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人公示: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

候选人公示: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

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候选人推荐工作已于2010年8月31日结束,经初评单位推荐,并经中国法学会评选委员会办公室审核,确定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候选人为111人,现予以公布。即日起至11月11日,如有异议,请将书面意见以真实身份署名寄至中国法学会评选委员会办公室(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兵马司胡同63号中国法学会研究部,邮编:(100034)。

中国法学会评选委员会办公室2010年10月13日

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候选人名单

(以姓氏笔划为序)

万毅男1975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

研究专长:刑事诉讼法学

代表作论文:1.论盘查。《法学研究》2006年第2期。

2.刑事诉讼法解释论。《中国法学》2007年第2期。

代表著作:《中国大陆刑事诉讼法理论与实务》,(台湾)元照出版社2009年。

于志刚男1973年5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

研究专长: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代表作论文:1.网络犯罪与中国刑法应对》。《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2.Abolitionorretention:rethinkingthedeathpenaltyinChina.《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9年第2期。

代表著作:1.独著:《传统犯罪的网络异化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

孔庆江男1965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学

代表作论文:1.China’sWTOAccession:CommitmentsandImplications.2000.12

2.EnforcementofWTOAgreementsinChina:IllusionorReality2001.11

代表著作:,WorldScientificPublishingCo.2002

王轶男1972年6月出生,蒙古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研究专长:民法学

代表作论文:1.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2.论物权法的规范配置。《中国法学》2007年第6期。

代表著作:《物权变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健男1965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院长、教授。

研究专长:法理学、法律史

代表作论文:1.德国法在中国传播的一段轶史——从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说到赫善心和晚清修律。《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1期。

2.西方政法知识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为中心。《法律科学》2001年第3期。

代表著作:《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磊男1965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研究专长:宪法学

代表作论文:1.论人大释法与香港司法释法的关系。《法学家》2007年第3期。

2.“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7月。

代表著作:《选择宪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王万华女1973年4月出生,侗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研究专长:行政法学

代表作论文:1.论我国尽早制定行政程序法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中国法学》2005年第3期

代表著作:《行政程序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

王世涛男1966年6月出生,汉族,民革党员,博士,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

研究专长:财税法学

代表作论文:1.违宪构成初论。《法学家》2005年第5期;

2.“两个人权公约”与我国人权宪政体制的整合。《法律科学》2001年第2期。

代表著作:《行政侵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先林男1965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研究专长:经济法学

代表作论文:1.竞争法视野的知识产权问题论纲。《中国法学》2009年第4期。

代表著作:《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

王旭军男1972年8月出生,蒙古族,中共党员,博士,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副庭长。

主要研究方向:行政诉讼法

代表作论文:1.论人世后我国行政诉讼的发展方向。《法律适用》2002年第2期。

2.法律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与再审制度理念改革。《审判监督指导》

2005年第2辑。

代表著作:《不动产登记司法审查》,法律出版社2010年。

王林彬男1973年10月出生,汉族,九三学社社员,博士,新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研究专长:国际法学

代表作论文:1.OntheNoumenaofinternationallaw.Volume8Number3November2009

2.《哈萨克斯坦矿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9年第6期。

代表著作:《国际司法程序价值论》,法律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

王振民男1966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宪法学

代表作论文:1.略论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中国法学会》1996年第6期。

2.我国宪法可否进入诉讼。《法商研究》1999年第5期。

代表著作:《中央与特别行政区关系——一种法治结构的解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王崇敏男1965年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硕士,海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学

代表作论文:1.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若干问题探讨。《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

2.论我国民法典总则中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3期

代表著作:《中国物权制度》,华文出版社2009年。

王锡锌男1968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行政法学

代表作论文:1行政正当性回归:中国新行政法的提出、问题及框架”。《清华法学》2009年第1期。

2.当代行政的民主赤字问题及其克服。《法商研究》2009年第1期。

代表著作:《行政程序法理念与制度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

邓思清男1966年4月出生,汉族,博士,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学

代表作论文:1.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法学研究》2007年第3期。

2.论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中国法学》2003年第3期。

代表著作:《检察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冯军男1965年12月出生,汉族,民建会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代表作论文:1.关于平衡论疏漏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国法学》1997年第2期。

