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那些容易被忽视但很值得读的好书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苏轼。

"Areaderlivesathousandlivesbeforehedies,themanwhoneverreadslivesonlyone."——GeorgeR.R.Martin.

为识百货过千生,再为大家推一波书:

《书读完了》,作者:金克木

豆瓣评分8.4。推荐版本: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7。

《宅兹中国》,作者:葛兆光

本书讨论的是学术意义上的历史,并不是政治意义上的现实。从有关“中国”、“亚洲”或者“世界”的认识的历史资料,包括中国和朝鲜、日本的历史资料中出发,把问题放在思想史脉络或学术史语境中去讨论,而不是从来自西方的“理论预设”下去倒着看历史,或者从现实利害的角度做“提供证据”似的历史论证;是从中国的文化认同和历史渊源去追溯“中国”,而不是从“政治”和“策略”是探究根源。

豆瓣评分8.7。推荐版本:中华书局,出版年份:2011-2。

《迦陵说词讲稿》,作者:叶嘉莹

本书《迦陵说词讲稿》是迦陵讲演集七册之一。书中内容是作者多年来辗转各地讲学随时被人邀讲的一些录音整理稿。这是在这一系列讲录中内容最为驳杂的一册书。北京大学出版社为出版的七册《迦陵讲演集》以及北京中华书局即将推出的六册《说诗讲录》两者加起来,我的诗词讲录乃将有十三册之多。作为一个83岁的老人面对着自己已有62讲课之久的这些积累,真是令人不禁感慨系之。我平常很喜欢引用的两句话是:“以无生之觉悟做有生之事来,以悲观之心境过乐观之惩治知。”朋友们也许认为这只是老生常谈,殊不如这实在是我的真实叙述。我是在极端痛苦中曾经亲自把自己的感情杀死过的人,我现在的余生之精神情感之所系,就只剩下了诗词讲授之传承的一个支撑点。大家可能还记得我曾经写过“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屈杜魂”的话,其实那不仅是为了“报国”,原来也是为了给自己的生命寻找一个意义。

豆瓣评分8.8。推荐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7-3。

《训诂学》,作者:郭在贻

豆瓣评分8.8。推荐版本:中华书局,出版年份:2005。

《普通语言学教程》,作者: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这部著作主要由绪论和附录两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索绪尔对于语言系统的看法。索绪尔认为语言系统具有自主性和形式化这两个特点。他把语言现象划分为“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两部分,并以此作为语言研究的前提。“内部要素”是指语言系统内符号与符号之间所形成的相互制约、相互对立的关系;“外部要素”则是指与语言有间接关系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历史等社会因素。因为索绪尔认为“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之间无联系,且进行语言研究必须建立起一个界限清晰的“语言系统”。所以,他说:“我们关于语言的定义是要把一切跟语言的组织、语言的系统无关的东西,简言之,一切跟我们用‘外部语言学’这个术语所指的东西排除出去。”另外,索绪尔还阐发了“语言符号的价值决定于语言系统整体性质”的观点,并将此观点以及上面所提及的观点合在一起,共同支撑起关于语言系统具有自主性的说法。实际上,此举的真正目的是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下定义,且以此厘清语言和言语之间的关系。

豆瓣评分8.9。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出版年份:1980。

《金枝》,作者:J.G.弗雷泽

豆瓣评分8.9。推荐版本: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年份:2006。

《文化人类学》,作者:威廉·A·哈维兰

豆瓣评分8.7。推荐版本: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6。

《叔本华的治疗》,作者:欧文·亚龙

如果不曾脱去束缚、投身欢笑,岂不是错过太多生命的演出!何必在打烊之前,就急着奔向出口呢?一本深具野心的心理治疗小说。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龙的最新小说力作!本年度最值得期盼的心理书籍!是小组治疗的完整再现!任何一个对哲学、心理治疗和人类对生命意义的探求感兴趣的人,都将为这本引人入胜的书所吸引。

豆瓣评分9.0。推荐版本:希望出版社,出版年份:2008。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作者:KeithE.Stanovich

本书对揭开人们对心理学之误解的面纱做了很大的贡献,让读者看清心理学的真面目。强力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想知道心理学是怎么样一回事以及心理学知识是如何累积起来的读者。它指出心理学虽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但是却拥有一个非常古老的传统,因此人们对它的误解也很深,以为对心理学研究所累积的知识,可以不用现代“科学”的标准来衡量及评价。本书则告诉我们,判定心理学知识的好坏,是和其他的科学一样,一定要用“科学”的标准。书中用了许多精彩的例子说明这些标准是什么,以及要如何用之来分辨真正的科学心理学知识与迷域大众的伪科学心理学常识。

