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件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共6课时)第四单元第8课
第一课时我们是未成年人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一、教学导入按照我国的居民身份证法,16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领身份证。这是16周岁在法律上的意义。
二、我们是未成年人1.我国法律对法定成年年龄的规定阅读教材第72页第一段,说一说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年龄界限是多少周岁。18周岁。2.了解未成年人的有关数据和特点(1)阅读教材第72页第一段,概括我国未成年人在数量上的特点。
群体数量大。(2)结合教材第72页“活动园”的内容,说一说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相比有哪些特殊之处。
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相比的特殊之处主要有:未成年人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弱;未成年人身体、心理发育不成熟;未成年人缺乏明确的是非观念,容易被错误的行为诱导等。
3.了解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
看一下哪些国家规定的成年年龄较高,哪些国家规定的成年年龄较低。知识窗
4.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知识窗(1)我们通常说的法定年龄是怎么回事?
法定年龄是属于在法律内,一种为了让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分清楚界限的其中一种定义。
阅读教材第73页“知识窗”的内容,思考:(2)法律规定一定年龄的目的是什么?根据不同的年龄,确定相应的权利和义务。(3)阅读教材第73页“活动园”的内容,思考教材中提出的问题。
在我国的法律中,没有规定未成年人必须做家务,因此未成年人没有做家务的义务。但是,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未成年人也应尽一份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自立自理能力,而且能锻炼他们承担责任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年龄的节点,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有些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总结:三、总结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板书设计谢谢!第四单元第8课
第二课时
专门法律来保护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一、教学导入
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议题。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我国制定了哪些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呢?
二、制定专门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活动园
阅读教材第74页“活动园”的内容,思考:1.我国制定了哪三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为什么制定这些专门的法律?
制定三部专门法律的原因:未成年人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未成年人的权利经常受到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问题严重。
三、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三部法律1.阅读教材第75页的内容,思考:(1)义务教育有什么重要性?
义务教育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2)制定义务教育法的目的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而制定的法律。(3)义务教育法有什么特点?
√√√√(5)为什么接受义务教育是未成年人的权利也是义务?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所有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义务教育。2.阅读教材第76页的内容,思考:(1)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制定的?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
3.阅读教材第77页的内容,思考:(1)从世界范围看,青少年犯罪具有怎样的特点?
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2)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是什么?
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关键在于集合全社会力量,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3)从青少年个人来说,怎样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
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法、守法,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4)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目的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该法明确了各级教育、行政、司法部门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家庭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教育、防范和矫治等职责。
(6)结合“活动园”的内容,分析下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点。
青少年犯罪手段多样,主要以财产类犯罪(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为主。
(7)结合“活动园”的内容,从青少年自身的角度说说怎样预防犯罪。
例如:克服不良行为,慎重交友,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增强法律意识等。
三、小结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板书设计谢谢!第四单元第8课
第三课时
特殊关爱助我成长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一、教学导入漫画欣赏
少年兴则中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我国,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都给予了许多特别关怀。
二、家庭的关怀1.阅读教材第78页第二段的内容,思考:(1)家庭保护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有什么重要地位?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
(2)父母对教育未成年人负有怎样的责任和义务?
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3)未成年人应该怎样对待父母的教导?
作为未成年人,应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子女在成年后,还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2.阅读教材第79页第一段和“知识窗”的内容,思考:(1)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引导未成年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都属于家庭暴力。3.反对家庭暴力的漫画。4.阅读教材第79页的“阅读角”,思考:我国批准《儿童权利公约》说明了什么?
注重对人权的保护,体现了我国对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重视。
三、社会的关怀
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文明程度。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1.阅读教材第80页的四幅图片及文字介绍,感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怀。
漫画欣赏阅读教材第81页的内容,思考:(1)留守儿童的现象是怎么出现的?
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3)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谁的责任?
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4)交流: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
例如: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等特征,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四、小结
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我国,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都给予了许多特别关怀。板书设计谢谢!第四单元第9课第一课时
用好法律维护权利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公民吗?一、情景导入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未成年人作为公民享有哪些权利?二、法律对未成年人权利的保护1.阅读教材第82页第一段内容,思考:
(1)我国制定了哪几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这种保护未成年人条款的性质是什么?特别条款。(3)举例说明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享有哪些同等的权利。例如:人身权、财产权、肖像权等。(4)怎样才能维护好这些权利呢?
知晓法律,学好法律,用好法律,才能依法维护权利。2.阅读教材第82页的“阅读角”,思考:(2)哪一部法律维护了她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故事中,吕慧娴的哪项权利受到了侵犯?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维护权利,我们首先应该考虑运用什么?首先考虑运用法律维护权利。
三、法律对公民权利的保护1.阅读教材第83页第一段内容,思考:
(1)举例说明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
例如:公民享有人身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权等。
(2)举例说明哪些法律赋予了公民相应的权利。
例如:宪法及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各部门法。(3)在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怎样选择法律维护权利呢?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2.阅读教材第83页“阅读角”,思考:(1)维护权利是不是随便找来一部法律就可以呢?