冬季号。

代表著作:《行政处罚法新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

冯玉军男1971年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学

代表作论文:1.权力、权利与利益的博弈——中国城市房屋拆迁问题的法律与经济分析。《中国法学》2007年第4期。

2.法律与全球化一般理论述评。《中国法学》2002年第4期。

代表著作:《法经济学范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冯晓青男1966年3月出生,汉族,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

代表作论文:1.著作权扩张及其缘由透视。《政法论坛》2006年第6期。

2.知识产权法的价值构造——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机制研究。《中国

法学》2007年第1期。

代表著作:《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

左海聪男1966年2月出生,汉族,民建会员,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直接适用条约问题研究。《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

2.论国际法部门的划分。《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1998年

代表著作:《国际经济法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龙卫球男1968年9月出生,汉族,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民商法学

代表作论文:1.规则嬗变与市场经济——中国民商经济法治建设三十年。《私法研究》2009年第1期。

2.中国物权法制的变迁与展望。《月旦民商法杂志》2007年第3期。

代表著作:《民法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

付子堂男1965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论纲——写在《现代法学》首任

主编黎国智教授80寿辰之际。《现代法学》2007年第5期。

2.关于自由的法哲学探讨。《中国法学》2000年第2期。

代表著作:《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版。

任强男1970年1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

代表作论文:1.判决如何作出——以判断类型为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

3期。

2.中国封建法再认识。《法学研究》2006年第2期。

代表著作:《知识、信仰与超越——儒家礼法思想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白云女1971年5月出生,回族,中共党员,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个人征信体系中知情权与信息隐私权平衡的理念。《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11期。

2.论证券市场信用体系的构建。《理论探讨》2006年第6期。

代表著作:《个人征信法律规制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刘杨男1965年1月出生,汉族,博士,辽宁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代表作论文:1.道德、法律、守法义务之间的系统性理论——自然法学说与法律实证主义关系透视。《法学研究》2010年第2期。

2.正当性与合法性概念辨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3期。

代表著作:《法律正当性观念的转变——以近代西方两大法学派为中心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刘燕女1966年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外法学》副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学证券法

代表作论文:1.走下“自由裁量权”的神坛——重新解读凯立案以及“自由裁量权”

之争。《中外法学》2002年第5期。

2.股票期权的法律与会计约束——伊利事件的启示。《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代表著作:《会计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刘风景男1965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

代表作论文:1.互联网:法律文本的新载体。《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06年第9期

代表著作:《判例的法理》,法律出版社2009年。

刘仁文男1967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刑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

代表作论文:1.我国环境犯罪初步研究。《法学研究》1994年第3期。

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若干问题探讨。《中国法学》1997年第4期。

代表著作:《过失危险犯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

刘立霞女1967年10月出生,汉族,九三学社社员,博士,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从许霆案和刘涌案看人格与人身危险性。《河北法学》2009年第2期。

2.论我国实行政府信息公开的价值。《理论前沿》2008年第16期。

代表著作:《证人证言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

刘亚丛男1968年9月出生,蒙古族,中共党员,博士,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授。

代表作论文:1.中国经济法的出路。《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法哲学基础。《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代表著作:《事实与解释——在历史与法律之间》,法律出版社2010年。

刘志云男1977年4月出生,汉族,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法学

代表作论文:1.复合相互依赖: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发展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2.“Legitimacy”ofInternationalLaw:TheSourceandthe

PathstoOvercomeCrisis.2009,Vol.4,No.4.

