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警官学院院校信息

专业综合课包括刑事侦查和治安两部分。要求考生具有准确把握刑事侦查学和治安学的基础知识的专业素质,具备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体包括:

1、准确识记刑事侦查、治安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刑事侦查、治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刑事侦查、治安的基本理论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刑事侦查75分

治安7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刑事侦查、治安各10题)

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刑事侦查、治安各5题)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刑事侦查、治安各2题)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刑事侦查、治安各1题)

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刑事侦查、治安各1题)

第一部分刑事侦查

一、刑事侦查概述

(一)刑事侦查工作的任务和目的

(二)刑事侦查工作的方针与基本原则

(三)刑事侦查工作体制与机制

二、犯罪现场勘查

(一)犯罪现场勘查概述

1.犯罪现场勘查的要求

2.犯罪现场勘查的组织指挥

(二)犯罪现场勘查

1.犯罪现场勘查概述

2.犯罪现场勘查的要求

3.犯罪现场勘查的组织指挥

(三)犯罪现场访问

1.犯罪现场访问的对象和内容

2.犯罪现场访问的基本步骤和具体方法

(四)犯罪现场勘验

1.犯罪现场勘验的步骤

2.犯罪现场痕迹物证的发现、固定、提取和分析

(五)犯罪现场勘查记录

1.犯罪现场勘查笔录

2.犯罪现场勘查照片与录像

3.犯罪现场绘图

(六)犯罪现场分析

1.犯罪现场分析的步骤

2.犯罪现场分析的内容

三、摸底排队

(一)摸底排队的条件

(二)摸底排队的范围

(三)摸底排队的实施

四、调查访问

(一)调查访问的对象

(二)调查访问的内容

(三)调查访问的步骤

(四)调查访问的方式

(五)调查访问结果的审查判断

五、并案侦查

(一)并案侦查的条件

(二)并案侦查的组织实施

六、辨认

(一)辨认的本质

(二)辨认的分类

(三)辨认的规则

(四)辨认的组织实施

(五)辨认结果的审查判断

七、通缉、通报

(一)通缉的条件

(二)通缉令的发布权限和范围

(三)通缉令的内容和制作

(四)制作、发布通缉令的要求

(五)通报的分类

(六)通报的发布权限和范围

(七)制作、发布通报的要求

八、追缉、堵截

(一)追缉、堵截的方法

(二)追缉、堵截的组织实施

九、侦查实验

(一)侦查实验的规则

(二)侦查实验的组织实施

(三)侦查实验结果的审查判断

十、阵地控制

(一)阵地控制的基本原则

(二)阵地控制的主要行业和场所

(三)阵地控制的方法

十一、跟踪、守候

(一)跟踪的基本原则

(二)跟踪的方法

(三)跟踪的组织实施

(四)守候的方式

(五)守候的组织实施

十二、搜查、扣押

(一)搜查的分类

(二)搜查的方法

(三)搜查中的注意事项

(四)扣押的实施

十三、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

(一)在逃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和潜逃规律

(二)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的方式、方法

十四、刑事侦查程序

(一)立案

1.立案的条件

2.立案的实施

(二)分析判断案情

(三)刻画犯罪嫌疑人条件

(四)分析、判断侦查范围

(五)确定侦查途径

(六)制定侦查计划

(七)破案

1.破案的条件

2.破案的组织实施

(八)预审

(九)侦查终结

1.侦查终结的条件

2.侦查终结对案件的处理

3.案件材料的整理和装订

十五、各类案件侦查

(一)杀人案件侦查

1.杀人案件的分析和特点

2.对可疑死亡事件性质的甄别

3.杀人案件的案情分析

4.查找杀人犯罪嫌疑人的主要途径

5.杀人犯罪嫌疑人的查证

(二)盗窃案件侦查

1.盗窃案件的分类和特点

2.盗窃案件的案情分析

3.盗窃案件的侦查要点

(1)内盗案件的侦查要点

(2)外盗案件的侦查要点

(3)扒窃案件的侦查要点

(4)盗窃机动车案件的侦查要点

(三)抢劫案件侦查

1.抢劫案件的分类和特点

2.抢劫案件的侦查要点

(四)诈骗案件侦查

1.诈骗案件的概念和特点

2.诈骗案件的侦查要点

十六、侦查实践前沿动态

(一)情报主导侦查

1.情报主导侦查的条件

2.情报主导侦查的工作模式

3.网上侦查

4.情报分析研判

(1)情报分析研判的步骤和程序

(2)情报分析研判的方法

(3)情报分析研判结果的评价

(二)刑侦体制改革

1.刑侦体制改革的背景

2.刑侦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任务

3.刑侦破案机制改革

4.刑侦协作机制改革

5.刑侦保障机制改革

第二部分治安

一、治安管理概述

(一)治安与治安管理的含义

有关古代治安内容;现代治安含义;治安管理的含义及其特征。

(二)治安管理的任务与原则

