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我国的公共法律服务将迎来哪些变化?

支持乡村振兴、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战略

在中国法律行业,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大的政策背景,也是一个确定性趋势。

从《意见》到《规划》,公共法律服务均指向2035年远景目标,即“到2035年,基本形成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目标相适应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确立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整体基调。

与《意见》相比,《规划》强调了两个方面:乡村振兴和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

首先,在均衡配置城乡法律服务资源方面,《规划》明确要围绕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深化法治乡村(社区)建设。

据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曾于2018年9月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乡村法治建设提出了要求。“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是司法部开展乡村法治建设的活动,为期两年,从2021年5月到2023年5月。

这部分内容的新增与共同富裕的时代大背景有关。

中央曾在2021年解读共同富裕的要求: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另外,中央在2021年下半年的解读中还提到: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法治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密不可分。

其次,在重点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方面,《规划》加强了服务特殊群体的内容,如新增“适应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特点和法律援助需求,完善法律服务网无障碍功能,根据实际需求提供老年人大字版、视力残疾人语音版、少数民族语言版等服务。”

这部分内容的新增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国情有关。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也从多方面规定便民措施,各地司法行政机关要大力推动法律援助便民利民惠民。

此外,《规划》还明确了公共法律服务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包括“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法律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当分配高于增长、高质量发展取代高速增长,不论是公共法律服务还是付费法律服务,只要是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都将得到长足发展。

02

支持智能化下沉

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更加多元化

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共包括四个方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有效覆盖;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网络平台优化升级;推进三大平台(实体、热线、网络)融合发展;推进“智慧法律服务”。

其中,智能化是建设全业务全时空法律服务网络的重点。举例来说:

五、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

(七)推动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网络平台优化升级。......加强热线答问标准化知识库建设,提高应答标准化、一致性,强化回访评价、数据归集和分析。加强法律服务网建设,持续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建立统一用户认证、统一服务流程、统一受理指派、业务协同办理、服务全程监督、质效科学评价、智能大数据分析研判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提升用户体验,提高自助下单、智能文本客服、智能语音等智能化应用水平,提高在线咨询服务质量和效率。强化信息查询功能,提供及时、高效、权威的全面依法治国和司法行政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查询、法律服务机构人员数据信息查询、参照案例查询、司法行政和公共法律服务办事指引服务。

(九)推进“智慧法律服务”。大力发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科技创新支撑技术,推进智慧法律服务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突破精准普法宣传、法律援助智能保障、律师执业保障与执业监管、线上公证、社会矛盾纠纷排查与预警等关键技术,建立公民法律服务电子档案,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的应用,提高法律服务智能化水平。

八、共建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二十一)加强和规范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推进村(居)法律顾问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推广在线服务、预约服务、团队服务等新型服务模式。

十二、组织实施保障

(三十七)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公益基金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法律服务,支持法律科技企业研发实用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

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的一个具体落地产品是“中国法律服务网”。据了解,中国法网于2018年5月20日上线,到2019年5月20日,中国法网上线一周年,累计访问人次达到1.7亿,而现在这个数字已达14亿。

从中国法网提供的法律咨询类型上看,2018年累计法律咨询总量19万余次,其中智能咨询14万余次(75%),知识问答咨询3万余次(19.6%),留言咨询1万余次(5.4%),而2021年智能咨询的占比已达到90%以上。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政府+市场+公益”多方参与、“智慧司法”下沉的法律服务供给机制。

为什么要强调智能化?

这是由法律服务低频的特点决定的。

目前,法律服务的供需对接效率很低。最极端的例子是在山区,公益律师有时坐上一天也没见到一个当事人,而有时居民遇到涉法问题想咨询,律师却不在。如何让法律服务更贴身、更及时?智能法律咨询能直接带来提质增效。

但是,智能法律咨询的底层算法是人工智能,虽然目前已经有了一定成果,但技术壁垒仍然存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数据分散,不能形成大数据。所以目前机器只能满足相对简单的知识问答,还无法解决更加个性化的案件。

因此,《规划》还强调了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大数据应用分析的内容:

(二十三)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大数据应用分析。推进各级各类公共法律服务机构、服务平台业务数据整合,建立完善数据分析模型,增强大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实现对各类风险矛盾的敏锐感知和精确预测。健全平安中国建设社会协同机制,加强与人民法院、公安、民政等部门衔接联动,加大信息共享,切实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有效防控和化解社会风险发挥积极作用。

从长期来看,大众法律服务需求量巨大,智能法律产品几乎是唯一的解法。

03

企业公共法律服务:

巨大需求仍未被满足

据司法部消息,目前我国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上,咨询数量排名靠前的事由是劳动人事、婚姻关系、债权债务、合同纠纷、房产纠纷、物业纠纷、交通事故,这反映出人民群众在这些方面存在较多的法律服务的需求。

但是,企业也有很强的法律服务需求,而且这个需求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尤其是中小企业,总体法律意识不强,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对此,部分城市建立了面向企业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2020年8月,深圳市龙华区司法局针对大浪时尚小镇内服务类企业多的特点,建立了大浪时尚小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惠及300多家企业。中心整合公证、司法鉴定、商事仲裁等法律服务内容,不仅可以为园区企业和员工提供普惠无偿的法律服务项目,还能提供17大类共100多项高端法律服务。

