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文是长安汽车的开发工程师,他正在北京的高速路上测试无人驾驶汽车,当汽车设置到自动驾驶模式之后,李增文自信地把自己的双手从方向盘上拿开。
如今,各国都在积极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美国和欧洲暂时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中国也在加快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研发,尽管有着严苛的监管架构,但无论在高速路和城市道路上,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
根据今年年初发布的一份规划初稿,国家总理李克强希望在3到5年内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到2025年,能够在城市交通运输行业里应用自动驾驶汽车。一位清华大学汽车工程教授主持起草了这份规划,并且得到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支持。
这份规划草案将设定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标准,包括汽车之间通讯交流的公用语言和基础设施,以及监管方针——形成一个能够和美国各州自动驾驶汽车法规和标准相对照的统一框架。
大卫·斯特里克兰是美国国家公路安全管理局的前任安全主管,在四月北京的一个活动中,他表示如果没有统一规划,美国的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发展同样会滞后。(美国是各州制定不同的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标准和法规)
中国的政策实施基本上都是采用了自上而下的方针,相比于普遍按照行业标准的美国和欧洲市场汽车制造商,中国的自动驾驶汽车规划似乎更容易被执行。
同时,北京推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和电动汽车技术的开发,意味着过去依赖于重工业和低端制造业的中国经济,正在朝着高科技和消费行业转型。
重庆某汽车公司自动驾驶汽车项目主管李先生表示:“如果我们能说服政府,每一个公司,每一辆汽车必须使用这个(单一)标准……那么在自动驾驶汽车行业,中国肯定会有机会超越其他国家,”而且自动驾驶汽车也能被广泛应用。
中国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时机已经比较成熟了,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者,中国目前受困于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和资源浪费。不仅如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估算,每年中国有超过2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汽车发展的历史较短,很多车主不像西方人那样钟爱传统汽车的驾驶感。根据2015年全球经济论坛的一份调研显示,75%的中国人表示自己愿意开自动驾驶汽车,而美国人中这一比例只有50%。此外根据知名市场研究机构波士顿咨询集团研究,
在未来的20年里,中国很有可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自动驾驶汽车消费市场,至少会占到全球自动驾驶汽车的四分之一。
一位工程师按键激活了长安自动驾驶汽车内的自动驾驶模式,这辆自动驾驶汽车是从长安睿骋改装的,今年四月十六日在北京的高速公路上进行了驾驶测试
中国自动驾驶汽车行业具有后发优势,也更有发展信心
不过在其他方面,中国对于自动驾驶汽车还是有更大的雄心,比如自动驾驶汽车内将会采用蜂窝数据技术——该技术已经在很多汽车里应用了,可以便捷的访问互联网——用于汽车彼此之间通讯。据自动驾驶汽车委员会主席李先生透露,中国不太会和美国、欧洲一样,使用过时的专用短程通信标准(DSRC)。
到2020年,丰田汽车计划向市场投放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自动驾驶汽车;另外在经过20年的研究之后,梅赛德斯奔驰也计划推出自动驾驶汽车,尽管他们的自动驾驶汽车更像是“半自动驾驶”,因为会在某些特殊环境下他们会要求司机接管驾驶操作。
开发自动驾驶汽车任重而道远,法律问题首当其冲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将会成为全球自动驾驶汽车行业的先导者。
“中国政府当然会支持本国的汽车行业,但是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中,中国汽车制造商仍然有大量工作要做,否则很难确保安全性,”美国汽车专业调查公司HISAutomotive分析师杰里米·卡尔森说道。
就在本周北京车展前,长安汽车公司组建了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车队,一路从重庆总部“杀到”首都北京,行驶距离超过2000公里。在测试行驶过程中,虽然方向盘后面坐着测试工程师,但是他们的手是不碰方向盘的,长安自动驾驶汽车会在系统的控制下,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而且还会根据路况和车速限制标志自动调整车速,同时还能保持在道路中央行驶——功能和市场上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模式差不多。
长安汽车公司透露,他们的自动驾驶汽车预计会在2-3年内投放市场,预计到2020年,长安汽车将投入50亿人民币(约和7.73亿美元),同时他们还将和互联网巨头百度公司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
未来,科技公司和汽车公司将会深度合作,甚至可能会有一种全新的行业类型出现。(翻译:shark,编辑:pi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