豆瓣评分8.8。推荐版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年份:2005-2。

《坏世界研究》,作者:赵汀阳

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人手里,每个人都欠着别人的幸福和自由。人的命运是最大的哲学问题,而政治是命运的最大问题。虽然世界是个坏世界。但我们渴望一个好世界。马基雅维利教人制造坏世界,赵汀阳试图指出如何对付坏世界。这本书讨论了决定人们命运的制度、自由、权利和权力,这本书揭示了治国、治人、治事的秘密、策略和智慧!本书最适合读者:学者、政治家、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传媒工作者、学生以及关心政治的各界人士。

豆瓣评分8.8。推荐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9-4-1。

《心理学的邀请》,作者:卡萝尔·韦德等

本书按照个人成长经历的六个方面——自我、身体、心理、环境、心理健康、生活——通过独特的组织方式、引人人胜的生动叙述、给人启迪的鲜活案例,展示了心理科学的方方面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思考人类行为的构架,带领大家积极探索心理学研究领域,深入了解我们的身体与心灵和我们所置身的这个世界。

豆瓣评分8.9。推荐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6。

《大问题》,作者:罗伯特·所罗门

豆瓣评分9.0。推荐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6。

《江村经济》被称为研究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必读之书,最初是作者用英语写就的博士论文。此番以英汉双语形式重新出版。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因此,本书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豆瓣评分8.9。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出版年份:2001。

《群氓的时代》,作者:塞奇·莫斯科维奇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探讨一门关于群体的学科得以产生的原因以及它所研究的主题。第二和第三部分涉及勒邦是怎样创建这门学科的。首先是他对民众以及领袖的描述,然后是他建议的治理民众的方法。现代的宣传机构以及宣传活动已经使这些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第四和第五部分,我阐明了塔德是怎样总结归纳这些描述,来覆盖社会生活形式的整个领域的。并且分析了领袖拥有的统治民众的权力。他最关键的贡献也就是其大众传播理论,这个理论即使在今天仍是令人震惊的。随着这个部分的进展,法国人文科学中一张躲躲闪闪的面孔也就显现出来了。最后,在几易其稿的基础上,我用余下的四个部分重新阐述了弗洛伊德对民众现象的解释。这对于其前人的工作既是一种综合,也是最后的发展。但是,通过使用一种新的视野,弗洛伊德把他们的假设变成了对一种理论的推导。事实上,这也是我们惟一拥有的对群体心理学的阐述,因此也可以被视为经典阐述。

豆瓣评分8.0。推荐版本: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01。

《娱乐至死》,作者:尼尔·波兹曼

在《娱乐至死》里,波兹曼指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是一份精彩、有力、重要且难以辩驳的控诉书。

豆瓣评分8.6。推荐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11。

《亲密关系》,作者:莎伦·布雷姆等

豆瓣评分8.6。推荐版本: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年份:2005-10。

《法律之门》,作者:博西格诺

豆瓣评分8.8。推荐版本:华夏出版社,出版年份:2007。

《美的历程》,作者:李泽厚

本书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今配以精美的插图,本书就更具体地显现出中国这段波澜壮阔的美的历程。

豆瓣评分8.9。推荐版本: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年份:2001。

《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

豆瓣评分8.8。推荐版本:接力出版社,出版年份:2005。

《物理世界奇遇记记》,作者:比尔·布莱森

豆瓣评分8.6。推荐版本:接力出版社,出版年份:2005。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者:简·雅各布斯

本书是对当下城市规划和重建理论的抨击,也是尝试引介一些城市规划和重建的新原则,进而抨击那些统治现代城市规划和重建改造正统理论的原则和目的,是有史以来关于城市的最出色的著作之一。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以其精妙的研究,让读者明白城市的生命和精神来自何处。

豆瓣评分8.7。推荐版本:译林出版社,出版年份:2006。

《师从天才》,作者:罗伯特·卡尼格尔

豆瓣评分8.4。推荐版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年份:2006。

《病者生存》,作者:沙伦·莫勒姆

豆瓣评分8.6。推荐版本: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年份:2006。

《追寻记忆的痕迹》,作者:埃里克·坎德尔

豆瓣评分8.9。推荐版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年份:2007。

《大众天文学》,作者:C.弗拉马里翁

本书是由法国天文学家、世界著名科普作家C.弗拉马里翁所著,初版于1880年,遂成为传遍全球的科普经典,被誉为“法国图书馆镇馆之宝”。作者以文学的笔墨、精美的图片,将奇妙的宇宙世界揭示在渴求新知的读者面前。全书共分七篇,分别介绍了地球,月亮,太阳,行星世界,彗星、流星、及陨星、恒星宇宙以及天文仪器等。值得一提的是,译者李珩教授又根据天文学的新近发展进行了补充修订,使本书内容翔实而新颖。

