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专业科目:法的规范作用

法理学是我们法律部分的重要知识点,在法理学中,法的作用则是重要考点之一。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个知识点。

在绝大部分的考试中对于法的规范作用的考察主要是侧重于理解,给你一个案例或一些语句表述,让你分析这道题体现了哪个作用。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叫做法的规范作用。

根据法的作用的具体对象、主体范围和方式的不同,规范作用可分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

一、指引作用

指引作用强调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行为模式。行为模式又分为可为模式,即可以这样行为;必为模式,即必须这样做;勿为模式,即不得这样做。通过行为模式对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就需要去判断,题干有没有体现出来对本人产生的影响,这是我们对比其他规范作用相对简单的区别方式。

二、评价作用

三、教育作用

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对人们之后的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做题的过程中就需要找到有没有法的实施,而且对于社会一般人产生了影响。

四、预测作用

预测作用是强调我们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预先估计到他们间将如何行为,既包括对于行为的预测,也包括结果的预测。所以我们判断是否是预测作用,就要在题干中找到有没有对于行为和结果的估计。

五、强制作用

强制作用是法为了保障自己能得以实现,通过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惩罚违法行为。所以我们就可以从题干里找有人被处罚了,对于被处罚的这些人来说,就是强制作用。

那么我们来看这么一道题:

根据国家法律规定,本科学历才有资格参加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小敏想参加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学专业专科毕业后又继续读本科。这体现了法的:

A.指引作用

B.教育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

这道题选择指引作用,因为题目之中小敏在法律规定的指引之下,选择继续读本科,通过法律提供行为模式,从而自己选择怎么行为,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

在法的作用这个部分,考察不会特别难,我们只要能够判断区分他们之间的区别点,注意审题,那么这就是我们提分项。

THE END
1.法律框架内推动社会正义实现之道法律资讯在法律框架内推动社会正义的实现,需要政府、司法机关、媒体、公民等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倡导公正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加强社会监督等途径,逐步实现在法律框架内的社会正义,这不仅是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推动社会正义的实现而努力,共同建设一个公平、公正https://kanfawang.com/post/21222.html
2.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我想学法律,这个决定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知识的海洋与未来的无限可能。法律,不仅是规则和规范的集合,更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手段。我希望通过学习法律,能够深入理解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二、解锁法律之门 要想学好法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础知识。这包括宪法、民法典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3.法治理念教育(精选十篇)2、公平正义的朴素含义包括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处事公道、态度公允、利 益平衡、多寡相匀等内容。 3、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 4、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全体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 5、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依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66vje14.html
4.从本质上来说,惩恶就是扬善。【单选题】角膜的营养主要来自于(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大肠菌群是反映食品被( )污染的指标。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关于角膜生理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不能用细菌总数反映的食品卫生指标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维持角膜透明性https://www.shuashuati.com/ti/f21636db10574e2da04078f5e39b443f.html
5.浅谈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功能榜样的激励功能在于:当人耳闻目睹榜样者高尚的道德情操、难能可贵的行为事迹之后,往往不由自主地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模仿和追随的愿望。这种感情和愿望的产生,是榜样激励功能的机制所在。 七、惩恶扬善,奖罚激励 激励表扬和激励是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纱的激励方式。表彰方式侧重于将某种先进的思想、行为、事迹https://www.fwsir.com/shangwu/html/shangwu_20130810223002_223374.html
6.慎刑恤幼与惩恶扬善慎刑恤幼与惩恶扬善 ——从两则典型案例看清代对未成年人杀人案的宽宥政策及其限度 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宽宥未成年人犯罪的理念源远流长,其精神深刻影响了中华法系的发展。清代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念,形成了一套成熟且具特色的司法宽宥制度。《大清律例》中的“老小废疾收赎”律文便是对未成年犯罪者进行区别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0/id/8157403.shtml
7.惩恶扬善需依法疾恶如仇,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所应有的道德品质。惩恶扬善,社会才会稳定、发展,法律正具有这样的社会功能。司法官面对人世间的种种恶行,如果无动于衷,放纵犯罪,无疑将为道德所不齿、法律所不容。 然而,法官审案不能以道德的评判来代替法律的评判,不需要疾 恶如仇之情,疾恶如仇也需依法进行,要准确地举起手https://www.jianshu.com/p/013564b5de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