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什么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点?无产阶级帝国主义

中国现代史的分期,要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说起。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标志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也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为什么五四运动会成为这样一个转折点呢?它究竟有什么意义?

“三座大山”的压迫

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下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始。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相继侵略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开始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转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帝国主义希望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倾销商品,赚取利益。

当时,在中国老百姓头上压着“两座大山”,一个是外国帝国主义,一个是中国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压迫着中国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帝国主义除了强迫清政府开放国门,方便外贸买卖。另一方面,帝国主义为了融入中国社会,吸纳了一大批买办商人。

帝国主义是这些封建地主阶级的靠山,他们帮助帝国主义剥削奴役中国人民,阻碍社会的进步,使中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分裂的状态。

中国人民为了扳倒这2座大山,开始拿起武器反抗,从鸦片战争开始经历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

这80多年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牺牲,不屈不挠,可歌可泣,正是因为中国百姓这种坚持,帝国主义始终都没有能够灭亡中国。

在这一过程当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是农民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坚持了14年,严重打击和削弱了封建统治。这也让清政府不敢忽视农民的力量,帝国主义都为之苦恼。

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民族领导的革命,直接推翻了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大大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但是为什么这两次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没能成为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两次革命最后的结果都是失败的。

他们的失败表明,单纯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的革命,根本不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也不能完全把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解救出来。

因为农民阶级受到旧的生产方制的限制,他们的思想落后,没有先进的理论领导,没有彻底的革命纲领,也看不到斗争的前途。

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不完全,他们诞生于2座大山的压迫之下,既害怕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又害怕工人阶级和农民。

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还是帝国主义打开了中国国门,他们在中国经商买卖,带来了西方思想和生产方式。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西方的影响诞生,发展畸形,反过来还成为了压迫中国百姓的“第三座大山”,剥削、压迫中国老百姓。

无论是农民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历史的发展也显示了这一事实,中国仍然没有从黑暗和混沌的状态当中摆脱。

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之后,1915年企图复辟帝制,自己做皇帝,遭到了各路军阀的反对。

袁世凯去世之后,中国进入了各派军阀混战的时期,中华民族的危机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愈来越来越沉重。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进行了斗争,但是软弱无力,很快失败了,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十月革命的号角

这时候,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创造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人也从十月革命的成功当中,看到了未来的前途和希望,产生了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在十月革命的号召下,1919年5月4日爆发了极具意义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彻底不妥协,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大批拥护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各地革命当中起着领导作用。

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921年7月,中国工人运动比较集中的地方:上海,诞生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新”在哪里?

所以五四运动成为了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它的“新”有着极致的意义。

第一是有了新的领导阶层——无产阶级。

五四运动以前革命的主要领导阶层是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只是作为资产阶级的跟随者,但是五四运动之后,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

无产阶级是中国历史上进步的阶级,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它是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家在中国经营的企业当中,随后不断扩大。

中国无产阶级人数不多,但是非常集中,并且受到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这是压迫他们的“三座大山”。

剥削的残酷性和严重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所以中国无产阶级有着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革命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运动结合起来,创立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第二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以前,指导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是近代资产阶级学说,但是这种思想武器在世界历史上已经落后了。

西方资产阶级也是往着民主化的方向进步,所以根本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第三无产阶级有了新的革命同盟军——农民。

五四运动以前,资产阶级所领导的革命,虽然也要团结工人和农民,但是资产阶级的本性,注定他们跟工人和农民是不同阶层的。

他们是不可能真正的能够唤起民族的力量,形成规模宏大的群众运动。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说:“国民运动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产阶级找到了最可靠的同盟军——农民。农民占据中国人口的80%,成为反帝反封的主力军。

在中国革命的道路当中,正确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发动了农民群众,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斗争,这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保障。

第四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前途——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

五四运动之前,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理想是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但是在中国的土壤上无法实现资本主义,更别提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了。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控制中国的目的,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方便掠夺和剥削。

他们利用各种方式来阻挠中国的发展,不让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无法实现,这是一条根本走不通的死胡同。

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在中国展现了无限光彩灿烂的前景。所以五四运动成为了中国现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尽管当时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但是中国革命已经诞生了新的力量,革命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变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历史的发展也是印证了这一点,中国经历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五四运动作为这场伟大革命的序幕,成为了中国现代史的起点,如今仍在不断续写着传奇和故事。

THE END
1.中国近代历史中国近代史的时间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到新中国成立(1949)为止。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而且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目 录 1基本内容 2编辑本段主要事件 https://baike.sogou.com/v54366461.htm
2.[转]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金冲及||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 金冲及中共党史研究2024年11月29日09:30北京 〔编者按〕本文是依据作者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上所作讲演整理而成的。作者依据历史发展的新形势新认识首先界定了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范围,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近代历史上三个根本性的问题,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https://www.wuhaneduyun.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F259F9A875AE7692E04010AC73D40970&id=1617391426
3.复习巩固《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简答和论述题)清朝的危机其实与前面各个封建王朝一样,出现了改朝换代的迹象,但历史已经没有给中国建立另一个封建王朝的机会。大的世界参照系已经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命运。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https://www.douban.com/note/266804350/
4.五年制《历史》第一学期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学习园地34.( B )年英国挑起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由此开端。 A.1839 B.1840 C.1842 D.1856 35.莫里逊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https://zy.ganzhsz.cn/s.php/gjb/item-view-id-143.html
5.崔华杰从历史理解中国:近代来华西人的中国历史书写及其路径演进这种从历史的维度审视和理解中国的路径取向,助推西人逐步发现中文文献所承载的世界史事资源以及中国历史所蕴藏的文明规律。对来华西人中国历史书写内容的构建及其路径演进的揭示,有助于我们理解西方的中国认知在近代的生成及其变迁。 【关键词】 中国历史 来华西人 历史书写 海外汉学http://jds.cass.cn/xscg/xslw/202205/t20220516_5408394.shtml
6.课程第二部分服饰文化,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本节主要从服饰的内涵、功能和构成要素入手,主要学习中国传统服饰及其文化的演变历程、特征等。第三部分建筑文化,建筑既是人们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物质资料,也是人类消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主要从人类居住方式及其演变历程入手,重点学习中国的传统建筑发展史及其文化,并着重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439d623af1f1b5d3ed176ee
7.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理论书库理论频道《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这本书是海峡两岸中国近代史学者携手合作的一个心血结晶,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避免“以论代史”、“论在史先”,客观地描述了中国近代曲折复杂之历程 本书从鸦片战争开始,描述了洋务与变法运动、立宪运动、清朝的覆灭、民国的肇建,乃至其后内忧外患之纷扰、国际关系之演变、内政外交之调适、https://www.workercn.cn/260/201607/04/160704104401938.shtml
8.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 一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 1、近代中国由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型 近代中国从1840年起被英国用大炮打开大门以后,便从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帝国不得不一步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英之战实际上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在中国的第一次碰撞。近代中国开始了由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型的痛苦http://www.gaokao.com/e/20240427/662ca3630882b.shtml
9.中国国际秩序观的演变与发展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理论研究一、近代以来中国国际秩序观的演变历程 以鸦片战争为起点,中国逐渐经历了一个从被迫卷入国际秩序,到参与和融入国际秩序,再到推动国际秩序发展的过程。笔者将以近代史为起点,简要阐述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国际秩序观的主要特征。 (一)晚清时期的中国国际秩序观(1840年——1911年) http://www.sass.cn/109002/6145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