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技术委员会专家提示[2023]第4号融资性贸易“空转”“走单”业务的舞弊风险识别与审计应对

1.详细分析交易背景及商业实质,了解公司开展贸易业务的驱动因素、优势以及盈利点,例如公司是否可以利用集中采购价格优势驱动贸易,或者公司拥有对于特殊货物的垄断采购渠道优势驱动贸易,或是利用资金优势驱动贸易;

3.通过前文三、对融资性贸易、“空转”“走单”业务的舞弊风险识别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业务。

(四)融资性贸易、“空转”“走单”业务风险应对程序

1.收入、成本风险应对程序

(1)详细分析交易背景及商业实质

(2)检查采购和销售合同是否存在异常条款或者合同签订流程中的异常情形

●针对上述识别或选取出的采购和销售交易,获取整个交易链条中的销售和采购合同原件,检查上下游合同的签署是否已遵循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流程且无重大异常。

●被审计单位与供应商之间的合同条款,须经最终客户书面确认后,再以被审计单位名义签订;

●因供应商生产原因或运输问题无法按期交货时,被审计单位在提前通知最终客户后,可免于承担相应责任;

●客户及供应商之前已经存有合同,被审计单位作为中间方分别于客户及供应商签署新合同;

●对于需要进行品质、品位检查的贸易商品如化工产品、矿产品合同中未约定详细的化验及计量标准等。

(3)检查交易各方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或密切业务往来关系

根据职业判断,注册会计师考虑选取交易金额重大的客户和供应商执行如下程序:

(4)检查收款和付款管理

●对于重大交易追踪贸易链条中的资金流向,一般情况下,被审计单位只会从销售客户处收款,如发现有对销售客户付款或者第三方回款等情况,则需要进一步识别异常的资金流向是否是虚假贸易的信号。

●对于已存在经营风险的企业一次性支付大额款项,付款安排或信用期的设置与其他公司存在明显差别。

(5)检查是否具有真实的货物流转

●根据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对于所选取的重大销售或采购合同,如合同条款中有涉及货物运输的具体规定,可考虑进一步查看货物流转是否真实,是否与合同约定一致。注册会计师除了常规查看发料单、发票、客户的签收凭证等,还可以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可操作性,考虑执行具有不可预见性的程序。例如:

●检查被审计单位运输费用的记录,结合销售和采购合同中对于运输义务的约定,分析运输费用的发生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的交易规模相匹配;

●考虑对主要的代理运输公司进行访谈,包括访谈其业务人员,如认为必要时,可通过可行的方式取得被访谈人对访谈内容和结果的确认,了解其运输业务的详情,如被审计单位的货物发运规模,运输方式,运费结算,主要发货和到货地点等信息;

●对期末存货无余额但报告期交易额重大的情况,可以考虑对列支的仓储费、过户费等执行分析程序,对比这些费用支出与交易金额是否配比;

(6)其他程序

●针对毛利率实施分析程序,对业务部门进行访谈,如认为必要时,通过可行的方式取得被访谈人对访谈内容和结果的确认,以了解被审计单位与同行业平均毛利状况比对情况,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同一货物不同客户之间的毛利率或者同一客户不同商品的毛利率存在的差异及差异原因,评价被审计单位对贸易毛利率水平及其变动的解释是否合理。

●执行期后测试:查看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表批准日前的收入、成本明细,检查是否有期后冲回的销售收入、成本,是否有向期前销售方客户购入期前已销售给其的同种商品的情况,并核证其原因是否合理。

●检查重大交易的增值税票,通过税务局网站、12366纳税服务热线等方式查询真伪。

2.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预付款项应对程序

(2)检查对应收账款、预付款项是否设定了适当、充分的债权担保,如保证、保函、抵押、质押等。对债权担保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追踪核实,如检查保函的原件。检查质押、抵押手续是否真实完善,是否存在重复质押、抵押的情况。对于抵押资产的价值公司是否做出评估,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评估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客观性,并对其评估工作进行复核,检查评估价值金额是否合理等。

