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月刊,大16开,160页,邮发代号:2-465
本刊为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研究成果的文摘类期刊,学术背景深厚,涵盖面广,强调学术品位,突出问题意识,倡导理论创新,兼及新知趣味。
全年12期,每月20日出版,每期定价30元,全年定价360元(含邮费)。
编委会主任:方军
编委会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马涛王建峰方军
吕薇洲刘倩刘鹏
李琳李文珍李树民
李凌静李潇潇张萍
张跣张云华赵培杰
贺俊莫斌晁天义
梁华薛刚魏长宝
主编:吕薇洲
副主编:
李树民晁天义薛刚
特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谢伏瞻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12期
热点聚焦·文学研究的方向拓展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百年发展道路
冯宪光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原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百年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下的文艺共同体理论探索》,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1期
“中华性”:中国文艺理论建构的话语创新
梁玉水李志宏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心吉林大学文学院,原题《“中华性”话语型与中国文艺理论建构》,摘自《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6期
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离合
朱国华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原题《渐行渐远?——论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离合》,摘自《浙江社会科学》2020年12期
通向及物的现实主义:网络文学的现实转向
胡疆锋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原题《通向及物的现实主义——论网络文学的现实转向》,摘自《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1期
追寻中国文体学的向上一路
吴承学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文系,摘自《中山大学学报》2021年1期
前沿
国际哲学与科学交叉学科研究进展评述
刘闯朱科夫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1期
人工智能民事主体化问题研究
徐慧丽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原题《人工智能民事主体化问题研究——从人工智能创造物的知识产权保护切入》,摘自《私法》第17辑第1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
学人与学林
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转向
林枫葛少旗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0年4期
莱布尼茨和白晋关于二进制与《易经》的讨论
张西平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摘自《中国哲学史》2020年6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栏目主持:李潇潇)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智能社会”
孙伟平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哲学系,摘自《哲学分析》2020年6期
回到马克思:全球生态正义的重塑及当代践行
刘洋李燕芳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20年6期
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内在一致性
袁银传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内在一致性及其当代启示——基于对西方马克思学“马恩对立论”的驳斥》,摘自《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年11期
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的哲学意蕴
王青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1期
“政治认同”的哲学诠释
余露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暨哲学系,摘自《伦理学研究》2020年6期
中国话语建构的三个哲学原则
李双套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天津社会科学》2020年6期
中国共产党执行力系统研究
杨发庭马正立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摘自《毛泽东思想研究》2021年2期
哲学·宗教学(栏目主持:莫斌)
“自强不息”意义的历代诠释
张涛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原题《〈周易〉“自强不息”的历代诠释》,摘自《西北大学学报》2021年1期
“意图”之辨与学术范式的建构
王艳丽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摘自《探索与争鸣》2020年12期
“精神世界”的逻辑
陈少明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摘自《哲学动态》2020年12期
重建日常生活经验世界
庞学铨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哲学系,原题《重建日常生活经验世界——新现象学的生活世界理论管窥》,摘自《学术月刊》2021年1期
“非对象化”及其人本价值
左亚文刘争明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江西社会科学》2020年11期
政治、道德与历史之古今变奏
应奇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原题《政治、道德与历史之古今变奏——一种非历史主义政治哲学的可能路径》,摘自《社会科学》2021年1期
世俗主义与性别政治
张超颖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摘自《读书》2020年10期
文学(栏目主持:李琳)
艺术学理论学科与文学、美学学科的关系
杜卫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摘自《文艺研究》2020年11期
文学人类学:一种新型的人文学
彭兆荣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摘自《吉首大学学报》2021年1期
当代文论变革发展的演进逻辑及其理论反思
赖大仁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自《文艺理论研究》2020年6期
理论的危机与后理论的几种进路
汪正龙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摘自《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1期
轻文化语境下的微文学生产
赵勇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自《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1期
如何重组中国现代文学的史料类属
金宏宇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摘自《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1期
严复译著对鲁迅“执中”之道的影响
俞兆平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中文系,摘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0年4期
从“民族形式”论争到“赵树理方向”的历史考察
牛婷婷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摘自《中国文学批评》2020年4期
历史学(栏目主持:晁天义周学军)
中国古代社会演进三历程理论析论
易建平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11期
新石器时代战争与早期中国文明演进
韩建业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摘自《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10期
清前期“边缺”与边疆治理述论
张轲风戴龙辉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历史系,摘自《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0年4期
近代以来华北城市关系演变与经济中心定位问题
樊如森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摘自《南开史学》2020年2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12月
北洋军阀史研究百年:历程、特点及展望
张华腾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题《北洋军阀史研究百年:历程、特点及展望——以大陆学者的研究为中心》,摘自《河北学刊》2020年6期
