要刻苦,三要顽强。

(√)66、“诚实守信”是道德品质和信念,也是道德责任,更是“人格力量”。

(√)67、奉献社会是一种社会公德,是社会对做人的起码要求。

(√)71、公平就是平均。

(√)73、办事公道是“为人民服务”在职业领域的集中和具体体现,是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

(√)75、服务群众首要的是树立群众观念,尊重群众。

(√)76、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乐群众之所乐,是贯彻党的宗旨的题中应有之义。

(√)77、服务群众的出发点在于方便群众,落脚点是尊重群众。

(√)80、奉献社会能够有效提升人生的现实价值和实现应有价值。

(√)81、奉献与索取具有相融性。

(√)85、目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的总目标,是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86、职业良心感是职业道德内心信念的具体体现,与社会舆论共同起着维护职业道德风尚的重要作用。

(√)87、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还需要加强道德评价,提高道德选择能力。

(√)二、单项选择题1、道德源自于(C)的需要。

B、抚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义务。

C、搞好邻里团结的前提是相互尊重。

D、男女有别,所以夫妻之间是不平的的。

19、在网络上,各种层次或腐朽落后、或先进合理的道德意识、行为并存,相互摩擦和碰撞。

THE END
1.法律思维的理解和运用法律用语的实质内涵,往往是其表面文辞所不能充分表达的,故法谚有云“法律未经解释,不得适用”。比如,民事诉讼领域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并非指当事人对自己所有的诉讼主张都负证明责任,而是遵循“于己有利”原则,即当事人须主张和证明对自己有利的规范要件事实(“有利”是指不适用特定法律规范,该当事人的http://zbyyfy.sdcourt.gov.cn/dyzy/372897/372830/30218227/index.html
2.清华考研辅导班:2020年清华大学法律硕士考研498法硕联考综合(非综合课考试足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非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http://www.shuoedu.com/articlenew.php?id=79336
3.法律好书推荐《法理学第二版大学生法律专业马工程法学教材高等四、法律原则 59 第二章 法的产生、发展与历史类型 64 第一节 两种对立的法的起源观 64 一、唯心史观的法的起源理论 64 二、唯物史观的法的起源理论 67 第二节 法的起源 68 一、原始社会的行为规则 68 二、法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70 三、法产生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规律 71 https://www.jianshu.com/p/fd5fdbc1f768
4.论述:以人为本6篇(全文)法律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这是演绎推理,法律没有规定,就是出现了立法的空白或立法的漏洞,如果出现立法的空白或立法的漏洞,则就没法进行演绎推理,只能用辩证推理。所以辩证推理基本上发生了两个整合。第一,如果进行演绎推理,显然会得出一个不公正的结论。第二,没有大前提,无法进行演绎推理,因此只能用辩证推理。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umhhyrt.html
5.法理学知识点背诵合集(下)合宪性原则是指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在创制法律的过程中,应当以宪法为依据,符合宪法的理念和要求,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合宪性的要求具体包括立法主体的合宪性、内容的合宪性和程序的合宪性等。 2.依法立法原则,是在前述合宪原则的前提下,立法还应遵循《立法法》。我国现行《立法法》不仅明确规定了立法原则,还规https://www.scwanxue.cn/kyzx/zhinan/1023.html
6.20022012年司法考试法理学历年真题解析——主观题法律常识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其内涵丰富,包括要求罪和刑都要有法律明文规定,禁止溯及既往,禁止有罪类推,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等含义。根据这一原则,司法机关定罪和量刑都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来判断,而不仅仅是看行为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材料一种张某的裸聊虽然有伤风化,但https://www.lawpa.cn/changshi/880438.html
7.法律逻辑学第六章 演绎推理(一) —— 简单命题推理 第七章 演绎推理(二) —— 复合命题推理 第八章 归纳推理 第九章 类比推理 第十章 假说与侦查假说(自学) 第十一章 论证(自学) 第十二章 逻辑学基本规律(自学) 第一章 引论 本章要求: 明确法律逻辑学的定义、法律逻辑学研究的对象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255098
8.试论入世后民商事案件裁判文书的公开性/邬文辉造成裁判文书在公开性方面存在种种问题,虽然与我国当前审判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业务水平不高很有关系,但也与当前我们未能很好地理解裁判文书公开性的基本内涵及基本要求大有关系。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世贸组织关于法律透明尤其是司法透明的原则,无疑又向我们提出了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民商事案件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1.html
9.中外法学过刊[46]在民法方法论的视阈下,后法典化时代的私法法源逐渐走出法律实证主义的囹圄。各国在法典修订过程中,通过诸如基本原则、一般条款、不确定概念的设定等立法技术,维持了法源的开放性特征,不少国家为了强调法源保持开放对于整体法秩序之实现的重要性,在法典中直接规定了法源条款。http://journal.pkulaw.cn/OldIssue/Detail/159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