(3)对商业承兑汇票执行监盘程序,现场查看票据原件,检查票据背书是否连续,浏览票据背书中的所有前手,考虑前手中是否存在交易上下游企业的关联方。通过可操作的方式如网络查询了解出票方的资信情况,对大额的应收商业承兑汇票执行函证程序。

3.存货应对程序

(1)于年末对金额重大的自有仓库的存货执行监盘程序,为了增加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注册会计师可以要求在其他时点查看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存放情况。在查看现场时,访谈业务人员和仓库人员(而非财务人员),如认为必要时,可通过可行的方式取得被访谈人对访谈内容和结果的确认。

(2)基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可选择对第三方仓库发放存货函证并对第三方仓库进行实地查看,访谈第三方仓库人员,如认为必要时,可通过可行的方式取得被访谈人对访谈内容和结果的确认,了解存货的管理存放情况,是否存在被抵押的情况并现场查看被审计单位拥有该批存货所有权的证明,如仓储单。

(3)检查仓库的租赁协议,仓储费发生的规模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规模匹配。

需要提醒的是,注册会计师在设计和实施上述审计程序时,应当考虑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特别是针对可能存在的舞弊风险时。

THE END
1.融资性贸易和贸易性融资的天壤之别在商业领域中,融资性贸易和贸易性融资是两个容易被混淆但又有着显著区别的概念。 尽管它们都涉及到贸易和融资的结合,但两者的定义、目的、主要形式及特点存在显著的区别。 融资性贸易的具体界定标准是什么? 《关于进一步排查中央企业融资性贸易业务风险的通知》(国资财管〔2017] 652号)规定,融资性贸易业务是以贸易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03/01/39576352_1127722799.shtml
2.融资性贸易和供应链金融区别EFEC产链网:供应链金融融资性贸易和供应链金融区别 2023年2月,国资委网站政务咨询栏目中,关注度高、互动多、点击量大的问题就是“融资性贸易的具体界定标准是什么?” 国务院国资委答复:《关于进一步排查中央企业融资性贸易业务风险的通知》(国资财管〔2017〕652号)规定,融资性贸易业务是以贸易业务为名,实为出借资金、无商业实质的违规业务http://www.top-scf.com/zixundongtai/qianyanzixun/3224.html
3.融资性票据和具有真实贸易背景银行承兑汇票的本质区别表现在哪?爱问知原则上可由该企业自由合法支配。而融资性票据由于其目的是低成本获取银行信贷资金,总是伴随着贴现行为,https://iask.sina.com.cn/b/6eg5l0ZIWcf.html
4.供应链金融与融资性贸易的本质区别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和融资性贸易作为两种重要的金融服务方式,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二者在表面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在实际操作和监管层面却存在显著区别。尤其是很多国央企貌似在做供应链金融,实则搞成了融资性贸易,造成损失事小,违规可就不好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深入分析供应链金融与融资性贸易的本质区别,并探讨其各自的监管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0224018.html
5.对融资性贸易的法律分析我们参与过的青岛等港口爆发的氧化铝电解铜事件、宝诚国储保税仓仓单贸易欺诈案、上海钢贸危机纠纷等案件均为名为货物交易实为融资的实例,不仅金额和风险巨大,而且法律关系复杂,给正常贸易、信用保险等业务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此类案件的贸易模式中,贸易公司与上下游建立一连串的买卖关系,运用资金参与到各个买卖https://www.junhe.com/law-reviews/680
6.干货最高法审理“融资性贸易”纠纷的认定要点与裁判路径海报自2013年以来,国资管理部门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大宗商品经营业务风险防范有关事项的紧急通知》(国资厅发评价【2013】31号)、《关于进一步排查中央企业融资性贸易业务风险的通知》(国资财管【2017】652号)、《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关于中央企业融资性业务风险有关情况的通报》https://www.sphere-logic.com/newsinfo.aspx?Newscateid=40&Newsid=203&News_Id=203
