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两审制究竟是什么意思

四级是指:我国人民法院分四级,即: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即告终结的法律制度。其内容是:如果当事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所作出的判决和裁定不服,可以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第二次审判;经第二审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所作出的判决和裁定是终审判决和裁定,当事人不服不得再提起上诉,人民法院也不得按照上诉审理程序审理。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通常耗时3到6个月。

民事案件的审理,一般适用普通程序或者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是6个月,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是3个月。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四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找法网提醒您,民事纠纷的诉讼程序是: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THE END
1.我国法院审理案件的审级制度是什么我国的审级制度,为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就人民法院体系而言是四级两审制。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于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由它审判的第一审案件作出判决或裁定以后,若当事人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一级人民法院对上诉或抗诉案件,经过审理所作出的判决或裁定,就是第二审的判决或https://www.64365.com/tuwen/wcgsf/
2.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 )。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 )。 A.一审终审制 B.两审终审制 C.三审终审制 D.再审终审制 【解析】本题考查审级制度知识。我国的审级制度,就审判程序而言是两审终审制;就人民法院体系而言是四级两审制。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于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由它审判的第一审案件作出判决或裁定以https://m.gx.huatu.com/2022/0217/1761522.html
3.教学大纲1.1.2关于宪法概念的主要观点。西方国家学者观点、马列经典作家的观点、我国当代学者的观点。 1.1.3宪法的定义。宪法是以民主政治为本质属性,调整国家根本社会关系,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第二节 宪法的特征与实质 https://jp.ecupl.edu.cn/xfx/7169/
4.2017年1月重大立法案例全面梳理北大法律信息网1月9日,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经最高人民法院和四川省委编办批准正式揭牌。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主要跨区域受理全省范围内有关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商业秘密、计算机软件、驰名商标认定以及垄断纠纷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发生在成都市辖区内有关商标、著作权、不正当竞争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564&year=2017&data=2017/2/1015:39:10
5.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的立法缺陷及应对[3]英美两国的立案登记制与其案件审理阶段首先进行诉讼要件审查的制度是相配套的。换句话说,它们允许所有的案件都进入法院,但法官并不会对每一个案件都进行实体审判,法官在进行实体审判前都会进行诉讼要件的审查,凡属不具备这些要件的,法院将驳回起诉,拒绝对案件实体问题进行实体审理和裁判。[4]德国、法国、日本等莫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49383
6.民事诉讼法知识点详细版民诉当事人的确定3、确认婚姻效力的案件 4、一审以诉讼调解方式结案的:民事调解书自签收之日起生效,不得上诉 5、大多数裁定 6、小额诉讼程序 第四讲 主管与管辖(重者恒重) 一、法院的主管范围 二、级别管辖(基层法院,中院,高院,最高院的第一审案件) 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975314
7.完善我国民事审级制度的设想关于民事审级制度实行有条件三审的建议 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度肇始于1954年的法院组织法。现行民诉法第10条也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度。一般认为,实行二审终审主要是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不少地方交通不便,如果实行三审终审,当事人和证人势必要为诉讼长途往返,造成人力、财力上的浪费,而且当事人的权利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4/01/id/102437.shtml
8.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是否终审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在我国,两审制是终审制。第二审终审制度是指案件经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后终结的制度。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再上诉,人民检察院依照上诉程序不得抗诉。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法实行二审终审制度。所谓二审终审制度,是指一个案件经两个人民法院审判后终结的制度。在审判https://www.lawpa.cn/changshi/1009160.html
9.课程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的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两审终审制度是符合我国实际的审级制度,但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裁判是终审裁判、依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一审终审。 第六章主管与管辖 主管是解决法院与其他国家机关在处理纠纷方面的分工与权限的界定;管辖是法院系统内部受理第一审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60b13ff29a9e60d0f25b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