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法治理论知识的考试试题(2)

51.国家“宪法日”是指每年的哪一天(A)

A.12月4日B.12月14日C.12月5日D.12月15日

52.行政机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正确的做法是(A)

A.作出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不利的行政决定之后,应当给予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陈述和申辩的机会。

B.对重大事项,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依法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C.作出行政决定后,应当告知行政管理相对人只享有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

D.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必说明理由。

53.下列有关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错误的是(B)

A.行政机关应当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B.行政机关应当坦诚公开所有的政府信息,以便公众查阅。

C.对公开的政府信息,公众有权查阅。

D.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不公开。

54.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如果普通人违法犯罪是污染了水流的话,那么,执法者违法犯罪就是污染了水源。”为了清洁“水源”,需要建立什么机制(D)

A.职权由法定B.有权必有责C.用权受监督D.违法受追究

55.行政监督制度中的专门监督机关是指(B)

A.检察、审计等机关B.监察、审计等机关

C.检察、司法等机关D.监察、司法等机关

56.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⑦法律优先⑧法制统一(C)

A.②③④⑤⑧B.①②③⑥⑧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③④⑥⑦⑧

57.通过下列方式能够予以规范的,可以不设行政许可,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可以不设行政许可的方式(D)

A.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

B.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

C.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

D.设定行政许可不便民的

58.下列行为中,哪一项不符合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的要求(A)

A.某公安局局长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因相对人与自己有私人恩怨,故意对其加重处罚

B.某工商局局长在调查中发现,接受调查的商家是自家亲戚,经过调查发现违法情况属实,仍然依法对该商家进行处罚

D.某教育局局长经常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法律座谈会,共同研讨关于教育方面的法律规范问题

59.下列行为中符合责任意识的要求的是(C)

A.某区领导在群体性事件发生时,为明哲保身,推脱责任,错过了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期,引发了更大的群体性暴动

B.某食品安全部门领导认为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所以对于地下加工厂层出不穷这一现象漠不关心

C.某镇镇长工作认真负责,事事亲力亲为,关心百姓疾苦

D.某县委书记在工作中,因怕承担责任,事事交由他人处理,遇事得过且过

60.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下列行为人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的是(B)

A.某交通局长自行决定将15万元罚款作为福利发给中层以上干部

B.某环保局长违法向甲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该企业排污后15人严重中毒

C.某公安局长擅自决定将犯罪嫌疑人乙予以释放

D.某卫生局长在一起矿难事故伤员抢救中擅离职守致使3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61.新的《干部选任条例》最鲜明的特点是明确规定了选人用人的程序,以下不属于选人用人原则的是(DBACB)

A.严格标准、严格程序B.严格纪律

C.按原则办事D.可以变通破格任用

6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党纪处分的种类有: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和除名

B.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恢复党员权利后两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C.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期间,依旧享有表决权和选举权

D.党员收到留党察看处分,其党内职务和党外职务自然撤销

63.《党纪处分条例》采用的处罚原则是(A)

A.从旧兼从轻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新原则

6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A.2014年修正后的《干部选任条例》要求将党管干部原则放在第一位,贯穿干部选任过程的始终

B.党章是党内的“母法”,党内其他法规是党内的“子法”,党内其他所有法规都必须服从或从属于党章

C.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本单位本系统符合资格条件人数较多且人选意见不易集中的,由领导指任,不能竞争上岗

D.党章是政党内部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是立党、治党、管党的基本依据

65.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受贿罪(D)

A.某市政法委书记虚开假发票,派发给各级基层单位进行报销

B.某国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私自收受回扣

C.某国有企业职员甲利用职务之便为乙提供便利,乙事后送甲电脑一台以示感谢

D.某国有企业的门卫,接受甲的50元,答应为其照看停放门口的自行车。

66.关于挪用公款罪,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A.挪用公款罪要求挪用公款使用时必须有事后还款的想法

B.挪用公款行为包括个人以单位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单位,谋取个人利益

C.挪用公款罪要求挪用公款必须只能为个人使用

D.司法实践中往往以是否“平账”来区分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

67.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①宪法②综合性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③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④环境资源保护行政法规、部门规章⑤环境资源保

护地方法规、规章⑥其他部门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⑦环境标准⑧我国参加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国际条约与协定(D)

A.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环保部门D.有排污行为的单位和个人

69.狭义的环境管理主要指的是(A)

A.污染控制B.野生动植物保护C.土地利用规划D.城市垃圾管理

70.广义的环境管理是指(D)

A.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相结合B.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保护环境

C.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相结合

D.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和生产力布局等各方面的关系

7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A.建设项目只需要对其进行经济评价、政治评价

B.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两个方面

C.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D.“三同时”制度是我国出台最早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是我国的独创,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并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

72.目前,我国环境资源法规定的并实行的环境行政许可证中不包括(B)

