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费之讼:“如果我打赢官司,那么按法庭判决,被告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如果被告打赢了官司,那么按我们的合同,被告也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因而,不论这场官司是赢还是输,被告都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自我折磨悖论
特里斯特·杉迪悖论
希帕索斯悖论
伊壁鸠鲁悖论
伊壁鸠鲁悖论:如果是上帝想阻止“恶”而阻止不了,那么上帝就是无能的;如果是上帝能阻止“恶”而不愿阻止,那么上帝就是坏的;如果是上帝既不想阻止也阻止不了“恶”,那么上帝就是既无能又坏;如果是上帝既想阻止又能阻止“恶”,那为什么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恶”呢?戴维斯悖论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第3个问题1point3。第3个问题下列哪个悖论不是连锁悖论
颜色悖论
色盲悖论题:有一个人,他有一种奇怪的色盲症。他看到的两种颜色和别人不一样,他把蓝色看成绿色,把绿色看成蓝色。但是他自己并不知道他跟别人不一样,别人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他看到的是绿色的,但是他和别人的叫法都一样,都是“蓝色”;小草是绿色的,他看到的却是蓝色的,但是他把蓝色叫做“绿色”。所以,他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他和别人的不同。云彩悖论
试设想晴朗天空中的一块云彩。从地面上看,那块云彩有明确的边界。但事实并非如此。那块云彩由大量的水蒸汽组成,在云彩的外沿,水蒸汽的浓度逐渐降低,以至它们是如此稀薄,我们会迟疑地不再把它们视作那块云彩的一部分,而只是说它们靠近那块云彩。但是,变化是渐进的,许多层面都同样可以作为该块云彩的边界的候选者。因此,许多水蒸汽的聚集,或浓或淡,或大或小,都同样可以视作该块云彩。既然它们有同等的根据,我们凭什么说水蒸汽的这团聚集而不是另一团聚集是那块云彩?如果它们全都可以算作云彩,则我们有许多块云彩,而并非只有一块云彩。如果它们每一个都不算作云彩,则我们就没有一块云彩。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可能只有一块云彩?尽管事实上确实如此。多神悖论
很少悖论
point4。第4个问题以下关于模糊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模糊现象到底是根源于外部世界(形而上学说明)、还是人类的认识过程(认知说明)、亦或是人类对于语言的使用(语言哲学说明),这个问题在哲学上一直存在争论。
由模糊性所导致的连锁悖论对经典逻辑和经典语义学造成严重挑战,因此,除非修正或改变经典逻辑的二值原则,否则不能解决连锁悖论,也就是说,假定只有真和假这两个真值,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事实上,除了真和假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真值。
模糊性与模糊谓词有关,例如,“高”、“矮”、“胖”、“瘦”、“美”、“丑”、“富有”、“贫穷”“秃头”、“谷堆”、“红”、“黄”等等,这些都是模糊谓词。
point
下列悖论都反映了对于无穷集合来说整体和部分一样大,除了
波尔查诺悖论
无穷大悖论
莱布尼茨悖论
伽利略悖论
贝克莱悖论
数学史上把贝克莱的问题称之为“贝克莱悖论”。笼统地说,贝克莱悖论可以表述为“无穷小量究竟是否为0”的问题:就无穷小量在当时实际应用而言,它必须既是0,又不是0。但从形式逻辑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矛盾。第6个问题1point6。第6个问题令
表示可数无穷大的数,令n表示有穷大的数,则下列关于无穷的数学运算,错误的是
point7。第7个问题以下哪个悖论不是罗素悖论的变体
布拉里-弗蒂悖论
还包括布拉里-弗蒂悖论、康托尔悖论等;莱姆塞所谓“认识论悖论”即现在通称的“语义悖论”,因为这类悖论由以导出的“背景知识.理查德悖论
法国第戎中学教师理查德在1905年发表了一个悖论,大意如下:法语中某些片语表示实数,比如“一个圆的圆周与直径之比”就表示实数π。法语字母也象英语字母一样有一定的顺序,所以我们可以把所有片语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然后按照片语中字母的多少排列,少的在前,多的在后。这样我们把能用片语表达的实数排成一个序列,al,a2,a:,……。于是就得到了所有能用有限多字(字母)定义的数了。它们构成了一个可数集合E。现在我们提出一个规则把这个序列改变一下造成一个数来:“设E中第n个数的第n位为p,我们造一个实数如下:其整数部分为0,如果p不是8或9;其第n位小数为p+1,要是p是8或9的话,则第n位变成1。”这个实数显然不属于E,因为它和E中每个数都不一样。但是它们却可以由上面有限多个字组成的话来表示,因此应该属于E,这就出现矛盾。康托尔悖论
理发师悖论
point8。第8个问题公理化集合论是在如下哪种解决悖论方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无类理论
分层理论
曲折理论
限制大小理论
point9。第9个问题以下关于存在悖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自由逻辑是在消解存在悖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迈农的对象理论保持了我们的健全实在感