1.治安管理的任务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预防、发现和控制犯罪活动;预防、查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预防、处置治安事件;预防、查处治安灾害事故;为民排忧解难;协助其他行政管理。

2.治安管理的原则

服从、服务原则;依法行政原则;预防为主、保障安全原则;公开、公正原则等。

(三)治安管理机构与治安防范组织

1.治安管理机构

(1)按照行政层级划分,分为中央治安管理机构,省级治安管理机构,地、市级治安管理机构,县、市级治安管理机构和公安派出所。

(2)按照具体业务划分,分为公共治安秩序管理部门;特种行业管理部门;枪支、危险物品管理部门;户口和居民身份证管理部门;社会安全防范指导部门;治安行动队等。

2.治安防范组织

(1)治安防范组织的种类

单位内部保卫组织;辅警组织;自治性安全防范组织(群防群治组织);治安保卫委员会;治安联防组织;职业化安全防范组织(保安服务公司)

(2)公安机关对治安防范组织的指导

(四)治安管理的法律规范

1.适用于治安管理的法律

(1)《人民警察法》;

(2)《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

(3)《突发事件应对法》、《禁毒法》等;

(4)《治安管理处罚法》、《居民身份证法》、《枪支管理法》等。

2.适用于治安管理的行政法规

(1)《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

(2)《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

(3)《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等。

3.适用于治安管理的部门规章

(1)《城市人民警察巡逻规定》、《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等;

(2)《临时居民身份证管理办法》、《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办法》、《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典当管理办法》等;

(3)《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公安机关行政许可工作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程序规定》等。

二、治安管理手段、措施与勤务

(一)治安行政手段

治安行政确认;治安行政命令;治安行政许可;治安行政教育;治安监督检查等。

(二)治安防控措施

治安防范教育;治安调查;安全检查;治理整顿等。

(三)治安强制措施

强行遣送;扣留人员;查验、扣留、收缴居民身份证;限期整改等。

(五)巡逻与盘查

1.巡逻

巡逻的方式;巡逻的作用;巡逻的职责;巡逻的权限;巡逻制度等。

2.盘查

盘查的法律依据;盘查的方式;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盘查规范等。

三、治安基层基础

(一)治安基层基础概述

1.治安基层基础的含义

2.“三基”工程建设

“三基”工程建设的基本内涵;“三基”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三基”工程建设的实施途径。

(二)社区警务

1.我国社区警务的基础

公安工作的方针;综合治理方针。

2.社区警务工作的内容

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等。

3.社区警务工作的方法

走访调查;宣传发动;巡逻守护;警情通报等。

(三)公安派出所

1.公安派出所的性质与任务

2.公安派出所的设置原则

3.公安派出所的职责与权限

4.公安派出所的基本制度

(四)户政与人口管理

1.户口登记与户口调查

户口登记的内容;户口调查的内容;户口调查的基本制度;户口调查的工作要点。

2.居民身份证管理

居民身份证的申领、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的签发;居民身份证的使用、查验;临时身份证。

3.实有人口管理

(1)常住人口管理的主要工作

(2)暂住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工作

(3)境外居留人口管理的主要工作

(4)特殊人口管理的主要工作

四、治安管理的主要工作

(一)公共场所治安管理

1.公共场所的特点

2.公共场所的种类

3.娱乐场所治安管理

娱乐场所概念与范围;娱乐场所的治安问题;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措施。

(二)特种行业治安管理

1.特种行业的特点与种类

2.旅馆业治安管理

旅馆业的范围;旅馆业治安管理制度(措施)。

3.印章业治安管理

印章业的范围;印章业治安管理制度(措施)。

4.典当业治安管理

典当业的范围;典当业治安管理制度(措施)。

(三)危险物品治安管理

1.危险物品的范围

2.危险物品治安管理的主要手段

3.公安机关在危险物品管理中的职责

(四)大型活动安全管理

1.大型活动的种类

2.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管理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的依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的预案;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的基本措施。

