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906:04:24发布浏览24次信息编号:185629
平台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纠正冤假错案:纠正与预防并重,维护公平正义
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我们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违法造成冤假错案。
——习近平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司法问责制度,建立健全防止冤假错案的机制,保证办案质量,提高司法公信力。
——孟建柱
冤假错案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极大危害。要健全和完善预防和纠正错案机制,汲取错案教训,健全案件质量监控体系,全力确保审判公正。
——周强
公平正义是人民群众对正义的最大期盼。
而不公正、冤假错案,恰恰是对公平正义的最大伤害。一旦发生,危害将是巨大的。
面对冤假错案,最高人民法院始终立场鲜明、坚决,坚持实事求是、纠正错误。本着对法律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每次都发现、核实、纠正冤假错案。
更正:一起检查并更正
2016年,全国法院在前三年依法纠正重大冤假错案的基础上,继续秉持纠错精神,对河北聂树斌案、陈满案进行了纠正。海南案、福建徐金龙案、江西乐平“5·24”强奸杀人案等多起冤假错案,引起巨大反响在社会上赢得了公众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人民法院纠正冤假错案的审慎之举也令人肃然起敬。以聂树斌案为例: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请最高人民法院另行指定高级人民法院审查本案,确定是否需要再审。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此案。
——为确定是否需要启动再审程序,山东省高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全面审查,最终认定原审证据表明,聂某舒宾犯故意杀人罪、强奸妇女罪不可靠、不够充分。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建议法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对该案进行再审。
——最高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查了山东高院的复审意见,作出(2016)最高人民法院行申188号再审决定,对本案进行了审理,并指定第二巡回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按照二审程序进行审查。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原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罪、强奸妇女罪再审一案公开宣判,宣布撤销原判,撤销聂树斌案。被无罪释放。
至此,这起历时22年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终于得到了纠正。冤假错案的纠正,重塑了司法机关保障人权、维护公平正义的形象,极大提振了人民对司法公正的信心。
预防:夯实防止错判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政法部门的工作目标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为防止冤假错案发生,中央政法委于2013年8月发布了《关于有效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根据该规定,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有效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结合各方面审判工作实际,规定了具体工作机制如证据审查、案件审理、审查、监督和限制等。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
2016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化改革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2016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程序改革的意见》制度”落实法定处罚和回避嫌疑。明确审判程序在刑事诉讼中的核心地位,大力弘扬法庭审判的实质性,健全侦查起诉活动的监督制约机制,防止酷刑逼供等违法行为从源头抓好口供和非法取证工作,确保法庭审判在查明事实、辨认证据、保障诉讼权利、公正裁判等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
为严格落实中央《意见》要求,2017年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分为五部分共33条,通过有针对性地完善凭证制度和审判程序,落实证据裁判、排除非法证据、排除嫌疑等法律原则,完善体制机制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司法机关“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夯实防止冤假错案的制度基础。筑牢程序防线,防止冤假错案。
完善:保障律师执业权利
2015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死刑复核案件听取辩护律师意见办法》,保障律师查询立案信息、查阅案件材料等权利。律师可以直接向辩护人陈述辩护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亲自指导,确保死刑复核案件质量。2015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依法有效保障律师诉讼权利的规定》,保障律师的知情权、阅卷权、出庭权、辩论辩护权、申请取证权、申请权排除非法证据,依法代理上诉。等执业权利,为律师依法履行职责提供有效保障和便利。2015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上线律师服务平台,实现网上立案、网上审查、联系法官。与此同时,上海、重庆、浙江等地相继启动网络律师服务平台和律师服务中心建设,律师执业权利日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