豆瓣评分8.8。推荐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3。

豆瓣评分9.2。推荐版本:科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4。

《世界科学技术通史》,作者:麦克莱伦

本书是当代职业科学史家为非专业的读者和大学生们编写的一本世界科学技术通史教材,旨在提供一幅“全景图”,以满足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士的需要。本书阐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是一个历史过程,而非总是一成不变地结合在一起的。作者循着科学和技术的沿革,从史前期直到当前,查找出说明两者有时结合、有时分离的那些史实,检讨那种技术即应用科学的流行观点。而且证明:事实上,在20世纪以前的大多数历史条件下,科学和技术一直是处在彼此要么部分分离要么完全分离的状况下向前发展的,而且在智识上和社会学上都是如此。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摒弃了“欧洲中心论”的编史学观点,以全球视角详述了中国、印度、中南美洲和近东帝国等文明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传统。本书获得2000年度美国世界史协会图书奖,除中文版外,还被译为德文、土耳其文、韩文出版。

豆瓣评分8.8。推荐版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年份:2007。

《人工智能的未来》,作者:JeffHawkins等

《人工智能的未来》诠释了智能的内涵,阐述了大脑工作的原理,并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制造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机器——这样的智能机器将不再仅仅是对人类大脑的简单模仿,它们的智能在许多方面会远远超过人脑。霍金斯认为,从人工智能到神经网络,早先复制人类智能的努力无一成功,究其原因,都是由于人们并未真正了解智能的内涵和人类大脑。所谓智能,就是人脑比较过去、预测未来的能力。大脑不是计算机,不会亦步亦趋、按部就班地根据输入产生输出。大脑是一个庞大的记忆系统,它储存着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世界真实结构的经验,能够记忆事件的前后顺序及其相互关系,并依据记忆做出预测。形成智能、感觉、创造力以及知觉等基础的,就是大脑的记忆-预测系统……

豆瓣评分9.0。推荐版本: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年份:2006。

《蒙面骑士》,作者:戴锦华等

豆瓣评分8.7。推荐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1985。

《理解航天》,作者:塞勃

本书是航天学的基础入门教材,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向读者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介绍航天任务、航天器、弹道和轨迹、运载工具、任务操控系统等航天基础知识。全书图文并茂、结构清晰、重点突出,适合所有对航天感兴趣的人学习和阅读。

豆瓣评分9.5。推荐版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07。

《安藤忠雄连战连败》,作者:安藤忠雄

首次集结国际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自1969年成立个人建筑事务所至2012年期间,设计及建成的228个建筑作品。每个设计均由安藤亲述其设计项目构思历程,并收录珍贵的构思草图、建筑总图与平立剖面图、施工详图及建成实景照片。

豆瓣评分8.1。推荐版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年份:2005。

《如何求解问题》,作者:ZbigniewMichalewicz等

豆瓣评分8.5。推荐版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年份:2003。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作者:布朗

本书作者应用批判性思维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列举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教授人们富有理性、逻辑性和批判性地提出、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全书立论严谨,深入浅出,贴近实际,指导性强,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在美国被誉为指导批判性思维“最成功的”书籍之一。至今已出至第七版。

豆瓣评分8.6。推荐版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年份:2006。

《搏击沧海》,作者:许靖华

豆瓣评分9.2。推荐版本:地质出版社,出版年份:2006。

《机器学习》,作者:TomMitchell

豆瓣评分8.3。推荐版本:地质出版社,出版年份:2008-3。

《统计学的世界》,作者:DavidS.Moore等

这不是一本谈统计理论的书。本书主要谈的是对统计概念的应用,以及统计概念对日常生活、公共政策和许多其他领域研究的影响。书中没有繁锁的计算,只要看得懂而且会用简单的方程式就够了。不过我在这里要提醒读者:这本书的重点在思考,而思考要比套用数学公式更能训练思维。

豆瓣评分8.7。推荐版本:中信出版社,出版年份:2003。

《创世纪的第八天》,作者:HoraceFreelandJudson

本书描述的是一部年轻的、迅猛发展的生物化学的科学史。叙述的是遗传学的最新发展,以及在发现过程中的科学家的历史。这本书的高潮就是那些难得的机遇,它们开始时只有一个,后来有二个、三个或四个,这些机遇使理想变成了现实。在发现的过程中,思想和个人风格是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本书描写的都是科学家、专家,是为普通读者撰写的。书中避免了学术术语,对于必需的技术术语既不回避,也不原样照搬。而是试图使它们形象化,更易理解。另一方面,本书没有用高调和虚幻的现实来再创造发现的事实,而是用科学家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他们的发现。

豆瓣评分9.0。推荐版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年份:2005。

《考古学思想史》,作者:布鲁斯·特里格

豆瓣评分9.5。推荐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11。

《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作者:贝尔当·桑帝尼

一则简练而深刻的人生寓言。不励志,不搞笑,更不哗众取宠。但够讽刺,够犀利,也足够深刻。一切好像都很完美……直到有一天,我长大了。一个男人言简意赅描写了自己的人生,长大之前他英俊、应有尽有、从不寂寞,堪称上帝的宠儿,长大之后他丑陋、贫穷、虚伪,过着谎话连篇和庸俗不堪的生活,他是怎样毁了自己的一生呢?成功和失败、幸福和悲哀,一段有如过山车般的人生。生命的价值究竟在哪里?读完本书之后也许会有答案.