不是。不同法律保障公民的不同权利,要运用相应的法律来维护权利。
(2)不运用法律能实现维护权利的目的吗?
不能。不运用法律就没有了维护权利的依据。四、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权利的保护1.阅读教材第84页第一段内容,思考:
(1)举例说明未成年人享有的特别权利。例如: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仅表现在对特别权利的保护上吗?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方面:通过对实施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及时教育、矫治,将未成年人与可能诱发犯罪的环境隔离开来,以保护其健康成长。2.阅读教材第84页“活动园”,思考:3124
(1)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是什么?法律。(2)我们在用法律维护权利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违法方式维权。权利人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而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滥用权利,超越法律的诉求得不到法律的支持。2.阅读教材第85页“活动园”,思考:
(1)以上几种做法为什么不合适?
都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维护权利。
(2)你会对家人提出怎样的建议?
与跳广场舞的人讲情理、讲法律;找广场管理部门解决;找社区居委会协调解决等。
六、小结
在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板书设计谢谢!第四单元第9课
守法不违法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漫画中的这些“不良”会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哪些不利影响?一、教学导入
二、法律对不良行为的处罚
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一方面,在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需要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1.阅读教材第86页“活动园”,思考:(1)完成教材中的问题。
打架、骂人、欺负其他同学老师多次批评拦截、殴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治安处罚盗窃收容教养(2)在杜某某走上违法道路的过程中,家庭是否有责任?
在杜某某走上违法道路的过程中,家庭有一定的责任。家长不能以正确的言行引导和教育孩子,不能与学校配合教育孩子,使杜某某从违纪逐渐发展到不良行为,最后走上违法的道路。
(3)杜某某的不良行为和他走上违法道路有直接的关联吗?
有直接的关联,不良行为是导致杜某某走上违法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2.资料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防范犯罪的要求: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三、校园欺凌行为1.阅读教材第87页第一段,思考:(1)校园欺凌行为有哪些表现?
孤立自己不喜欢的同学、恃强凌弱、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等。随着科技的发展,网上传播谣言等网络欺凌行为也越来越多。(2)校园欺凌行为有什么危害?
欺凌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他人的权利,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也破坏了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2.处理教材第87页“活动园”中的问题。(1)故事中的王然遭遇了什么事情?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爸爸给了王然怎样的建议?
王然受到了同学的恐吓和欺负。他感到恐惧和担忧。爸爸建议王然不要害怕,如果再受到欺负,就告诉老师。
(2)如果你是王然的同学,当你看见鲁某拦住王然的时候,你认为怎样做比较合适?请在恰当的做法前面画“√”。除此之外,你还有其他办法吗?□赶紧躲开,假装没看见□立即上前阻止鲁某的行为□寻求老师的帮助√
除此之外还可以告诉父母、把情况报告给公安机关、把情况报告给校园警务室人员。(3)鲁某为什么欺负王然?你能接受他欺负同学的理由吗?
鲁某认为王然是新转来的学生,好欺负。不能接受他欺负同学的理由。随着国家大力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新转来的同学会越来越多,对于新转来的同学,我们应该多关心、多帮助,争取早日和他们成为好同学、好伙伴。3.阅读教材第88页的内容,思考:(1)关于欺凌他人的原因,某机构曾发布过一份调查报告。你认为这些说法合理吗?
报告中所提及的欺凌他人的原因都是不合理的,正是这些错误的认识助推了欺凌他人事件的发生。
(2)“校园严重欺凌行为对应的刑法罪名”的资料对你认识校园欺凌有什么帮助?
严重的校园欺凌行为是犯罪行为,要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
(3)《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向校园欺凌和暴力亮出了哪三把剑?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切实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
(4)面对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应该勇敢地欺凌行为说“不”。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
四、预防性侵害阅读教材第89页内容,思考:
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身体隐私部位不能被人随意触碰。一旦有人侵犯我们的身体,应当设法尽快远离并告知父母和老师。
1.我们怎样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隐私部位?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是正常的身体接触。
例如:握手、做游戏时的身体触碰,体育活动中的身体接触,教室内走动时的身体触碰,无意当中的身体碰撞等。
3.结合“知识窗”的内容,说说我们怎样防范性侵害。
性侵害未成年人是严重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远离侵害,学会自卫。在出现性侵害事件后,应当立即向父母、学校报告,由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小结
1.我们应该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
2.校园欺凌行为严重侵害他人的权利,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3.加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警惕,预防性侵害。板书设计谢谢!第四单元第9课
依法维权有途径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一、教学导入
咨询寻求帮助。例如向律师等专业人员请教;向居委会或村委会求助;向法律援助部门求助;向妇女儿童保护组织求助。(4)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国家机关维护权利?
“寻求法律帮助”这里介绍的都是通过国家机关维护权利的途径。例如:请求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办事;请求公安机关立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