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辅警(协警)题库参考答案【考点覆盖完整】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内容博大精深。
正确答案为:对。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指导思想的。
正确答案为:错。
3.维护法律权威,必须首先维护宪法权威。
4.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的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
5.国家立法机关的行为不受法律约束。
6.执法为民理念,是具有鲜明社会主义特色的法治理念,其核心是政法工作必须坚持做到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7.政法机关实施具体的管理行为只是手段,通过履行管理职责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服务才是根本目的。
8.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
9.公安民警在执法中要做到平等对待,就要做到反对特权,禁止歧视。
10.秉公执法是公平正义理念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11.党对公安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业务领导。
12.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要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为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的价值取向。
13.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4.严格依法办事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重要标志。
15.执法为民是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
16.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17.走群众路线,是做好政法工作、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途径和保证。
18.在执法过程中对当事人的人权保障程度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和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19.实现公平公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20.公平正义,是衡量法治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尺。
21.程序正义的一个突出功能就是对权力可能被滥用有较强的预防和制约作用。
22.法律本身就是追求社会和谐的产物,法治的功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23.在执法活动中应当强调法律效果优于社会效果。
24.任何只求某种单一的执法效果而忽视甚至牺牲其他效果的观念和行为都是错误的。
25.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26.法作为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调整人的行为。
27.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之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法律调整人的行为。
28.某省人大常委会制订了该省的《消防条例》,关于该地方性法规的具体应用问题,可以由该省政府以规章形式作出规定。
29.当处于同一位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某个问题上有不同规定时,可以依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适用法律。
30.当代中国法的形式,除法律、法规外,还包括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和国际条约等。
31.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涉及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32.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33.某甲请某乙到酒店吃饭,某乙在赴约途中遭遇车祸身亡,某乙的死亡可能导致某甲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4.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35.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36.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37.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所以他们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8.“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
39.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和罢工的自由。
41.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42.我国《宪法》规定,禁止拘禁和以其他方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搜查公民的身体。
4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搜查或者侵入公民的住宅。
44.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在任何情况下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45.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4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4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4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4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5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解释法律。
5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5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5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5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55.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56.人民警察的任务包括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
57.人民警察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
58.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59.管理国籍事务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60.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不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职责。
61.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62.根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批准继续盘问的违法犯罪嫌疑人,无需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
63.继续盘问工作只能由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执行。
64.人民警察对有违反公安行政管理嫌疑的人员,可以直接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
单选题1.()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依法治国B.文明执法C.尊重人权D.坚持党的领导正确答案为:A2.依法治国首先是()A.依法治权B.依法治民C.提高全民守法意识D.有效管理国家正确答案为:A3.()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C.宪法至上D.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确答案为:A4.()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依治理念的本质特征。
A.执法为民B.依法治国C.民主自由D.服务大局正确答案为:A。
5.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A.为人民服务B.人权至上C.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D.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正确答案为:D6.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B.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D.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正确答案为:B。
7.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A.文明执法B.依法执法C.以人为本D.以法律为准绳正确答案为:C。
8.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守()。
A.领导批示B.文件规定C.法学理论D.法律规定正确答案为:D。
9.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A.政治路线B.根本宗旨C.任务D.奋斗目标正确答案为:B。
10.()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A.依法治国B.公平正义C.执法为民D.服务大局正确答案为:B。
11.公平正义的首要内容是确保()。
A.一切行为让群众满意B.一切结果符合法律规定C.一切行为让领导满意D.一切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正确答案为:D。
12.公安民警必须遵守的政治原则是()。
A.执法为民B.坚持党的领导C.公平正义D.服务大局正确答案为:B。
13.概括起来讲,()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不明文规定不受罚。
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适应原则C.罪刑自负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正确答案为:A。
14.公安民警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一要严把证据关,二要严把()。
A.案件关B.人情关C.法律关D.材料关正确答案为:C。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政法机关办案只讲法律效果B.政法机关办案只讲社会效果C.政法机关办案必须既讲法律效果又讲社会效果D.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不具有内在一致性正确答案为:C。
A.合法合理B.平等对待C.程序公正D.及时高效正确答案为:D。
17.下列()坚决纠正的错误做法。
A.党政领导干部对案件事实和处理下达指令B.党委督促政法机关依法公正处理案件C.坚持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相统一D.党总揽大局,协调各方正确答案为:A。
18.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正确答案为:B。
19.关于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A.宪法确立了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B.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C.宪法规定了完善的立法体制与具体规划D.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的基本机制正确答案为:C。
20.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正确答案为:A。
21.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
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B.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C.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作出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正确答案为:A。
22.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规章,应当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收取费用需由规章规定C.行政法规应由国务院起草、讨论和通过,国务院部门不能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D.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章正确答案为:D。
23.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正确答案为:B。
24.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B.全国人大和国务院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正确答案为:C。
25.下列哪种法律冲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A.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B.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C.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D.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正确答案为:B。
26.200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消防法》进行了修订,2009年4月,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对实施《消防法》做出了具体规定。
关于该《办法》,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2A.《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立法解释B.《办法》属于《消防法》的下位法,按照法律高于法规的原则其效力较低C.《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变通或补充规定D.《办法》对《消防法》进行了体系解释正确答案为:B。
27.把法律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的主要依据是()。
A.适用范围不同B.制定和表达方式不同C.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不同D.制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正确答案为:D。
28.以下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个体户暴力抗拒工商局执法人员检查,并将一执法人员打成轻伤,则其除承担行政责任外,还将承担刑事责任B.甲、乙双方签订一份买卖合同,按照合同规定,甲应在合同签订后3日内向乙交付面粉10吨,在履行期内,乙享有民事权利而甲承担民事义务C.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其他基本法律都据此制定;所以,触犯了刑法中强制性规定的行为都是违宪行为,要承担违宪责任D.民事责任属于法定责任,因此不允许当事人协商免除正确答案为:A。
29.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责任的归结要讲求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B.法律责任的免除即无责任C.法律责任体现了国家的强制力D.法律责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违法与违约正确答案为:B。
30.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哪项可以成立?()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现实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正确答案为:D。
31.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政府选举产生,对政府负责,受政府监督B.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产生C.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D.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地方各自为主的原则正确答案为:C。
32.国家为了()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A.国家利益B.集体利益C.公共利益D.社会利益正确答案为:C。
33.现行《宪法》规定,公民的()不受侵犯。
A.合法财产B.私有财产C.合法的私有财产D.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正确答案为:C。
34.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A.继承权B.转让权C.使用权D.处置权正确答案为:A。
35.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的原则。
A.高效B.简捷C.精简D.实效正确答案为:C。
36.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D.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哈法律规定的权利,同事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正确答案为:B。
37.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B.各种宗教活动均受国家保护C.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D.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正确答案为:B。
38.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公安机关D.武警部队正确答案为:C。
39.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
A.侮辱、诽谤、控告B.诽谤、检举、诬告陷害C.侮辱、控告、诬告陷害D.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正确答案为:D。
40.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在任何条件下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D.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人,有依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正确答案为:A。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A.最高国家行政机关B.最高国家权力机关C.最高国家审判机关D.最高国家监督机关正确答案为:B。
4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
A.司法权B.行政权C.立法权D.检察权正确答案为:C。
4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选举。
A.全国人大代表B.政协委员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正确答案为:C。
44.下列选项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的人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正确答案为:D45.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委员会或者()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代表提议。
A.五分之一B.三分之一C.三分之二D.五分之二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