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环保督查都检查什么?关于环保督察应知应会的30个常识

中央环保督查都检查什么?关于环保督察应知应会的30个常识

那么,关于环境保护督察应知应会的这些常识,平潭人你知道多少呢

1.环保督察的制度安排

环保督察这一制度设计,出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2015年7月,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明确建立环保督察机制,规定督察工作将以中央环保督察组的组织形式,对省区市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并下沉至部分地市级党委政府部门。

2.环保督察的目的

重点了解省级党委和政府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推动督察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发展。

3.环保督察的重点

4.环保督察的对象

中央环保督察对象主要是各省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但在督察的过程中可以下沉到部分地市级党委和政府,而且能够直接深入企业进行调查。因此,环保督察重点由以往的“督企”转向“督政”,督察对象包括了省级、市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地方企业,实现了对“党政企”的全覆盖。

5.环保督察的主要内容

环保督察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党委、政府对国家和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二是突出环境问题及处理情况;三是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情况。

6.环保督察的工作方式

环保督察的工作方式有:听取汇报、调阅资料、个别谈话、走访问询、受理举报、现场抽查、下沉督察。

7.环保督察的工作步骤

环保督察的6个工作步骤:督察准备、督察进驻、形成督察报告、督察反馈、移交移送问题及线索、整改落实。

8.中央环保督察组的三大特点

相比于区域督查,中央环保督察组的三大特点:一是层级高,环保督察组的性质是中央环保督察,国务院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的组织协调工作由环保部牵头负责。二是实行党政同责,由督企转变为督政,使得环保督察更具威慑力。三是强调督察结果的应用,督察结果与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挂钩,直接促使地方领导干部提高对环保的重视程度。

9.中央环保督察组的组成

中央环保督察组总规模约70人,督察组长均由正部级干部担任,副组长由环保部副部级干部担任,成员来自中纪委、中组部、环保部等部门的领导、干部,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干部以及其它地区的部分干部,专业程度高。

10.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的三个工作阶段

11.下沉市级督察的内容

中央环保督察组在下沉市级督察阶段将分组对第一阶段梳理出的问题线索进行核实,并实地调查取证,其中正式下沉4~6个地市,其他地市可能组织抽查。下沉地市督察时,主要听取各地工作汇报,并与各地党政领导个别谈话,谈话主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下沉督察准备和省级层面督察梳理出的问题和线索,通过交流座谈、调阅资料、现场抽查和重点约谈等方式进行调查取证核实。通过下沉督察,核实有关情况,完善证据链,并厘清各级各部门责任,必要时开展补充督察,部分问题将再回到省直有关单位进行取证。

12.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的情况

从2016年起每两年左右对各省党委、政府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情况督察一轮。根据通报,2016年度已督察两批共16个省份,受理群众举报3.3万余件,共立案侦查800余件,拘留720人、约谈6307人、问责6454人。

13.中央环保督察如何取得问题线索

中央督察主要采取由点到面、由面到点方式查找问题。一是资料调阅,从省生态环境保护汇报材料中的成绩和问题、省部级领导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个别谈话材料,以及进驻时调阅的资料进行梳理分析;二是信访查办,从国家信访局、环保部信访办、华东督查中心信访办和省信访局等挂号的,以及我省重复投诉、长期未解决的信访案件梳理。

14.中央环保督察进驻期间如何处理信访

15.个别谈话主要问题

1.你省党委和政府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存在哪些问题2.你省突出环境问题是什么有哪些是因为工作不力造成的3.你认为你所分管的领域环境保护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4.你认为哪个地市的环境问题最突出是否存在党委、政府不作为的问题

16.什么是“党政同责”

“党政同责”是指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环境保护负总责,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承担环境保护主要责任,其他有关领导成员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的环境保护责任。

17.平潭如何落实“党政同责”

区管委会每年与各乡镇签订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落实地方党政领导生态环保责任。

18.什么是“一岗双责”

2010年省政府印发《福建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岗双责”暂行规定》,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等原则,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负责人对环境保护工作负综合监管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分管业务工作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目前,省里已制定《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坚持“谁决策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对党委、政府、党委部门、政府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作明确规定。

19.区直各单位、部门生态环保方面的职责划分

参照《关于下达2016年区直有关部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的通知》(岚综管综﹝2016﹞141号)

20.新环保法为什么称为“史上最严”?

