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刑法》重点法条复习归纳

立法解释的限制;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具体解释方法与目的解释。

3.罪刑法定原则。

思想基础:民主主义与尊重****主义。

具体内容:形式的侧面与实质的侧面。(1)法律主义(成文法),行政法规与规章、习惯法、判例不能成为刑法的渊源;(2)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3)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4)禁止绝对不定刑与绝对不定期刑;(5)明确性要求(明确性具有相对性:立法与理论的合力);(6)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7)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

3.刑法的管辖权。

(1)国内犯:属地原则(旗国主义为补充)。犯罪地的确定;属地原则的例外。

(2)国外犯: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管辖原则。

〖模拟题〗

【例1】下述案件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与乙没有共谋地同时向被害人开枪,其中一发子弹导致被害人死亡,但查不清楚是谁射出的子弹。甲乙都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B.丙与丁共谋杀害被害人,同时向被害人开枪,其中一发子弹导致被害人死亡,但查不清楚是谁射出的子弹。丙丁都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张三与李四没有共谋的伤害被害人,导致被害人轻伤。事后证明只有一人的行为导致其轻伤,但查不清楚谁的行为导致其轻伤。张三与李四构成故意伤害罪(未遂)。

D.甲、乙两人分别住在3楼和4楼。两人都往窗外扔了一个大西瓜,结果把碰巧从楼下经过的萧某砸死,但不能证明是谁扔的西瓜将其砸死。甲与乙两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例2】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缩小解释方法本身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根据缩小解释方法得出的解释结论一定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所以,刑法第238条组织他人卖淫罪中的“他人”可以缩小解释为女性。

B.刑法是其他法律的保障法和补充法,因此刑法的适用具有谦抑性,即应当遵循有利于行为人的原则。换言之,在解释刑法的时候,应当按照有利于行为人的角度解释,从而得出有利于行为人的解释结论。罪刑法定原则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等就是这一思路的体现。

C.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罪状的描述需要根据其他法律或者刑法其它条文加以补充,这种立法体例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对明确性的要求。

D.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不允许在事后减少犯罪构成要件从而增加犯罪可能性,也不允许改变刑事证据规则,从而事后能够以较少或较简单的证据作为定罪根据。

【例3】关于刑法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刑法第261条遗弃罪中的“负有扶养义务”的人,解释为既包括家庭成员,也包括负有扶养义务的其他人,属于扩大解释,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B.刑法第241条第2款:“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依照本法第236条(****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其中的“性关系”应解释为仅指性交行为。这是一种缩小解释,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C.将正在使用中的运钞车解释为金融机构属于扩大解释,将自动取款机解释为金融机构也属于扩大解释

D.刑法第315条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有下列破坏监管秩序行为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的“罪犯”解释为包括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属于扩大解释

E.刑法第247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的“证人”解释为包括被害人,属于当然解释。

F.将抢劫罪加重情节“持枪抢劫的”中的“枪”解释为枪,不包括假枪和仿枪,属于限制解释。

G.将弹罪中的“弹”解释为包括各种能组装并使用的弹头、弹壳,属于扩大解释。

H.刑法第99条规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但第63条规定中“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中的“以下”不包括本数。这属于体系解释。

【例4】关于刑事管辖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人甲乘坐中国国际列车前往俄罗斯。列车进入俄罗斯国境后,甲在车上杀死了一个日本人。我国对此案没有刑事管辖权。