3.公安机关在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中的职责

(五)单位内部治安保卫

1.单位内部治安保卫的方针

2.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要求

3.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制度

4.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的分类

5.公安机关在单位内部治安保卫中的监督检查

(六)突发事件处置

1.突发事件的类型

2.突发事件的发展阶段

3.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

4.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

五、治安案件查处

(一)治安案件查处概述

治安案件与刑事案件的区别;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构成与种类;治安案件查处的法律依据;治安案件查处的基本原则。

(二)治安管理处罚

(三)治安案件查处程序

1.治安案件的受案

2.治安案件的调查

传唤;勘验、检查;扣押、登记;鉴定、检测;抽样取证;证据保全;辨认等。

3.治安管理处罚的告知、听取与听证

4.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依法作出处罚决定;依法作出不予处罚决定。

5.治安管理处罚的执行

警告的执行;罚款的执行;行政拘留的执行;其他法律措施的执行。

6.简易程序

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简易程序的操作规范。

7.治安调解

治安调解的适用条件;一般调解;现场调解;治安调解的操作规范。

(四)治安管理处罚的监督与法律救济

1.治安管理处罚的监督

2.治安行政复议

3.治安行政诉讼

4.治安行政赔偿

六、治安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一)治安管理的创新

治安管理的理念创新;治安管理的体制创新;治安管理的机制创新等。

(二)治安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三)社区警务的改革与发展

(四)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

(五)其他治安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刑事侦查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刑事侦查活动的认识基础是()。

A.逻辑学B.辩证唯物主义C.同一认定理论D.物质交换原理

2.将现场绘图分为平面图和平面展开图是根据现场绘图的()作出的分类。

A.表示范围B.比例要求C.结构形式D.视角

3.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时,被辨认的人不得少于()人。

A.5B.7C.9D.10

4.下列关于犯罪现场勘查的阐述,正确的是()。

A.个体勘验可分为静态勘验和动态勘验

B.现场勘验的基本步骤是整体巡视、个体勘验和局部观察

C.全面记录固定现场状况是整体巡视的任务之一

D.划定勘验范围、明确勘验重点是局部观察的任务之一

5.关于侦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侦查实验应尽量在原地进行

B.侦查实验应尽量使用原有物品和工具

C.同一实验应反复多次进行

6.刑事侦查基础工作是指刑事犯罪情报工作、阵地控制和()。

A.现场勘查

B.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

C.刑嫌调控

D.并案侦查

7.我国最基层的刑侦部门是()。

A.刑警大队

B.刑警中队

C.责任区刑警队

D.派出所

8.下面有关刑事侦查工作方针表述错误的是()。

A.依靠群众

B.抓住战机

C.适时破案

D.积极侦查

9.下面有关通缉的表述错误的是()

A.通缉对象必须是应当逮捕并在逃的犯罪嫌疑人

B.市级以上公安机关有权向自己管辖的地区发布通缉令

C.通缉令可利用公开张贴或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发布

D.通缉令应写加盖发布单位公章

10.破案的条件是指主要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和()。

A.赃款赃物收缴

B.主要犯罪嫌疑人到案

C.法律手续完备

D.犯罪嫌疑人交待口供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1.刑事侦查学是的学科性质是()。

A.应用法学B.边缘学科C.理论法学D.法学子学科

12.同一认定原理的理论依据是所有物质的本质特征都具有()。

A.稳定性B.客观性C.特定性D.可视性

13.不能被邀请作为犯罪现场勘查见证人的人员有()。

A.现职司法人员B.国家公务员C.受过打击处理的人D.被害人及其家属

14.并案侦查的依据是()。

A.案件的特殊性B.案件的相对稳定性C.犯罪行为的习惯性D.犯罪行为的连续性

15.刑事侦查是享有侦查权的国家机关为收集犯罪证据、查明案件事实和查缉犯罪嫌疑人依法实施的()。

A.一般调查工作B.专门调查工作C.强制措施D.强制性措施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