存在悖论与哲学史上“存在究竟是不是一个谓词”的争论有关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解决存在悖论的方案之一
point10。第10个问题下列关于悖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类型论这一解决悖论的方案的出发点是禁止恶性循环原则
蒯因的“加引号悖论”是一种语义悖论
康托尔悖论是关于序数的悖论
1874年,康托尔开始引进他的令人感到神秘莫测的无穷大概念。康托尔的理论,特别是一一对应的方法造成的无穷中的悖论,与传统观念格格不入,难怪一开始康托尔就遭到那些坚持传统观念人士的强烈反对,说他的理论是“雾中之雾”,甚至有人说他是疯子。第11个问题1point11。第11个问题以下关于真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亚里士多德断言“说是者为非,非者为是,是假的;而说是者为是,非者为非,是真的”,这反映了冗余论的基本思想
冗余论的又被成为紧缩伦、消失论、去引号理论、极小理论等等
如果融贯论主张,一个命题的真取决于在一个系统内与其他命题的融贯,而这个系统本身的真又取决于在更大系统内与其他命题系统的融贯,那么这将导致无穷倒退
符合论主张真,在于语句和事实的符合,但在如何对事实进行个体化这个问题上面临困难
point12。第12个问题根据塔斯基的语义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在形式算术的系统中,如果对象语言和元语言的变元具有相同的逻辑类型,而且元语言的词项和语法形式都能在对象语言中得到翻译,那么真是可以定义的
语义悖论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日常语言的语义封闭性;而是通行的逻辑推理规则在其中成立
一个可接受的真定义应该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实质的充分性,二是形式的正确性
塔斯基通过定义满足来定义真:对象语言中的闭语句是真的,当且仅当,它被所有序列所满足
point13。第13个问题以下哪个悖论不是语义悖论
格雷林悖论
沈有鼎有根性悖论
明信片悖论
寇里悖论
point14。第14个问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培根所提出的“三表法”?
第二步,运用“三表法”来整理材料。培根提出的三种例证表是:(1)“具有表”,把具有所要考察的某种性质的一些例证列在一起。(2)“接近中的缺乏表”,在这里列举出与上表中的例证情形近似可是却没有出现所要考察的某种性质的一些例证。(3)“程度表”或称“比较表”,在这里列举出按不同程度出现的所要考察的某些性质的一些例证。生成表
缺乏表
具有表
程度表
point15。第15个问题休谟问题对()的有效性进行了质疑
休谟问题,即所谓从“是”能否推出“应该”,也即“事实”命题能否推导出“价值”命题,它是休谟在《人性论》中提出的一个著名问题。这个问题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占据重要位置,许多著名哲学家纷纷介入,但终未有效破解。数学推理
演绎推理
三段论推理
归纳推理
point16。第16个问题假设“所有的渡鸦都是黑色的”是待确证的命题,根据尼柯德标准和等值条件,可以得出的结果不包括()。
以“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为例,按尼柯德标准,凡既是乌鸦又是黑色的东西都验证它,凡是既是乌鸦又非黑的东西否证它,凡是非乌鸦的东西与它的验证无关。任何一个既不是黑色的但又是渡鸦的东西都是该命题的确证事例
任何一个是黑色的东西或者不是渡鸦的东西都是该命题的确证事例
任何一个既不是黑色的又不是渡鸦的东西都是该命题的确证事例
待确证的命题应该有确证事例,但又不可能有确证事例
point17。第17个问题下列悖论属于认知悖论的是()。
1978年,美国哲学家伯奇明确提出用“认知悖论”来指谓关于“知道”、“相信”等命题态度谓词的悖论,并把它们从语义悖论中独立出来。伯奇的建议得到了学界的广泛采纳。严格意义的认知悖论主要包括意外考试悖论、知道者悖论、相信者悖论、否证者悖论等典型悖论及它们的一些变体。认知悖论的研究与哲学认识论和当代人工智能研究都有密切关联,并与当代认知逻辑研究之间具有互动关系。说谎者悖论
美诺悖论
芝诺悖论
罗素悖论
point18。第18个问题传统对知识条件的分析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JTB理论?()
TB理论(Justifiedtruebelief)是知识论中对知识的一种定义,认为知识是“确证的真信念”。具体来说,是指当且仅当下面三个条件得到满足时,“S知道P”这一命题才得以成立:1.P为真;2.S相信P为真;3.S确证地或有理由相信P为真。P为真
S相信P是有证成的
S相信P
point19。第19个问题下列哪个悖论不是认知悖论()
砝码悖论
意外考试悖论
独断论悖论
菲奇悖论
point20。第20个问题笛卡尔为寻找确定性的知识,通过普遍怀疑方法提出三个怀疑论证,下面哪一项并非由笛卡尔提出?()
自然的齐一性不能证明自身的有效性
做梦和清醒之间难以区分
有一个恶魔可能在系统地欺骗我们
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
point21。第21个问题塞尔通过“中文屋论证”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在《心灵的再发现》一书中,希尔勒假设一个不懂中文的人被锁在一间具有中文符号计算法则或者计算机程序的屋子里,该计算机程序能够自动用中文回答问题。程序提供地道的回答,与一个中国人给出的回答几乎没有区别。希尔勒强调,这个事例中所缺少的当代哲学中的整体计算理论的思想是理解——屋子里的人不懂中文。为了回应希尔勒的理论,心灵计算理论的拥护者可能会主张:除非我们找到神秘的“机器的灵魂”,否则被锁在屋子里...计算机程序本身可以构成心灵
