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悟法治精神注重犯罪构成实质审查

近年来,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数量不断增长,由于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作为法定犯与自然犯有诸多差异,导致司法实践中办理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在认定犯罪的理念、尺度等方面时有分歧。最高检要求以“三个善于”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深化理解“三对关系”,进一步为办理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提质增效。

第一,罪量要素与社会危害性。根据刑法第13条规定,社会危害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两个最重要特征,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可见,社会危害程度是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标准之一。实践中,确定行为的社会危害达到何种程度的因素被学者称为罪量要素。比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列举了11种情形确定污染环境是否达到“严重污染环境”程度的罪量要素。

主流观点认为,刑法法益是指刑法保护的人的生活利益。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维护环境资源保护管理秩序,最终目的是要更好地保护环境资源。关于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保护法益,生态学的人类中心法益论认为,水、空气、土壤、动物、植物等生态环境元素为人类提供基本生活基础,故其成为刑法保护的法益。《德国环境法典》基本上持这一观点,其第1条(1)规定,本法典旨在保护环境和人类,以及人类的健康和福祉。显然,在环境和人类之间,人类才是重心所在。我国刑法打击污染环境犯罪,就是为了保持水资源、空气洁净,避免人类健康受损,满足人类基本生活、生产条件。非法捕捞水产品罪、非法狩猎罪、非法采矿罪等罪名,也都直接或间接地着眼于人类整体的生存和长远发展。简言之,维护环境资源管理秩序是手段,保护人类整体利益才是目的。因此,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所保护的法益在更深层次上与刑法法益的本质是契合的。

所以说,办理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要注意兼顾浅层法益和深层法益侵害性的审查,对以行为入罪的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要特别注意将深层法益作为重要考量因素。

第三,形式犯与实质犯。刑法通说认为,犯罪行为必须造成构成要件所规定的一定法益的侵害或者危害结果的发生的是实质犯,而没有法益侵害或危害结果发生,仅仅在形式上违反行政法规的犯罪被称为形式犯。

(作者单位: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100726)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010-65209114(查号台)010-12309(检察服务热线)

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360浏览器、IE11浏览器。

THE END
1.防止和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最高检发布全面深化检察改革最新在服务发展方面,《意见》部署了服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系列检察举措。其中要求“防止和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这也是今年最高检部署的“检察护企”专项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检察机关将持续落实,着力监督纠正违法查扣冻结财产特别是异地趋利性执法司法问题。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L08SCK051492T3.html
2.经济犯罪和财产犯罪的区别在刑法上,对经济犯罪的处罚通常较重,以体现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 财产犯罪的处罚则主要根据犯罪情节和损失程度来确定。虽然财产犯罪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相较于经济犯罪,其法律后果可能相对较轻。 综上所述,经济犯罪与财产犯罪在定义与性质、犯罪领域与对象以及法律后果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97e0a49ed98bb2001105
3.经济纠纷案件与经济犯罪案件的区别法律常识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的界限。在处理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交叉案的时候,要先明确经济犯罪同经济纠纷二者间的区别,防止将经济纠纷错误定义为经济犯罪,而对其采取不公正的处理;再者,也要有效避免对应当认定为经济犯罪的行为,只是在表面上追究民事责任,这样必然会放纵犯罪。 http://www.jjjfls.com/show.asp?id=398
4.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的区别律师普法经济纠纷属于民法的范畴,可以由当事人双方自行调解或仲裁解决。经济犯罪属于我国刑法的范畴,只能通过法院判决予以解决。经济犯罪与经济犯罪的区别主要是性质上的区别。经济纠纷属于民事纠纷,经济犯罪属于刑事案件,经济犯罪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经济纠纷不应承担刑事责任。一般的经济纠纷诉讼时效是3年,从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计算,https://www.110ask.com/tuwen/15621181470943574903.html
5.经济犯罪与刑事犯罪有什么区别?成都经济犯罪律师5.犯罪客体:刑事犯罪的对象范围广泛,可能涉及财产、人身权利等。经济犯罪的客体主要是国家或社会公共财产。 6.性质差异:经济犯罪具有高度隐蔽性和营利性,而刑事犯罪更多的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 经济犯罪和刑事犯罪是否实行监外执行。 是适用的,需要满足的情况是: http://www.cdxsls.com/jingjifanzui/11027636975295.html
6.每日黄旭巍:论经济犯罪所得之没收对犯罪所得的最终处理,既可能是没收,也可能是返还被害人。不同于刑罚或保安处分,犯罪所得没收是旨在禁止任何人因犯罪而获利的财产衡平措施。对于获取型经济犯罪而言,应当采取总额原则认定其直接所得,将之返还被害人而非没收。对于经营型经济犯罪来说,扣除成本后没收净利,足以达致没收犯罪所得的规范目的。将犯罪所得https://www.360doc.cn/article/70808058_1000432975.html
7.关于经济犯罪的界定及认定标准第一种观点认为,要区别既定法上的经济犯罪和与理论上的经济犯罪,追究后者的法益问题。侵犯财产、经济上的利益才是理论上的经济犯罪。这种观点造成理论与既定法上经济犯罪概念不统一,但我们知道经济犯罪应当与其他犯罪一样,只能由刑法来规定,这是由刑法的法律性质决定的。根据罪行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那种行为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59.html
8.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等同,但严格意义来说,经济纠纷是属于民事纠纷类,而经济犯罪则属于刑事犯罪类,两者所属类别不同, 所对应的责任也不相同,在法律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区别。11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颜茂昆表示,要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http://www.nj48.com/open.asp?id=85712
9.经济犯罪和刑事犯罪哪个严重?3、经济犯罪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另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除此之外,我国《刑法》分则其他章规定的某些侵害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犯罪,如制造、贩卖假药罪、贩毒罪、贿赂罪,也属于经济犯罪的范畴。 只要是行为人触犯了《刑法》的禁止性规定,并且https://m.64365.com/zs/171502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