B.日本人A在菲律宾劫持了该国警用飞机飞往越南。后来A进入我国,我国对此案具有管辖权,适用普遍管辖权原则。

C.老挝人丙要杀害越南人,子弹穿越中国领土打死越南人。我国对此案适用属地管辖。

D.A、B、C、D等十人谋划到中国杀人,只有一人入中国境内实施犯罪被抓。我国对此案适用属地管辖。

E.美国人丁欲杀死中国人,从美国寄有毒的信件,在中国海关信件被扣。我国对此案适用属地管辖。

F.中国人戊在美国私自开拆、毁弃美国人汤姆的大量信件,情节严重的。我国对此案适用属人管辖。

G.意大利人汤姆,杀害在该国的中国人。我国对此案适用保护管辖。

H.M国某跨国集团公司派驻中国区总裁费力普非法获取我国国家秘密,并提供给M国情报部门。对于此案,我国只能适用外交途径解决。

【例5】关于属地原则的例外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不适用中国刑法。

B.发生在港澳台地区的犯罪,不适用我国大陆刑法。

C.特别刑法有规定的犯罪,不适用刑法典。

D.民族自治地方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从而不适用中国刑法典部分条文。

THE END
1.危险物品肇事罪法条具体的刑法法条如下: 《刑法》第一百三十六条 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法文摘要: 危险物品肇事罪的认定: (一)本罪与自然事故的界限 在生https://www.66law.cn/laws/481453.aspx
2.2013刑法法条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侵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赌博 ·旧刑诉法全文 ·新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适用解答目录 热门2013刑法法条全文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 【法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颁布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发文字号】∵主席令第83号【颁布时间】∵2002-12-28 关于办理减刑https://www.fabao365.com/zt/756660/
3.法考刑法重点法条刑 法重点法条汇总 第一章 刑 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三条【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 依照法律定罪处刑 ;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 不得定罪处刑。 第四条【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对任何人犯罪 , 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3/1020/09/81067662_1100872245.shtml
4.2024年刑法第391条修订内容要点?图片新闻法律资讯相关法条: 修订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其修正案,以及相关的立法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同时,还会参考国际反腐败公约和其他国家的反腐败法律实践。 刑法第391条中,如何理解“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 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它在许多罪名的定义中都有出现,包括第391条的贪污罪和https://www.maxlaw.cn/n/20240408/11042486576386.shtml
5.(完整版)司法考试刑法法条必备背诵版.pdf司法考试刑法法条必备背诵版 1、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就认为 是在中国领域内的犯罪。 2、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刑法, 但是按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 究。 3、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或公民犯罪,而按刑法规定 的最低刑为 3 年以上有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204/5224321334003122.shtm
6.《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法条冲突问题探析内容提要:《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是国家调整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两道堤坝,同时也是限制国家公共权力、保障公民人权的两部宪章。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与《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违法行为相竞合的问题;《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法条冲突问题、不同法律部门之间的法条竞合问题、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14.html
7.刑法视野量刑法学网刑法中的法条可以划分为罪刑法条和非罪刑法条,非罪刑法条又分为规定性法条、说明性法条和拟制性法条。罪名来自于罪刑法条,罪名并不取材于提示法条与拟制法条,但与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拟定罪名时,有学者误解了罪名与提示法条与拟制法条之间的关系,在这两种法条中拟定出新的罪名,导致罪名的徒劳增加。例如,https://liangxing.swupl.edu.cn/xfsy/%E8%AE%BA%E7%BD%AA%E5%90%8D%E7%94%9F%E6%88%90%E7%9A%84%E6%96%B9%E6%B3%95.html
8.刑法301条司法解释律师普法目前刑法条文没有相关的司法解释,但有全国人大法工委制定的刑法释义。刑法301条所规定的罪名是聚众淫乱罪,即进行聚众淫乱活动,首要分子或多次参加的要受到刑事处罚,最高刑是五年有期徒刑。如果引诱未成年参加的应从重处罚。对刑法301条的解释围绕的是多次参加与首要的分子。多次参加指的是参加聚众淫乱活动三次以上,首https://www.110ask.com/tuwen/8417624084373002874.html
9."法不能向不法低头"电影《第二十条》唤醒"二十条"综合新闻近日,张艺谋新作《第二十条》在各大影院热映,据猫眼专业版数据,电影《第二十条》上映8天,总票房破13亿。该片片名取自刑法“第二十条”,讲述的是关于“正当防卫”法条背后的公理人情。 2月11日和12日,最高检官方连发两篇文章点评这部电影;12日,罗翔也发视频称“这件事真的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https://news.hsw.cn/system/2024/0218/17186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