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的“意义”

依法治国已然确立为我们国家发展的战略方向,作为未来法律人,今日法科学生,如何做好准备?听听法学院青年教师秦小建博士的声音

最深邃的风景,是对法学之道的孜孜追求。依我个人愚见,法学之道,不在于雄辩的口才,不在于敏锐的思维,也不在于严谨的逻辑,而内在的决定于中和的气度。法学直面人类因自私、懒惰、贪婪与暴虐而引发的矛盾与冲突,致力于探求和建构人类共存与合作的秩序。既然人类的自私、懒惰、贪婪与暴虐永不可消除,那么人类秩序如何可能?法律可消除丑恶,但能否带领人类通向美好?这一追问,是对法律的意义之问,它超越了如何消除丑恶的技艺之学,而直指作为意义之学的法学。

作为意义之学,首先要求作为主体的法律人是要有意义的。法律人的意义,往高了讲,是对公平正义的坚守,是对道德法则的信仰。不过,这种高层次的意义追求,可能因为抽象而变得空洞,更可能因无法与个体所处的生活情境融合而变得虚幻,进而让人失望。而我们所能做的,便是着眼于可以把握且可以改变的,那就是对自身品格和气质的塑造,培养一种中和的气度。“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天下之大本,和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我看来,法律人中和的气度就是两个词:不走极端,学会宽容。

这种中和的气度,于今身处浮华和躁动的当下,于诸种思潮激烈碰撞、社会律动把脉不定的转型期,于历史的忧思与未来的迷茫之间,愈显弥足珍贵。它谆谆告诫我们:年轻人可以张扬,但不可张狂;可以果敢,但不可轻浮;可以冲动,但不可鲁莽;可以信奉,但不可盲从;可以热情,但不可情绪化;可以做梦,但不可异想天开;可以个人英雄主义,但不可忘兼济天下;可以不伟大,但不可自认渺小……在对待法学学习时,中和的气度表现为:不为批判而批判,不为立场而立场。在批评时,要依据可经证实的事实来批评,同时接受别人的反批评;在讨论时,不能做文革的遗老遗少,动不动就对观点不同者扣上大帽子甚至人身攻击。之所以强调这一点,不仅是因为理性自由的讨论和批评,是法学学习的重要路径;更是因为,这种非理性的走极端和不宽容,已经充斥于社会的各个角落,甚至在我们的课堂上也不少见,极大地损害了社会思想的进步。请记住,社会科学,尤其是法学,是以人、及由人组成的社会为关照对象,人性的多元决定了社会的多元,也决定了在社会科学和法学中,很少有绝对正确不容置疑的真理。当有人宣称他掌握了真理,在我看来,他便是最大的谬误,同时也是最值得警惕的。

在如何对待大学生活这一问题时,中和的气度表现为,在人生的一个阶段就做这个阶段应该做的事情,凡事不能急于求成。我把这种状态称为“合乎自然的发展”,这是在中南这些年我的恩师教给我的一个体会最深的人生智慧。大学是青春的爆发期。可是青春似乎总是“年少不经事,当时已惘然”。为什么青春总是伤感?总是让人那么唏嘘?我想,就是因为在大学这段青春岁月里,我们总是不做应该做的事,以至于错过太多的风景,最终只能留下遗憾。我们忙着逃课参加活动,我们忙着考各种证,我们忙着出去实习,我们忙着搞模拟面试,我们忙着参加公务员培训,等等……所有这一切似乎都有一个共同而冠冕堂皇的借口,现在就业这么难,我们要早点为找工作做准备——似乎大学就是个工作中介或培训机构。

那么,什么是应该做的事?至少有以下几点:多读几本提高人文素养的经典书,交几个知心朋友,锻炼体格,上好课,考好试;谈一场可以一起泡图书馆的恋爱(记住,是一场,不是几场)。尤其是读书,我们常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大学四年,行万里路不现实,读不同书却可以尝试一下,在书本中体验不曾经历的生活,从而使自己思想不断有深度。读书让人很平静,如果不平静,那就会平庸。就这么简单,做你该做的事,做好你该做的事,让一切顺其自然。总而言之,我们要的是具有主体意义的青春,而不是充满功利主义的青春。在功利主义横行的时代不那么功利,反而会成为最大的比较优势,这也许是一种最不功利的功利主义。

我想,大家都知道柏拉图的一句话:“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在经历了这段心路曲折后,才能恍然明白,不是小鸟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彼岸已然没有了你的“初心”。