A.防止环境污染许可证B.保护野生动物许可证

C.保护自然资源许可证D.综合环境保护许可证

73.根据2015年7月2日环保部公布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的规定,说法错误的是(D)

A.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应当遵循依法、有序、自愿、便利的原则

B.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听证的事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支持和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环境保护公共事务进行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D.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只能对该部门提出疑异。

74.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进行建设活动的同时,对将设项目的选址等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

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C.外资企业可以在我国领域内进行建设,无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D.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巨大可以不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A.某镇政府经常对本区域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B.某市政府通过到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文艺汇演、讲座等方式对安全生产知识进行宣传

C.某市政府为追求当地的经济效益降低了对高危行业行政许可的审查标准

D.某市安监部门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停产停业

76.公务员的任用,坚持的原则是(D)

A.勤能并重B.管理与监督并重C.为才是用D.任人唯贤,德才兼备

77.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C)是作为评价公务员的主要依据。

A.资历B.德才C.具体的工作实绩D.工作效率

78.东部某市是我国获得文明城市称号且犯罪率较低的城市之一,该市某村为了提高村民的道德素养,建有一条“爱心互助街”,使其成为交换和传递爱心的街区。关于对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原则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C)

A.道德可以滋养法治精神和支撑法治文化

B.通过公民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能为法治实施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要把道德教化放在更优先的位置

D.道德教化可以劝人向善,也可以弘扬公序良俗,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

79.领导干部法治意识的主要内容有: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②规则意识③程序意识④权利义务意识⑤权力边界意识⑥责任意识⑦服务意识(D)

A.①②⑤⑥⑦B.①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⑦

80.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对于依法治国有着显著的重要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A.增强法治意识是领导干部注重党性锤炼、推进党的建设的外在要求

B.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是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前提

C.只有增强法治意识,领导干部才能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大有作为

D.法治意识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要求

1.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制定党内法规的依据是:(ABC)

A.《中国共产党章程》;

B.《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

C.《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

D.《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

E.《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2.十二届全国人大作出了制定二十余部新法律、修改四十余部法律的立法规划,将为经济、政治等各领域一系列重大改革提供法律依据。关于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下列哪些观点是正确的(ABC)

A.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能够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法治保障

B.推进反腐败立法,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效机制

C.为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实施政社分开,应当加快社会组织立法

D.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大幅度提高环境违法成本,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禁止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不准从事下列行为:(ACDE)

A.个人或者借他人名义经商、办企业;

B.个人或借他人名义炒股、买卖基金;

C.个人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者投资入股;

4.选项所列的哪些组织不享有行政主体资格(ABD)

A.接受乡政府委托从事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村委会;

B.税务局稽查大队;

C.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评审委员会;

D.市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

E.公安消防局。

5.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对政府行政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而合法行政则是依法行政的根本。下列哪些做法违反合法行政的要求(ACD)

A.因蔬菜价格上涨销路看好,某镇政府要求村民拔掉麦子改种蔬菜

B.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难,某市政府发布《促进残疾人就业指导意见》,对录用残疾人达一定数量的企业予以奖励

C.孙某受他人胁迫而殴打他人致轻微伤,某公安局决定对孙某从轻处罚

D.某市政府发布文件规定,外地物流公司到本地运输货物,应事前得到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的准许,并缴纳道路特别通行费

6.根据《公务员法》规定,下列哪些是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ABE)

A.公道正派B.忠于职守C.见义勇为

D.参加培训E.恪守职业道德

7.违反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

1.宪法与同一法律体系之下的普通法律相比,其主要特征有(ABCD)

A.宪法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B.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具有最高效力。

C.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复杂。

8.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应包括哪些内容(ACDE)

A.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B.法治思维;C.权力边界意识;

D.责任意识;E.服务意识。

9.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的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宪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BCD)

A.确认和巩固作用B.限制和规范作用

C.指引和协调作用D.评价作用

10.《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问责对象进行了界定,它包括:(ABCDE)

A.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

C.乡(镇、街道)党政领导成员;

D.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

E.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的领导人员。

11.关于新的《行政诉讼法》的出台,对依法行政产生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司法监督行政的力度更强

B.合法、合理性执法要求更高

C.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更多

D.法院管辖更有效,更能依法审案

12.以下关于党章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E)

A.章程是一个政党为保证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一致而制定的章程;

B.党章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成熟的关键因素;

C.党章的内容通常包括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纲领任务、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等等;

D.党章是政党内部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

E.党章是立党、治党、管党的基本依据。

13.领导干部实行问责的方式包括:(CDE)

A.责令公开道歉;B.警告或严重警告;C.停职检查;

D.引咎辞职;E.责令辞职。

14.下列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执行应遵循的要求的是(ABD)