代表著作:《当代国际法的发展:一种从国际关系理论视角的分析》,法律出版社2010年。

刘国涛男1965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硕士,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环境资源法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资源法学法学

代表作论文:1.“环境生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及其法学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0期。

代表著作:《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绿色产业与绿色产业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

朱大旗男1967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财税法学

代表作论文:1.出口退税缘何高调调整。《法治周末》2010年7月15日。

2.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若干思考。《国际商报》经济与法导刊2010年6月23日

代表著作:《金融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朱谢群男1969年6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

代表作论文:1.信息共享与知识产权专有。《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6月。

2.也论知识产权。《科技与法律》2003年10月。

代表著作:《创新性智力成果与知识产权》,法律出版社2004年。

齐延平男1968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论古希腊哲学中人权基质之孕育。《文史哲》2010/3

2.转型期中国法理学的多维面向。《中国法学》2008/2

代表著作:《自由大宪章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

余凌云男1966年3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代表作论文:1.法院如何发展行政法。《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2.行政法上合法预期之保护。《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代表著作:《行政法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宋功德男1971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

代表作论文:1.寻找均衡——行政过程的博弈分析。《中外法学》2002年第2期。

2.中国公法的崛起与政治变革。《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2期。

代表著作:《行政法哲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

张军男1965年5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广西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宪法学、行政法学

代表作论文:1.法与德的冲突及其法理思考。《现代法学》2003年第4期;

2.高等学校权力与权利的界限。《学术论坛》2003年第4期。

代表著作:《宪法隐私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张万明男1965年7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中央台办法规局副局长、特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私法学

代表作论文:1.略论涉外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中国法学》1988年第1期。

代表著作:《涉台法律问题总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

张伟军男1966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学士,甘肃省张掖市人民检察院处长。

代表作论文:审查起诉中证据审查判断的若干疑难问题研究。《刑事司法指南》总第24集。

代表著作:《公诉人法庭辩论实务与技巧》,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

张学军男1967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婚姻家庭法学

代表作论文:1.身份登记制度研究。《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

2.错误的生命之诉的法律适用。《法学研究》2005年第4期;

代表著作:《论离婚后的扶养立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

张建伟男1966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代表作论文:1.阿Q之死的标本意义——为.《阿Q正传》赘附的法律学解释。《政法论坛》2009年第1期。

2.窦娥的“二度被害”。《清华法治论衡》2008年1月。

代表著作:《司法竞技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张冠梓男1966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理事长、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法学、法律人类学社会学

代表作论文:1.法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及其流变。《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2.多元与一体: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法律。《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论丛》2008年

代表著作:《论法的成长——来自中国南方山地法律民族志的诠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张德友男1965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代表作论文:1.试析入户盗窃之处断。《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第4期。

2.黑社会组织犯罪的成因。《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6期。

代表著作:《不能犯——刑事上的法外空间》,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李琛女1974年1月出生,汉族,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代表作论文:1.质疑知识产权之“人格财产一体性”。《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

期。

2.“法与人文”的方法论意义——以著作权法为模型。《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代表著作:《论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长健男1965年2月出生,苗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代表作论文:1.论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视角。

《中国法学》2005年第3期。

2.StudyonthePropertyRightInstitutionforPeasantCooperativeEconomicOrganizationsinChina.Science,2005

代表著作:《中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研究——以生存权与发展权平等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09年。

李玉华女1972年11月出生,汉族,博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代表作论文:1.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政法论坛》2000年第1期。

2.我国古代直诉制度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政治与法律》2001年

第1期。

代表著作:《刑事证明标准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

李秀清女1966年3月出生,汉族,民建会员,博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法学、外国法制史

代表作论文:1.中国移植苏联民法模式考。《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2.20世纪前期民法新潮流与《中华民国民法》。《政法论坛》2002年第1期。

代表著作:《日耳曼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李建华男1967年6月出生,回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民法学

代表作论文:1.论经济法责任的构成要件及承担方式。《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年第6期。

2.对我国民法调整对象的再认识。《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第6期。

代表著作:《民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应飞虎男1971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

