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犯罪和提高违法犯罪成本才能惩恶扬善长河律师律师文集

擅长:合同纠纷,债权债务,继承,婚姻家庭,劳动纠纷,交通事故,刑事案件,公司企业

预防犯罪针对犯罪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并对可能犯罪的人进行早期防御与矫治,以减少或杜绝犯罪行为的发生的活动。犯罪仅靠打击这一治标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努力遏制各种犯罪诱因,打击违法犯罪的预备状态及未遂犯,及时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提高违法犯罪成本,才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未满14岁犯罪不立案,而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仅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显然不能完全放任应该提高违法犯罪成本。当前校园暴力蔓延,殴打老师、同学案件大量涌现,尊师重道的社会底线一再被打破,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应该及时调整,形成更加严密、合理的责任体系十分重要。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不够刑事处罚,就没有法律可以给予处罚,不能没有任何后果地一放了之。事实上不够刑事处罚的,应当给予监护人放任未成年人管教的行政处罚、给予未成年人的政府收容教养和心理康复强制医疗并存的模式,从而给予必要的警告和遏止,预防更大的暴力事件发生。典型案例:“4·27榆林米脂砍学生事件”。

三、公安机关加大对精神病人排查力度,对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立即启动强制医疗程序,建立精神病人数据库加强防范。

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追诉标准过高,要求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才被追究责任,显然预防的效力根本无从体现,应重视和善待精神病人这一弱势群体,尤其是监护人对精神病人具有看管和医疗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所在单位、社区、精神病院、村委会以及担负社会管理职能的部门都要齐抓共管,将暴力犯罪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并遵照强制医疗机构医嘱回归社会。同时要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政府的职能根本不是成本的考量,而是社会的安定,因此保证患者能够及时和长期治疗,才能减少危害暴力事件。公安机关要掌握辖区内精神病人的基本情况,并要将有肇事史的精神病人前科的列为重点监控对象,落实监管责任,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再次发生,并对精神病人的监护人行政处罚落实其责任。案例:“里根遇刺案的主犯约翰·欣克利因被认定精神病而免于处罚,在精神病院已经待了30多年”。

四、正当防卫与见义勇为认定应具体明确。

五、做好《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之间的衔接。

目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力度过轻,深度宽度不好,而刑法追究责任过高,产生了法律责任的漏洞、空档过多,造成如“高铁占座”、“裸贷”、殴打辱骂老人、老师等事件频发,法律追究力度不足,应该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法》。而对《刑法》可以在罪名上阶梯式降低追诉标准,对再次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刑事自诉案件罪名(刑事自诉案件的范围详见附件1)的公安机关应当移送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公权力早介入打击轻微犯罪,对预防恶性案件的发生由非常积极的效果,并给于被处罚人予以明确的指引来遏制犯罪。建议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罪名设立“有伤风化罪”,实际指的是我们俗语中的“有伤风化”的行为,往往以道德教化的方式即可进行有效约束,只不过当认为此类行为已触犯了社会生活秩序的底线时,就“出德而入刑”,需以刑法的方式对之加以调整。使《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有机结合,才能有效的维护社会的安定。

综上所述,违法犯罪活动现在变得很隐蔽和小心翼翼,几乎从来不弄出人命案,甚至学会了钻空子逃避打击,新出现的软暴力其实比硬暴力更可怕,法律修改应该以预防犯罪和提高违法犯罪成本为根本,打小打早才能惩恶扬善。

THE END
1.法律框架内推动社会正义实现之道法律资讯在法律框架内推动社会正义的实现,需要政府、司法机关、媒体、公民等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倡导公正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加强社会监督等途径,逐步实现在法律框架内的社会正义,这不仅是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推动社会正义的实现而努力,共同建设一个公平、公正https://kanfawang.com/post/21222.html
2.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我想学法律,这个决定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知识的海洋与未来的无限可能。法律,不仅是规则和规范的集合,更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手段。我希望通过学习法律,能够深入理解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二、解锁法律之门 要想学好法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础知识。这包括宪法、民法典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3.法治理念教育(精选十篇)2、公平正义的朴素含义包括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处事公道、态度公允、利 益平衡、多寡相匀等内容。 3、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 4、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全体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 5、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依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66vje14.html
4.从本质上来说,惩恶就是扬善。【单选题】角膜的营养主要来自于(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大肠菌群是反映食品被( )污染的指标。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下列关于角膜生理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不能用细菌总数反映的食品卫生指标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维持角膜透明性https://www.shuashuati.com/ti/f21636db10574e2da04078f5e39b443f.html
5.浅谈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功能榜样的激励功能在于:当人耳闻目睹榜样者高尚的道德情操、难能可贵的行为事迹之后,往往不由自主地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模仿和追随的愿望。这种感情和愿望的产生,是榜样激励功能的机制所在。 七、惩恶扬善,奖罚激励 激励表扬和激励是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纱的激励方式。表彰方式侧重于将某种先进的思想、行为、事迹https://www.fwsir.com/shangwu/html/shangwu_20130810223002_223374.html
6.慎刑恤幼与惩恶扬善慎刑恤幼与惩恶扬善 ——从两则典型案例看清代对未成年人杀人案的宽宥政策及其限度 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宽宥未成年人犯罪的理念源远流长,其精神深刻影响了中华法系的发展。清代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念,形成了一套成熟且具特色的司法宽宥制度。《大清律例》中的“老小废疾收赎”律文便是对未成年犯罪者进行区别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0/id/8157403.shtml
7.惩恶扬善需依法疾恶如仇,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所应有的道德品质。惩恶扬善,社会才会稳定、发展,法律正具有这样的社会功能。司法官面对人世间的种种恶行,如果无动于衷,放纵犯罪,无疑将为道德所不齿、法律所不容。 然而,法官审案不能以道德的评判来代替法律的评判,不需要疾 恶如仇之情,疾恶如仇也需依法进行,要准确地举起手https://www.jianshu.com/p/013564b5de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