7.融资性贸易合同究竟有无法律效力.1、融资性贸易合同究竟有无法律效力 作者:王英波 王燕(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2015-11-10经济参考报企业间进行大宗商品的贸易融资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作法,但近年此类贸易由于贸易链条某一方资金链断裂而危机频发。关于融资性贸易合同的合法性,我国没有效力级别较高的法律、行政法规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不同法院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3527461.html
8.解密大宗商品贸易:国企如何识别并规避潜在危机!此类买卖型融资性贸易与分类为托盘贸易的融资性贸易模式较为相似,货物交付过程中对货物转移的风险及对货物的控制权都由资金需求方承担,与分类为托盘贸易的融资性贸易最大的区别在于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的买卖法律关系变为委托法律关系。 【相关案例】(2014)民申字第1178号—唐山建源钢铁有限公司、吕金弟等与厦门成https://10000link.com/gyljr/newsdetail.aspx?doc=2024040890005
9.大宗商品贸易模式及风险识别——基于贸易融资方式真实贸易资金本文为系列研究第一篇,主要从国内大宗商品贸易基础的贸易模式入手,逐步衍生至贸易融资和融资性贸易等业务模式,通过梳理贸易融资模式流程测算真实贸易业务的资金需求量及周转效率,最后结合环节模式易出风险点,总结风险识别方法。 一、大宗商品贸易流程 https://blog.51cto.com/u_15127644/4122339
10.融资性贸易的概念是什么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一)融资性贸易以真实贸易的存在为基础。 (二)金融机构在融资性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 (三)融资性贸易多见于大宗商品贸易。 (四)融资性贸易依靠大宗商品本身的价值或未来的交易状 况来保障其安全性。 (五)在融资性贸易中,金融机构的授信理念比较特殊。 https://www.lawpa.cn/changshi/477591.html
11.融资性贸易特征(精选5篇)1.2金融改革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供给与创新加快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深入,商业银行正在推进自身经营模式转型,将发展包括贸易融资的中间业务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提高精细化经营能力的要求下,逐步转向重点经营中小客户乃至小微客户。 1.3金融需求https://www.1mishu.com/haowen/170202.html
12.无实物交易“融资性贸易”中的刑事问题在本次铝锭仓单爆雷事件中,由于尚未披露完整信息,难以对交易实质作出清晰判断,但我们判断,货主和出资方的交易模式很可能是没有真实买卖意图的“融资性贸易”。从以往司法实践来看,这类“融资性贸易”往往是滋生各类犯罪的温床,从曾经盛极一时的钢贸交易,“青岛港”事件再到今天的铝锭仓单爆雷事件,可以说太阳底下并没http://www.cqlsw.net/lite/word/2022062739153.html
13.司法实践中对融资性贸易的认定及处理新疆元正盛业律师事务所司法实践中对融资性贸易的认定及处理 在《最高人民法院商事裁判观点》一书中,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认为:融资性买卖的实质为融资,与真实买卖性质不同,应加以区分。实务中,应根据当事人的交易目的、合同价款是否合理、标的物是否实际交付流转、交易过程是否符合常理、当事人一方是否只收取固定收益而不负担买卖风险等,http://www.yzsylaw.com/articles/show/537
14.中国金融法治研究中心通过检索海量生效裁判文书发现,融资性循环贸易因涉及交易主体众多、标的额大、交易模式复杂,当事人签订买卖合同的真实意图和表面意思不一致导致审判实践中产生法律关系认定不清、表面行为与隐藏行为效力认定难等困境。通过对融资性循环贸易纠纷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探求此类案件的共性与规律,对于统一类案的裁判标准具有重大的https://cfr.swupl.edu.cn/xsdt/0794790a77c040159ccdcda986f56bd0.htm