代表作论文:1.权利倾斜性配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2.公共规制中的信息工具。《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代表著作:《信息、专利与交易安全:消费者保护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杜群女1968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资源法学

代表作论文:1.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的融合。《法学研究》2006年第3期。

2.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管理与防治土地退化的区域政策。《资源科学》2004年第6期。

代表著作:《环境法融合论》,科学出版社2003年。

邹碧华男1967年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民商法学、民事诉讼法学

代表作论文:1.论担保维持义务。《法学》2002年第11期。

2.论归一性股权转让协议之效力。《法学》2005年10月。

代表著作:《中国法官助理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

杨正万男1966年11月出生,侗族,博士,贵州民族学院校长助理。

代表作论文:1.监视居住制度的困境与出路。《凯里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监视居住制度功能分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代表著作:《死刑的程序限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

杨临宏男1965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学士,云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教授。

代表作论文:1.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研究。《法学论坛》2001年第4期。

2.行政越权论。《思想战线》2002年第1期。

代表著作:《行政法学新领域问题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汪世荣男1965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校长助理、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法制史

代表作论文:1.司法解释批复四题。《法律科学》2000年第4期。

2.“以贷还贷”中的保证人责任---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判决为对象。

《法律科学》2005年第6期。

代表著作:《中国古代判词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沈桥林男1965年12月出生,汉族,博士,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宪法与行政法法学

2.WTO的宪法解读。《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12期。

代表著作:《从世贸组织看国家主权》,法律出版社2008年

肖辉男1966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学士,河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教授。

代表作论文:1.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联合立法”的构想。《河北学刊》2008年第6期。

2.社区规则的分类研究。《河北学刊》2007年第2期。

代表著作:《法治不是童话》,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肖永平男1966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中国冲突法中的应用。《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2.价值取向与中国冲突法立法。《中国法学》1994年第5期。

代表著作:《法理学视野下的冲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肖金明男1965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学术研究部副部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完善和发展国家赔偿制度。《山东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3期。

2.中国环境法治的变革与转型。《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11期。

代表著作:《公法之途》,山东友谊出版社2009年。

苏号朋男1970年1月出生,民革,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

代表作论文:1.转租的法律结构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2.论契约自由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价值。《法律科学》1999年第5期。

代表著作:《格式合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苏永生男1973年7月出生,回族,中共党员,博士,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代表著作:《格式合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邱本男1966年2月出生,汉族,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代表作论文:1.无偿人权和凡人主义。《哲学研究》1997年第2期。

2.从契约到人权。《法学研究》1998年11月。

代表著作:《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陆平辉男1966年6月出生,汉族,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宪法学、民族法

代表作论文:1.试论澳门特区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建设。《学习与探索》2009年

第6期。

2.中国民族散居化的历史原因和考察。《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5

代表著作:《宪法权利诉讼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

陈力女1966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学

代表作论文:1.内地与香港民商事判决的相互承认与执行:现状与前瞻。《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第1期。

2.内地与香港民事管辖权的冲突与协调。《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法律出版社2001年。

代表著作:《国际贸易救济法律制度中的非市场经济规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陈刚男1965年3月出生,汉族,致公党员,博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民事诉讼法学、司法政策学

代表作论文:1.民事上诉审级制度再认识。《中国法学》2009年第1期。

2.证明责任法与实定法秩序的维护。《现代法学》2001年第4期。

代表著作:《证明责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陈云良男1965年6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代表作论文:1.转轨经济法学:西方范式与中国现实之抉择。《现代法学》2006年第3期;

2.回到中国——转轨经济法的存在及其价值。《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6期。

代表著作:《中国经济法的国际化路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陈华彬男1967年1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代表作论文:1.罗马法的traditio、stipulatio与近现代私法上无因性概念的形成。《中国法学》2009年第5期。