THE END
1.民法典背后的隐秘从纸面规则到人心深处的法律真相在中国历史上,民法典作为一个集成多种法律规范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现代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司法实践中的指南针,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但同时,民法典也面临着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等挑战。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huo-dong/456573.html
2.人民网评:牢固树立宪法权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近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https://hbsredcross.org.cn/fzjs/427344.jhtml
3::朱冬玲: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法治保障法规公职律师对于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强化法治意识、规范自身行为、严格规范执法、促进依法履行职能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公安机关应当组建自己的公职律师团队,并针对人民警察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特点,可以考虑由公职律师为人民警察提供无偿的法律咨询、法律意见、法律援助等,确保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保障。http://fw.mwfw.cn/fagui/241103.html
4.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教育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义务、制裁违法犯罪等方式,对人们进行教育引导,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综上所述,法律的意义和价值在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个人自由、实现社会正义、提高效率以及平衡社会利益。同时,法律还通过其指引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cid/44
5.轻罪立法背景下预防性刑事治理的功能转向预防性刑事治理的核心在于通过法律手段来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而不是仅仅依赖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在轻罪立法中,这一理念可以体现为更加注重对犯罪前兆的识别、干预和教育,通过制定旨在预防犯罪的法律条款,如设立轻微违法行为的警告、社区服务等措施,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在轻罪立法中,这可以促使立法者更加关注法律条款之间的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5/id/7950707.shtml
6.刑辩关注轻罪化治理之策:应轻重有别,构建中国特色的轻罪治理体系时值2024年全国两会,澎湃新闻特此推出专题策划——“何以法治”,选取立法、执法、司法、监督、行政等领域重点议题,邀请法律界人士解读、评析法治实践情况,以此明晰何以法治的路径,为提升和促进法治贡献卓见。 针对轻罪化治理问题,澎湃新闻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NjM5MTE2Ng==&mid=2247505183&idx=1&sn=b57c1464ee0880efcefa4466239d9d19&chksm=eb2d5176a688bfc9a5a249960cdb11c5cd9422990c84397ce7eb44e91fdae76441dbb014b002&scene=27
7.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道法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2)预测作用:即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向与后果。 (3)评价作用:即法律通过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行为评价标准有法律、道德、纪律等,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 https://www.360docs.net/doc/a50e01a35a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6.html
8.读书笔记(法学方法论)书评人类可赋予代码实质内容,手机拍出的相片可以展现人类现实世界,背后是无数的像素和数值点,数值本身没有意义,是人类通过意义的赋予使其呈现出我们想要的形态。法科学也是如此,如果将学科内容限定于纯粹形式逻辑世界、规范世界,它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所谓规范世界,仍然建基于现实生活之中,没有全然与现实世界无关的法律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650698/
9.佛山市降素养知识答题抽奖送16、国家专门用来保护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劳动者权利的法律是: C、《职业病防治法》 7、职业性健康检查包括: A、上岗前体检 B、在岗期间定期体检 C、离岗健康检查和应急健康检查 D、以上都是 8、用人单位应通过哪些途径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危害的告知? https://www.dir28.com/53534.html
10.伦理原则范文11篇(全文)这种控制权是一种法律的事实状态,该种状态对权利主体来说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和内容的权利,它是权利主体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其次,当事人对自己身体所属部分具有利用权,权利主体有权根据个人意愿使用存在于自身的遗传材料的权利。比如,允许医生抽取自身血液进行检测研究以治疗某种疾病;允许医生提取胎儿的基因进行检测以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ky59jgs.html
11.政治学科说课初中《法不可违》说课稿我会设置抢答的问题:(1)什么是法律?(2)法律规定了什么?(3)法律的意义是什么?(4)什么是人民的行为底线? 学生回答完毕后,我进行总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的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不违法是人http://nm.zgjsks.com/html/2019/msjq_0926/37876.html
12.七年级政治法不可违教案(通用10篇)教师设置抢答的问题:(1)什么是法律?(2)法律规定了什么?(3)法律的意义是什么?(4)什么是人民的行为底线? 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总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的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不违法是人们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pwm2m.html
13.“教育家精神”2024巡回宣讲活动观后感(通用15篇)一、正确认识学习法律的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内容包括八个方面,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教育部1997年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个方面要求,第一条就是“依法执教”。为什么《教育法》、《教师法》、《规范》都把守法作为教师的第一条? http://www.jiaoyubaba.com/xinde/78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