A.先教育后强制B.优先选择轻微强制措施

C.对同一事项采取强制措施后,不得再次采取强制措施

D.义务人自行履行规定的义务,不得再行采取强制措施

15.根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属于领导干部问责的具体情形的有(ABCD)

A.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B.在行政活动中滥用职权,强令、授意实施违法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重大事件的

C.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

1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AC)等权利。

A.陈述权、申辩权B.申请仲裁权

C.要求违法实施行政许可损害的国家赔偿权D.提起民事诉讼权

17.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包括(ABD)

A.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B.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C.国有企业领导人

D.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18.李某不服区公安分局对其作出的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向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公安局作出维持决定。李某不服,提起行政诉讼。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BD)

A.李某可向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B.被告为市公安局和区公安分局;

C.市公安局所在地的法院对本案无管辖权;

D.如李某的起诉状内容有欠缺,法院应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内容。

19.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就是要(ABCD)

A.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B.建立行政机关人员学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

C.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

D.积极营造全社会遵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

20.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布的政府信息有:(ABCE)

A.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

B.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C.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

D.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E.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

THE END
1.法律法规的多样性与层次结构法律法规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然而,这些法律法规之所以能够有效地履行其职能,就在于它们的多样性和精细化管理。 首先,国家根据其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制定了不同的法律体系。例如,西方国家以宪法为基础构建了复杂而完善的立法体系,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历https://www.6vjxuc8a1.cn/xing-ye-dong-tai/451303.html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结束语 前言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证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保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3.旅游法律法规基础最新章节梁峰著当代中国法的渊源有以下几类: (一)制定法 (1)宪法。我国《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我国的整个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2)法律。这里的法律是在狭义上使用的,专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766419/4.html
4.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十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①宪法;②行政法;③民法和婚姻家庭法;④经济法;⑤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⑥军事法;⑦环境法;⑧刑法;⑨诉讼程序法。 十三、法律的特征: l、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性,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5.1999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试卷一D.法律体系是一国之内的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其他国家的法或完整意义的国际法 44.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是资本输出国政府为了鼓励本国资本向海外投资,并预防和补偿因资本输入国发生政治风险而使本国投资者遭受损失而开办的一种政府保险。下列选项哪些是这种投资保险制度的特点? http://www.law-lib.com/sk/sikao_view.asp?id=26318
6.电力安全知识模拟试题12、什么是《电力法》的法律体系?体系分为哪几个层次? 答:《电力法》的法律体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及国务院根据该法制定的各实施条例和细则,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的实施该法的规定和办法。 体系分为:电力法、电力法规和电力规章三个层次。 https://tech.bjx.com.cn/html/20080111/102560.shtml
7.TOP100我国《行政强制法》的法律地位价值取向和制度逻辑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2011年更是国务院加大力度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一年。《行政强制法》值此时机出台,意义十分重大,既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又切实适应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迫切需要,顺应了行政强制规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1101.html
8.第一节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按照法律关系所依据的法律部门,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宪法法律关系、民商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诉讼法律关系等不同部门的法律关系。每一种法律关系都是建立在某一部门法的基础上,在法律规范的性质和内容上与其他部门法律关系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分类与立法体系中的法律布恩以及法学教育中的法学部门相对应,https://www.jianshu.com/p/d26ad8d64f80
9.头条文章1.中国金融监管体系与各资管机构 2.资产管理法律关系 (1)信托关系与委托代理关系 (2)两者区别及各自适用资管机构 (3)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竞争格局 (二)信托公司固有业务与信托业务 (三)信托几种重要分类 1.根据行业惯例及理论进行分类 (1)集合信托与单一信托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511677142925677
10.信息安全概论#复习笔记第三种是融合分层结构和网状结构体系特点的混合体系结构规范,这种混合体系结构也叫桥接体系结构。桥接体系结构是为解决以上两种体系交叉信任而建立的,它具有两种体系结构的优点。 国际上常用的是分层体系结构和桥接体系结构。 Ch15 数据库系统安全 针对数据库的攻击有哪些? https://blog.csdn.net/qq_33583069/article/details/121777397
11.运城人才网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即为通常所称的“辞职”,是指劳动者可以不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在符合法律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并履行了解除程序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效力。 21、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有哪些方式?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有以下几种方式:(1)预告解除,即劳动者履行了提前通知义务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https://www.ycsrcsc.com/a/web/article/descNewsInfo?id=0b61a83229e648cc81710e6e45cff3d7&type=122
12.2022上半年自考国际私法真题试卷分享C.法律关系本座说 D.本地法说 3.“亲子间的法律关系,依父之本国法;如无父时,依母之本国法”。这是一条 A.单边冲突规范 B.双边冲突规范 C.重叠适用的冲突规范 D.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 4.法律规避是指当事人故意制造.种连接因素 ,使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以避开本应适用的 https://www.eol.cn/ceici/235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