16.简述杀人案件的特点。

17.简述分析、判断作案工具和手段的依据。

四、论述题:每小题25分。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

18.论述辨认结果的审查判断。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

现场勘查情况:

现场位于该校家属区十八楼二门三楼三号。李×家是三居室,正中一间是客厅,西间为李×夫妻卧室,东间是其女卧室,并有厨房和厕所。尸体仰卧在中间屋的水泥地板上,尸体下及周围有大量血迹。尸表检验发现死者前额部有边沿不整齐的裂伤四处,头顶部及左右枕部有裂伤十余处,边沿均不整齐,两眼青肿,鼻左侧骨折,颈部缠绕一条长三米的细麻绳,饶了三圈,并打一死结,绳子缠绕处呈较深索沟。死者上衣和毛衣、衬衣被掀至胸部,裤子被褪下,露出腹部,在肚脐上有横切伤四处,分别长十至十五厘米,腹壁切开,肠子外露,腹腔内有积血。两手有青肿、擦伤,并粘有血迹和头发。西屋沙发上有血点滴,沙发背靠的墙上有喷溅血二十四点,高一百二十厘米。西屋门框及门外墙上有五处血迹,高度为一百四十厘米左右,三处血迹上还粘有长头发六根。东间房门未外开,室内无异常。从中屋尸体到厕所水池留有一条血滴线,并留有四枚血足迹,足迹长约二十五厘米,为大棱花纹,水池边放有一把菜刀,上无明显血迹。室内无翻动现象,死者戴有手表,桌上放有一块表,以及照相机、电视机。死者家中的现金和数千元存折均未丢失,门窗均完好。

经检验,墙上血迹中的头发和死者手上粘的头发系死者头发;死者是因为大量出血造成内脏贫血而死;死者无被奸迹象;现场血足迹系北京产模压底翻毛皮鞋所留。

经向单位、家属、邻居、同事调查访问,死者贾香,女,五十二岁,市某厂会计,目前其夫李×正在给其联系调到该大学工作。三月十日系该厂公休日,贾在家休息。早上八时以前,其夫及子女陆续离开家上班,仅贾一人在家。其夫李×十时回家取东西用钥匙打开房门,发现贾死于屋内,即向该校保卫科报案。

贾香作风正派,为人老实,工作负责,但年老体弱,胆小怕事,一人在家时总是关着门,有客人来时,不是比较熟悉的也从不让进入卧室,在社会交往中没有什么仇人。李×在学校工作较好,群众关系也好,但有人反映其有作风问题,其一子一女均已工作,平日夫妻、母子关系尚和睦。

经其夫及子女辨认,死者颈部的细麻绳不是其家中之物;家中亦无人穿大棱形花纹底皮鞋;水池边的菜刀系家中日常用的菜刀,原放在厨房碗柜之中。

(注:计算身高公式:身高=(鞋印长-2)×7)

请回答:

1.这是一起什么性质的杀人案件?依据是什么?

2.本案中犯罪行为人有几人,使用了哪些作案工具?

3.本案中的犯罪嫌疑人应具备什么条件?

4.侦破此案应采取哪些侦查措施,如何组织实施?

5.描述犯罪行为人作案的经过。

治安

一、单项选择题:第20-29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我国历史上最早把“治”和“安”连起来作为一个词使用的是

A司马迁B韩非

C贾谊D孟子

21.《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是

A治安行政规章B治安行政法规

C治安行政法律D地方性治安法规

22.单位内部保卫组织是

A独立的一级公安机关B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

C治安防范组织D治安联防组织

23.根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

A辅警组织人员B保安服务人员

C治安联防组织D公安机关人民警察

24.公民所持居民身份证因故无法继续使用而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领取新证的行为是

A申领B换领

C补领D签发

25.根据国务院公布施行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大型群众性活动,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达到()人以上的活动。

A1000B500

C200D100

26.《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的职责之一,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

A领导和监督B组织和领导

C组织和指导D指导和监督

27.社区警务是

A警务战略B社区中的警务

C严打的战略D社区公众的治安工作

28.新时期,对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服务工作的方针是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和

A有效控制B重点监督

C搞好服务D充分利用

29.属于全国性特种行业的是

A拍卖业B废旧金属收购业

C旅馆业D修理业

二、多项选择题:第30-34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30.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治安管理的范围

A公共场所管理B特种行业管理

C户政管理D大型活动安全管理

31.按照行政层级划分,治安管理机构包括

A市级治安管理机构B治安防暴队

C治安拘留所D公安派出所

32.公安部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三基”工程的“三基”是

A夯实基点B苦练基本功

C打基础D抓基层

33.公共场所的范围有

A重点地区B企事业单位

C娱乐场所D交通场所

34.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要

A创新执法理念B改进执法方式

C完善执法规范D加强执法管理

三、简答题:第35-36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5.简述治安防控措施主要有哪些?