2.遗失物拾得的若干问题。《法学研究》1992年第3期。

代表著作:《物权法原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

周光权男1968年1月出生,汉族,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代表作论文:1.抽象性问题及其意义:对刑法领域法治立场的初步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2.违法性判断得基准与行为无价值论——兼论中国刑法学的立场定位。《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代表著作:《法治视野中的刑法客观主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周佑勇男1970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行政法的程序正当原则。《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2.行政裁量的治理。《法学研究》2007年第2期。

代表著作:《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林旭霞女1965年6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院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虚拟财产权性质论,《中国法学》2009年第1期;

2、论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中国法学》2005年第2期;

代表著作:《虚拟财产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

欧福永男1975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代表作论文:1.WTO下补贴问题法律对策研究。《中国法学》2001年第4期。

代表著作:《国际民事诉讼中的禁诉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单文华男1970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UmbrellaClauseandInvestmentContractUnderChineseBIT:AretheLatterCoveredbytheFormer<11TheJournalofWorldInvestment&Trade>2,April2010,Pp.1-33.

2.“RedefiningtheChineseConceptofSovereignty”,inWangGungwuandZhengYongnian(eds.)Routledge,2008.

代表著作:,OxfordUniversityPress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

郑少华男1969年1月出生,汉族,民盟盟员,博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学、环境资源法学、社会法学

代表作论文:1.融券买卖监管的法律思考——兼析危机前后的美国卖空监管。《中国法学》2010年第4期

2.我国合作金融组织形式法律制度发展初论——基于解决合作金融商业化问题的视角。《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代表著作:《生态主义法哲学》,法律出版社2002年。

郑尚元男1965年1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法学

代表作论文:1.社会法定位与未来。《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

2.雇佣关系调整的法律分界。《中国法学》,2005年第3期

代表著作:《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法的现代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

岳彩申男1965年9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学、金融法

代表作论文:1.经济法利益分配功能之解释。《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3期。

2.理论的解释力来自哪里:中国经济法学研究的反思。《政法论坛》2005年第6期。

代表著作:《论经济法的形式理性》,法律出版社2004年。

易继明男1968年2月出生,汉族,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评财产权劳动学说。法学研究》2000年第3期。

2.财产权及其哲学基础。《政法论坛》2000年第3期。

代表著作:《私法精神与制度选择――大陆法私法古典模式的历史含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罗培新男1974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院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科学化与非政治化:美国公司治理规则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2.美国金融监管法律与政策之反思:兼及对我国金融法律之借鉴。《中国法学》2009年第3期。

代表著作:《公司法的合同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苗连营男1965年1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代表作论文:1.民生问题的宪法学思考。《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2.立法的偏颇及其校正。《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3期。

代表著作:《立法程序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

封丽霞男1973年1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学等

2.政党与司法:关联与距离——对美国司法独立的另一种解读。《中外法学》2005年第4期。

代表著作:《法典编纂论——一个比较法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姜俊禄男1966年3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代表作论文:1.集体合同—历史演变、理论评述及利益共享理论的提出。《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论坛系列丛书(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

2.评说劳动法的十大功劳和十大缺陷。《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论坛系列丛书(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

代表著作:《劳动仲裁》,法律出版社2004年。

赵贵龙男1965年7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学士,山东汶上县人民法院院长、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诉讼法、刑法、行政法、民商法等。

代表作论文:1.设立大司法区: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工程。《人民司法》2003年第6期。

2.论香港的司法独立。《海外法学》1989年1-2期。

代表著作:《司法的创新与诠释》,法律出版社2010年。

唐保银男1965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经济法学

代表作论文:1.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法学》2001年第3期;

2.贪污罪之立法完善刍议。《法律科学》2007年第25卷;

代表著作:《贪污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

徐阳女1974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辽宁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代表作论文:1.我国适用刑事和解制度泛化倾向检省与矫正。《法商研究》2008

年第6期。

代表著作:《刑事审判权主体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

徐涤宇男1970年7月出生,汉族,民盟盟员,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论法律行为变更权的期间限制。《中国法学》2009年第6期。