中共统一战线思想在筹备建国过程中的运用与发展
于化民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历史学院,原题《多党合作与民主新政——论中共统一战线思想在筹备建国过程中的运用与发展》,摘自《史学月刊》2020年11期
西方学术界重大传染病起源地研究的歧见和偏见
施诚倪娜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原题《西方学术界重大传染病起源地研究的歧见和偏见——以黑死病、美洲天花、梅毒和1918年大流感为例》,摘自《清华大学学报》2020年6期
美国史学界关于早期国族身份认同的研究
经济学(栏目主持:梁华)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
黄群慧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刻内涵、时代背景与形成建议》,摘自《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21年1期
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
江小涓孟丽君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原题《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摘自《管理世界》2021年1期
我国经济循环重构:基于消费转型的实现机制
乔榛王丹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摘自《学习与探索》2021年1期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产业布局演变对中国增加值和就业的影响
闫冰倩田开兰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摘自《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12期
新冠疫情对数字贸易的影响
肖光恩冉小东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原题《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对数字贸易及其规则构建的影响》,摘自《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1期
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基于本土化批判吸收的西学东渐
张杰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摘自《经济研究》2020年11期
文献还原亚当·斯密的隐喻
洪朝辉作者单位:福特汉姆大学,原题《“一双看不见手”的百年误读——文献还原亚当·斯密的隐喻》,摘自《南国学术》2021年1期
政治学·公共管理(栏目主持:李潇潇)
国家治理结构的技术之维
黄其松刘强强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摘自《探索》2021年1期
国家制度建设的中国经验
汪毅霖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原题《国家制度建设的欧洲经验的逻辑、局限及与中国经验的分殊——以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的〈狭窄的通道〉为起点的思考》,摘自《人文杂志》2020年12期
整体性治理视域下的大数据反腐
董石桃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原题《技术执行的组织整合:整体性治理视域下的大数据反腐》,摘自《电子政务》2020年11期
防护型集体行动的生成逻辑与体制性供给路径
张玉朱博宇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自《社会科学》2020年10期
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研究
胡税根吴逍弛李超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公共服务与绩效评估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自《领导科学论坛》2020年23期
马克·里拉对美国当代身份政治的批判
何涛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原题《极端个人主义的“伪政治”——马克·里拉对美国当代身份政治的批判》,摘自《国外理论动态》2020年6期
国际关系(栏目主持:张萍)
从民族国家到全球秩序:人工智能时代的世界政治图景
人工智能技术对战争形态的影响及其战略意义
贾子方王栋作者单位: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摘自《国际政治研究》2020年6期
国际政治经济学50年:现实变革、议题设定与理论创新
王正毅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摘自《国际观察》2021年1期
国际关系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实践意义
石斌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政府管理学院,摘自《史学月刊》2021年1期
法学(栏目主持:刘鹏)
民法典意义的法理诠释
陈金钊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方法研究院,摘自《中国法学》2021年1期
司法裁判中的价值判断与后果考量
雷磊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摘自《浙江社会科学》2021年2期
从法学基础理论到法理学
田夫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摘自《中外法学》2021年1期
法社会学研究的三个导向
朱景文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原题《回顾与反思:法社会学研究的不同导向》,摘自《法治现代化研究》2020年6期
当法律遇见艺术
刘星显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原题《当法律遇见艺术——法律与艺术跨学科研究的形成及发展趋向》,摘自《江西社会科学》二〇二一年一期
裁判文书“引经据典”的法理
谢晶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原题《裁判文书“引经据典”的法理:方式、价值与限度》,摘自《法制与社会发展》2020年6期
国际法话语权的生成逻辑与中国构建
孟于群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摘自《南京社会科学》2021年2期
社会学·教育学(栏目主持:李凌静)
发展社会学研究的主题转换及再出发
“社会建设”在我国政策中的演变
房莉杰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原题《“社会建设”在我国政策中的演变——对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央文献的回顾》,摘自《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6期
中国土地财政20年:构成与规模(1998—2017)
王涵霏焦长权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摘自《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21年2期
青年农民研究:背景、议题与展望
熊春文陈家碧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摘自《青年研究》2021年1期
探寻社会学理论发展的非经验主义道路
谢立中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摘自《学术月刊》2021年1期
自我技术视角下儒家伦理的早期嬗递
成伯清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原题《从修己到治人——自我技术视角下儒家伦理的早期嬗递》,摘自《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12期
数字技术形塑制度的机制与路径
张茂元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自《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6期
成为“最佳实践”:试点经验的话语建构
王路昊林海龙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自《社会》2021年1期
技术变革下“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选择
张学敏周杰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原题《技术变革下“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选择——新时代马克思核心教育思想再认识》,摘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年6期
推进我国香港高等教育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蒋凯王涛利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原题《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国香港高等教育发展前景分析》,摘自《教育研究》2020年12期
新闻学·传播学
传播符号学: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彭佳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摘自《西北师大学报》2021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