2020年12月,深圳市盐田区深港合作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成立,面向辖区内中小企业及其员工提供法律查询、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律师、公证、法治宣传教育等“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并获批成立深圳市第一批中小企业公益服务站。

2021年9月,深圳市龙华区中小微企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成立。这是深圳市首家以中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平台。该中心以辖区约26.87万家中小微企业及其劳动者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公证、仲裁、司法鉴定、司法确认、存证固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综合配套服务。

2022年1月20日,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企业法治体检中心成立,并进驻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大厅,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保民生、促发展”作用,优化副中心法治化营商环境。

实际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有着丰富的意义。中小企业承载着更多共同富裕的使命。

目前,全国登记在册企业4842.3万户,而中小企业就有4000多万户,它们不仅完成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根据《财经》报道,过去5年来,中小企业为人们提供了4亿个工作岗位,而其他类型的企业(包括大企业)一共提供了1.6亿个。中国4000多万家中小企业贡献了绝大多数的GDP、税收以及就业。但是,中小企业总体经营压力较大,因此通过提供法律保障,推动中小企业合规、健康、快速发展,也是在践行共同富裕,与国家整体方向保持一致。

对于法律服务提供者来说,与普通大众相比,企业的付费意愿更强,因此面向企业的公共法律服务,投资回报率可能更高。

04

鼓励律师更深入地参与到公共法律服务和现代经济发展中来

在“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中,《规划》明确要“发挥律师在公共法律服务中的主力军作用”。律师作为经济社会中非常稀缺的人才,应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首先,全国律师人数将得到大幅增长。《规划》中提到,到2025年,全国执业律师达到75万名,每万人律师数5.3人。

其次,国家推动健全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规划》明确要加强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管理和使用,县级以上各级党政机关普遍建立法律顾问队伍,从中央到省、市、县级党政机关加快发展公职律师队伍,“十四五”期间实现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职律师工作全覆盖。

此外,国家还推动健全公司律师制度,律师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将是未来趋势。《规划》明确国有企业要加强公司律师队伍的建设、管理和使用,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公司律师试点,完善法律顾问、公司律师参与企业经营决策论证的工作机制,促进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

整体来看,律师行业的发展持续向好,随着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不断完善,大量岗位需求出现,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法律人投身公务员和公司法务队伍。

THE END
1.新时代法律修改的特点实践和立法技术党的十八大以来,法律名称实质修改的情形明显增多,先后有8部法律,主要分为三种情形:一是以一部法律替代多部相关法律,采用新的法律名称;二是法律调整对象发生重大变化,法律名称作了修改;三是法律调整对象未发生重大变化,但一些制度、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法律名称作了修改。法律名称实质修改明显增多,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http://qh.12348.gov.cn/pub/qhsfxzw/gczs/202210/t20221013_97365.html
2.回眸:我国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岁月变迁独家从1986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制度建立到1995年初任法官、检察官考试制度的建立,到2002年对初任法官、检察官和申请律师、公证员执业资格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直至今年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正式实行,我国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历经30余年后,更加健全完善。 每一次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变革,其背后都是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变化和完善http://www.mzyfz.com/index.php/cms/item-view-id-1351631
3.论我国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类型的变化论我国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类型的变化,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虚假意思表示,恶意串通,作为民法理论的一项基本内容,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民事立法中的基础性问题,而其中关于无效民事法律https://wap.cnki.net/lunwen-1019246186.html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具体内容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调整变化,所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具体内容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调整变化,所以它与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并不一致。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所以它调整社会主义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B 复制 纠错https://www.shuashuati.com/ti/94c0855116f9425b964962fd0872845a.html?fm=bd0b39066208a299f7c0304f9dc63970b5
5.第四届中国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实务研讨会暨全国律协信息网络与高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源于对既存法律、法规的违反;另一方面,还源于法律规定的模糊或缺失(“环境型法律风险”),即由于法律本身所导致的风险,包括法律的发展变化或者是法律本身的不全面或不完善使得法律没有涵盖新出现的金融业务或产品。刘颖主要介绍了如何建立和完善电子银行法律,减少法律的不确定性以降低“环境型https://www.hnlawyer.org/news/1975.html
6.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道德、法律篇逻辑图】 ?专题五道德 一、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考点1.道德的含义与起源 (1)含义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起源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7.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什么是非法集资人?现代社会,由于一些犯罪分子使用的犯罪手段都非常的高明,所以很容易使大家陷入误区,比如说非法集资,这种行为就可能迷惑普通的老百姓是普通老百姓也陷进去,所以有必要了解一下相关法律,比如说很多人想知道。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什么是非法集资人? 一、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什么是非法集资人? https://www.64365.com/zs/899277.aspx
8.试论我国破产法律制度之完善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以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深化之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现行《破产法》的局限性及其缺陷日益显现出来,所有这些都迫切要求我国破产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破产法》的修订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这项修改工作势必面临着诸多难题有待解决,鉴于……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4184252_6057.html
9.三校名师:2006年司法考试测试卷一及答案b.我国的宪法监督体制以附带性审查为主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属于事先监督 62、秦朝定罪量刑的原则有哪些? a.区分故意和过失 b.自首减轻处罚 c.诬告反坐 d.累犯加重 63、关于中国古代的法典体例的沿革变化https://www.diyifanwen.com/kaoshizhuanti/sifakaoshishitiku/0761713085930716_6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