2.间接代理制度对仲裁条款的适用。《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

代表著作:《原因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

秦国荣男1965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法学、国际经济法学

代表作论文:1.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资伦理定位与制度安排。《中国法学》2010年第2期。

2.维权与控权:经济法的本质及功能定位——对“需要干预说”的理论评析。《中国法学》2006年第2期。

代表著作:《市民社会与法的内在逻辑——马克思的思想及其时代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高利红女1970年9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森林权属的法律体系构造。《现代法学》2004年10月。

2.林业权之物权法体系构造。《法学》2004年12月。

代表著作:《动物的法律地位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

热衣木江·日木夏男1965年2月出生,维吾尔族,本科,新疆财经大学副教授。

代表作论文:1.消费者在消费中应注意的几个法律问题。《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关于消费纠纷的诉讼时效。《新疆财经》2002年第2期。

代表著作:《新编经济法学复习手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

梁上上男1971年1月出生,汉族,民盟盟员,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股份公司发起人的责任。《法学研究》1997年第6期。

2.利益的层次结构和利益衡量的展开。《法学研究》2002年第1期。

代表著作:《论股东表决权------以公司控制权争夺为中心展开》,法律出版社2005

年。

常纪文男1971年4月出生,汉族,农工民主党党员,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代表作论文:1.“动物权利”的法律保护。《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

2.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制措施。《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6

代表著作:《环境法律责任原理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章志远男1975年5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代表作论文:1.民营化、规制改革与新行政法的兴起——从公交民营化的受挫切入。《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

2.私车牌照的拍卖、管制与行政法的革新。《法学》2008年第6期。

代表著作:《行政诉讼类型构造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

鄂晓梅女1970年3月出生,达斡尔族,博士,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教授。

代表作论文:1.China’sWTOaccession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

ChallengesandPolicy.2009年第43卷第3期,SSCI。

代表著作:《单边PPM环境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法律从出版社2007年

黄文艺男1971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论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5期。

2.信息不充分条件下的立法策略。《中国法学》2009年第3期。

代表著作:《中国法律发展的法哲学反思》,法律出版社2010年。

黄世席男1969年4月出生,汉族,九三学社社员,博士,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体育法和比较体育法学

代表作论文:1.北京奥运会仲裁四题。《体育科学》2007年第9期。

2.奥运会参赛运动员赞助协议中的法律问题。《法学》2008年第4期。

代表著作:《奥运会法律问题》,法律出版社2008年。

黄胜春男1966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好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专委、四级法官。

代表作论文:1.略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刑法保护。《现代法学》1993年第1期

代表著作:《中国仲裁制度的修改与完善》,人民出版社2005年。

黄维智男1968年3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处长。

主要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学、证据学

代表作论文:1.刑事诉讼制度的现代潮流——中立与合意。《中国法学》2006年3

月[英文版]。

2.中立与合意——两大法系鉴定证据制度的融合。《现代法学》2004

年第2期。

代表著作:《刑事证明责任问题研究》,北大出版社2007年。

董玉庭男1969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司法语境下的法律人思维。《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2.主观超过因素新论。《法学研究》2005年第7期。

代表著作:《盗窃罪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

傅穹男1970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迷思与规制路径。《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期。

2.金融监管的变局与路径:以金融危机为背景的法律观察。《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6期。

代表著作:《重思公司资本制原理》,法律出版社2005年。

傅郁林女1965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民事诉讼法学

2.我国职能分层目标下的高层法院职能转型。《清华法学》2009年第

5期。

代表著作:《民事司法制度的功能与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曾粤兴男1965年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2.刑法学方法对刑法立法与司法的意义。《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

第4期。

代表著作:《正义的诉求》,法律出版社2003年。

蒋大兴男1971年6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

代表作论文:1.商事关系法律调整机制之研究——类型化路径与法体系分工。《中

国法学》2005年第3期。

2.审判何须对抗——商事审判柔性的一面。《中国法学》2007年第4

代表著作:《公司法的观念与解释I:法律哲学&碎片思想》,法律出版社2009年。

韩立余男1965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代表作论文:1.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制度的完善与中国的对策。《法学家》2010年第2期

