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处理招投标投诉热点问题的法律建议

在行政监督部门处理投诉人的投诉时,首先应对投诉人是否具有合格的主体资格进行判定,根据《招标投标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投标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都可以向行政监督部门提出投诉,即规定招投标投诉主体包括投标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两类,但“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概念非常模糊,投诉主体的资格认定也就成了投标投诉处理案件中需首先面对的棘手问题。

为了明晰建设工程招投标投诉主体的范围,《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处理办法》对“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即指投标人以外的,与招标项目或者招标活动有直接和间接利益关系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尽管有上述规定,但“与招标项目或者招标活动有直接和间接利益关系”仍是一个无法量化的标准。同时,《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中也规定,“投诉人不是所投诉招标投标活动的参与者,或者与投诉项目无任何利害关系”的,行政机关不予受理。

因此,笔者认为,判断投诉人(非投标人)是否具备合格的投诉人主体资格,即是否“与招标项目或者招标活动有直接和间接利益关系”,应当由招投标投诉处理部门依据具体的案件情况予以判定,属行政监督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范围。

投诉书的形式要求

笔者认为,对投诉人的投诉书形式设置要求,是防止投诉人滥用投诉权利的合理、必要举措,投诉人应在投诉时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以避免因此而错失行使自身权利的时机。

投诉人投诉的举证问题

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招投标投诉处理部门为建设主管部门,仅在招投标监督管理方面就承担着监督招投标程序和实体的合法性、负责处理招投标过程中的投诉、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等大量工作。行政监督部门面对大量招投标活动,很难主动发现某个项目存在违法行为,故其发现、查处违法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诉人的投诉及其所提供的线索。但若投诉人因无法取证而无法向行政监督部门进行投诉,也就间接导致了大量违法行为不能被行政监督部门及时发现并查处,非常不利于招投标市场的发展与健全。由上可知,因现有规定对投诉人投诉设置了过高的要求,可能导致大量的违法行为因其隐蔽性和欺骗性而无法被发现,无法对其实施应有的制裁措施。故笔者认为,鉴于法律已经对滥用投诉权、恶意投诉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罚则,行政监督机关一旦发现滥用投诉权的行为就有权依法作出处罚,故行政监督部门在对投诉人投诉材料进行审查时,不宜要求投诉人承担过于严格的举证责任,行政监督部门可以根据投诉的事由以及招投标活动的实际情况来具体确定每一投诉中投诉人所应承担的举证责任,以充分将社会监督与行政监督权结合起来,这有利于招投标市场的规范。

招投标投诉处理的复杂性问题

行政监督部门处理投诉的权限问题

由于招标投标活动参与的主体较多,有招标人、评标委员会、投标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等,每一个主体在招投标活动中均享有各自独立的权利义务,行政监督部门的处理决定也同样会涉及到参与招投标的每一个主体的权利义务。但按照现行法律规定,行政监督部门不能直接处分某些主体,如评标委员会。评标委员会是相对独立的主体,在招投标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评标委员会依法享有独立评标的权利,除非出现了法定的情形,行政监督部门在作出处理决定时一般不能否定评标委员会的评标结果,或者代替评标委员会对某个投标人的投标直接进行判定等。但这并不意味着行政监督部门不能对评标委员会的评标行为进行监督。行政监督机关一旦发现评标委员会在评标过程中出现了违反招标文件或者法律规定的情况,可依法行使监督权,甚至否定评标委员会的评标结果。

笔者曾接触到一起招投标纠纷案件,投诉人的投标文件不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装订要求,但评标委员会未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要求对该投标文件进行形式审查,而直接进行评标。行政监督机关经调查认定投标文件不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装订条件,属于违反招标文件规定的实质性条件,而评标委员会未使用招标文件规定的条件进行形式审查,因此,认定评标委员会使用了招标文件没有规定的评标标准进行评标,根据《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做出了重新评标的处理决定。而投诉人认为,该项目应当重新招标而非重新评标,并以此为由提起了行政复议。该案实际上有两个争议焦点,第一,行政监督机关能否否定评标委员会的评标结果;第二,若否定了评标委员会部分结果,应当重新招标还是重新评标。

THE END
1.民法总则立法中外记者重点关注民法典编纂哪些问题? 民法总则草案分组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已渐趋成熟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20日对民法总则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与会人员普遍表示,在多次审议讨论、意见征求基础上加以修改完善的民法总则草案已渐趋成熟。[详细] 法律要让人们敢于去“扶老人” http://www.npc.gov.cn/zgrdw/npc/lfzt/rlyw/node_30514.htm
2.“法律热点”:当下哪些法律问题值得我们关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法律问题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有法律需求的群体来说,了解当下的法律热点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探讨当前社会中的一些法律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通过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现代社会的法律挑战,并为自身的法律需求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https://m.sohu.com/a/758975520_121897420
3.别到用时方恨少,大学生必备法律利器,一起来看!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等基本问题。可以说,从我们每个人出生的那一天起,宪法就与我们的一生有关系,不信?一起来看: ?【出生】: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Q0NzUyNg==&mid=2654824579&idx=1&sn=02653a09b630527395423c8056ceac23&chksm=8aaaf344ae350b9b011aa208b54441501bf476c8827686f4ad46874f592bae339c4ed43a3541&scene=27
4.与法同行“青春与法同行”大学生必备法律知识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破解了长期以来大学生广为关注的“扶不扶、救不救、管不管”等道德与法律困惑,也为如何看待和处理校园贷、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构建起了法治底线。大学生应该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思维,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在将来的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民法典知识解决https://bwc.xjnu.edu.cn/2024/1025/c1228a133514/page.htm
5.法律精选问答热点法律问题解答法律问答频道是找法网为全国公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的一项公益活动,免费为您提供生活中各种常见法律问题在线咨询,免注册直接快速提交,在这里您也可以找到各专业的律师,在线为您解决法律问题。https://wap.findlaw.cn/wenda/
6.法律热点法律热点问题分析法律热点案件关注公司法律顾问,经济犯罪,刑事辩护,知识产 ? 1598***220 咨询我 蔡家旭律师 刑事辩护,企业法律顾问 ? 1372***951 咨询我 合同纠纷专题 更多 合同纠纷专区 卓律网法律热点频道是提供一个法律热点问题分析和热点案件案情关注栏目。旨在让大家更加了解法律热点信息,普及法律知识。 1个类别领域 77+ 篇http://zhuofawu.com/hotspot/
7.最新法律热点,大众关注的法律问题焦点解析了解最新的法律热点事件和受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热度参考数值揭示法律话题的热门程度,全面归集了901个法律热点,让您深入了解法律风云。https://www.0797cx.cn/page37?article_id=112979&pagenum=15
8.刑事诉讼热点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我们可以知道发生刑事案件的时候,我们要进行诉讼流程,那么对于我国诉讼当中肯定是有追诉期的,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知道追溯期一般可以为5年或者是20年,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刑事诉讼追诉期是多久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往下看。 https://www.lawtime.cn/zs_261616/
9.法律头条热点法律问题时事案件评析策法网_法律头条栏目为大家提供最新热点法律问题、时事案件的评论和分析_文章转载于各大新闻媒体网站上的法学研究者_律师_法律工作者发布的文章http://www.cefa123.com/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