计算机不能思维
机器不能思维
强人工智能(AI)是错误的
point22。第22个问题“缸中之脑”这一思想实验是由()提出的。
“缸中之脑”是希拉里·普特南(HilaryPutnam)1981年在他的《理性,真理与历史...·普特南在《理性、真理和历史》(Reason,Truth,andHistory)一书中提出。...笛卡尔
图灵
休谟
普特南
point23。第23个问题以甲和乙两个人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为例。如果不分胜负,则双方的利益结果分别记为0;如果分出胜负,则胜利一方的利益结果记为1,失败一方的利益结果记为1。关于上述博弈,正确的说法是()
在混合策略的情况下这个博弈中没有纳什均衡
在单纯策略的情况下这个博弈中有多个纳什均衡
在单纯策略的情况下这个博弈中没有纳什均衡
在单纯策略的情况下这个博弈中有且只有一个纳什均衡
point24。第24个问题下列哪个悖论表明,社会利益最大化与统治者利益最大化在很多时候的选择倾向是不一致的()
审判权悖论
理性要求悖论
诺斯悖论
诺斯悖论是诺斯在1981年提出,是指一个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有效率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受双重目标的驱动,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的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国家具有双重目标,一方面通过向不同的势力集团提供不同的产权,获取租金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国家还试图降低交易费用以推动社会产出的最大化,从而获取国家税收的增加。国家的这两个目标经常是冲突的。“诺斯悖论”描述了国家与社会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矛盾的关系,即“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经济衰退的根源”。另外,由于存在着投票的悖论、理性的无知,加之政治市场的竞争更不充分和交易的对象更难以考核等因素,政治市场的交易费用高昂。结果,政府作用的结果往往是经济增长的停滞。阿比林悖论
一个炎热的夏日,有对得克萨斯夫妇及其父母人家在一起舒舒服服地玩骨牌。这时候玩牌的岳父说,我们去艾比林(53英里之外)吃个饭吧。女儿说:“听起来不错啊。”丈夫心里有些打小鼓,知道去艾比林路很远,天又热,为什么跑那么远去吃饭?可是他怕自己这么说显得不合群,于是说:“我没问题,看你妈妈愿意不愿意了。”他的岳母说:“当然我愿意了。我好久没去艾比林了。”于是大家沿着灰土四起的土路,挥汗如雨赶了过去。到了那餐厅,发现食物极其难吃。回到家,所有人都累坏了。其中一个人假客气说:“还不错啊,是不是?”其他人终于爆发了:岳母说她其实想待在家里,可是看其余几个都这么兴致高,就不想扫兴。丈夫也说他不想去,是为了取悦其他人才去的。妻子也说是怕其他人不高兴,所以才违心答应的。这时候老岳父说他哪里是真想去啊,是怕大家闷,随便提议一下的,心想大家一定反对,没想到大家兴致都那么高,他骑虎难下了。就这样,四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为了对方,舍弃自己的欲望,结果个个都不开心。第25个问题1point25。第25个问题在“是”与“应该”的关系问题上,休谟主张()。
“是”能推出“应该”
“应该”能推出“是”
“是”不能推出“应该”
“应该”不能推出“是”
point26。第26个问题在决定论与自由意志的关系问题上,主张“接受决定论,否定自由意志”的观点属于()
自由意志论
弱决定论
相容论
强决定论
point27。第27个问题电车难题使()的原则成为问题。
“电车难题(TrolleyProblem)”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然而问题在于,那个疯子在另一个电车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是否应拉杆?功利主义
义务论
契约论
美德论
point28。第28个问题()体现了对功利主义“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的质疑。
毒药悖论
自我欺骗悖论
彩票悖论
“定时炸弹”悖论
point29。第29个问题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悖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两小儿辩日”出自孔子的《论语》
“止,因以别道”出自庄子的《养生主》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出自惠施的“历物之意”
濠梁之辩是发生在惠子和公孙龙子之间的争论
濠梁之辩”记载于《庄子﹒秋水》篇中。讲述的是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名思想家庄子和惠子的一次辩论。这次辩论以河中的鱼是否快乐以及双方怎么知道鱼是否快乐为主题。第30个问题1point30。第30个问题下列关于中西方悖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类似于“二分法”和“阿基里斯追不上龟”这两个芝诺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