2.WTO争端解决规则的完善能走多远。《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5期。

代表著作:《世界贸易组织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韩立新女1967年7月出生,汉族,博士生导师,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海商法

代表作论文:1.海洋环境侵权中纯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研究。《法学杂志》2008年第6期。

2.从一起海事案例谈国际海事公约的适用。《当代法学》2001年第12期。

代表著作:《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

强昌文男1965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安徽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社会转型与法学研究意识的更新。《现代法学》2003年第4期。

2.权利的伦理解析。《法律科学》2005年第3期。

代表著作:《契约伦理与权利——一一种理想性的诠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

廖永安男1972年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

代表作论文:1.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对我国民事送达制度改革之再思考。《中国法学》2010年第4期。

2.潜在的冲突与对立:诉讼费用制度与周边制度关系考。《中国法学》2006年第2期。

代表著作:《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鲁篱男1970年5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责任制度研究。《中国法学》2009年第2

2.标准化与反垄断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

代表著作:《行业协会经济权自治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

虞政平男1968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最高人民法院副庭长、高级法官。

主要研究方向:民商法学、诉讼法学

代表作论文: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特色”研究。《中国法学》2010年

第5期

2.构建中国多元化公司治理结构新模式。《中外法学》2008年第1期。

代表著作:《股东有限责任—现代公司之法律基石》,法律出版社2001年。

熊伟男1971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代表作论文:1.国民待遇与外资税收优惠政策之改革。《中国法学》1998年第2期。

代表著作:《美国联邦税收程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熊永明男1969年3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南昌大学法学院教授。

代表作论文:1.摘取尸体器官涉及的刑法问题。《法学论坛》2008年第6期

2.论自我决定权在器官移植中的行使边界。《法学杂志》2009年第1期。

代表著作:《伪造文书罪初论》,群众出版社2006年。

熊秋红女1965年10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中国社科院法学所诉讼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代表作论文:1.解读公正审判权——从刑事司法角度的考察。《法学研究》2001年

2.刑事辩护制度之诉讼价值分析。《法学研究》1997年第6期。

代表著作:《刑事辩护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

熊跃敏女1967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民事诉讼中法院的法律观点指出义务:法理、法规与判例。《中国法学》2008年第4期。

2.辩论主义:溯源与变迁。《现代法学》2007年第2期。

代表著作:《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

蔡道通男1965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类推制度应当废止。《法学家》1994年第2期。

2.罪刑法定确立的观念基础。《法学》1997年第4期。

代表著作:《刑事法治的基本立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黎宏男1966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代表作论文:1.结果无价值论是主、客观主义刑法观的完美结合。《法学研究》2010年第1期。