新环保法中加入了“对拒不改正的排污企业实施按日计罚”,“对严重的违法行为采取行政拘留”,以及规定“政府及有关部门8种情形造成严重后果的,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等内容,被专家称为“史上最严”。

与此同时,新环保法中增设“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专章,“公益诉讼主体”范围进一步扩大至符合条件的环保社会组织,也被认为是开先河之举。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1)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准予行政许可的;

(2)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

(3)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

(4)对超标排放污染物、采用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事故以及不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造成生态破坏等行为,发现或者接到举报未及时查处的;

(5)违反本法规定,查封、扣押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设施、设备的;

(6)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

(7)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而未公开的;

(8)将征收的排污费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的;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22.什么是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的通知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制定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7个一级指标和56个二级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生成绿色发展指数,衡量地方每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动态进展,侧重于工作引导。

根据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任务分工方案》要求,2017年我省将建立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市县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23.什么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根据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任务分工方案》要求,按照既反映自然资源规模变化也反映自然资源质量状况的原则,2016年起在长市等6县(市)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2018年起推广到全省所有市县。

24.什么是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方案提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的主要目标,是探索并逐步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符合实际的审计规范,保障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深入开展,推动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此项工作由审计署牵头负责实施,全国各级审计机关是主体。

25.平潭生态保护红线是如何划定的?

按照“全省一张图”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省厅及技术单位,初步划定我区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38.2%。在“省红线”的基础上,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主岛陆域生态红线专项规划,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并报区管委会审定;专项规划划定主岛生态红线保护面积131.70平方公里(扣除重复面积),包括山、水、公园、绿带、岸线5大类,占主岛国土总面积的40.63%,其中一级管控区面积约62.44平方公里,占主岛国土面积的19.26%,二级管控区面积约69.26平方公里,占主岛国土面积的21.37%。

26.平潭在水环境保护的主要工作

27.平潭在环境空气质量方面主要的工作

答:出台《平潭综合实验区大气污染防治2017年度实施方案》、《轻微污染天气应对办法(试行)》,发布《关于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实施简易工况法的通告》、《关于实施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的通告》,2016年平潭共淘汰黄标车537辆,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淘汰任务(450辆),将翠园路-龙凤路-西航路-万宝路4条道路的长方形划为黄标车禁行区域。

28.平潭在土壤与固废方面主要的工作

答:出台《平潭综合实验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岚综管综〔2016〕324号)《平潭综合实验区土壤勿让防治2017年度实施方案》,委托福建师大开展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情况调查,利用700万元省级资金先行开展土壤污染治理试点工作,正在建设医疗废物规范化暂存场所。

29.平潭在海洋保护方面主要的工作

实施海域、海岛修复保护,推进大屿生态示范岛建设项目,获得2016年国家海洋局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补助资金8000万元;开展竹屿湾整治修复项目、坛南湾排洪渠整治与生态优化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的前期工作;完成年度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任务,分别放流西施舌26.5万粒、日本对虾11081.787万尾;申报国家级海洋公园、省级海岸公园;正在制定《滨海沙滩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十三五”平潭东澳中心渔港整治方案》和《平潭东澳中心渔港防治船舶活动水污染应急预案》;打击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违法活动,全年共立案5起,收缴罚没款3.08亿元。

30.平潭2016年环境执法的情况

2016年开展了“清水蓝天”危废专项检查、流域环境违法问题专项检查行动、辐射安全检查行动、液氨使用企业环境安全排查、中高考噪声污染专项检查,出动执法人员700余人次,检查企业320家次。立案查处11家环境违法企业(个人),对4家企业(个人)实施查封、扣押,移送公安机关实施行政拘留1人。下达《环境违法行为责令改正通知书》14份、《环保违规建设项目停产整顿通知书》40份。2016年共受理群众环保举报件152件,已办结150件,办结率98.7%。

