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解放军报

问:习主席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对此该如何理解?

66168部队排长梁志华

答:“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社会文明的厚重基石。全面依法治国,意味着将法治的力量渗透到党、国家和社会建设事业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发挥法治的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奠基、引路和护航。

法治指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从宏观层面来看,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的国体、政体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基本制度及活动准则,规定了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任务和奋斗目标,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指引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从微观层面来看,法治可以指引公民的言行举止。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为人们提供行为标准和模式,确立行为规则,明确何种行为可为、不可为或者必须为,从而有利于生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法治体现人民利益。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法律是促进、协调和实现利益的重要手段,既能对现有利益关系进行确认、保护和规范,又能为利益的发展提供牢固的基础、持久的动力和广泛的空间。立法的过程,就是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各种利益,综合考量各方面利益诉求,对不同的利益作出取舍、协调,从而体现人民意志,最大限度达成共识,凝聚社会力量,增强社会发展合力。

法治能够化解矛盾。法律是定分止争的有效手段,其公开性让人能预知,其公正性让人信服,其强制力让人敬畏,因而成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可、反复适用的基本规范,也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一剂良药。现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延展。以法律为依据构建冲突解决机制,在法律框架内提出矛盾化解方案,更容易让各方当事人接受,可以避免矛盾激化。

法治能够整合资源。法律能使资源的汇集、分配与使用更加科学。推进法治建设,有利于创造公正合理、公开透明的资源分配使用环境,有利于提供稳定的社会预期,从而引领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此之外,法治还有诸多其他方面的规范功能和社会功能。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成体系全方位地发挥法治功能,因而奠定了它在“四个全面”中的基础性、保障性地位。

THE END
1.法治的功能体现在:法治的功能体现在: A.对于国家和社会各种关系予以确认、保护、规范和调整B.在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发展发挥引导、定向、推动和促进作用C.有利于全社会在法治框架内活动,在法治轨道上运行D.有利于全社会稳定预期、增强信心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法治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拥有独特地位、权威和影https://m.ppkao.com/wangke/daan/53a9b67f00e54597b474a1712920fadb
2.功能食品法治网功能食品法治网,功能食品法治网是一个提供功能食品行业法律法规、合规经营、法律服务、行业自律等内容的平台。通过我们,企业和从业者可以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自己的合规经营,并获取专业的法律服务。,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http://www.gnspfz.org.cn/
3.法治日报公正司法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三个效果”有机统一是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从功能论分析,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与司法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法治功能高度契合。从目的论分析,坚持“三个效果”相统一的根本就是以良法善治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 “三个效果”有机统一是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对人民法院来说,要树立穿透http://www.sdcourt.gov.cn/nwglpt/_2343835/_2532828/9291879/index.html
4.发挥好司法“三大功能”是现代法治的根本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法律体系形成后,国家法治建设的重点就转向了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保障法律实施,建设法治国家,作为司法机关的人民法院应当充分发挥好权利救济、公权制约和纠纷终结这三个最直接、最基本的功能。 一、权利救济功能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6064519_586141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