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中止行政复议应符合立法精神和法律原则

近一二十年,由于城镇化大规模推进,我国进入了征地拆迁高峰期,也进入了各种矛盾的爆发期。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利益对决、博弈中,法的启蒙,如春风细雨,播撒在每一个维权者的心中。法的力量,如利刃出鞘,捍卫着大多数维权者的利益。

盛廷,就在这个风雨兼程的时代,四处征战,只为被拆迁人维权。历经十年,盛廷律所这艘航母军团,依然时刻护航。十年,作为征地拆迁行业内的黄埔军校,我们不吝于培养精英,积累了深厚经验,研究了大量案例。希望能给最需要的人,带来庇护。也希望,能与各界大拿进行诚恳、广泛的经验交流。

121

行政机关中止行政复议应符合立法精神和法律原则

——行政机关因适用法律兜底条款而中止行政复议,应当符合《行政复议法》及《实施条例》的立法精神与法律原则。

标签:行政复议|中止|立法精神|立法原则

案情简介:2013年8月11日,某区政府因某项目拆迁强制拆除兰某等房屋。兰某不服,向市政府提起复议。受案后,市政府经延期以拆迁项目复杂为由决定中止行政复议。兰某不服,诉讼法院判令市政府不履行法定职责。

法院认为:1.适用法律的兜底条款应当符合立法精神和法律原则。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立法精神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关于中止复议的情形规定来看,法律规定的中止行政复议是指在复议过程中,由于发生某种无法克服的或难以避免的特殊情况,影响到行政复议的审理,而暂时停止复议。这种情形,一般是指客观上已不能作出或者不适合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必须等待客观事由消除后才能继续审理。2.市政府以拆迁项目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为由而中止复议,不符合因其他客观情形出现适用兜底条款中止复议的法律规定。其应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实物要点:行政机关适用兜底性条款而中止复议,应系无法克服的或者避免特殊的情况,符合《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立法精神。

案例索引: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14)青行终字第6号“兰某、周某与某市政府不履行行政复议法定职责案”,见《兰金伟、周晓平与西宁市人民政府不履行行政复议法定职责一案二审行政判决书》,载《裁判文书网》(20140626)

THE END
1.现代法律的精神原则是什么?爱问知识人现代法律的精神原则是什么法的精神:封建社会法律由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国王或者大臣制定;资本主义社会法律https://iask.sina.com.cn/b/law1yweOJjUUb2P.html
2.70.法律思维是按照法律原理,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70.法律思维是按照法律原理,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的是( ) A.权利和义务并重 B.重证据讲程序 C.普遍正义优于个案正义 D.重程序轻实体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https://m.hb.huatu.com/changshi/1715288.html
3.石佳友:从法律的原则与精神出发依法定分止争前沿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2021年4月8日第5版的文章“从法律的原则与精神出发依法定分止争”。 【作者简介】石佳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全文共3270字,阅读时间约8分钟。 日前,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备受关注的“老人超市拿鸡蛋被拦猝死案”作出了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http://www.law.ruc.edu.cn/lab/ShowArticle.asp?57061.html
4.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要求考生具有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法律专业素养,具备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体包括: 一、准确把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知识。 二、理解和掌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的基本定义、特征、内容。 三、准确把握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原则,以及相关的法律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5.20春中医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奥鹏百分答案34.不属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的原则 C.类推原则 D.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35.法律思维是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思维的 A.重证据 B.重义务 http://www.aopen255.com/show/14086.html
6.《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司法具有很强的实践理性,需要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和问题,需要追求公平正义的适用效果,因而只能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和整体精神为指引,以具体条文为依归,按照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要求,与时俱进地适应新形势和解决新问题,进行司法和对法律进行司法解释。https://www.afdip.com/html/cn/index.php?ac=article&at=read&did=2238
7.思修题库总结8.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错 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主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标准答案:对 10.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制度保障。() 标准答案:对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4188878
8.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资料思维导图模板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是一种融法律的价值属性和 工具理性于一体的特殊的高级法律意识。法治思维主要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程序正当等内容。 4.2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781ec4c4eeff58c96e85cd
9.法学家解读民法基本原则:民法的“精神脊梁”新闻频道法学家解读民法基本原则:民法的“精神脊梁” 原标题: 民法有其外在体系和内在体系。所谓外在体系,是指民法的构造,即民法有几部分、多少法条组成。而民法的内在体系则是指民法所内含的精神、所体现的价值。一部法律的外在体系固然重要,但若没有了内在体系,法典就只是一些法条的纯粹堆砌,法律就失去了灵魂。https://news.cctv.com/2017/05/02/ARTIML1MFsABDbK6r37a2SQa1705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