36.简述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与措施。

四、论述题:第37小题,25分。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

37.结合实践论述治安管理的创新。

五、案例分析题:第38小题,20分。

38.一个小区的保安孙某与刘某(男,六十多岁,该小区住户)因琐事发生争执。刘某出言不逊,孙某随手抄起一个烟灰缸向刘某砸去,刘某躲闪并用手遮挡,烟灰缸砸在刘某左手臂上,砸出一道血印(后经鉴定未达到轻微伤)。刘某将孙某告到派出所。派出所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第19条的规定,认为刘某构成殴打他人行为,但事出有因,属于情节特别轻微,减轻给予孙某罚款200元处罚。

分析上述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1)孙某的行为构成什么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3)对孙某应当如何处理?

(4)如何理解治安管理处罚的自由裁量权?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B4.A5.D6.C7.C8.C9.B10.B

二、多项选择题

11.ABD12.AC13.ACD14.ABCD15.BD

三、简答题

16.(1)杀人犯罪案件多有预谋过程。

(2)杀人案件有尸体可供检验。

(3)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多有特定利害关系。

(4)现场上可供提取和分析的痕迹、物证较多。

(5)犯罪行为人作案后心理活动剧烈,反常表现相对突出。

四、论述题

18.答案要点:

(1)审查辨认主体方面,具体包括:首先,考察辨认主体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该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到辨认主体判断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其次,考察辨认主体的感知、记忆和表达能力,如有无近视、色盲、听力减弱、健忘等症状,从而影响辨认结果的准确性;再次,考察辨认主体在感知、记忆和辨认时的状态和积极程度。如有无恐惧、紧张等心理状态并影响其观察和记忆等。

(2)审查辨认客体方面,具体包括:首先,考察辨认客体特征是否稳定,在案发后至辨认时是否发生较大改变,或者是否易于被破坏或易于伪装;其次,考察辨认客体特征是否突出,是否容易与其他客体相区别;再次,辨认客体是否易于被感知、记忆和再认,如辨认客体特征在辨认主体头脑中的反映是否清晰和充分。

五、案例分析题

19.答案要点:

(1)这是一起私仇报复杀人案件。依据是:

①根据死者家中财物未见短缺,死者无被奸迹象,死者生前为人老实,作风正派,平日夫妻、母子关系尚和睦,可排除图财杀人、强奸杀人、奸情杀人和婚姻家庭纠纷杀人。

②有人反映死者丈夫李某有作风问题,而凶手又恰恰选择李某正在联系将贾香调到自己单位工作之时下手杀人,故推断此案很可能是因奸情瓜葛引发的泄愤报复杀人案件。

(2)本案中犯罪行为人为一人,依据是现场仅留有一种足迹(除死者及其家人之外)。作案工具有三种,即钝器、麻绳和菜刀。

(3)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应具备的条件是:

②根据凶手选择只有贾香一人在家时敲门入室作案,说明凶手了解死者及其家人的活动规律,作案时机选择恰当,应为熟人作案。

③根据贾香有客人来时,不是比较熟悉的人从不让进入卧室,据此推断凶手很可能是女性。

④贾香年老体弱,胆小怕事,而凶手杀害这样的一个人却费尽周折,先在西屋用钝器击打,又抓住贾的头发往门框上撞,又用麻绳勒和刀砍,才将贾香杀死,表明凶手的年龄、体力与死者不相上下。

⑤根据凶手遗留在现场上的足迹长度推算,凶手身高约在1.61米左右。

⑥有人反应贾香的丈夫李某有作风问题,而凶手又选择李某正在联系将贾香调到该大学工作之机下手杀人,分析凶手可能与李某有过奸情。

⑦凶手具有一双底长25厘米的北京产模压底翻毛皮鞋,以及钝器和麻绳作案工具。

⑧凶手身上可能沾有血迹。

(4)侦破此案应采取的侦查措施:

①对李某调查访问,查明他与谁曾有过暧昧关系,谁有可能作案。

②对照嫌疑人应具备的条件,在贾香和李某的熟人中深入摸底排队,发现犯罪嫌疑人。

③对发现的犯罪嫌疑人,可采用搜查措施获取类似的北京产模压底翻毛皮鞋,类似钝器和麻绳,然后进行检验鉴定,看鞋和钝器上有无血迹,与死者的DNA是否相同,与现场足迹和尸体上的伤痕是否吻合,与现场麻绳是否同一种类。

④对发现的犯罪嫌疑人,要注意从其住所搜查血衣并进行DNA检验,看其是否与死者相同。

(5)犯罪行为人作案的经过:犯罪行为人得知李某正在联系将贾香调到大学工作,想夫妻好好过日子,便怀恨在心,伺机泄愤报复。她利用贾香一人在家之机,敲门入室。贾香见来人是熟人,便让进卧室攀谈。凶手趁贾香不备,掏出携带的钝器打贾香的头部,贾跑向客厅,凶手又揪住贾的头发在门框上猛撞,致使贾香昏倒在客厅。凶手又掏出事先准备的麻绳狠勒贾的颈部,又唯恐贾不死,从厨房找来菜刀向贾香腹部连切四刀。杀人后,到厕所水池冲洗菜刀并洗手,而后关上死者家的房门逃离现场。

20.B21.B22.C23.D24.B25.A26.D

27.A28.C29.C

30.ABCD31.AD32.BCD33.CD34.ABCD

35.(1)治安防范教育。

(2)治安调查。

(3)安全检查。

(4)治理整顿。

36.(1)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2)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

(3)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

37.答案要点:

(1)治安管理的理念创新。如以民为本理念,公开透明理念,服务行政理念,诚信行政理念,成本效益理念等。

(2)治安管理的体制创新。如现行公安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构建现代治安管理组织体制,构建公安基层组织的警务保障等。

(3)治安管理的机制创新。如治安工作程序规范化,治安警务流程网络化,打防控一体化,治安警务信息化等。

38.答案要点:

(1)保安孙某与刘某发生争执,孙某用烟灰缸砸刘某,从其行为客观方面看,孙某殴打了刘某并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从其行为侵犯客体看,孙某侵犯了刘某的人身权,从其主观方面看,孙某砸伤刘某系故意,因而,孙某的行为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第一款规定,构成殴打他人行为。

(2)一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条关于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可以治安调解处理的规定;二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对殴打他人行为规定了一般情节、情节较轻、情节严重的三种处罚情形;三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9条规定了应当减轻或者不予处罚的五种情形。