THE END
1.法律英语词汇(六)[《在线律师》法律论坛]中国刑法史 history of Chinese criminal law 比较刑法学 comparative criminal law 刑事侦查 criminal http://www.148-law.com/dv/dispbbs.asp?boardid=13&id=20602
2.CriminalProcedureLaw是什么意思及音标criminal procedure 【法】 刑事诉讼程序 criminal law 刑法 the criminal law 刑法 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法】 刑事诉讼法 criminal procedure ordinance 【法】 刑事诉讼程序条例 criminal procedure code 【法】 刑事诉讼法典 law of procedure 【法】 诉讼法, 诉讼程序法 digest of criminal lahttps://www.hujiang.com/ciku/Criminal_Procedure_Law/
3.辩护律师和诉讼律师的英文翻译区别在哪碳链辩护律师通常被称为Defense Attorney或Attorney。他们主要负责为被告提供法律辩护,确保被告的权益得到保护。在法庭上,辩护律师会代表被告进行辩护,提出证据和论点,争取最有利于被告的判决。例如,在刑事案件中,辩护律师会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12。 https://www.itanlian.com/learn/other/85252.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SDN合作学习法律科普知识第五条 【罪责刑相适应】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第六条 【属地管辖权】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https://blog.csdn.net/2301_81761052/article/details/144400590
5.AIGCGAI到底怎么译?AI外语词有了规范“中文名”AI新浪财经南都讯 记者吕虹 发自北京近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第十六批18组推荐使用外语词中文译名。本次拟推荐使用的外语词中文译名,均为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相关的词条。 涉AI领域,AES推荐中文译名为高级加密标准、AGI推荐中文译名为通用人工智能、AIGC推荐中文译名为人工智能生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24-12-11/doc-inczamtr4015491.s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英文)程序法法律文库Section 1 General Provisions Section 2 Interrogation of the Criminal Suspect Section 3 Questioning of the Witnesses Section 4 Inquest and Examination Section 5 Search Section 6 Seizure of Material Evidence and Documentary Evidence Section 7 Expert Evaluation Section 8 Wanted Orders Section 9 Conclusion http://www.flrchina.com/le/doc/001/002.htm
7.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侦查程序若干问题的英文翻译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侦查程序若干问题的英文,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侦查程序若干问题翻译,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侦查程序若干问题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m.dict.cn/%E5%88%91%E4%BA%8B%E8%AF%89%E8%AE%BC%E6%B3%95%E7%9A%84%E4%BF%AE%E6%94%B9%E4%B8%8E%E4%BE%A6%E6%9F%A5%E7%A8%8B%E5%BA%8F%E8%8B%A5%E5%B9%B2%E9%97%AE%E9%A2%98
8.如何理解刑事诉讼法的工具价值和独立价值?可以看到,此时刑事程序法不再是为实体法服务,更多的处于平等地位或者更高的地位,此时更多的是根据刑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646457/answer/1219553672
9.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经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基金理事会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评审通过,57项申报成果获上海市第九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333项申报成果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3项为学术贡献奖,274项为著作、论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网络理论宣传优秀成果奖15项,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41项http://www.sh-popss.gov.cn/newsDetails.asp?idval=218
10.润欣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股票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 行人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 担股票依法发行后因发行人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股票价格变动引致的投资风险。 1-1-3 重大事项提示 本次股票发行后拟在创业板市场上市,该市场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创业板 http://wap.stockstar.com/detail/JC2015062500000083
11.印務局—保全程序; —訴訟形式; —普通宣告訴訟程序:通常及簡易; —普通執行程序:一般規定。 2.6. 刑事訴訟法(20課時): —普通訴訟程序: —一般規定; —犯罪消息; —偵查; —取證; —強制措施及財產擔保措施; —偵查終結; —歸檔; —控訴; —自訴程序; https://bo.io.gov.mo/bo/ii/2023/41/avisosoficiais_cn.asp
12.2020.5.15福建卫生招聘考试:药学专业知识每日一练68.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 A.GMP B.GSP C.GCP D.GLP E.GAP 69. 两相乳剂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 A.密度不同 B.介电系数不同 C.萃取常数不同 D.分配系数不同 E.等电点不同 70. 在较短时间内,相同条件下,由同一分析人员连续测定所得结果称为: https://fj.yixue99.com/2020/0515/16975.html
13.刑诉法知识点汇总(精选6篇)4、犯罪嫌疑人刘某涉嫌故意杀人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在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发现刘某行为异常。经鉴定刘某属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需要对其实施强制医疗。有权启动强制医疗程序的主体有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 5、人民法院受理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后,应当发出公告。公告期间为六个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8wulhn3.html
14.郭晓明:关子程序法从新原则的几个问题程序法通常指以保证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或保证主体的职权和职责得以履行所需程序或手续为主要内容的法,如民事 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1。这种划分强调法律的“主要内容”,但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不存在交集。如果简单地认为实体法只规定实体事项,程序法只规定程序事项,那便片面地理解了该项分类。应当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113/09/819919_7033536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