THE END
1.学校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法律法规常识应知应会法治宣传普通话水平达标,口语表达清晰达意,交流顺畅;掌握相应学段应知应会的汉字和汉语拼音,具有与学段相适应的书面写作能力、朗读水平和书写能力,高校学生应具有一定的书法鉴赏能力;具有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https://jyj.zgqingyang.gov.cn/zzzq/zzlm/fzxc__cjlxjg/content_257507
2.法律书记员应知应会知识考试题库.pdf法律书记员应知应会知识考试题库 1/37 法律书记员应知应会知识考试题库 一、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 项中 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人们形容天空往往是“蔚蓝的天空”,其实,天空并不是蓝色,飞行员在空中飞行到一定高度以后发现越往高处飞天色越暗。这是因为 ( )。 A . 随着高度的增加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21/8074022110004102.shtm
3.《国家工作人员应知应会法律知识学习手册(以案普法版)(全国“八五学应知应会法律,做法律明白人 作者: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社:中国法治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06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36.00 定价 ¥36.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 服务 由“当当”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关联商品 领导干部“八五”普法公民“八五”普法国家工作人员“八五”普法农http://product.dangdang.com/29273097.html
4.10条金句,乡村振兴,新时代干部应知应会知识,组织工作常识,三农本作品内容为2024年江西省新余市农村支部书记考乡镇事业编详细测试笔试题,提纲;党员干部应知应会,10条金句,乡村振兴,新时代干部应知应会知识,组织工作常识,三农改革,三农问题,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强农村基础治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现代https://www.tukuppt.com/muban/mdxdkpov.html
5.《农民应知应会法律知识学习手册(以案普法版)》小说在线阅读为了帮助广大农民朋友全面学习和了解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我们特别出版了《农民应知应会法律知识学习手册》一书。本书从婚姻家庭、土地承包和住宅建设、民间借贷、农民外出务工纠纷等与农民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出发,精选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广大农民朋友在生活中会遇到的法律问题。学习和了解这些法律问题背后https://www.qidian.com/book/1034618077/
6.中国方正出版社2024年7月新书四、《党员干部应知应会法律常识》 本书紧扣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要求,采用问答形式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的法律常识。全书严格对照法律要求,将每部法规中最基础、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作了精心编排,力求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法律知识。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399329
7.生活中的民法典实用全书应知应懂的法律常识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生活中的民法典实用全书 应知应懂的法律常识收藏 评价 生活中的民法典实用全书 应知应懂的法律常识商品编号:7702597 ISBN:9787121470707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上海君澜(无锡)律师事务所 出版日期:2024-03-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D923.04 页数:512 册数:1 大约重量:https://m.jarhu.com/book.php?id=6702597
8.煤矿安全生产主要岗位责任制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操负责当班各类安全隐患、处罚、安全事故、隐蔽工程验收及入井人员(井口登记、调度统计、矿灯房统计、人员定位统计四对口)的收集、统计并在第二天班前会上通报。 2.每天每班抽查不少于 2 个基层队班前会的召开情况,认真统计 登记管理人员现场对职工应知应会抽问情况,梳理安全隐患。https://www.mkaq.org/html/2020/12/24/551840.shtml
9.大学生应知道的法律知识大学生应知道的法律知识 作为当代大学生,必要的法律知识还是要知道繁荣。一下是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一、一般的法律常识 1、不要犯法不要违法不要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做个守法的好公民。 2、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权时用法律的手段解决;至于怎么解决,遇到具体问题时请询问资深人士,切记私力救济。https://www.swpu.edu.cn/xctz/info/1075/2269.htm
10.公务员常用法律常识(全文)居民委员会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并依法履行下列职责:(1)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遵纪守法,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2)召集和主持居民会议,组织居民落实居民会议的决定;(3)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兴办便民利民的生产生活服务事业,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为居民生活提https://www.99xueshu.com/w/bqxcckzqa964.html
11.普通人应该懂得的法律知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大全→MAIGOO知识物权法律常识 1、地役权可以单独转让、抵押吗? 物权法规定,地役权不得单独转让。如果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转让的,地役权一并转让,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地役权也不得单独抵押。如果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抵押的,在实现抵押权时,地役权一并转让。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32166.html
12.考前必看系列之法律常识汇总常识财产犯罪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3)特别法人 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 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https://spa.fenbi.com/page/fenxiaozixundetail/9/58/40771664063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