(3)一是可以对孙某、刘某调解处理;二是如果调解不成或者可以直接选择对孙某处罚。但因刘某系60多岁的人,因而,对孙某的处罚选择应当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的第三种情节严重的处罚,即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三是如果考虑孙某有“情节特别轻微”的情况,首先选择适用直接具体的条款——即《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规定的处罚种类和幅度,其次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9条的规定,在“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幅度的基础上依照有关规定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1.法律规定:与刑事侦查、治安管理内容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THE END
1.法律层级划分图法律层级顺序结构图文章浏览阅读1.5w次。_法律层级顺序结构图https://blog.csdn.net/pengpengjy/article/details/114107243
2.层次划分范文10篇(全文)据此, 区域性市场在宏观上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区域内的市场层次, 第二个层次是在此基础之上的突破区域的市场, 对于这一层级的市场, 需要出台严格的法律政策予以监管, 否则就会无限蔓延, 最终造成市场混乱。 (二) 按发展目的划分 按照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内公司的发展目的标准, 可将区域性交易市场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0jiboblh.html
3.公交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安全图片:控制措施金字塔原则,以及鳄鱼图 提问:学员所在岗位或工作面临的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属于金字塔的哪一级,是否有更好的办法? 2. 风险分级管控原则 1)原则 2)层级划分 图片:风险管控层级金字塔 第三讲:作业安全分析 融会贯通:运用前两讲所学知识,开展一次作业安全分析 一、基本概念 1 什么是JSA? 图片:老鼠偷奶酪http://wap.boraid.cn/lessonShow.php?kind=nx&t_id=208314
4.完美的合同(二)概念划分与合同设计 三、思维工具图与合同起草 (一)图上作业与思维工具 (二)各类思维工具的运用 四、层次分析与图上作业 (一)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二)层次分析法的运用 第三节合同秩序设计基本原理 一、秩序之本是主题安排 (一)建立条款主题的原则 (二)从条款主题到模块主题 二、主题的层级与顺序 (一)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96215
5.法学法学(law science),是关于法律的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法律作为社会的强制性规范,其直接目的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并通过秩序的构建与维护,实现社会公正。作为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其核心就在对于秩序与公正的研究,是秩序与公正之学[1]。 在中国,法学思想最早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https://baike.sogou.com/v82123233.htm
6.我国商业银行规章制度层级问题探析明确公司内部职责分工、实施层级管理的角度,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规章制度的层级划分与界定问题,浏览了目前商业银行规章制度层级界定的概况,探析了商业银行规章制度层级划分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商业银行公司章程地位的特殊性,探寻了商业银行规章层级划分的法律依据,对商业银行三级规章的界定要素进行了比较分析,介绍了三个层级划分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4211316_7459.html
7.法律法规层级划分法律分析:层级由高到低排序:1、法律;2、行政法规;3、部门规章;4、地方性法规。根据行政级别也有高低,比如省级人大的地方性法规高于省政府所在市人大的法规高于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另外,宪法是根本法,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之相抵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89881347441447132.html
8.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4版)思维导图模板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效用积累过程 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 信息化体系 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4c455f8f11b40fe56ece43
9.按照法律地位和法律效率的层级划分法律时,正确的分类是()。按照法律地位和法律效率的层级划分法律时,正确的分类是()。 A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B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C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D宪法、法律、部门规章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https://www.examk.com/p/2035606374.html
10.现代财政制度下关于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几点思考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特别是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应以法律保障为基础。如德国先后制定了包括《基本法》《财政预算法》《财政平衡法》等在内的一整套财政法律规范,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以及财政平衡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完善不同层级政http://www.kjlww.com/m/article-60950.html
11.按照法律地位和法律效率的层级划分法律时,正确的分类是D 宪法、法律、部门规章 答案 C 多做几道 ( )主要指在安全生产领域的不同范围内,对普遍的、广泛通用的共性认识所作的统一规定,是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制定其他安全标准的依据和共同遵守的准则。 A 基础类标准 B 通用技术标准 C 管理标准 D 行业标准https://www.51zhishang.com/shiti/tk-st-251482.html
12.行政区划的划分我国行政区划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http://snsm.mnr.gov.cn/Information/news/24370
13.按照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级划分,法应当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判断题按照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级划分,法应当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 参考答案:错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判断题产品加工总是要出问题的,100%合格是不可能达到的。 参考答案:错 2.判断题如收件单位因故需将秘密载体返回寄件单位的,接收人应在秘密载体上粘贴批http://www.ppkao.com/tiku/shiti/fef8c233835f41b0ae6cb2f3e2ea4448.html
14.按照法律地位和法律效率的层级划分法律时,正确的分类是按照法律地位和法律效率的层级划分法律时,正确的分类是___。 A 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B 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C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D 宪法、法律、部门规章 --- 正确答案 C --- 暂无解析https://m.dongguan.huatu.com/tiku/4747528.html
15.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研究对企业而言,可以先在总部设立共享总中心,以后再逐步向各省、各市县的子公司和分公司推进,建设共享分中心。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由于存在国家部级、省厅级、市县局级的组织层级划分,在服务模式选择时更需要考虑到各阶段共享的范围大小。 在共享中心建设初期,通常先在省厅级主管部门进行模式构建,形成省级财务共享总中心,https://www.chinamas.cn/llqy/list/151
16.论税与费的法律界限我国现行立法比较简陋,法律效力的层级也较低,只是对税费规范进行了基本的界定。我们认为,这方面可以借鉴日本肖普税制中关于地方税的思路,通过重构财源组成以及强调其专属性,着力强化地方财政。[47]在中央地方财政收入划分中,重点对税费关系的交界领域进行处理,如特定目的税及政府性基金等。对专属于地方使用的特定款项,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