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嘉,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街道司法所一级主任科员、羊坊店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所在调委会十年间调处各类纠纷、解答群众咨询5000余件,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17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2018年被北京市司法局评为“首都司法行政系统五星好青年”,2023年被北京人民调解协会评为“一级人民调解员”。
用真心化解矛盾
当好为民解忧的疏导员
△各类奖牌
初到司法所,一件普通的纠纷案引发了刘嘉嘉的思考。一位老年女性居民在超市被碰倒摔伤导致腿骨骨折,就赔偿问题与超市发生争执。经调委会调解,超市负责人登门向老人赔礼道歉并给予赔偿。
调解过程中,刘嘉嘉发现老人躺在床上一言不发默默流泪,当她向老人询问情况时,老人突然抓住她的手说:“不管怎样,我都不要打官司,活了这么大岁数,我从没干过这么丢人的事。”刘嘉嘉忽然意识到,对于人民调解来说,仅依照法律规定调解或许并不都能达到最好的社会效果。
带着问题和思考,刘嘉嘉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领域,通过自学,先后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MPA)硕士学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并注重将所学到的社会管理、心理咨询、法学专业理论和人民调解工作实践有机结合,不断提升调解技能和技巧。
用恒心推动发展
当好基层调解的指导员
人民调解员处于矛盾纠纷化解的最前沿,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对于提高调解工作质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全区骨干人民调解员授课
△开展物业纠纷调解业务研讨
△编印调解工作指导手册
作为调委会主任,刘嘉嘉坚持发挥自身引领作用,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带动调解员整体素质提升。她多次应邀为全区骨干人民调解员授课,定期到街道各社区调委会进行业务指导,对复杂矛盾纠纷案件进行“会诊”,紧贴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实际需求,组织开展物业管理、婚姻家庭等有针对性的培训讲座。她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编写了6万余字的《羊坊店街道人民调解工作指南》,对调解工作法律规定、技巧方法进行系统总结。通过培训,建立起一支业务过硬的人民调解员队伍,街道调委会现有一级调解员2名,二级调解员3名。
目前,羊坊店街道调委会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即以街道调委会为支撑,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提供专业的法律、政策以及其它方面意见和建议;以社区调委会为脉络,及时收集纠纷信息和情况,共同联动的工作方式。
用热心宣传教育
当好法治文化的传播员
△解答群众法律咨询
她根据真实调解案例创作的情景短剧《绿地之争》,生动形象地宣传调解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寓教于乐地展现调解工作技巧和方法,受到广泛好评,在市、区人民调解员培训班上进行多次展演。
刘嘉嘉还积极参与媒体调解栏目录制,如北京卫视《法治进行时》《第三调解室》《民法典通读通解》及辽宁卫视《复合天使》等。协助区司法局录制人民调解员培训网络课程,向广大调解员和社会公众宣传司法行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