豆瓣评分8.4。推荐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份:2011。

《女士品茶》,作者:萨尔斯伯格

《20世纪统计怎样变革了科学:女士品茶》以某位喝茶的英国女士的假设学说为起点,引出了近代数理统计的开创者——费歇尔,以及费歇尔为解决类似问题而发明的实验设计法。书中细数了二十世纪参与这场科学变革的代表性人物与事迹。

豆瓣评分8.6。推荐版本: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年份:2004。

THE END
1.序言:中国人工智能法治发展的历程(19782019)新技术法学【6】《故意伤害罪:无罪判例规则与辩护攻略》,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即出); 欢迎各位金主赞助合作~ 投稿邮箱:zf591014@163.com 第64期 序言:中国人工智能法治发展的历程 (1978-2019)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法治发展的结合愈发紧密,这主要得益于强化依法治国战略与人工智能技术近期的突破性进展。但追根溯源,我国人工智能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18574.html
2.张凌寒:中国需要一部怎样的《人工智能法》?中国人工智能立法的人工智能立法是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的综合立法,承载着“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使命。我国的人工智能立法,需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确定性,明确回应本土的独特性,更好地适应国际合作与竞争,提炼既往网络立法经验,合理借鉴国外法律制度和国际规则中的制度资源,夯实立法的理论基础。中国的《人工智能法》应以http://www.cicjc.com.cn/info/1040/16029.htm
3.中国需要一部怎样的《人工智能法》?文章采访最初,张凌寒便开宗明义指出:“中国应当有一部《人工智能法》来彰显立场,为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也只有在法律这一位阶层面制定人工智能法律制度,才能够统筹协调并确立国家层面人工智能治理制度,真正实现立法先导,发挥法治在人工智能发展治理领域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作用。”其实,学界、实务界http://www.mzyfz.com/html/1996/2024-08-08/content-1628532.html
4.中国《人工智能法》的立法进程观察在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涉及法律法规政策伦理规范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是:第一步,到2020年“部分领域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和政策法规初步建立”;第二步,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第三步,到2030年“建成更加完善的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https://www.ciplawyer.cn/html/hlwrgzn/20240808/154238.html
5.区块链的“去信任”到底去的是什么信任?高承实的财新博客这些技术,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各种可能的技术,也包括一些我们目前尚未想到的技术工具和技术手段,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地释放区块链系统的巨大能量。 3.当前区块链发展面临哪些重大机遇? 近年来,区块链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及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国积极支持区块链行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https://gaochengshi.blog.caixin.com/archives/240328
6.竞争人工智能:从论文突破性看中国人工智能创新水平中金认为,从论文突破性看,中国在AI领域面临三大挑战:1. 科研机构论文发表量多,但突破性成果少;2. 科研人员的规模大,但尖端人才少;3. 商业机构缺乏人工智能突破性创新。 摘要 ? 人工智能正成为未来全球科技突破的重要方向。回顾其发展历程,美国在人工智能过去三个重大突破阶段都占据主导地位。以ChatGPT为代表,人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85650
7.中国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ET产品落地是产业发展的起点,制度、资金、法律等方面与人工智能医疗发展方向不配套,影响了中国人工智能医疗产品的落地进程。 2.3.1产品审评难度大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人工智能医疗产品的审批,主要以“新药”“新医疗器械”的严格审批为主,审批态度较为谨慎,迫使人工智能医疗企业在研发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完成临床试http://www.chinaaet.com/tech/designapplication/3000122961
8.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史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本文探讨了中国人工智能自1956年以来的发展,特别是深度学习的突破如何推动AI进入大众视野。2012年后,AI和深度学习在安防行业的应用日益显著,通过视频结构化、生物识别和物体特征识别提升安防效率。随着技术进步,人脸识别和其他智能应用在预防犯罪和提高处理效率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天晟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多模态识别和数据https://blog.csdn.net/weixin_51008298/article/details/110419925
9.《人工智能法(学者建议稿)》发布,权益保障产业发展为当前法学界AI治2024年3月16日上午,“AI善治论坛 人工智能法律治理前瞻”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上,由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等单位专家联合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工智能法(学者建议稿)》(以下简称“建议稿”)正式发布。 https://www.iimedia.cn/c1092/99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