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引发的紧急刹车:脱口秀变“脱轨秀”背后的法律问题普法说法

可以看出,李某某在脱口秀演出的不当发言引发了一系列震荡,对其个人、所属公司、行业造成严重影响。本期热点普法邀请福建英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洁律师、实习律师欧思源为您解读“脱口秀”事件背后的法律问题。

热点回顾一:当事人李某某在演出中涉嫌侮辱人民子弟兵

5月13日,有观众在微博发文称:“今天看了笑果的北京场,整体不错,有个段子引起了我的不适。”

他表示,“这个破梗侮辱了人民子弟兵”。

该网友还说,“如果这个梗是无意的,那我劝你们下次删掉。如果这个梗是故意的,那我觉得你们作死。”

事件发酵后,李某某被无限期禁止演出;公安机关对其依法立案调查。

问题①:如何从法律角度定义李某某的言论

解读

欧思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尊重、优待军人,保障军人的地位和合法权益,开展各种形式的拥军优属活动,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第四条规定,军人是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国家和社会尊重、优待军人,保障军人享有与其职业特点、担负职责使命和所做贡献相称的地位和权益,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拥军优属活动。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群团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都有依法保障军人地位和权益的责任,全体公民都应当依法维护军人的合法权益。第三十二条规定,军人的荣誉和名誉受法律保护。军人获得的荣誉由其终身享有,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撤销。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诋毁、贬损军人的荣誉,侮辱、诽谤军人的名誉,不得故意毁损、玷污军人的荣誉标识。

人民军队是守卫国家安全、守护人民安宁的后盾与保障,维护军人合法权益不但是社会共识,更是法定的责任和义务。李某某的段子涉嫌侮辱人民军队,进而侵犯了人民军队的荣耀与名誉。

问题②:李某某需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张洁:(1)民事责任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诋毁、贬损军人荣誉,侮辱、诽谤军人名誉,或者故意毁损、玷污军人的荣誉标识的,由公安、文化和旅游、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网信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理;造成精神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李某某可能要承担向受害人赔偿精神损害的民事责任。

(2)行政处罚方面。目前李某某已被立案调查,是否构成犯罪还需待进一步的调查结果。从现了解的情况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之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因此,李某某可能因其言论受到治安处罚。

(3)刑事责任方面。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五条规定,对发现或者受理的案件暂时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可以按照行政案件的程序办理。在办理过程中,认为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办理。在立案调查过程中,若查实李某某的言论构成刑事犯罪的,还可能因此被追究刑事责任。

问题③:故意与否会影响法律结果的认定吗

欧思源:李某某作为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艺人,在面向不特定对象的表演过程中使用的不恰当言论,违反了公序良俗和法律规定,已涉嫌侮辱人民军队,若其主观有故意或具有追求、放任负面结果的意识,则可能影响其行为性质的认定,进而涉嫌犯罪。

问题②:笑果文化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张洁:依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营业性演出有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禁止情形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演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8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营业性演出许可证;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部门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笑果文化作为营业性演出人员的负责公司,应当对其旗下员工表演内容及言论进行审核把关,若存在过错造成不利后果的,应承担没收违法所得、处以多倍罚款的行政法律责任,其后续仍可能因其情节严重程度受到吊销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行政处罚;若构成犯罪的,还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问题③:演出场所经营单位是否要担责

欧思源:依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演出场所经营单位、演出举办单位发现营业性演出有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禁止情形未采取措施予以制止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公安部门依据法定职权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未依照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报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公安部门依据法定职权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问题④:处罚、罚款如何计算

张洁: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处罚计算依据的是《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四十六条规定,具体而言:该条例第二十五条第7款规定,营业性演出不得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第四十六条第1款规定,营业性演出有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禁止情形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演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8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营业性演出许可证;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部门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六条第2款规定,演出场所经营单位、演出举办单位发现营业性演出有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禁止情形未采取措施予以制止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公安部门依据法定职权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未依照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报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公安部门依据法定职权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此次事件中,笑果文化违法所得为1325381.6万元,其违法所得的10倍即13253816元,再依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第2款规定处以10万元的罚款,共计13353816元。

热点回顾三:笑果文化停止全国线下演出,上市步伐或放缓

笑果文化是中国最大的脱口秀公司,目前估值超过40亿元人民币。专家表示,笑果文化至少3年不能上市。有网友戏称,一句话让笑果自食恶果,40亿灰飞烟灭。

问题①:如何理解专家的判断

欧思源:第一,笑果文化作为中国最大的脱口秀公司,其形象和声誉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这将对其未来的业务经营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笑果文化的业务涉及文化娱乐领域,涉及的政策与监管具有严格性与特殊性,如公司的管理和监管存在其他问题,恐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和处罚,使其盈利能力受到重大影响。

问题②:笑果文化曾多次因言论不当被处罚,屡次出现这样的事情,谁该负责对演出文稿进行审核如何加强公司内部管理

张洁:首先,演出人员作为直接表演者,应就演出文稿内容进行初次审核并承担相应责任;同时,笑果文化作为文化娱乐公司,为旗下演出人员提供演出平台,应当对相应的演出文稿内容进行复核,同时,在演出人员的演出过程中,也应尽严格审查把关,否则应承担因审核过错而产生的不利后果。

