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长沙初二上册政治知识点梳理(二)

(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2.什么是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

(1)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

(2)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确定了社会生活的条理和次序,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3.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是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的处罚,既有纪律、法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的手段。

(二)遵守规则

1.自由与规则有什么关系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2.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2)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维护和改进规则

(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2)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①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一)尊重他人

1.尊重的含义

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影响)

(1)对个人的影响: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

(2)对社会的影响: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3.怎样尊重他人

(2)平等对待他人。对所有人要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庭、身体、智能、性别等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

(4)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的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二)以礼待人

1.文明有礼有什么意义(或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1)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礼主要体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2)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3)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4)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2.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三)诚实守信

1.诚信的含义是什么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2.诚信的意义有哪些(诚信的重要性)

(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2)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3)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2.如何践行诚信

(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

(2)运用诚信智慧。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一)法不可违

1.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什么是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3)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3.如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有的人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却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有的人受到侵害后,不知道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2)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3)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4.怎样预防违法行为,增强守法观念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二)预防犯罪

1.什么是刑法、犯罪和刑罚

(1)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3)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1)

(2)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3)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4)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

3.刑罚可以分为哪两类,分别是什么

(1)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2)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4.如何预防犯罪

(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三)善用法律

1.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2.为我们提供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哪些

我们提供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如果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有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

3.诉讼的含义、重要性、分类:

(1)诉讼的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2)诉讼的重要性: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3)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刑事诉讼。

4.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延伸阅读

2018长沙初二上册政治知识点梳理(二)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那么让我们一起看看今年指标生的实际录取情况,给各位家长做个参考。

近期,长沙市教育局官方针对中考改革情况,2022年中考还将有哪些变化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权威解

朝花夕拾散文精讲视频限时免费领

免费领长沙初中物理重要考点汇总

长沙新东方中考解析团队为您汇总解析2020长沙中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答案及备考规

THE END
1.民法典背后的隐秘从纸面规则到人心深处的法律真相在中国历史上,民法典作为一个集成多种法律规范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现代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司法实践中的指南针,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但同时,民法典也面临着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等挑战。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huo-dong/456573.html
2.人民网评:牢固树立宪法权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近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https://hbsredcross.org.cn/fzjs/427344.jhtml
3::朱冬玲: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法治保障法规公职律师对于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强化法治意识、规范自身行为、严格规范执法、促进依法履行职能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公安机关应当组建自己的公职律师团队,并针对人民警察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特点,可以考虑由公职律师为人民警察提供无偿的法律咨询、法律意见、法律援助等,确保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保障。http://fw.mwfw.cn/fagui/241103.html
4.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教育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义务、制裁违法犯罪等方式,对人们进行教育引导,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法律的意义和价值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个人自由、实现社会正义、提高效率以及平衡社会利益。同时,法律还通过其指引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cid/44
5.轻罪立法背景下预防性刑事治理的功能转向预防性刑事治理的核心在于通过法律手段来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而不是仅仅依赖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在轻罪立法中,这一理念可以体现为更加注重对犯罪前兆的识别、干预和教育,通过制定旨在预防犯罪的法律条款,如设立轻微违法行为的警告、社区服务等措施,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在轻罪立法中,这可以促使立法者更加关注法律条款之间的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5/id/7950707.shtml
6.刑辩关注轻罪化治理之策:应轻重有别,构建中国特色的轻罪治理体系时值2024年全国两会,澎湃新闻特此推出专题策划——“何以法治”,选取立法、执法、司法、监督、行政等领域重点议题,邀请法律界人士解读、评析法治实践情况,以此明晰何以法治的路径,为提升和促进法治贡献卓见。 针对轻罪化治理问题,澎湃新闻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NjM5MTE2Ng==&mid=2247505183&idx=1&sn=b57c1464ee0880efcefa4466239d9d19&chksm=eb2d5176a688bfc9a5a249960cdb11c5cd9422990c84397ce7eb44e91fdae76441dbb014b002&scene=27
7.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道法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2)预测作用:即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向与后果。 (3)评价作用:即法律通过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行为评价标准有法律、道德、纪律等,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 https://www.360docs.net/doc/a50e01a35a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6.html
8.读书笔记(法学方法论)书评人类可赋予代码实质内容,手机拍出的相片可以展现人类现实世界,背后是无数的像素和数值点,数值本身没有意义,是人类通过意义的赋予使其呈现出我们想要的形态。法科学也是如此,如果将学科内容限定于纯粹形式逻辑世界、规范世界,它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所谓规范世界,仍然建基于现实生活之中,没有全然与现实世界无关的法律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650698/
9.佛山市降素养知识答题抽奖送16、国家专门用来保护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劳动者权利的法律是: C、《职业病防治法》 7、职业性健康检查包括: A、上岗前体检 B、在岗期间定期体检 C、离岗健康检查和应急健康检查 D、以上都是 8、用人单位应通过哪些途径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危害的告知? https://www.dir28.com/53534.html
10.伦理原则范文11篇(全文)这种控制权是一种法律的事实状态,该种状态对权利主体来说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和内容的权利,它是权利主体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其次,当事人对自己身体所属部分具有利用权,权利主体有权根据个人意愿使用存在于自身的遗传材料的权利。比如,允许医生抽取自身血液进行检测研究以治疗某种疾病;允许医生提取胎儿的基因进行检测以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ky59jgs.html
11.政治学科说课初中《法不可违》说课稿我会设置抢答的问题:(1)什么是法律?(2)法律规定了什么?(3)法律的意义是什么?(4)什么是人民的行为底线? 学生回答完毕后,我进行总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的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不违法是人http://nm.zgjsks.com/html/2019/msjq_0926/37876.html
12.七年级政治法不可违教案(通用10篇)教师设置抢答的问题:(1)什么是法律?(2)法律规定了什么?(3)法律的意义是什么?(4)什么是人民的行为底线? 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总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的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不违法是人们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pwm2m.html
13.“教育家精神”2024巡回宣讲活动观后感(通用15篇)一、正确认识学习法律的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内容包括八个方面,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教育部1997年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个方面要求,第一条就是“依法执教”。为什么《教育法》、《教师法》、《规范》都把守法作为教师的第一条? http://www.jiaoyubaba.com/xinde/78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