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律规范类型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历年都是一个高频考点,今天我们就其中常考的类型进行论述。教育法律规范类型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法条反选,分类依据的多选题。
一、知识链接
②权利可以理解为利益,你可以放弃。
③权力可以理解为力量、职权,一般为公职人员拥有,不能放弃。
2.义务性规范:在内容上一般都属于强制性规则,按照其所要求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性质,可将其分为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关于后者的规范又称为禁止性规范。在文字表述形式上通常采用“必须”、“应当”、“义务”等字样。
批注:①积极义务可以理解为应当、必须、去做、有……的义务。
②消极义务可以理解为不能做、禁止、不得、不准。
(二)根据法律行为产生的基础分为:调控性规范和构成性规范
1.调控性规范:是针对已经事实存在的行为而制定,以对这种行为起到调节、控制作用的规范。
批注:强调先有行为后有规范。
2.构成性规范:构成性规范是它本身所规范的活动产生的依据。也就是说,由构成性规范引导下所产生的行为对其具有逻辑上的依赖关系。如果没有这种构成性规范,该行为活动就不可能产生。
批注:强调先有规范后有行为,如果没有这个规范活动就不能产生。
(三)根据内容的弹性程度分为:确定性规范和非确定性规范
1.确定性规范:是指全面、具体而详尽地规定了行为模式内容的规范。
批注:强调无弹性,无自由裁量余地。
2.非确定性规范:为个别调整而留有自由量裁余地,主体可以在法定限度内灵活把握,根据具体问题来决定处置的具体措施时,便属于此规范。
批注:强调有弹性,有自由裁量余地。
二、习题巩固
【单选题】
1.《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属于()。
C.调控性规范D.构成性规范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法律规范的类型。
选项B,义务性规范在内容上一般都属于强制性规则,按照其所要求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性质,可将其分为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关于后者的规范又称为禁止性规范。在文字表述形式上通常采用“必须”、“应当”、“义务”等字样。
选项C,调控性规范是针对已经事实存在的行为而制定,以对这种行为起到调节、控制作用的规范。
选项D,构成性规范是它本身所规范的活动产生的依据。也就是说,由构成性规范引导下所产生的行为对其具有逻辑上的依赖关系。如果没有这种构成性规范,该行为活动就不可能产生。
根据题干关键词“可以……”故答案为A。
2.《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六条“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
C.确定性规范D.非确定性规范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法律规范的类型。
选项C,确定性规范是指全面、具体而详尽地规定了行为模式内容的规范。
选项D,非确定性规范:为个别调整而留有自由量裁余地,主体可以在法定限度内灵活把握,根据具体问题来决定处置的具体措施时,便属于此规范。
根据题干“违反规定收取费用、退还所收费用、给予处分”等关键词都全面、具体而详尽地规定了行为模式内容。故本题属于确定性规范,排除ABD,答案为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