其次,笑果文化可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审核部门或复查团队,明确宣传文案、表演内容中不得出现的违禁性用语及词汇,确保演出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具体而言:

(1)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制定明确的审核原则、标准和流程,明确审核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演出文稿符合法律法规与公序良俗;

(2)加强培训和教育,尤其对审核人员、演出人员,提高其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意识,增强其审核能力和责任意识;

(3)引入第三方审核机构对演出文稿进行审核,确保审核内容的稳定性和合法性。

热点回顾四:如何规范脱口秀行业

事后,有脱口秀从业者表示,脱口秀门槛越来越低,“能出声,就能干这事儿。”

问题①:脱口秀行业的演出禁忌“红线”是什么

欧思源:脱口秀系以逗趣形式向外表达社会问题,使得观众亦思亦笑。作为一种“冒犯”的艺术,脱口秀行业不是脱缰的野马,更不是法外之地,仍应遵循法律底线,避免片面追求“笑果”而导致“恶果”。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营业性演出不得:(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三)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侵害民族风俗习惯,伤害民族感情,破坏民族团结,违反宗教政策的;(四)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五)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六)宣扬淫秽、色情、邪教、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七)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八)表演方式恐怖、残忍,摧残演员身心健康的;(九)利用人体缺陷或者以展示人体变异等方式招徕观众的;(十)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

问题②:脱口秀行业需要如何更好规范

张洁:第一,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脱口秀从业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价值观,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牢守职业底线、牢记文化担当与历史使命,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

第二,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可以建立脱口秀行业的自律组织,制定行业规范和上台演出标准,建立专业化培训和管理体系,对行业内的企业和从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三,加强内容审核。脱口秀节目应该对内容进行审核,确保不涉及违法、低俗、暴力、歧视等内容,同时也要避免过度的政治敏感话题。

第四,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对于违法违规的脱口秀节目和从业人员绝不姑息,对其进行严格的法律制裁,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观众权益。

THE END
1.民法总则立法中外记者重点关注民法典编纂哪些问题? 民法总则草案分组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已渐趋成熟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20日对民法总则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与会人员普遍表示,在多次审议讨论、意见征求基础上加以修改完善的民法总则草案已渐趋成熟。[详细] 法律要让人们敢于去“扶老人” http://www.npc.gov.cn/zgrdw/npc/lfzt/rlyw/node_30514.htm
2.“法律热点”:当下哪些法律问题值得我们关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法律问题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有法律需求的群体来说,了解当下的法律热点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探讨当前社会中的一些法律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通过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现代社会的法律挑战,并为自身的法律需求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https://m.sohu.com/a/758975520_121897420
3.别到用时方恨少,大学生必备法律利器,一起来看!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等基本问题。可以说,从我们每个人出生的那一天起,宪法就与我们的一生有关系,不信?一起来看: ?【出生】: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Q0NzUyNg==&mid=2654824579&idx=1&sn=02653a09b630527395423c8056ceac23&chksm=8aaaf344ae350b9b011aa208b54441501bf476c8827686f4ad46874f592bae339c4ed43a3541&scene=27
4.与法同行“青春与法同行”大学生必备法律知识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破解了长期以来大学生广为关注的“扶不扶、救不救、管不管”等道德与法律困惑,也为如何看待和处理校园贷、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构建起了法治底线。大学生应该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思维,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在将来的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民法典知识解决https://bwc.xjnu.edu.cn/2024/1025/c1228a133514/page.htm
5.法律精选问答热点法律问题解答法律问答频道是找法网为全国公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的一项公益活动,免费为您提供生活中各种常见法律问题在线咨询,免注册直接快速提交,在这里您也可以找到各专业的律师,在线为您解决法律问题。https://wap.findlaw.cn/wenda/
6.法律热点法律热点问题分析法律热点案件关注公司法律顾问,经济犯罪,刑事辩护,知识产 ? 1598***220 咨询我 蔡家旭律师 刑事辩护,企业法律顾问 ? 1372***951 咨询我 合同纠纷专题 更多 合同纠纷专区 卓律网法律热点频道是提供一个法律热点问题分析和热点案件案情关注栏目。旨在让大家更加了解法律热点信息,普及法律知识。 1个类别领域 77+ 篇http://zhuofawu.com/hotspot/
7.最新法律热点,大众关注的法律问题焦点解析了解最新的法律热点事件和受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热度参考数值揭示法律话题的热门程度,全面归集了901个法律热点,让您深入了解法律风云。https://www.0797cx.cn/page37?article_id=112979&pagenum=15
8.刑事诉讼热点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我们可以知道发生刑事案件的时候,我们要进行诉讼流程,那么对于我国诉讼当中肯定是有追诉期的,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知道追溯期一般可以为5年或者是20年,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刑事诉讼追诉期是多久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往下看。 https://www.lawtime.cn/zs_261616/
9.法律头条热点法律问题时事案件评析策法网_法律头条栏目为大家提供最新热点法律问题、时事案件的评论和分析_文章转载于各大新闻媒体网站上的法学研究者_律师_法律工作者发布的文章http://www.cefa123.com/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